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八論】7:論傳易之人

Jack 發表於

 

易學八論相關連結與文章:


孔穎達《周易正義》卷首易學八論的第七論,談的是孔子的易學傳承人:

孔子既作十翼,易道大明。自商瞿已後,傳授不絶。

案:《儒林傳》云:「商瞿子木,本受易於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莊。及秦燔書,易為卜筮之書,獨得不禁,故傳授者不絶。漢興,田何授東武王同子中,及雒陽周王孫,梁人丁寬,齊服生,皆著易傳數篇。同授菑川楊何,字叔元。叔元傳京房,京房傳梁丘賀,賀授子臨,臨授御史大夫王駿。其後丁寬又別授田王孫,孫授施犨,犨授張禹,禹授彭宣。」此前漢大略傳授之人也。其後漢則有馬融,荀爽,鄭玄,劉表,虞翻,陸績等,及王輔嗣也。

以上孔穎達所論引自《漢書‧儒林傳》,而所談到的孔子易學傳承,可概分為兩段:一是先秦時期。二是漢代後至於三國。

以下分別論之。

先秦時期的孔門易學傳承

關於孔子易學的傳承,孔穎達引用的是《漢書‧儒林傳》。《史記》還另有記載。〈仲尼弟子列傳〉:

商瞿,魯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歲。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弘,弘傳江東人矯子庸疵,疵傳燕人周子家豎,豎傳淳于人光子乘羽,羽傳齊人田子莊何,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同傳菑川人楊何。何元朔中以治易為漢中大夫。

《儒林列傳》:

自魯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傳易,六世至齊人田何,字子莊,而漢興。田何傳東武人王同子仲,子仲傳菑川人楊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徵,官至中大夫。齊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陽相。廣川人孟但以易為太子門大夫。魯人周霸,莒人衡胡,臨菑人主父偃,皆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

孔子易學一脈單傳?

相較於《漢書》記載,《史記》只談到漢初。《漢書》除了對於漢代的傳承交待較多之外,關於孔子至漢興之間的傳承,可說與《史記》大同小異,最大差異在《漢書》說商瞿傳給橋庇子庸(矯子庸疵),然後再傳給馯臂子弓(馯臂子弘);《史記》則相反,說是商瞿傳給馯臂子弘,再傳給矯子庸疵。孰是孰非,難以論斷。

總之,孔子將易學傳授給商瞿,六世之後傳授到齊人田何,並進入漢代。漢興之後田何易學又傳給王同子仲,然後又傳到楊何,太史公還說:「然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

這個傳承關係,很容易給人孔子易學一直是一脈單傳的錯覺,但這並不符合學問的傳承本質。特別是在漢代之後的傳承,司馬遷有很濃烈的本位主義,以他父親司馬談的傳承為正宗。

《史記‧太史公自序》談到司馬遷父親司馬談:「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因為司馬談的易學傳承自楊何,因此以此脈絡來談論孔子易學的傳承,而忽略了其他的支脈。這可能是司馬談從老師那邊往上追溯其傳承自孔子,再從孔子寫下來。

易學傳承問題,甚至連漢代都難窺實際樣態,更別說是先秦時期了。另外,就如高懷民在《兩漢易學史》所說的:「有些極重要的易學家,其師承無從查考,如韓氏易、孟氏象數、費氏易等。」這些無師承可考的易學源自何處?應該還是有其傳承,只是未讓史學家所記載下來。

子夏也傳易?

孔門的可能傳易人當中,卜商(子夏)是相當值得注意的一位。

這是因為世傳有一本《子夏易傳》。然而,就如《四庫全書》的〈題要〉所說:「說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簡單說,《子夏易傳》可說是「偽書」界的第一名模。

另一問題是,這些易學傳承人當中,除了商瞿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了他一點點事跡之外,其餘人等就再無任何記載可參考了,幾乎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甚至在傳世的經典裡面,關於商瞿言行行事跡的記載也不多。當中比較有名的故事,就只有孔子預測了商瞿將生五子。

這兩個問題合起來又有個問題,究竟孔子有沒有傳易給子夏?所謂的「卜商」會不會指的就是商瞿,商瞿因善卜,因此有「卜商」之稱,然後因此跟「子夏」混為一談了?

