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都會有讀者帶著不知從那裡學來的奇奇怪怪互卦理論來這裡求教,推測應該是在什麼地方聽人講互卦聽不懂,所以來此尋找答案。其中甚至有人言下之意大概是說,我不講互卦,所以我的易學不是易學或者根本就是不值一學的易學。
由於這個莫名奇妙的怪問題三不五時就會找上我,再者既然知識市場中有些人在推動這一個奇怪的想法並讓很多人困擾,那麼我有必要好好把這個問題講清楚。
希望初學者能在讀完此篇文章之後對於「互卦」在易學史中的來龍去脈能有個清楚的認識,再自己去判斷要怎麼看待這樣一個「雕蟲小技」,而不是隨著某些老師的吹噓,一廂情願的把它想成是易學的聖杯。
事實上,雖然有很多人使用與支持互卦,但這原本就是一個相當具爭議性的方法,最早與最有名的「反互卦」者,如王弼就這麼說:「案文責卦,有馬无乾,則偽說滋漫,難可紀矣。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王弼友人鍾會則直接說「易無互體」,意思是說,凡是講互體的全都胡扯。為何王弼與鍾會如此痛批互卦,其來有自。就算你無法贊同,也應當了解一下其中緣由。
什麼是互卦?
互卦又稱互體,簡單說,它是「卦中卦」:就是從原本的六畫卦中把二、三、四、五爻再組成另一個卦,這個卦以二三四爻為下卦,三四五爻為上卦。另外,演變到後來廣義的互卦也可以從〔初二三四〕或是〔三四五上〕再湊出另外兩卦。
要注意的是,漢易中的互卦其實取的只是八卦卦象,例如取二三四爻,或三四五爻。取六畫卦的互卦,這是宋明以後才有的。
關於互卦的基本觀念可再參考這篇文章:談易經卦象的二體與互體(互卦)
這樣多出來的「卦中卦」到底有什麼意義呢?簡單說:增加卦象!
雖然互卦的傳統相當早,早在抄寫於戰國中期的清華簡就已使用互卦,而《左傳》中記載的一些春秋時代占例裡史官也以互卦來解卦。
但互卦的發揚光大與廣泛使用主要開始於漢代要以「象」解卦的一派易學家,一般統稱說他們是「象數」派並不是很洽當,因為象是象,數是數,象與數是南轅北轍的兩套完全不一樣的學術與傳統。而這裡所要談的,主要是「象」。
至於他們為何要如此增加卦象,以及增加卦象之後要如何應用在解釋易經上,最後造成了什麼問題與後果?
關於「象」的偏執
自古至今關於《易經》的絕大多數註解,廣義來說全都是關乎「象」的,因為基本上六十四卦是極度抽象化的象徵符號,解讀這些象徵符號一定是就「象」上來論的,只不過當我們要講他是「派」時,那麼就代表他們有某方面關於「象」的堅持:他們堅持《易經》中的一字一句,都有「象」的依據,因此每一字的經文都必需從「象」中找出終極、究竟的根源解釋。
所以,雖然由王弼所開出的所謂「義理派」也同樣會就「象」解卦,只是這派的方法更為抽象化而精簡化,精簡到讓人難以察覺到他們是如何「取象」,而被歸類為好像完全與「象」無關的一派,一千多年來也一直被象數派這樣的批鬥。但其實象數派說王弼還有義理派完全捨棄象不談象,那是大錯特錯,這完全是基於他們對於「象」的偏執。
王弼算是個千古奇才,他雖然只活到24歲,但17歲(我的印象,若不中亦不遠矣)就註解了《易經》與《老子》兩本傳世之經典,然後兩書皆能夠傳承1700多年而不墜,至今都仍然都是學易經及老子者的必讀經典。他注解易經的最大問題並不在於一般人批評的「捨象」,主要在於他帶進了很多的道家觀念,將《易經》給道家化了,例如他很愛把「虛」「靜」等老子的哲學拿進來說,因此在許多深入的哲學思想上讓很多儒家學者覺得格格不入。
就方法學來說,王弼所最常用的是剛柔、比應、當位等屬於爻位與陰陽法則,這些原則實承襲與發揚光大自《彖》《象》傳。雖說易經有十翼,但是現今學者所考證出來較沒問題而最有可能真的是孔子著作的,正是只有《彖》傳與《象》傳。(十翼問題可再參考:《易經》「元亨利貞」探索 I -- 四元德說一文中「背景考察:關於《文言傳》」一段)。既然「易以道陰陽」,王弼講的這些陰陽與爻位法則為何不能歸諸為「象」?
