【繫辭傳註解】繫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
此章專就人事而言易道,即聖人「崇德廣業」之事。易道應用於人事則為知與禮,知崇禮卑。知識效法天道,所以崇高;禮儀效法地道,所以謙卑,所謂的「崇效天,卑法地」。
- 閱讀內文 about 【繫辭傳註解】繫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此章專就人事而言易道,即聖人「崇德廣業」之事。易道應用於人事則為知與禮,知崇禮卑。知識效法天道,所以崇高;禮儀效法地道,所以謙卑,所謂的「崇效天,卑法地」。
此章進一步闡述第一章所論:「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並論述易道之廣大,以及乾坤之開闔與動靜。
《本義》:「此章言道之體用,不外乎陰陽。而其所以然者,則未嘗倚於陰陽也。」道之生化萬物,不外乎陰陽。聖人體之,發於事業,則成盛德大業。此亦可從《周易》占筮的妙用中體悟,因此《周易》通於一陰一陽的生生之道。
本章在讚揚易道的通變與偉大,以及聖人如何藉以窮理、盡性,以至命。
易經的卦爻,本就在擬象天地宇宙的陰陽變化,因此其內含的道理可與天地齊準,通於幽明、死生、鬼神。朱子並以「窮理」、「盡性」與「至命」之事詮釋此章內容。
《本義》:「此卦爻辭之通例。」如朱熹所言,此章談論的是《周易》卦爻辭的通例。關於卦辭與爻辭之間的關聯,以及吉凶,悔吝,无咎等常見的占斷用語,該如何解讀?此章的論述是經典中的經典,而朱子《本義》對於這些《周易》通例的解釋也相當深刻。因此是研究《周易》占辭語例的重要文獻。
吉凶悔吝是《周易》中常見的占斷之辭,此章對於這些占辭的解釋相當經典。這裡還談到了「辭變象占」四者,所謂的「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辭為卦爻辭,變則是卦象的變化,象為卦象。占則是解釋一卦之吉凶。
此章論述聖人作《易》的根源,在於法天地自然之道。乾為天,坤為地,乾坤即天地之異名,是天地之性情,也是《易》之門戶。乾坤依「天尊地卑」而作卦,並擬象天地而有高下、貴賤,陰陽、動靜、剛柔、方物之區分。接著談到陰陽與八卦的變化,並從天道自然伸及人事。人事因法天道,易簡而成可大可久之德業。
濟為濟渡、過河,引申為完成、助益。既濟為已經渡河,引申為完成,得到助益;未濟則是未能渡河,引申為未能完成、未得助益。
卦象離上坎下,火性炎上而又居上,水性潤下而又居下,水火違行而無法交合,造成了陰陽、冷熱的失調。這有如否卦,地之陰氣停於下,天之陽氣停於上,天地之氣無法交泰。
在《易經》,濟取濟渡之義,引申為完成。既濟即已經渡河,引申為已經完成。因此鄭玄說:「既,已也,盡也。濟,度也。」孔穎達:「濟者濟渡之名,既者皆盡之稱。萬事皆濟,故以既濟為名。」朱熹:「既濟,事之既成也。」
《梅花易源始》電子書已經上架,可至 Google Play 購買,實售價 300NTD 不到。讀墨還需要一至二周的審核時間。未來也會印製紙本書,但可能要先沉澱一、兩年時間。
書名原本作《古本大字梅花心易--附觀梅數考釋》,電子書正式出版時則改名為《梅花易源始》,因此書旨在利用最古老的單卷本《梅花心易》版本為梅花易數正本清源。
這本書並不是為梅花易的初學入門者而寫,想要從零到有學習梅花易的,建議購買《梅花易彙通》一書。不過,如果你有易學基礎,自學能力又強,習慣直接閱讀古書自學,想學梅花易,那麼這本是非買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