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論易之三名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八論

自此下分為八段。

  • 第一論易之三名
  • 第二論重卦之人
  • 第三論三代易名
  • 第四論卦辭爻辭誰作
  • 第五論分上下二篇
  • 第六論夫子十翼
  • 第七論傳易之人
  • 第八論誰加經字

第一論易之三名

正義曰: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自天地開闢,陰陽運行,寒暑迭來,日月更出,孚萌庶類,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續,莫非資變化之力,換代之功。然變化運行,在陰陽二氣,故聖人初畫八卦,設剛柔兩畫,象二氣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

謂之為易,取變化之義,既義總變化,而獨以易為名者。

易緯《乾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

又云:「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簡易立節,天以爛明。日月星辰,布設張列。通精無門,藏神無穴。不煩不擾,澹泊不失。此其易也。」

「變易者其氣也:天地不變,不能通氣。五行迭終,四時更廢。君臣取象,變節相移。能消者息,必專者敗。此其變易也。」

「不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

鄭玄依此義作《易贊》及《易論》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故《繫辭》云:「乾坤其易之蘊邪!」又云:「易之門戶邪!」又云:「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此言其易簡之法則也。又云:「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此言順時變易,出入移動者也。又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此言其張設布列,不易者也。

崔覲,劉貞簡等並用此義云:「易者謂生生之德,有易簡之義;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變易者謂生生之道,變而相續。」皆以緯稱,不煩不擾,澹泊不失,此明是易簡之義,无為之道。故易者易也,作難易之音。

而周簡子云:「易者易(音亦)也,不易也,變易也。易者易代之名,凡有无相代,彼此相易,皆是易義。不易者常體之名。有常有體,无常无體,是不易之義。變易者相變改之名,兩有相變,此為變易。」

張氏、何氏並用此義云:「易者換代之名,待奪之義。」因於《乾鑿度》云「易者,其德也」,或沒而不論。或云:德者得也。萬法相形,皆得相易。不顧緯文不煩不擾之言,所謂用其文而背其義,何不思之甚。故今之所用,同鄭康成等,易者易也,音為難易之音,義為簡易之義,得緯文之本實也。

蓋易之三義,唯在於有。然有從无出,理則包无。故《乾鑿度》云:「夫有形者生於无形,則乾坤安從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渾沌。渾沌者,言萬物相渾沌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是知:易理備包有无,而易象唯在於有者,蓋以聖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備,本備於有。故《繫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道即无也。「形而下者謂之器」,器即有也。故以无言之,存乎道體;以有言之,存乎器用。以變化言之,存乎其神;以生成言之,存乎其易。以真言之,存乎其性;以邪言之,存乎其情。以氣言之,存乎陰陽;以質言之,存乎爻象。以教言之,存乎精義;以人言之,存乎景行。此等是也。

且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作易所以垂教者,即《乾鑿度》云:「孔子曰:上古之時,人民無別,群物未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伏犧乃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之宜。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故易者,所以斷天地,理人倫,而明王道,是以畫八卦,建五氣,以立五常之行。象法乾坤,順陰陽以正君臣父子夫婦之義。度時制宜,作為罔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於是人民乃治,君親以尊,臣子以順,群生和洽,各安其性。」此其作易垂教之本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