像乾卦九二「見龍在田」王注曰「處於地上,故曰在田」這甚至也與象數派說法無異,因初、二兩爻在三才中屬地,三、四爻屬人,五、上兩爻為天,因此初為地下,二為地上。但好像這是象數派的專利,若他人拿來講就不能算是「象」,是王弼講的就是自打嘴巴。
王弼另一個比較值得批評的方法則是,對於二體的卦象他的確是甚少著墨的,注解中或有談及二體者多數只是順著《彖》傳的詮釋再重述一次而已,毫無發明與創見,若要直接說他「捨棄」二體卦象不用也不為過。為了防互體之敝而連二體都不顧,這的確算是有些矯枉過正了。
不可能的任務
相較之下,象數派對「象」所要求的是,《易經》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八卦所代表之「象」的根源,或者說他們認為《易經》應該是要逐字都用「象」解釋出來的,但這並不是一個簡單與合理的任務。
例如乾卦初九講「潛龍」,「潛」字之象來自初位,初在地下為潛,這在義理派與象數派大概都持一樣的見解與看法,象數派雖有不同解釋(如朱震是用「伏震」來解潛龍)但其他象數派也大抵能接受如此就著爻位之「象」來解釋。
但「龍」呢?《說卦傳》很清楚的說:「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義理派認為《易經》許多取象都只是有如神話故事般的隱喻,因此對於取象的探索應該適可而止,了解作易者取龍象只是要藉以象徵天德,喻其創生之變化莫測,與時俱進,取馬象只是比喻行地無疆的坤順之意,所以掌握這些義理方向去思索深入的微言大義即可,不需去追問為何說好的「馬」怎麼變成了龍?說好的牛怎變成馬?這也是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所說的「得意而忘象」。
這種學術方法其實也沒什麼玄妙或高遠可言,就好像我們平常聽大人物講故事說大道理,知道講故事的人經常會想到什麼或剛好遇到什麼就隨口拿來比喻一樣的自然而粗略,所以聽故事的人或許有被比喻之事物所吸引了,但仍理應專注於其情節脈絡與寓意,思考講故事的人想傳達什麼意念,不需過於計較所比喻之事物到底是什麼,緊抓著講故事的人強問為何拿這個而不拿那個當比喻?我想聽香蕉而你怎麼講芭樂?結果最後只在那裡爭論香蕉還是芭樂而完全不知道講故事的人為何提到芭樂。
但這並不是象數派的思維,對象數派來說,為什麼說好的「馬」變成「龍」(乾卦),說好的「牛」變成「馬」(坤卦),說好的香蕉變芭樂,這都是非常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的問題!
但是試想,易經一個六畫卦只有上下兩個三畫卦(八卦)可以取象,而像乾卦的三畫卦上下都是乾,也就是只有一卦,雖然易經經文都很精簡,但平均下來每一卦也都有個80字,超過一百多字的更是比比皆是,雖說有些「象」是可從爻位或是先後天八卦方位等等其他諸多方法來取得的,但兩個八卦(有的只有一個),要為這麼多的文字「取象」、「套象」,顯然是不可能的。
問題不只如此,上下二體能取的象相當稀少還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問題而已。
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如「潛龍」的例子所顯露的,一但把某一卦所代表的「象」定義下去之後(例如乾定義為馬),要一體適用的套用到經文更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根本就是一開經就走不下去了,因為《說卦傳》說「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但《易經》打開第一卦乾卦就取象龍,根本沒有說好的馬;然後再翻到第二卦坤卦,原本說好的牛,卻變成了馬;到第三卦屯卦,既沒有坎卦的豬也沒震卦的龍,反而跑出了好幾匹馬......64卦5000字的經文,要全部「套象」的話這樣到底要怎麼走下去?