荀子眼中的聖人「子弓」是誰?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談到「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弘」,根據《索隱》及《正義》的注解,引述〈儒林傳〉、《荀子》,以及《漢書》,「馯臂子弘」即「子弓」,應劭說,子弓是子夏的門人。子夏門人怎會跑去商瞿那裡學《周易》呢?會不會兩人在古代就因名字的相近而被混淆了?

韓愈《送王秀才序》:「荀卿之書,語聖人必曰孔子、子弓。子弓之事業不傳,惟太史公書〈弟子傳〉有姓名字,曰:馯臂子弓。子弓受《易》於商瞿。」

《荀子》一書,四次孔子、子弓並稱,這也是韓愈所說的「語聖人必曰孔子、子弓」。〈非十二子篇〉就這麼說:「今夫仁人也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

荀子所說的子弓究竟是誰,也是儒學的一個疑案。韓愈認為這人就是《史記》弟子列傳所提到的「馯臂子弓」。

無論如何,可確定的是,荀子說的子弓應該不會是應劭所說的「子夏門人」,因為子夏被荀子評為三大賤儒:「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另兩位被評為「賤儒」的則是子張和子游。

朱彝尊引吳萊說:

子弓與仲尼不同時,又行事無大卓卓,不足以配孔子。……要之,孔子嘗稱冉雍可使南面,且在德行之科。雍字仲弓,蓋與子弓同是一人。如季路又稱子路然也,將荀卿之學實出於子弓之門人,故尊其師之所自出,與聖人同列。

意思大概是說,馯臂子弓和孔子不同時代,而且沒有什麼可稱述的事跡,無法和孔子相配。孔子曾經稱讚冉雍「可使南面」,而且又列為「德行」之科,冉雍字仲弓,所以子弓應該指的就是冉雍。不過朱彝尊並不認同這個看法,認為這有些穿鑿附會。

朱彝尊所說雖然有些道理,但也難以否認子弓即馯臂子弓之說。再從《荀子》一書來看,荀子應該也有受過孔門的易學教育。《荀子》一書曾經三處引用《周易》來談論義理。這也增加了子弓即馯臂子弓的可能。

〈非相篇〉引用坤卦六四爻辭:

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

〈大略篇〉則兩次引用,一是復卦六四「復自道,何其咎」,另一次可能是當時的咸卦易傳:

易之咸,見夫婦。夫婦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

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

「咸,感也」這段近似於今本咸卦的《彖傳》文字和語法,但和《彖傳》也沒完全相同。

漢代易學傳承

談漢代易學傳承之前,先簡單談一下秦始皇焚書坑儒對易學的影響。

《漢書‧藝文志》說:

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

〈儒林傳〉也說:

及秦禁學,易為筮卜之書,獨不禁,故傳受者不絕也。

後世易學家和經學家都喜歡引用這兩段話,然後說《易經》因為是卜筮之書而不受秦火影響,因此在儒家典籍之中,獨能傳授不絕。

但事實並非如此,易學在漢代的傳承似乎與其他儒門六藝一樣的殘缺。班固這兩段話,恐怕是混淆了作為卜筮的周易,和作為經學的易經了。

易學自孔子之後,輕卜筮而重德義,儒門易學已開始以天道哲學的探索為主軸,並與作為「筮卜之事」的易學分流。〈藝文志〉所說的「傳者不絕」應該是作為「筮卜之事」或「卜筮之書」的易學,而不是作為經學的易學。這裡我們要談的孔子易學傳承,比較是作為經學的易學,這類易學和卜筮比較無關。

《漢書‧藝文志》中對這兩類易學也是區分得相當清楚的。〈藝文志〉中除了「易」類之外,另外還有「蓍龜」類(如下圖 ↓),總計有十五家四百一卷,但這些著作都不記名氏。相較之下,易類「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所著錄都是漢代易學名家所作。

「蓍龜」類中所收錄的周易書籍比較是「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之所指。這一類易學的傳承,很可能比較是透過隱士,與民間易學,而不是官方易學。

後來的一些史書或集書,也會有此分別。作為經學的易學比較是被歸類在經學類,而作為卜筮的易學,則歸類在方技、方伎,或方術。

接著來看孔子易學在漢代的傳承。

下圖以胡一桂《易學啟蒙翼傳》修改而成。其中主父偃與楊何兩人的傳承方面,原圖似有誤,下圖已經修改: 
 

