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八論】3:論三代易名

Jack 發表於

 

易學八論相關連結與文章:

相關文章與延申閱讀:


《周易正義》「易學八論」的第一論探討「周易」的「易」字,至於「周」是什麼意思?這是本篇,也是第三論要談的。

所謂「三代易名」指的就是《周禮》太卜職掌中的「三易」之法:連山、歸藏,周易。

之所以稱「三代」易名,是因為孔穎達認為這三個易法的名稱,都是由朝代名而來。

目前一般通行看法認為,連山、歸藏、周易分別是伏羲、黃帝、周文王三位聖王所發明而流傳下來的三種易法。三位聖王也分別代表了三個朝代。孔穎達之所以會提出「三代易名」的問題,在於鄭玄說法指出,這名稱可能與聖王和朝代名無關,而只是單純的字義,這字義可能用以描繪該易法的某種特色而已。

在第三論裡,孔穎達首先引杜子春和鄭玄的說法:

杜子春云:「連山伏犧,歸藏黃帝。」

鄭玄《易贊》及《易論》云:「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鄭玄又釋云:「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絶,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備。」

鄭玄雖有此釋,更无所據之文,先儒因此遂為文質之義,皆煩而无用,今所不取。

杜子春和鄭玄說法最大差別在於,前者以連山、歸藏為上古兩大聖王(朝代)所遺留下來的易法,這也是當今一般流行的說法:連山是伏羲易,歸藏是黃帝易。而鄭玄以三易之名都是取其字義,而未指涉任何朝代。根據鄭玄的說法,「周易」的「周」,取其「周普無所不備」之義。

孔穎達顯然不贊同鄭玄的說法,所以評斷說「更无所據之文」,「今所不取」。意思是說,鄭玄說法沒有根據,所以不採用。

接著孔穎達引《世譜》說法認為,「周」應該是朝代的稱號,所謂的「代號」:

案:《世譜》等羣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列山氏。黃帝一曰歸藏氏。」

既連山歸藏並是代號,則周易稱周,取岐陽地名。《毛詩》云「周原膴膴」是也。

又文王作易之時,正在羑里,周德未興,猶是殷世也,故題周別於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謂之《周易》。其猶《周書》、《周禮》,題周以別餘代故。《易緯》云「因代以題周」是也。

先儒又兼取鄭說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徧之義。」雖欲无所遐棄,亦恐未可盡通。其易題周,因代以稱周,是先儒更不別解。唯皇甫謐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謂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繫辭之文,連山歸藏无以言也。

若以三易為三代之易,目前最為普遍的看法有三大類:

  • 一是以連山、歸藏,周易分別屬伏羲、黃帝、周文王三聖或三代之易。這也是杜子春的說法。
  • 二是認為這是夏、商、周三代之易。鄭玄《易贊》另外還說:「夏曰連山,殷曰歸藏。」
  • 三則是結合以上兩種,以連山作於伏羲用於夏,歸藏作於黃帝用於商,周易作於文王用於周。

孔穎達引《世譜》則是以連山為神農所作,因神農為「連山氏」,或稱「列山氏」。這與一般認為的連山為伏羲易又很大的差別。這個看法雖然相當有見地,但卻鮮少為後世所採用。

再看孔穎達所引例證。

最後引「周書」、「周禮」做比喻,很容易懂。但「周易稱周,取岐陽地名。《毛詩》云「周原膴膴」是也這段論證有些迂迴而不容易了解。

因為所引《世譜》說的是姓氏的「氏」,而所引「周原膴膴」是岐陽地名,周原這個地方在陜西省岐山縣一帶。但所要論證的又是「代號」,也就是朝代名。

關於連山氏

姓與氏在古代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這裡只簡單論述,點到為止。

古代姓與氏是有別的,姓指的是人的出生與血源,《說文》說的:「人所生也。」《白虎通》說的:「姓者生也。」

原本氏為氏族,是從姓演生的支脈,後來姓與氏則已混而為一,但大致上還是有所區別。

觀《周禮》有師氏、保氏、媒氏、菙氏、挈壺氏、服不氏、射鳥氏、羅氏、虎賁氏、旅賁氏、節服氏、方相氏……總共有55氏,大抵都指向某一專業的職掌。

襄公二十四年記載穆叔在晉國與范宣子的一個對話,兩人談論什麼是不朽:

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以上所談到的「保姓受氏」,指的就是范宣子祖先因為養龍專業而被授以御龍氏、豕韋氏,唐杜氏,最後為范氏。「氏」就是因為專業與職掌而得。

