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543】易經課問題集 3:解卦不看變卦,那為什麼要有變卦?(兼論畫卦之演進)

Jack 發表於

繼上一個問題:易經課問題集 2:解卦時變卦要不要看?

在筮法的占驗上,若所得的卦為一個爻變,變卦是不用看的,解卦時只需看本卦的變爻,不需理會變卦。

在這種情況之下,有人就會連續問問題2和問題3。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會有問題2,問說變卦要不要看者,有一大半會死咬變卦一直問問題3,然後經常接著會發生一件事:不管用什麼說法,換什麼角度,就是一直在這問題上鬼打牆,走不出去:因為已經說不用看了,同學卻還是要看。

所以同學的真正問題其實是:我就是要看變卦,你必需給一個交待!

放下定見

顯然的,根本問題在於很多人對「變卦」放不下,畫出卦象之後,看到有個變卦在那裡,不去使用就覺得很奇怪,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孔子、對不起周文王的樣子。

再加上外面有些老師強力主張就是要看變卦,而且可能還附贈一狗票的鑑往知來等等的哲學思想,不看變卦就覺得自己學藝不全,思想有缺陷!

所以在此我想反問同學:當你在學易經時,你是想學一個易經老師自己的思想?還是想學易經?你喜歡的是某人的思想多,還是喜歡易經多?

當一個爻變時,在變卦上堅持而不願走出來,就是屬於現代人自己的想法。若有老師這麼說易經,那是屬於他個人的思想自由,是屬於現代人製造出來的想法。這沒有對錯,只是個人的學術抉擇而已,如果你是想得到諸如此類的詮釋,這不是我的路線。

不看變卦,就是古代的筮法傳統,也是世傳最古老的易經筮法的占驗方式。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你想要的是一個可以滿足你對於「變卦」直覺聯想的解釋,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你也不需問我,只要用你身為現代人的自己的想法,望文生義的直覺本卦是講原本的、現在的事,變卦就是講變化、未來的事,易者言乎變也,易經就是變經,book of change,所以易卦就是變卦,變卦就是易卦,就是易經的真相,占驗當然一定要用變卦,本卦只有在沒變卦時才拿來占驗....[或其他什麼自我發揮的想法]只要你對於這些解釋自我感覺良好即可。[其實我在十幾年前寫的《玩卜卦過生活》好像也是大概這麼寫,我在這裡認錯!]

如果你的選擇是後者,想學的是真正的古代筮法,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不要拿著現代人自己想像出來的定見一直來問我為什麼要有個變卦又不要用變卦。就請腦袋放空,挪出位置,先把變卦給忘了。

或許這只是古人表達卦象的笨方法

問題真的很簡單,我們只要回到古代人的思維,好好去看春秋筮法,然後依「易經課問題集 2:解卦時變卦要不要看?」這篇文章去做即可,一切問題都沒有了,因為你會很清楚了解到何時該看變卦,何時不看變卦,每個變爻要怎麼用。

當然的,我們的答案絕不僅止於此。變卦不看,又為什麼要畫出來?我們也是有解答的。只是我的經驗是,心中沒把變卦放下的人,後面的解答講了 n 遍,他一樣是聽不進去。 

簡單說:這可能只是古人表達卦象的方法。

因為最早時還沒找到後來的我們所使用的這種表達方式,現今以爻位陰陽表達的方式可能是戰國之後才發展出來的。

個人研究與綜合各種資料之後推論:易經最早並沒有像初九、九二、六三、六四...這樣表達卦象的方法,所以從春秋筮例中只會看到例如「觀之否」、「乾之姤」這樣的表達方式,也就是「某卦之某卦」,「之」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變卦」的「變」的意思,但現代人用「變」字來替代「之」字之後,反而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誤解。所以如果你會混淆,建議正名為「之卦」,不要說「變卦」。

而我們研究卦例之後也可以確信古人在講諸如「觀之否」時意思和我們現在說的「觀卦六四」是一樣的意思,他就是用觀卦的六四爻來解釋事情,並沒有用否卦。他為何不用「觀六四」這麼簡單又清楚的方法?因為還沒有這套標準的表達系統。

所以我在猜想:如果那一天出土了春秋或更古老的周易版本,我們根本就看不到初九、九二等爻位的文字?當然的,我也不排除那一天出土文物推翻我這個推論。依上海博物館的楚竹書,已有爻位的表達方式,只是「三」作「晶」,所以至少這種表達方式至少可推至戰國時代,是否可再向前推?也只能慢慢再等更多的考古發現。但至少這是目前我們所取得資料的合理推論。

左傳的筮例中,一個有點像是例外的是穆姜薨於東宮卦例中的「艮之八」,但這反而又可以印證我的推論:「穆姜薨於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謂艮之隨。

