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列傳】西漢韓嬰易學與《子夏易傳》

Jack 發表於

 

漢代雖然是易學的第一個鼎盛時期,但是易學家留傳於世的著作與論述卻有如鳳毛麟趾。

現今,我們常說的漢易,大致上也只能見到東漢鄭玄、馬融、荀爽所遺存的隻字片語。至於西漢的易學家,也只能偶見散存在某些古籍中的引述。

韓嬰是西漢易學家中相當特殊的一位。他不但可能是傳說中的《子夏易傳》作者,他的《韓詩外傳》更保留一些易學論述。

>>關於漢易及孔子易學傳承人的相關文章,參考:【易學八論】7:論傳易之人 

韓嬰是燕人,孝文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以詩學聞名,但他也講授易學。只是,燕趙之間好詩不好易,因此他的易學就逐漸式微,只有在韓氏家族中自傳而已。

《漢書.儒林傳》記載,韓嬰曾經和董仲舒在漢武帝面前議論,「其人精悍,處事分明,仲舒不能難也」。

孝宣時,他的孫子韓商因易而受到徵召,說:「所受易即先太副所傳也。嘗受韓詩,不如韓氏易深,太傅故專傳之。」韓商因為習易較習詩深,因此韓嬰專門傳授易學於他。後來司隸校尉蓋寬饒,原本受易於孟喜,但見韓商之後,又改投到他的門下。

韓嬰易學傳承的淵源,不見史載,在漢代的易學史上有如孤島。但高懷民認為,傳說中的《子夏易傳》有人說是韓嬰所作,也有人說是丁寬,因此他認為韓氏易與丁寬老師田何必有相近之處。所以從田何溯源,發現往上兩世的周子家豎(《漢書》作周醜子家)也是燕人,所以韓氏易應源自於此。

《漢書.藝文志》在易類裡有「韓氏二卷」,根據其脈絡可推得即韓嬰的《周易傳》。此書並未傳世。但其易學的論述可散見於其傳世的《韓詩外傳》。

《韓詩外傳》引《易》約七次,多直接引《易》以寓事。如引艮卦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談「防邪禁佚,調和心志」之道。

兩次引謙卦卦辭及《彖傳》言:「《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近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引困卦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此言困而不見據賢者也。」

崔杼殺死國君齊莊公,荊蒯芮出使晉國而返回,而為其國君入死。荊蒯芮的僕人因此也為主而死。韓嬰評此事說:

《詩》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荊先生之謂也。《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僕之謂也。

又引未濟卦辭談人情常「不克終」,也就是難以維持到最後:

官怠於有成,病加於小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易》曰:「小狐汔濟,濡其尾。」《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又引一段孔子曰,似乎是今存六十四卦卦序已存在的證據:

孔子曰:「《易》先同人後大有,承之以謙,不亦可乎?」故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者,抑事而損者也。持盈之道,抑而損之,此謙德之於行也。順之者吉,逆之者凶。

另一本與韓嬰有關的易學著作為《子夏易傳》(或稱《子夏傳》),但這卻是易學上的一個疑案。據說,《子夏易傳》為韓嬰所作。

唐朝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云:「今亦用韓嬰本《子夏易傳》三卷。」陸德明自注云:

卜商字子夏,衛人,孔子弟子,魏文侯師。《七略》云:「漢興,韓嬰傳。」《中經簿錄》云:「丁寬所作。」張璠云:「或馯臂子弓所作,薛虞記。」虞不詳何許人。

《七略》至唐已經亡逸,陸德明或有所見。《釋文》所引《子夏易傳》多處,多屬單字的音義或異字問題,依〈序錄〉,此即韓嬰所作。

如屯六二「乘馬班如」:「乘,繩證反。《子夏傳》音繩。」大有九四「匪其彭」:「其彭,步郎反,子夏作旁。」謙卦:「謙子夏作嗛。」豫六三「盱豫」:「子夏作紆。」噬嗑九四「噬乾胏」:「胏,緇美反,子夏作脯。」賁六五「束帛戔戔」:「《子夏傳》作殘殘。」頤六二「拂經」:「子夏傳作弗。」頤六四「虎視眈眈」:「《子夏傳》作攸攸。」

事實上,除陸德名之外,唐朝易學家頗常引用《子夏傳》。

如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子夏傳》註乾「元亨利貞」:

