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第十三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序卦》曰: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崔憬曰:否終則傾,故同於人。通而利涉矣。

 同人 離下乾上

同人于野,亨。

鄭玄曰:乾為天,離為火。卦體有巽,巽為風。天在上,火炎上而從之,是其性同於天也。火得風,然後炎上益熾,是猶人君在上施政教,使天下之人和同而事之。以是為人和同者,君之所為也。故謂之同人。風行无所不遍,遍則會通之德大行,故曰「同人於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崔憬曰:以離文明,而合乾健。九五中正,同人於二,為能通天下之志,故能「利涉大川,利君子之貞」。 

《彖》曰:同人,

《九家易》曰:謂乾舍於離,同而為日。天日同明,以照于下。君子則之,上下同心,故曰同人。

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

蜀才曰:此本夬卦。九二升上,上六降二,則「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下奉上之象,義同於人,故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虞翻曰:旁通師卦。巽為同,乾為野。師震為人。二得中應乾。故曰「同人於野,亨」。此孔子所以明嫌表微。師震為夫,巽為婦,所謂二人同心。故不稱君臣、父子、兄弟、朋友,而故言人耳。乾四上失位,變而體坎,故曰「利涉大川,乾行也」。

 侯果曰:九二升上,上為郊野,是同人于野而得通者,由乾爻上行耳。故特曰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

何妥曰:離為文明,乾為剛健。健非尚武,乃以文明。應不以邪,乃以中正。故曰利君子貞也。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虞翻曰:唯,獨也。四變成坎。坎為通、為志。故能通天下之志。謂五以類族辯物,聖人作而萬物覩。

崔憬曰:君子謂九五,能捨己同人,以通天下之志。若九三、九四,以其人臣,則不當矣。故爻辭不言同人也。

《象》曰:天與火,同人。

荀爽曰:乾舍於離,相與同居,故曰同人也。 

君子以類族辯物。

虞翻曰:君子謂乾。師坤為類,乾為族。辯,別也。乾,陽物。坤,陰物。體姤,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以乾照坤。故以類族辯物。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故於同人象見,以類族辯物也。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虞翻曰:乾為門,謂同於四,四變應初,故无咎也。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崔憬曰:剛而无應,比二以柔,近同於人,出門之象,又誰咎矣。

案:初九震爻,帝出乎震。震為大塗,又為日門,出門之象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荀爽曰:宗者,眾也。三據二陰,二與四同功,五相應,初相近,上下眾陽,皆欲與二為同,故曰同人于宗也。陰道貞靜,從一而終,今宗同之,故吝也。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侯果曰:宗,謂五也。二為同人之主,和同者之所仰也。有應在五,唯同於五,過五則否,不能大同於人,則為主之德吝狹矣。所同雖吝,亦妻臣之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虞翻曰:巽為伏,震為草莽,離為戎。謂四變時三在坎中,隱伏自藏,故伏戎于莽也。巽為高,師震為陵,以巽股升其高陵。爻在三。乾為歲。興,起也。動不失位,故三歲不興也。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崔憬曰:與二相比,欲同人焉。盜憎其主,而忌於五,所以隱兵于野,將以襲之,故曰伏戎於莽。五既居上,故曰升其高陵。一爻為一年,自三至五,頻遇剛敵,故三歲不興,安可行也。

案:三互離巽,巽為草木,離為戈兵,伏戎於莽之象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虞翻曰:巽為墉,四在巽上,故乘其墉。變而承五。體訟,乾剛在上。故弗克攻則吉也。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王弼曰:處上攻下,力能乘墉者也。履非其位,與三爭二。二自應五,三非犯己,攻三求二,尤而效之。違義傷禮,眾所不與。勢雖乘墉,義終弗克,而得吉者,以困而反正則也。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虞翻曰:應在二。巽為號咷,乾為先,故先號咷。師震在下,故後笑。震為後笑也。乾為大,同人反師,故大師。二至五,體姤遇也,故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侯果曰:乾德中直,不私於物,欲天下大同,方始同二矣。三四失義,而近據之,未獲同心,故先號咷也。時須同好,寇阻其途,以言相克,然後始相遇,故笑也。

《九家易》曰:乾為言。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虞翻曰:乾為郊。失位无應,與乾上九同義,當有悔。同心之家。故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侯果曰:獨處于外,同人於郊也。不與內爭,无悔吝也。同人之時,唯同于郊,志未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