漢易傳承表

其全貌或可再參考高懷民先生《兩漢易學史》的〈兩漢易學傳承表〉。

根據《漢書‧儒林傳》,漢興之後,雖然歷經秦火,但易為卜筮之書,獨得不禁,所以傳授者不絶。孔子之後,六傳而至田何,易學發展也進入了漢代的鼎盛時期。田何分別傳授易學給:王同、周王孫、服生,丁寬,以及項生。

田何弟子之中,有兩個人最值得注意。

首先是王同。

王同似乎是田何五大弟子中門徒最多的一位,門徒中還包括了楊何及京房。楊何也是司馬談的易學老師,可能因此關係,司馬遷所談的易學傳承都是以他為中心。但這位京房,並不是後面要談的另一位京房。

其次是丁寬。

丁寬即丁將軍,這是漢易學家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丁寬原本跟隨項生習易,但由於「讀《易》精敏,才過項生,遂事何」,也就是說,丁寬比他的老師項生還厲害,所以就跳級,改拜師公田何為老師,原本的老師變成師兄了。學成東歸的時候,田何還告訴門人說:「易以東矣。」意思是說,易學將因丁寬而向東傳播。

丁寬回去之後,又另外再向他的同門周王孫學習古義。然後再傳授易學給田王孫,田王孫又授易給施讎、孟喜、梁丘賀。自此之後,有了施、孟、梁丘三家易學。

以上的西漢易學傳承世系,將重點抽繹出來,孔子六傳至田何之後:

田何→丁寬→田王孫→施、孟、梁丘

  →王同→楊 何→司馬談、京房

基本上這大致上是西漢的發展情況。

這段時期的易學,和其他經學一樣,由於歷經秦火,所以許多儒家典籍都還在重建之中,「師法」在經學的傳承上佔很重要而核心的地位。這時期的易學傳承基本上可與「師法」畫上等號,無師則無法可學,部份原因是典籍之缺乏。因為作為經學的易學,並沒有像其他經學一樣,在秦火中幸免於難。

西漢易學之重師法,可從孟喜的故事窺其一二。《漢書‧儒林傳》記載,有次有個博士缺,大家推薦孟喜,結果孟喜被查到自己擅改師法,所以就與博士缺擦身而過了:

博士缺,眾人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

另一特色則是,經學因為官方的支持而蓬勃發展,易學也不例外。《漢書‧儒林傳》就這麼說:

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浸盛,支葉蕃滋,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初,《書》唯有歐陽,《禮》后,《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復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穀梁春秋》。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所以罔羅遺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弟子員」即太學的學生,「設科射策」為建立科別並以策來考試(射即射燈謎的射),大致上是漢代的一種考試制度。這一段話簡單來說,就是「學五經」(包括「學易經」)基本上和「當官」是同一件事。在官方支持,以及高官厚碌的利誘之下,經學當然大盛:「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同授淄川楊何,(底下一串的易學傳承者)……皆以易至大官。」

隱士易及民間易學的影響

《漢書‧藝文志》載:

漢興,田何傳之。訖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於學官,而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 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 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喜舉孝廉為郎,曲臺署長,病免,為丞相掾。博士缺,眾人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

易學從漢初的田何一家,演變為施、孟、梁丘三家易。在漢元帝時,又多了一家「京氏易」,總計有四家列於學官。另外在民間又有了費、高二家易學,不列於學官。關於這些不同派別的易家,後文將逐一詳論。

這裡先看一下《漢書‧藝文志》所列的易類著作,如下圖,共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從孔子之後到西漢的易學,基本上只能看到一堆易學名家的名字堆疊。這期間的易學名家,究竟有什麼學術思想?留存下來而可知的,真的極少。

在上面的這串名單中,除孟氏與京氏之外,漢代其餘易學名家,見其著作根本不知其學術內涵是什麼。這些易家的學術思想,也幾乎完全淹沒在易學的洪流裡了。

西漢除丁寬、田王孫之後所發展出的施、孟、梁丘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源自於隱士與民間易的京氏易和費氏易。

先看施、孟、梁丘三家,三家中學術思想唯一留傳至今的孟喜。孟喜受到隱士易的影響,而且所留存下來的,也多數屬於隱士易的一部份。

至於後來也被列於學官的京房,也是源自於隱士易。至於漢易中影響後世最大的費氏易,則來自於民間,並非出自官學。

從以上資料也可看出,漢易的一個發展大趨勢:早期是以官方的推動為主要動力,在這期間,易學重師法,而少創新。接著在西漢中、末期一直到東漢之後,由於官方的鼓勵,民間易及隱士易也逐漸對於易學產生了內在影響。「師法」逐漸淡泊,易學從過往的「承先」,轉入「啟後」的發揚光大階段。