解決方法
從漢代開始前撲後繼的象數派易學家的努力之下,終於在這方面找到許多解釋的方法。
首先是「互卦」(或稱互體)的產生。有名而最早的代表是漢代的鄭玄,可參考《周易鄭康成注》。
但是互卦在一卦之中,頂多只能多出兩組八卦,理想狀態之下只增加了一倍總共2 x 2 =4個卦象,有些卦,像乾坤,則完全玩不出什麼鳥,玩來玩去也都只有一個卦,乾卦怎麼變還是乾,坤卦也只能變出坤,所以還發展出「旁通」(又稱錯卦)讓乾卦可以變坤,坤卦可以變乾,「反對」(或稱綜卦或覆卦)讓震卦可以變艮、巽可以變兌.....(請參考:六十四卦的錯綜與反對旁通),這還不夠!另還有卦變、爻變、升降、半象、大象...。
關於漢代這些理論與方法,目前存留的典籍並不多,但可參考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雖然從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所看到的互卦、旁通等等方法當還相當樸素而沒有王弼說的那樣誇張,但這原本就只是輯逸,也算是斷簡殘編,難窺漢時全貌,但我們若把後來的朱震、來知德等象數派大將的註解拿來看,就可以清楚發現王弼所講的那個發展狀況。
八卦不分,六爻不辨
這一連串的方法下來,結果就是終於達到了「八卦無分別,六爻共一體」的世界大同境界--也就是八卦可以隨解卦者之所願任意互變,實際的卦雖為乾卦,初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六爻玩不出什麼鳥沒關係,只要往旁邊通一下就可當坤卦;而巽卦當然也只是小case只初爻變一下;震卦更不是問題,旁通之後再初爻變;艮卦當然也可以,初爻變之後再反對。....八卦中要那一卦就變那一卦。當然的,坤卦還有其他卦也都可如法泡製。
總之,有了這些方法,解卦者幾乎是可以不用管實際的卦是什麼卦、爻位是在那一位,要講它是什麼卦那它就是什麼卦,要從那些爻位取象就從那些爻位取象;也不用擔心認為的卦不存在,因為一定有辦法可以無中生有把想要的任何卦給變出來,只要你能善用以上這些把戲!
解卦解到這種地步,八卦還有什麼意義呢?
八卦都可相互通解的結果,也就是乾非乾,坤非坤,震非震,巽非巽、坎非坎、離非離、艮非艮、兌非兌。這樣的混亂與荒誕不經,象數派卻是完全混然忘我的自得其樂,就這樣為《易經》打造起一座他們感覺相當雄偉龐大的豆腐渣聖殿。
但卦象怎樣都不夠用!
即使八卦都已經被玩到可以完全互變了,但所能夠取的卦象還是經常讓象數派覺得不夠用,5000字的經文一直有數不盡的空缺,讓他們內心感覺空虛與焦慮。
這也讓歷代象數派學者努力在尋找所謂的「逸象」的東西,意思是說,文王當初在寫易經時,一定為八卦設定了許多許多的密碼(象),但這些密碼遺失了幾千年必需重新找出來,找出來就能夠填補那些經文的注解。
除了來知德在《周易集解》中新「發現」很多古人沒講過的象之外,近現代學者也有一位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尚秉和,他從《焦氏易林》中宣稱找到了一堆的逸象。《焦氏易林》的確是一個找逸象的龐大寶庫,因為它總共有64x 64= 4096條籤詩,一下子比《易經》的450條多了快十倍。
只不過,《易林》的籤詩是怎麼來的完全是一個謎阿!而且尚秉和似乎完全不視於焦延壽的學術方向與性格。我們若從焦林直日中所說的「凡卜,看本日得何卦,便於本日卦內尋所卜得卦看凶吉」,還有京房易的占驗法(相傳京房受易於焦延壽),可以約略猜測出《易林》不會是建立於像象數派認為的八卦取象的占吉凶的,比較會像京房一樣完全不管易經經文與八卦取象的。
尚秉和的學術背後反而是以類似這樣的一廂情願想法做為基礎的:焦延壽就是以「象」的方法寫出4096條籤詩,所以他的籤詩一字一句就「象」上來說一定都是有所本的。而且焦延壽一定掌握了當初文王寫易經時預設的那些八卦卦象密碼。然後每一卦都在那裡變來變去變來變去變到分不清什麼卦是什麼卦之後再根據那不管他什麼卦是什麼卦的卦象去翻閱一本卦象密碼依密碼創作那些籤詩--如果沒有這樣的背景假設,那麼他的整套學術就完全毫無意義了。
不知道這世界還有什麼比這還變態的?