這個例外的表達方式不但是孤證,而且是挺特殊的五爻變卦例,所以似乎很難從中得到什麼突破性的論證。「艮之八」表達的好像是艮卦中的不變之爻,問題在於艮卦的陰爻有四個,到底那一個陰爻是八?所以這個表達方式似有問題,但好像也是當初的一種表達方式。如果完整含數字的卦象在你前面,或許可以馬上知道八是那一爻,若只是這樣講而看不到卦象就完全無法得知,所以它在溝通上是有很大問題的。史官則似乎有點在「糾正」的說「是謂艮之隨」,換句話說「艮之隨」還是當時標準表達體例,而且這麼表達之後變爻位置才終於明確。

我們再從「艮之八」的表達來看,可以很合理的推論,當時就是沒有現今清楚的「爻位」概念,至少還沒有這種表達的標準體例,所以才會一下子說「艮之八」一下子又糾正(或補充)說「艮之隨」來表達出不變的那一爻的位置。如若有清楚的爻位觀念或標準表達方式,理應看到類似「艮八二」或「艮二八」等等的用法。

從另一眼光看,「x卦的某爻數字」這樣的表達體例似乎是相當自然而然的,可能在春秋時就有人零星的自然這樣表達,但由於沒有爻位觀念,所以往往卦象說的不清不楚,例如可能說「觀之六」,結果到底那一爻是六,沒見到卦象就不知道。而比較專業的周史,則會清楚說「觀之否」讓人知道變爻在觀卦由下算上來的第四個位置。

陰陽畫卦之可能演變

至於當時已經有「陰陽」概念沒?也難確知,一般認為,陰陽五行思想是肇始於戰國時期。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現今用「六」、「九」來表達陰陽,就是源自於古代的奇數與偶數觀念。事實上,在現代對於考古資料的數字卦研究中,也確定有將奇偶歸類的情況,但「九」的出現(我們現在以九來象徵陽)卻是較晚出的,根據張政烺對數字卦的研究,大概是在西周中葉之後

但數字卦中,幾乎看不到二、三、四等數字(雖有但極稀少),可能是在古代文字中二、三、四分別是二至四個橫畫,在卦象中會混淆而難以處理。假設每個數字的出現機率一樣,計算之後發現,這幾個數字中三似乎被歸類到一,而二與四則被歸至六,所以六的出現機率最高,其次是一,因為六可能是吸收了二與四兩數,而一只吸收了三。換句話說,數字卦原本只有一、五、六、七、八等數字。

事實上在楚竹簡與帛書裡也可看到數字卦的痕跡,其陰用的是類似古文八的畫法。

而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假設周初時已經從奇偶數中有些模糊的陰陽概念,就如我們對於某些事已有了種想法但未能條理而系統的表達出來而已,或者說是陰陽的一個啟蒙時期。六演變為象徵陰的符號似乎是數字卦演變為陰陽卦的自然發展,但以九為陽則似乎歷經了一場人為的改造。因為九不但在數字卦中出現很晚,而且數字卦的奇數中一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現在的陽畫用一的符號可以說是很自然的發展,不用一而改用九來象徵陽,很像是改造者刻意加入了陽尊陰卑的觀念,以個位數中最大的數字--九來象徵陽。

張政烺〈易辨》:「殷及周初筮數是八,周代中期以後九初步進入筮數便不見七字。至於後來的筮法只用六、七、八、九,所以把一、二、三、四、五全部都省掉,那是一次大調整。」

至於商朝是不是真的有傳說中的歸藏易?「夏為連山,殷為歸藏,周為周易」,據說殷歸藏以坤為首,周有很強的陽尊陰卑觀念所以改為以乾為首,兩代據說還有用八用九之差別。但這些說法個人懷疑是漢代人改造過的傳說,可能三代的確都各自有類似易經的筮法之書,而所謂文王演周易或許只是文王叫他的史官把殷商版的易經改造一下讓它符合周朝人的一些思想、習俗,甚至換一下其中的典故故事。但殷商時的那本占筮之書是否叫歸藏則有待商榷。

現今所見的歸藏易,比較像是配合這套傳說演出而產生的,或者反過來是先有了這套仿易之書然後產生了這個傳說也有可能。總之,現代出土的王家台秦簡,雖然考證出來和《玉函山房輯佚書》所收的歸藏有很多相似處,可以確認古代應該確有歸藏易,但這歸藏易不屬於殷商時之著作。郭沫若認為可能是戰國時代的作品,年代亦不會早於周易。而諸多學者對於卦名的研究更發現,歸藏易卦名並未脫離今本易經卦名的框架基礎,所以可能只是依照周易另作的一本占卜書。

雖然關於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還有待更多的考古來印證,但我想我的推論應該不中亦不遠矣。最後也要再強調一下,這些都只是個人依據可見的經典與現代考古研究所做的推理與猜測,因此隨時可能因為閱讀到或吸取到新的資料而改變、修正以上想法。但基本上回答這個題目的基本問題已經很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