以下來分論漢易中幾個大家。

孟喜

孟喜字長卿,東海蘭陵人。父親號孟卿,專長為《禮》、《春秋》,但因為禮經太多,春秋很煩雜,就讓孟喜跟隨田王孫學易。

孟喜為人喜歡吹噓,把自己捧得很高。他不知從那裡得到「易家候陰陽災變書」,然後騙人說是他老師田王孫臨終時躺在他膝蓋上,獨自傳授給他的,因此當時儒生都講這故事在稱讚他。但他的同門梁丘賀出來澄清說:「他老師去逝時與施讎在一起,而且當時孟喜人回去東海了,怎麼會有這種事?」

蜀人有位名叫趙賓的人,有小聰明,很喜歡小道的數書,後來學易經,專門巧飾易經文字,並說:「箕子明夷,意思是陰陽氣亡箕子。所謂的箕子,是萬物方荄茲的意思。」荄原義為草根,茲為滋長。荄茲就是萬物繁茂滋長的樣子。

由於趙賓持論非常靈巧而聰慧,當時的易學家沒有人能辯得過他,只能說:「這不是古法。」趙賓說這是從孟喜那裡學到的,孟喜也認了這個名。後來趙賓死了,這種奇怪的言論孟喜實在支持不下去了,所以轉為不肯認這個徒弟,因此信用也受到了打擊。

有一次中央出了博士缺,眾人推薦孟喜,但因為孟喜改師法,所以就未被錄取:

喜舉孝廉為郎,曲臺署長,病免,為丞相掾。博士缺,眾人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

孟喜易以流傳於世的卦氣理論最為有名。

相關閱讀:

孟喜的卦氣,是一種將易經六十四卦與曆法結合的「值日卦」理論系統,由六十四卦來主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七十二候,二十四節氣,十二個月。

如前所述,漢易從田何傳到丁寬,再到田王孫之後,而有了施、孟、梁丘三家。相較於京氏,以及費、高,施、孟、梁丘是有清楚師法傳承的易學,也是最早的官學主流。

當時孟喜被推薦補博士缺時,「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這件事相當值得注意。孟喜為何改師法?又改了什麼?

很可能是因為他「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這顯然是從隱士那邊所得到的。事實上孟喜的卦氣理論,也頗像是陰陽家言。在重師法的西漢,他不好說明這學問的出處,因此還詐言說是他老師臨終前躺在他大腿上傳授給他的獨傳絕學。

在京房那邊也出現過類似的劇情。

京房的老師焦贛曾經向孟喜請益易學,結果剛好孟喜死了。京房就把焦贛的易學也當做是孟喜易,而且也這樣對外宣稱。因為重師法的漢代,沒有師承,講話就沒聲量。但是孟喜的門生翟牧和白生都不承認京氏,都說那不是孟喜易。後來劉向校對各家的易說和書籍,認為各家易說都是源自田何、楊叔(即楊何)、丁將軍,大義差不多都一樣,只有京房的和人家不一樣。

焦贛之所以要向孟喜請益,這也相當值得玩味。孟喜的六日七分和焦贛的六十四卦值日相當的像,而焦贛學術「獨得隱士之說」,很可能兩人有同樣的師承關係,甚至可能就是野生的師兄弟。

孟喜的易學,是少數西漢大家之中有傳於世的。除了他有名的卦氣理論之外,三國吳的虞翻易學,就是屬於孟喜易的傳承。另一位一般易學家較少注意到的人物是《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

虞翻易學多見於唐朝李鼎祚所編的《周易集解》一書。

而許慎易學論述,則散見於《說文》裡面所引用的《周易》文字,在《周易》的古義以及基本的訓詁上,《說文》有相當重大的學術價值。

京房

京房,字君明。本姓李,吹律自定為京氏。

京房易學傳承自焦贛,而焦贛的易學如〈儒林傳〉說的「獨得隱士之說」。《漢書‧京房傳》談到焦贛的易學風格說:

其說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房用之尤精。好鍾律,知音聲。

京房雖然是漢易中影響後世最深的大家之一,但在當時,可曾有一段相當不堪的歷史。

前文說到,漢代學術重師法,當時官方易學的主流有施、孟、梁丘三家,三家都有清楚的易學傳承,從田何、丁寬,田王孫一路傳下來。田何再往上追溯,還可到商瞿和孔子。

京房易學傳承自焦贛的隱士易,也就是不知出處。這在當時是很難上得了臺面的,類比於當代,就好比是讀野雞大學的要和牛津耶魯名校的比高下一樣。所以能夠攀附就攀附。聽說焦贛曾經向孟喜問易,只是剛好遇到孟喜死了。但京房還是把焦延壽的易學當作就是孟氏學,這樣一來就有師承了。然而,當時孟氏的弟子翟牧和白生都不認同,同聲都說那不是孟氏易。

漢成帝時,劉向校書,考證各家易說,各家易說大致上都一樣,可看出是源自於田何、楊叔、丁將軍(丁寬),當中只有京房的和大家不一樣。這是因為他的老師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然後假託是孟氏之學,原本就不是孟氏易。

不過京房由於很會以災異推變,所以得到了漢元帝的賞識與重用,後來甚至京氏易還被列於學官。

漢元帝永光、建昭年間(西元38-39年),西羌叛變,又有日蝕,同時太陽久久一直發出青色而暗昧無光,一直被霧氣所攏罩而不清明。京房幾次向漢元帝上疏,而且預測出未來將發生什麼事,比較近的可能幾個月應驗,有些較遠的則是一年應驗。由於他的預測經常都相當準確,因此天子相當高興,數次召見問他相關事宜。

之後京房上奏要推行「考功課吏法」,得到了漢元帝的同意。只是,這也種下了他的禍根。後來因為與石顯等人不合,而遭誣陷。

淮陽憲王的舅舅張博跟京房學易經,還將女兒嫁給京房,因此京房與張博格外交好,也經常與他討論政事。最終石顯就以「與張博通謀,非謗政治,歸惡天子,詿誤諸侯王」誣陷京房,京房四十一歲就遭棄市。應驗了他的老師焦贛所說的:「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

京房易後來演變成為火珠林法,自古以來一直都是相當流行的一種占驗預測之術,甚至因為過於流行,現在民間經常將它誤會成「易經」。

這一套在當時曾因為出自隱士而被人瞧不起的易學,反而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遠。

韓嬰

請參考 >> 【卜筮列傳】西漢韓嬰易學與《子夏易傳》

費氏易

前面所論四家官學之中,施、孟、梁丘是有清楚傳承的易學,也是西漢官學的三大家。另一家則是源自於隱士的京房易,後來也列於學官。

現在所要談的費氏易,以及另一家高氏易,則是從未列於學官的民間易學。其中費氏易對後世易學的影響卻也是最大的一家。

根據《漢書‧儒林傳》記載,費直字長翁,東萊人。因為治易而當上郎官,最後當到了單父縣的縣令。他的易學「長於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

另一位與費直同時治易而聞名的易學家則是高相,沛人,他的學問也是「亡章句」,而且專說陰陽災異,他自己號稱學問是來自丁將軍。

不過費直和高相兩家,都未曾被立於學官。

至於費氏易學究竟源自於誰,《漢書》沒有記載。高懷民先生認為,這是源自於周王孫(見《兩漢易學史》第十六頁),恐怕過於武斷。

〈藝文志〉載:

訖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於學官,而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

高懷民以「唯費氏經與古文同」,再加上〈儒林傳〉另載丁寬回雒陽之後「復從周王孫受古義」,推論說,丁寬當有「筮術」和「古義」兩科,丁寬學的是筮術,而周王孫傳承的是屬於古義,因此丁寬必需另外再向他學易的古義。費氏易傳承的就是周王孫的古義。

然而,既然丁寬也已經向周王孫習易,再加上兩人原本就同出田何門下,那麼施、孟、梁丘易,和周王孫還是出自同門。因此,費氏當另有傳人,恐怕也是當時的隱士。這種情況和前述的京房易很像,京房所學的焦氏易因為源自隱士,所以一經校對,馬上就發現之間差異很大。費氏因為另有自己的傳承,所以當然也和田何所傳的都不一樣。

這裡又指出了費氏易的重要特色:唯費氏經與古文同。

《後漢書‧儒林傳》還稱費氏「本以古字,号古文易」,因此後世易學家也稱費氏為「古文經」,而其餘易家為「今文經」。然而,《周易》在漢代究竟有無今古文之爭,又是易學上另一爭議的問題了。所以這裡突然冒出一個「古文經」,當中實在頗多疑點。