實例導讀
我們從鄭玄,還有虞翻(參考李鼎祚《周易集解》)等漢代易學家的注解來看,或許還沒這麼誇張,還未走到這麼荒謬的地步。一個可能是,在漢魏時相當流行的那些註解,多數已失傳,我們並未看到全貌。
因此我們只能從目前能看得比較清楚的宋明注解了。如朱震的《漢上易傳》,還有來知德的《周易集註》。
以下我們隨機拿幾卦當例證來看看他們如何各種方法交互運用,讓卦象無中生有以找出他們可以用來為經文「套象」的卦象。
《漢上易傳》
案:朱震的「伏」即飛伏的伏,飛者顯也,伏者隱也,伏即隱象,也就是陰陽相反的旁通卦,初九變坤指的是乾卦初九變陰成巽,巽旁通震因此稱「下有伏震」。
- 蒙六三,勿用娶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坎有伏離,離目爲見。上九不正,下接六三成兌,兌為少女,取女也。艮少男,夫也,乾變爲金,見金夫也。坤爲身,兌折之爲躬,三之上不有躬,坤爲順,三不正,行不順,无攸利,故戒以勿用取女。
按:「坎有伏離,離目爲見」,乾卦「伏震」為潛龍,這裡「伏離」應當「不見」才合理呀!但經文為「見金夫」。「上九不正,下接六三成兌」用的是升降,意指上九降到三的位置之後與原本的九二和六四變形成兌卦。
案:「二在澤中」「水澤之際」用的都是互卦,澤象取自二三四爻。
案:「訟自遯來,九三之二」用的是卦變的方法,依卦變理論,二陰四陽的卦是由遯卦變過來的,訟是遯卦的九三和六二交換而得。「離為目,巽為多白眼」則使用了互卦,二三四爻成離,三四五爻成巽。
案:「初動離」使用爻變,初爻由陰變陽之後下卦也從艮變成離卦。「坎為水」則取二三四爻的互卦,「之二巽」意指初動變離之後初九再往上與第二爻互換成巽卦,連續用了爻變與升降兩個方法讓艮變巽。「艮變兌」則是用到旁通。
來知德《周易集註》
- 屯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中爻艮為山,山足曰麓,三居中爻艮之足,麓之象也。虞者虞人也,三四為人位,虞人之象也。...震錯巽,巽為入,入之象也。上艮為木堅多節,下震為竹,林中之象也。」
案:「三居中爻艮之足」意指三居於互卦艮卦下方的位置,中爻是來知德對互卦的特有稱呼,但易學上中爻應指二、五兩爻,因二居下卦之中,五則居上卦之中。「震錯巽」指初二三爻卦象為震,震卦的錯卦為巽卦,巽為入。「上艮」取的是三四五的互卦卦象。
- 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離錯坎為隱伏,伏之象也。中爻巽為入,亦伏之象也。離為戈兵,戎之象也。莽,草也,中爻巽為陰,木草之象也。中爻巽為股,三變為震足,股足齊動,升之象也。巽為高,高之象也。三變,中爻艮,陵之象也。離居三,三之象也。
案:「離錯坎為隱伏,伏之象也」指下卦離卦錯卦為坎,坎為隱伏之象。「中爻巽為入,亦伏之象也」二三四爻的互卦為巽,巽象也是伏(到底那一個才是伏?坎也是伏,離也是伏,巽也是伏);「三變為震足」,三爻變,下體由離卦變成震卦,震卦為足象。「三變,中爻艮,陵之象」三爻變,二三四爻互體成艮卦,艮為陵之象。
- 无妄六三,无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本卦大象離,此爻又變為離,離為牛,牛之象也。中爻巽,為繩,又艮為鼻,繩繫牛鼻之象也。震為足,行之象也。三為人位,人在震之大塗,行人之象也。三居坤土,得稱邑,又居人位,邑人之象也。此爻居震動之極,牛失之象也。又變離錯坎,坎為盜,亦牛失之象也。」又九五:「五變則中爻成坎,坎為心病,疾之象也。中爻巽木,艮石藥之象也。中爻巽,綜兌,悅喜之象也。」