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乾稟純陽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開通、和諧、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乾而行四德,故曰「元亨利貞」矣。 

註乾初九:

龍,所以象陽也。

註比卦:

地得水而柔,水得土而流,比之象也。夫凶者,生乎乖爭,今既親比,故云比吉也。 

註蠱先甲後甲:

先甲三日者,辛、壬、癸也。後甲三日者,乙、丙、丁也。

孔穎達《周易注疏》引《子夏傳》易注約十次,如前面所引乾「元亨利貞」注亦見《注疏》,其他如:

§ 屯六二「乘馬班如」:班如者,謂相牽不進也。

§ 小畜九三「輿說輻」:輻,車劇也。

§ 泰上六「城復于隍」:隍是城下池也。

§ 遯上九「肥遯」:肥,饒裕也。

§ 益卦:雷以動之,風以散之,萬物皆益。

§ 夬九五「莧陸夬夬」:莧陸,木根,草莖,剛下柔上也。

§ 九五「以杞包瓜」:《子夏傳》曰「作杞匏瓜」。

§ 井九二「井谷射鮒」:井中蝦蟆,呼為鮒魚也。

§ 井六四「井甃无咎」:甃亦治也,以磚壘井,脩井之壞,謂之為甃。

另外《周易集解》在師卦引崔憬曰:「《子夏傳》作大人,竝王者之師也。」

從以上資料可清楚看出,唐朝時的確有本《子夏易傳》,而陸德明認為那本《子夏易傳》是韓嬰所作。孔穎達、陸德明、李鼎祚,以及崔憬所引,應該是源自相同的流行唐本。此本可能在宋朝時還可見,因此在朱震《漢上易傳》多所引用,共計約三十幾條。以下摘引幾條,如:

§ 屯初九:磐桓,猶桓旋也。

§ 比初六有它吉:非應稱它。

§ 比六三比之匪人:處非其位,非人道也。

§ 泰六五:帝乙歸妹,湯之歸妹也。

§ 謙六四:撝謙,化謙也

其中比初六「非應稱它」,亦見於程迥《周易章句外編》。

但唐朝流行的那本,與今存四庫全書收的《子夏易傳》並不是同一本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子夏易傳》的流傳,四庫〈提要〉所言甚詳:

說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唐會要》載開元七年詔:《子夏易傳》近無習者,令儒官詳定。

劉知幾議曰:《漢志》易有十三家,而無子夏作傳者,至梁阮氏《七錄》,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韓嬰作,或云丁寬作。然據《漢書》韓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剌。必欲行用,深以為疑。

司馬貞議亦曰:案劉向《七略》,有《子夏易傳》,但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眞本。荀勖《中經簿》云:《子夏傳》四卷,或云丁寬,是先達疑非子夏矣。又《隋書.經籍志》云:《子夏傳》殘缺,梁六卷,今二卷,知其書錯繆多矣。又王儉《七志》引劉向《七略》云:《易傳》子夏,韓氏嬰也,今題不稱韓氏,而載薛虞記,其質麤略,旨趣非遠,無益後學云云。

是唐已前,所謂《子夏傳》已為偽本,晁說之《傳易堂記》又稱:今號為《子夏傳》者,乃唐張弧之易(案唐張弧為大理寺評事,有素履子別著錄)。是唐時又一偽本並行,故宋國史志以假託子夏易傳,與眞子夏易傳兩列其目。而《崇文總目》亦稱此書篇第,略依王氏,決非卜子夏之文也。

朱彝尊《經義考證》,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麟《困學紀聞》,所引皆今本所無。德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又異,然則今本又出偽託,不但非子夏書,亦並非張弧書矣。流傳既久。姑存以備一家云爾。

〈提要〉開宗明義就說,《子夏易傳》是解說易經最古老也是最多偽書的一本書。自古以來,偽之又偽,從沒停過。

《唐會要》記載,唐開元七年詔書說,近來《子夏易傳》無人學習,因此命令儒官詳細考定。但劉知幾和司馬貞都持反對意見。

劉知幾說:「求其符合,事殊隳剌。必欲行用,深以為疑。」司馬貞則說:「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眞本。」

所以〈提要〉評說:「是唐已前,所謂《子夏傳》已為偽本。」可見,即使唐朝所流傳的那本《子夏易傳》雖然較今本古老,但恐怕也是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