無論如何,費氏易在漢易中算是影響最大的一支,特別是作為經學的易經。

總合以上資料可知,費氏易的特色有四:

  • 長於卦筮
  • 亡章句:「章句」是經學上很基礎的方法學。而費氏捨棄了這種當時流行的方法學。
  • 以傳解經「徒以彖、象、系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這也是後世所謂的「以傳解經」。至於後世學者說是以「十翼」解經,並不洽當。西漢時是否已有十翼,是個大問題。
  • 與古文同:與當時其他易家相比,只有費氏所用的經與古文是一樣的。

到東漢末年,費氏易大興,傳費氏易者更有許多易學名家,包括馬融、鄭玄、荀爽。《後漢書‧孫期傳》:

建武中,范升傳孟氏易,以授楊政,而陳元、鄭眾皆傳費氏易,其后馬融亦為其傳。融授鄭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傳,自是費氏興,而京氏遂衰。

費氏易大將:王弼

陸德明《經典釋文》論周易注解傳述人:

永嘉之亂,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費之易,人無傳者,唯鄭康成、王輔嗣所注行於世,而王氏為世所重。其《繫辭》已下,王不注,相承以韓康伯注續之。

西晉永嘉之亂之後,西漢流行的施、梁丘易基本上已死。而孟氏、京氏,甚至費氏易,也都已經沒有傳人。唯獨鄭康成(鄭玄)和王輔嗣(王弼)的注本行於世,當中王弼易又格外受到重視。由於自《繫辭》以下王弼並未注解,所以這一部份由韓康伯注來延續。

接下來的故事,應該就是大家所最熟知的了!

現今坊間所購買到的當代易經讀本,大致上都是源自於周易的王韓注本,而王韓學術則屬費氏一脈。換句話說,我們現今所讀的易經,大概都是從費氏所傳承下來的,而這中間的環節,在於東晉之後各家易學的失傳,以及王韓注的流行。

細讀《周易集解》中虞翻的注解,還有《說文解字》所引的《周易》經文就會發現(兩人都是屬孟氏易),孟氏和費氏兩家在許多基本字義上的不同。例如大有今本「匪其彭」虞翻引為「匪其尪」,而夬卦「莧陸夬夬」通解以莧陸為草,但孟氏易說是「獸名」,虞翻說莧要讀作「莞爾」的「莞」,依虞翻注解可推得,他的版本應該是作「萈陸」,萈其實是一種細角的羊。恒卦上六今本作「振恒」,《說文》引為「榰恒」,振是震動在上,而榰可是穩穩在下不動的柱砥。无妄卦漢儒多作「無望」解,而虞翻說是「無亡」。

鄭玄和王弼易都是費氏易的延續。鄭玄易學傳授自馬融,馬融傳的就是費氏易。而王弼,據說他所用的易本就是鄭玄的。呂祖謙就說:「今學官所列王弼易,雖宗莊老,其書固鄭氏書也。」王應麟《周易鄭康成注》序文甚至說:「王弼尚名理,譏互體,然......弼注比六四之類,或用康成之說。」

雖然史載對於王弼易學的傳承極為簡單,未交待其易學傳承。但一般易學界普遍認同,王弼易就是費氏易。

 

最後還有一個與此議題相關的後續問題:經傳什麼時候開始合一的?

所謂的經傳合一,是指世傳的《周易》,都是把《彖》、《象》、《文言》附於經文之後的編排方式。

最早的《周易》,經文(卦爻辭)與易傳理應是分開的。例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以及上海博物館藏的戰國時楚竹簡版《周易》,都是經文獨立成書,不附易傳的。

一般說法認為,這種經傳合一的做法,始於鄭玄,並隨著王弼易的普及而開始變成了慣例。但有些人認為,應該是始自費直。

這個問題,就目前的資料與證據來說,尚無法找出一個精確而確定的說法。但是要從整個易學傳承看出一個大概並不困難。

既然費直易學特色是「徒以彖、象、系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那麼不管費直的時代是否已經經傳合一,後來要如此發展似乎是必然之勢。可能在費直時代只是慣於以《彖》、《象》、《繫辭》、《文言》傳來解說經文,後來開始有門人為方便起見,乾脆將這些可以直接解釋經文的易傳文字放在經文之後。最後就演變成今本易經的樣子了。

至於是不是鄭玄開始的,也沒有任何證據,但鄭玄是費氏易最有名的大將,又是漢末人物,那麼就抓他來當代表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