案:「本卦大象離」,大象意指六畫卦近似的三畫卦卦象,因无妄卦大象為外實中虛,像三畫卦中的離卦,所以說「大象離」。「三居坤土」,完全不知坤卦在那裡,比較可能的是使用了「半象」,因六二六三即坤卦的半象。「居震動之極」,該爻位居下卦震卦的最上方一爻。「變離錯坎,坎為盜,亦牛失之象也」三爻變下卦由震卦變成離卦,離卦錯卦為坎卦,坎為盜象,因此為失牛之象。「五變則中爻成坎,坎為心病,疾之象也」五爻變之後三四五三爻所成的互卦成為坎卦,坎卦為心病,因此是疾病之象。「中爻巽木,艮石藥之象也」三四五所成的互卦為巽木,二三四所成的互卦為艮卦,為石藥之象。
- 萃卦:「大象坎,坎為宮,中爻巽艮,巽木在艮闕之上,皆廟之象也。坎為隱伏,鬼神之象也。」
案:萃卦大象為外虛中實,像三畫卦中的坎卦,坎卦卦象為宮室。互卦為巽和艮,艮為門闕,木在門闕之上,廟之象。坎卦為隱伏,隱伏者就是鬼神,鬼神之象。
案:「變乾,乾居一,一之象也」,六五變,上卦成乾卦。乾居一,意指先天卦序中「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位。前面同人卦中為了找「三」的卦象說「離居三,三之象也」,這裡乾卦居五位,卻不說五之象,為了取「一」象而找來先天卦序,而且還得先將五爻由陰變陽。假設現在這裡經文是寫「八」,那麼同樣的卦象只要再加上「乾錯坤」即可,若經文為六,那麼則直接「離錯坎,坎居六」,若是經文為二,那麼則改為「中爻兌,兌居二」,經文為五,那麼可改為「中爻兌綜巽,巽居五」.....所以,這一個卦象依來知德的方法,其實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完全都可以的,那麼取象「一」其實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簡單的才是最深奧的
人經常有個盲點,學問要聽不懂的才是高深的,老師是能講得玄之又玄讓人完全不知所云的方是才學。當你講他聽得懂的簡易道理給他聽時,就說那不是學問。不談互體時,他就說那不是《易經》。結果是基本重要的道理永遠都沒有接觸,永遠都入不了門,當然也就登不了堂。
這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有人只習慣吃化工原料製成的加工品,一定要充滿很多他看不懂不知是什麼原料的東西他才覺得那是食物。那一天你請他吃沒有人工香料、不含色素、人工甘味劑、也沒有毒殿粉、沒三聚氰胺的真正天然而健康的食品給他吃時,他反而說那不是食物 -- 因為沒有他所熟悉的鮮豔顏色,刺鼻香味,濃郁口感...沒了一些化學物的感官刺激。
在此奉勸學易者,易學方法繁多,多方接觸是好事,也沒必要給自己畫地自限;而花拳繡腿的雕蟲小技雖說不是不可學,但越是簡單的基礎觀念越是深奧而需要長期努力鑽研,且對你的學問越有助益。
如果二體該如何取象,基本的八卦怎麼解釋都一知半解,無法駕御,然後就一味在追求互體錯綜之類的技法,結果只會弄得自己更加迷惘,最重要的二體八卦基本功永遠入不了門。事實上,只要掌握及熟悉二體八卦的應用之後,互體錯綜等一堆花招根本都是同樣的原理,學都不用學你就自然全都會了,到時對你來說都只是想用與不想用,覺得該用不該用的問題而已。
況且最簡單的二體八卦的原則已夠你解釋六十四卦絕大多數的義理,就算偶有一些不足夠的地方需要用到一點點的互卦或是錯綜來幫助疏通,無傷大雅,但像來知德、朱震等等象數派或是一些互卦的提倡者那樣,把它弄得乾不乾、坤不坤的,那就是走火入魔。朱震與來知德的註易,是值得讀的,甚至當做是學易中的「腦筋急轉彎」也是非常好的讀物,更可訓練你在易象上的思考反應能力,但把那些無釐頭的互卦錯綜等等解卦法則當作聖杯與聖典,那就誤入歧途了。
