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談揲蓍法(或稱「筮法」,「大衍揲卦法」)

Jack 發表於

 

相關文章:


揲蓍法在古代稱為「筮」,由於今傳的筮法主要源自於《繫辭傳》「大衍之數五十」一章的記載,因此我給它一個較為響亮的名稱:大衍揲卦法。

筮音「市」,與「卜」法不同。「卜」又稱「龜卜」,是以烏龜殼或動物之骨(如牛骨)鑽鑿之後再用火烤,觀察火烤之後的兆象(裂紋)。甲骨文就是龜卜之後,將事後的占驗刻文記載在龜甲或牛骨上。

揲,音「蛇」,《說文》:「揲,閱持也。」段注:「閱者具數也,更迭數之也。」就是我們邊數邊取的意思,例如要算多少顆豆子,可能會五、十、十五,二十.....五個五個數的同時也五個五個取出,這就是揲。蓍,音「失」,一種像艾草或蒿草的菊科植物。據說蓍草莖百節,「百」象徵「極致」,並符天地之數50之倍,具有靈性,因此被拿來當做卜筮之工具。簡單說,揲蓍法或筮法,就是取50根蓍草,藉以算出卦象。

《易經》所用的則是筮法,不是卜法,所以現今我們說「卜卦」並不正確,精確來說應是「揲卦」或是「筮卦」。今傳的易經也是周朝筮法的工具書,古代的卜法應該也有類似易經的工具書,只是已經失傳,但在《左傳》中尚可零星見到卜法中的「頌」辭。卜法中的「頌」辭類似於易經筮法中的「爻」辭或「卦」辭,且是以詩體在表現,除了會用既有的「頌」辭,卜者還可依當下靈感自由發揮。

關於卜法與筮法的不同以及古代如何使用,可再參考春秋筮例:田氏代齊文末「再談筮與卜」一節,以及春秋筮例:孔成子立衛靈公一文後半篇。

蓍草考證

大衍揲卦法的筮法是目前易經算卦法中最為古老的方法,這也是很多易經卜卦方法設計原理的源頭。

但這套方法從目前可考的資料來看,應該是漢代人所建構出來的。至於漢代傳下來的這套方法,到底符不符合戰國、春秋,或更早到西周時期的筮法,就不得而知了。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筮法中扮演要角的蓍草,到底在材料上該如何做準備?

  • 《史記.龜策列傳》太史公曰:余至江南,觀其行事,問其長老,云龜千歲乃遊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狼,草無毒螫。江傍家人常畜龜飲食之,以為能導引致氣,有益於助衰養老,豈不信哉!
  • 《龜策列傳》褚少孫曰: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傳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其叢生滿百莖。」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滿百莖長丈者,取八十莖已上,蓍長八尺,即難得也。人民好用卦者,取滿六十莖已上,長滿六尺者,既可用矣。
  • 《論衡》:七十年生一莖,七百年十莖,神靈之物,故生遲也。
  • 劉向:蓍之言耆,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故能辯吉凶也。
  • 《說文》:蓍,蒿屬也。生千歲,三百莖,《易》以為數。天子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 孔穎達《禮記注疏》:鄭云:「大夫蓍長五尺。」推此而言,天子九尺,諸侯七尺,士三尺。

從以上的資料顯示,古代對蓍草充滿傳說,但似乎不符合植物學,或者根本上古代的蓍草講的是另一種植物?(關於蓍草可參考維基百科,以及百度百科)個人推論,這套說法應該只是漢人所虛構出的禮儀。若依以上之資料,蓍策的使用有天子、諸侯、大夫之分別。然而,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是,今傳的筮法對應到的是「周易」一書,周易的用法,在周朝是專屬於周室,到了春秋時代才因為周室的權力衰微而傳入了諸侯國,因此是否會有「天子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這樣的禮儀是很值得懷疑的。

再者,天子九尺,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10cm,諸侯七尺約162cm,大夫五尺約115cm,士三尺約69cm。所謂「天子九尺」到底是只取九尺之蓍再裁切為適合長度來使用,或是直接拿九尺的蓍來用?先不論有沒有九尺長的蓍草,就算有,這種揲蓍的排場和場面,大概只能用現在的古裝科幻電影來呈現了。而如果九尺只是取蓍之50莖,然後天子用的蓍至少是百莖,那麼蓍草至少要420cm以上,甚至若依《說文》記載說有300莖,那就是十幾公尺高了,這看來比較像是竹子而不像是蓍草。再加上什麼幾百歲甚至千歲的,更是與常理大悖。