據《左傳》,魯昭公二九年秋天,晉國國都絳的郊外出現了龍。魏獻子於是去問晉國史官蔡墨關於龍的事。蔡墨也談到了范氏的祖先源起:

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

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范氏其後也。

后土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

蔡墨這段話最值得注意的是,後面談到了「烈山氏」,他兒子名「柱」,擔任了「稷」,也就是「田正」的職位。後來周的始祖「棄」也擔任了這個職位,也就是所謂的「后稷」,「后」就是「司」的意思。晉國也是姬姓,為后稷之後,因此作為晉國史官的蔡墨對於晉國先祖的這些典故應該是很熟的。

除了以專業職掌而取得「氏」,另有以封地或土地而得「氏」的,《左傳》隱公八年:「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姓是因為出生、血緣關係而得到的。氏則是因為賜予土地時得到的。胙即賜予。所以氏的取得,也可能是因為土地。

事實上,後文將證明,連山氏就是以土地而為名的氏。而孔穎達以「氏」併舉,就是意指周最早的源起是因周原這土地。

連山氏即烈山氏,一般看法認為就是炎帝,也就是神農。

上古神話世系原本就是筆剪不斷理還亂的大爛帳,神農、炎帝,還有烈山氏三者的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裡先姑且不去討論歷史上這三個名辭如何被湊在一起的,只就後來神話定型之後的一些通論來討論這個議題。

蔡墨類似的說明,在《國語》和《禮記》中也出現過。例如,《禮記‧祭法》:

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

漢代蔡邕《獨斷》一書談到「社稷」典故時這麼說:

社神蓋共工氏之子句龍也,能平水土,帝顓頊之世舉以為土正,天下賴其功,堯祠以為社。凡樹社者,欲令萬民加肅敬也,各以其野所宜之木以名其社及其野,位在未地。稷神蓋厲山氏之子柱也,柱能殖百穀,帝顓頊之世舉以為田正,天下賴其功。周棄亦播殖百穀,以稷五穀之長也,因以稷名其神也。社稷二神功同,故同堂別壇,俱在未位,土地廣博,不可徧覆,故封社稷。露之者,必受霜露以達天地之氣,樹之者,尊而表之,使人望見則加畏敬也。

社稷的社神指的是共公的兒子句龍,能平水土,所以帝顓頊舉為土正,專管水土。稷神則是厲山氏的兒子柱,帝顓頊舉為田正,專管農政。周的棄同樣也擔任過稷的職位。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在〈五帝本紀〉的注解中這麼說:

《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括地志云:「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曰) (昔)神農生於厲鄉,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厲國。」

由以上資料可知,連山氏即烈山氏,或稱列山式、厲山氏。這「厲山」其實原本是個地名,所以連山氏(厲山氏)的氏就是因為土地而得名。厲山古代在楚地,位於現在的湖北隨州厲山鎮

另一個有趣的資料是,依《帝王世紀》,炎帝又稱魁隗氏,又稱連山氏,連山又是三易之一。這不禁讓人想到四盤磨卜骨的數字卦,這塊卜骨上有兩個卦,卦下並有字,學者解讀分別為:

  • 七五七六六六曰魁:此卦相當於周易的否卦。
  • 七八七六七六曰隗:此卦相當於周易的未濟卦。

所以這塊卜骨是不是與連山易有關,頗值得玩味。當然了,這也可能只是一種巧合。

厲山、歧陽與周

「周」之所以名「周」,與文王祖父古公亶父遷至岐下有關。

周的祖先據說是有邰氏的姜原,或稱姜嫄。有趣的是,上古神話裡又以炎帝為姜姓。所以周與連山氏有血源上的淵源的,其母系先祖也是出自神農氏。

《史記‧周本紀》說,姜原是帝嚳的元妃。元妃就是元配、長妃。有一天到野外去遊玩,看到了巨人的腳印。好奇地去踩了他,然後就感覺到身體有了動靜,竟然就懷孕了。在家一年之後就生了一個兒子,認為很不祥,就把他丟在窄巷裡。結果牛馬都會刻意避開這小孩,不去踐踏他。於是又把他抱到山林中丟棄,那知到那天林中很熱鬧,人山人海,不是遺棄小孩的好時機。於是又找到一個結了冰的水溝,飛鳥見到這被遺棄的小孩,竟然還特別用翅膀將他蓋住為他保暖。