Comments
分享些看法
翻到站长这篇作品,读罢一时间感慨万千,忍不住来分享些自己的看法。
我学习诸家注疏的感想是,或许本就不存在纯粹的象数派,现存象法本就该是辅助手段,而非单独门类。
除了梅花这类(至少实操中常见)完全抛弃卦辞不论的占法之外,我们所提到的象数名家,远至郑玄,李鼎祚,近至来知德,他们排比象法的终极目的都是一个:解释经文,或者说,尝试证实周易存在一种“圣人言,不可易”的神圣性(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他们的注疏几乎都遵循“因为象如何,所以卦辞会提到某事物”这一格式)。
换言之,即便是所谓象数派,也几乎没有哪一家是完全脱离经文,以象法自成逻辑而存在的。
认识到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单拎出他们的象法来看,会令人感觉取象怪异,无规律,这一卦作如是说,到下一卦又全变掉。而且总能弄出些正常人看了都莫名的玩意,比如半象大卦之类对八卦的刻意混淆。
原因有且只有一个:按他们的体系,只有这么解,才能跟经文圆到一起。不这么说,经文就解不开了。卦辞写的是马,那我拼了命也要从象里面挖出一匹马来,才好证明卦辞是圣人传下道理,真真是一个字都不可改易的。
这也就是初学者一头扎进象数里,会越学越懵的原因了。象变来变去,是可以话堵两头的,把象当成支柱,就永远搞不清哪头才是重点。只有以辞为主,以象为辅,才能渐渐参透那些所谓“象数名家”设计变卦体系的真意——这其实与义理派依然是不分家的。
再说说象法穿凿的问题(其实义理训字也不免穿凿问题,大哥莫笑二哥)。
在我看来,易经从来不怕穿凿,也不会因为穿凿就不对了。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自然是简有简的解法,繁有繁的解法,重象能说通,重理也能说通才是。
穿凿出来的易经,固然不是“周朝的易经”了,但现在的通行解释,哪家又敢保证自己是原汁原味的“周朝易”呢。都是一家之言罢了。因此只要逻辑体系能自洽,一以贯之,我认为都是可行可用的。
有卦辞打底,也不用担心他们的最终结果会离谱到那里去,通常都是一点点小误差,等到学好了自己实践算卦,算着算着理解加深,再旁通诸家,自己也能校正个差不离了。
而且选一种象法还有一定现实意义。至少在面对经文的多义辞句时候,不至于无所适从,可以根据象的含义来辅助取义。
但初学最重要还是认准一派理论,深入挖掘,不可为变而变,把象法解释的太活了。愈是活的东西,学起来便愈要死,用之前得多思索,多向老师询问,这一卦为何要这么变出来,其他变法适不适用。要摸索出边界来才好。
否则的话,若是混杂地学,这里用互卦,那里讲逸象,不通的地方拿爻辰填上,粗看起来好像厉害的得不得了。但真正用起来,多得是要细究的地方,自己一时犹豫不决,反回去查书,又发现诸家互相冲突,那时就要无所适从了。
從互,錯卦中找十二辟卦
大家好,新年快樂
問卜時,如卜得之卦無十二辟卦可參考,可否自互卦或是錯卦去找。還是這種解法是我想太多了。謝謝。
擲地有聲
如果真有意學易者這篇可多讀幾次。
加東加西,自然容易湊答案,但在自以爲已經解開謎團的同時,也許也該反省一下,解題的過程中,是否加入了自己也無法自圓其說的理論,以為找到了根本,其實只是疊床架屋,變得比原來更複雜的怪獸...
解卦也是如此。明明卦象不應,大方承認即可,但偏偏就要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