無論如何,以此推論,平民則以一尺為用,漢代一尺大約是23cm,算是很合理的長度。另外,蓍草的高度大約是35-100cm高。我們假設蓍草百莖,取大衍之數50之數(朱熹筮儀也是主張「蓍五十莖」),也就是蓍草之一半長度來計算,大概是35x0.5~100x0.5的長度,也就是大約18.5~50cm,這個長度也大略符合操作之原則。

因此,身為現代人也是平民百姓的我們,如果要用竹籤來替代蓍策,可大約取20cm左右,最長到50cm。

筮法考證

《易經》所用的是筮法,也可以說《易經》就是筮法的工具書。而今傳的筮法的操作方法,則是源自於《繫辭上》的這段記載,這一段後儒又將它稱為〈大衍章〉: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繫辭傳》是否為孔子所作本來就有很大的爭議,過去以來綜合多數學者考證之後比較可信的年代,大概是在戰國時的作品。無論如何,《繫辭傳》是一本解釋《易經》思想的大雜燴,絕非一人一時之作,這幾乎已成現代易學學界相當多學者所贊同的。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也印證了《繫辭傳》這樣的屬性,甚至再比照其他出土之證據,有學者斷定其為漢代之後逐漸集結而成,如張政烺:「把帛書《周易》和今本對讀,參考晉代有關汲冢的記載,可以得出下面初步結論:一、六十四卦的順序古今不同,今本大約是漢朝人改編的。二、《易傳》即所謂"十翼",汲冢《周易》沒有,帛書僅有《繫辭》還未定形,可見它大約是漢初以後的東西。三、儒家說孔丘作《易傳》是誑言。」(《文物》一九七四第九期, 48-49頁)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易經與今本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卦序完全不一樣之外,每卦下都只有卦爻辭(狹義的易經經文),並沒有「彖曰」、「象曰」,乾坤兩卦也沒「文言曰」等屬於「傳」的文字。

一起出土的有《繫辭傳》,與今本《繫辭傳》的差異在此不贅述,但帛書本中缺「大衍之數」這一大段,並有一段類似於今本《說卦傳》的文字。由此也可約略看出《繫辭傳》「大雜燴」的特性,它很可能就是歷代儒生(甚至可能是漢代儒生)陸續收錄相關文字而不斷加入累積而成的,而且從帛書本可以確定的是,在漢初時《繫辭傳》還未定形成今本《繫辭傳》的樣子;而今本所謂十翼,很可能就是從繫辭傳逐漸再分化出來的。或許當時儒生在收錄繫辭傳文字時是有所本,的確蒐羅了一些聖人之言,但總體來說還是不失其「大雜燴」之特性:若把繫辭傳拆開,我們或許很難斷定某句有引「子曰」的話是不是聖人(孔子)之言,但就整本繫辭傳來看,絕不是孔子所作是可以斷定的。

〈大衍章〉既是漢初之後才加入,再配合以上對於蓍草的禮儀考究,大概推測這些筮法的講究全都是漢代人所建構起來的,至於漢人在建構時有無更早古法的根據,就不得而知。無論如何,由於其結果也尚稱符合左傳中所載的易經應用,更何況這也是唯一傳世的筮法中最古老的,因此我們還是採用這套方法。

筮法

大衍揲卦章中所載的筮法是相當簡略的,許多細節都未交待清楚,這也讓後世對於筮法有了很多種不一樣的詮釋,但說明較為詳細以及一般較常採用者可參考:

揲蓍法的操作及圖解,可參考易經卜卦的原點:大衍之數揲卦法這篇文章,本文比較是做原則性之探討。這裡所介紹的筮法,大略以朱熹筮儀加以簡化,捨去其如何放蓍策、如何夾蓍策等細節之講究。

筮法簡單說,就是要成卦必需經過十八變,一卦六爻,所以每爻都要歷經三變的歷程。一變就是所謂的「四營」,一營就是「分二、掛一、揲四、歸奇」等四個步驟。最後得到六、七、八、九等四個數字。

  • 一卦 = 六爻 = 18變
  • 一爻 = 3變
  • 一變 = 四營
  • 四營  = 分二、掛一、揲四、歸奇

==> 操作3次的「四營」就得到一爻,操作18次的「四營」就是一卦。

但在開始之前,要先取出一策不用。50-1 =49策。所用者只有49策。(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四營的過程簡述如下:

  1. 分二:隨機將49策分為兩半。
  2. 掛一:取其中一半之一策,掛(夾)於手指間。(掛一以象三:當夾了三策時就知道有了三次變化。)
  3. 揲四:兩邊分別以四根四根計算其策數。
  4. 歸奇:將所計算的餘數(奇)放在一起(可夾於指間或放在一邊,餘數為1~4,所以若整除時,餘數為零時,必需取走四策,而不是不取)。

成卦:

完成以上操作即得一營。連續操作三次之後,也就是三變,即得到一爻。此時計算策數,總策數除以四,或者看「揲四」結果中有多少堆(每堆四策),可得6、7、8、9四個數中的一數,將數字記載下來,並畫下其陰陽。如此操作6次,就得到六爻,也就是一卦。如右圖:左邊為本卦,右邊為之卦,或稱變卦。

陰陽畫法:

  • 爻為由下(內)往上(外)發展,所以第一爻在最下,上面為最後一爻。
  • 7與 8為少陽與少陰,在本卦與之卦中的陰陽不變。7為陽,8為陰。如7畫為:- → -。
  • 9與6為老陽與老陰(或太陽與太陰),在本卦中9為陽,6為陰。在之卦中,9變陰,6變陽。9畫為: - → - - 。6畫為: - - → -。

最後再寫出本卦和之卦的卦名,如圖例,本卦為豐,之卦為大畜,這一卦稱作「豐之大畜」。

解卦(占驗):

得到6或9數的爻,稱為「應」爻或「變」爻。解卦主要是要找應爻,我們依變爻數詳列如下:

  • 0 個變爻:以本卦的卦辭、卦義來解卦。
  • 1 個變爻:以本卦變爻來解卦。如圖例,蠱之巽以蠱卦的六五爻辭來解卦。
  • 2 個變爻:以本卦的兩個變爻來解卦。下爻為貞(定、正),上爻為悔(動、改過)。
  • 3 個變爻:以本卦卦辭和變卦卦辭來解卦。本卦為貞,變卦為悔。
  • 4 個變爻:以變卦的兩個不變爻來解卦。上爻為貞,下爻為悔。
  • 5 個變爻:以變卦的不變之爻來解卦。
  • 6 個變爻:乾卦以「用九」爻辭,坤卦以「用六」爻辭。其餘62卦以變卦卦辭卦義解。

爭議之處

以上的揲蓍法並非人人贊同,換句話說在許多細節的步驟上向來是很有爭議的。這裡我們採取的只是一種較為通行並可能比較符合繫辭傳之記載,又較接近我們設定、認為的合理機率分配者。

對於揲卦結果沒有影響的爭議我們就不談,這裡要講的是對於揲卦結果有重大影響的不同爭議點:主要在於「掛一」的問題。

從以上步驟可知,三次「四營」的操作可得到一爻,那麼所謂「掛一」到底是每次四營都要掛一,還是只有第一次的四營?我們所用的方法是,每次「四營」都必需掛一,但宋朝儒生對此卻有過激烈之爭議,例如,我們從程迥以及俞琰的說明就可看出,當時有相當多人是主張只有第一營要掛一的,當時的儒生多看到了不掛一時會產生一個非常畸形而不合理的機率問題:六非常難出現,反之,九的機率卻異常的高。

程迥:或第二第三變不掛一,於文則非再扐而後掛之義;於數則老陽變二十七,老陰一,少陽九,少陰二十七。於十有八變之間,多不得老陰,蓋不通也。

俞琰:或曰:近世有第二第三變不掛之說,雖其初揲不五則九,再揲不四則八,其數亦同。然其三變之餘為老陽少隂皆二十七,為少陽者九,為老隂者十,其餘隂陽多寡既已垂戾,而所謂老隂蓋絕無僅有,若用三變皆掛之說,則六十四變而為老陽者十二,為少隂者二十八,為少陽者二十,為老隂者四,老則陽多而隂少,少則陽少而隂多,然而隂陽之變各三十二,而其數適平,以此論之,則再變三變皆當掛一也明矣。

只不過,既使三次四營都要卦一,仍然有些機率上的問題,關於機率誤差以及如何修正,可參考從春秋筮例看大衍揲蓍法的問題

其次則是占驗法的問題。揲蓍法最後結果變爻數從0到6都有可能,到底變爻數和占驗(解卦)方法上有何關係?一般而言,在變爻只有0與1個時,是比較沒爭議的,但是2或更多變爻時,由於占驗法是從左傳、國語等古書之相關筮例記載所研究推測出來的,這些卦只有22卦,卦例是相當不充份的,因此2個以上的變爻多數是後人依理推斷,但其實,也不盡然正確,例如,五爻變的體例,後人推斷的結果就與春秋筮例不一致。關於這些爭議,可再參考:

 

 

文章分類

當時的儒生多看到了不卦一時會產生一個非常畸形而不合理的機率問題中“卦應為“掛”。

是的,傳統都這麼相信,你當然可以繼續這樣相信。這是你的個人信仰自由。

另外還有河出圖,洛出書,伏羲發明陰陽及八卦,畫出先天八卦圖。文王困於羑里,寫出周易,孔子寫了十翼........。

總之這些我是不信,也建議習易者當作神話故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