姜原認為這小孩大概是神,因為怎樣都遺棄不了他,所以就只好養了下來。因為一開始是想遺棄不要的,所以就取名為「棄」。

棄從小就具備了農業的天賦,長大之後帝堯舉為農師,封於邰,號后稷,別姓姬氏。

這個帝嚳應該是史上記載的第一位「綠帽子」王。因為他的次妃簡狄,有娀氏之女,也是用類似的理由偷生了小孩。有一回姐妹三人去野溪泡冷泉,見到玄鳥生了一顆蛋掉下來(玄鳥就是燕子),簡狄撿了起來吞了下去,然後就懷孕生下了契。這個契就是殷商的祖先,因為長大之後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賜姓子氏。

因此殷商是以燕子做為圖騰的。至於周為何沒有拿當圖騰就不可得知了。

商與周先祖的氏系大概是這樣的:

黃帝→ 顓頊→ 帝嚳→ 元妃姜原,踩巨人大腳印生棄,即后稷,周的先祖,姓姬。

          → 次妃簡狄,野溪洗澡吞下燕子蛋,生下契,為商的先祖,姓子。

周是在帝堯時代因為后稷而掘起的。古文后同司,后稷即司稷,掌管農業的意思。而商則是在夏禹時協助治水有功而起。

再回想前面厲山氏可發現,厲山氏(連山氏,神農氏)可能因為善長於農業技術,在黃帝之前曾取得政權而成為炎帝。從神話中又可發現,顓頊帝時厲山氏之子「柱」也擔任后稷這職掌,所以棄似乎是繼承了他母姓先祖那邊的祖業。

后稷兒子不窋因為夏后氏政治衰弊,不想再當司稷的職務,棄官逃到戎狄之間。到他的孫子公劉,夾在戎狄的土地間求生存,脩后稷祖業,開始推行農耕,最後又到了渭水,又開始讓這個部族興旺了起來。後來這個部落又在豳(邠)建國。

以農立國的這個部落,因為農耕而富庶,也引起周遭戎狄的覬覦,一直到殷商末年左右,文王的爺爺古公亶父「復脩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古公亶父最後因為要避免與薰育戎狄戰爭,而決定離開,最後向西南遷徙到歧下。

關於這故事,可再參考:談周易的「利西南」

歧下就是所謂的「周原」,前面孔穎達引《毛詩》所說的「周原膴膴」,這也是「周」這個部落名字的由來,因為周原正是他們興起的地方。因此,周和連山氏一樣,都是因土而得名。這地方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透過Google地圖可以看到「周原」的樣子:

事實上「周」這個字可能就與農業有關,「周原」地名由來或許是在講一片農田的樣貌。其甲骨文文義有兩說,一說是雕玉,是琱、彫的本字。一說是農田:(以下兩圖皆截圖自漢字叔叔網站。)

 

甲骨文的周,下面是沒有「口」字的,到了金文之後,底下加一「口」字逐漸變成了慣例。據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的說明,加「口」字是因為「周」字被做為國名之用,不過這周似乎是另有其國:

 

奇怪的歸藏氏

深入研究之後,孔穎達以「氏」來判定「周易」的「周」是朝代名雖有其道理,但是也可發現到這當中一個很詭異的地方。

「連山」(厲山)似乎和「周」有一個非常淵遠流長的血源關係,不但可能就是周的先祖(母系先祖),而且兩者同樣都是古代專門職掌農業的氏族。倒是「歸藏」夾在中間就相當奇怪了。

首先,黃帝是歸藏氏除了孔穎達所引《世譜》之外,無任何古籍可證黃帝是歸藏氏。

《史記》說黃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左傳》說是帝鴻氏,另又有說法說是有熊氏,縉雲氏。但就是沒見過歸藏氏的說法。《國語》另有一說黃帝姬姓,這似乎又是要透過神話把周作為黃帝之嫡傳的意思。至於歸藏氏是否為少典氏的另一別稱?這也只能做為猜想而已。甚至,黃帝到底是人是神,是否真是商與周的先祖,這又是另一段難解的神話了。

就連山(厲山),到周的取名邏輯來看,不禁讓人懷疑,「歸藏」是否為失傳的某古代地名。《莊子‧田方子》裡談到周文王如何捕獲野生姜太公的故事,這故事就是發生在渭水(渭河)附近一個名為「臧」的地方,所以姜太公又稱「臧丈人」。

臧即藏的古字。只不過臧和歸藏之間是否有什麼關聯,目前還找不到什麼證據就是了。

如果「歸藏」兩字最終證明和連山同樣都是和周的「以農立國」有關,或者也是與周的發展有關的一個地名,那麼我們就得重新理解「連山,歸藏,周易」這三易之法的意義了:這很可能就是屬於周自己宗族裡歷世相承的一套特有的占筮法,而且是傳承自他的母系先祖。

當然了,這裡只是提出一個可能,並沒打算推翻任何傳統的看法。畢竟這裡所談的,全都是神話與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