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易占類簡牘解讀:陰陽符號與卦序的演變,卦名異同

Jack 發表於

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約 5200 枚竹簡,其中與《周易》占筮相關的簡牘有三:《易占》,以及《卜姓》、《去邑》。其中《易占》是內容較為豐富的一部,一卦一簡,但由於歸妹卦有兩簡,因此總共有 65 簡。而《卜姓》與《去邑》則分別只有五簡和二簡。

關於這三個簡牘內容的釋讀,可參考易學網整已經理好的資料:《易占》,以及《卜姓》、《去邑》

本文及系列文章,所要探討的是這三個簡文在易學上的意義。

卦象的陰陽符號:不再是數字卦?

《易占》除了簡文之外,每卦開頭都有六十四卦的卦象。而《卜姓》與《去邑》也都附有八卦的卦象符號。

最特別的是,它的卦象符號似乎已經和當今的陰陽畫法一樣,陽畫作「—」,陰畫作「- -」。這也是目前為止,最早以現代的兩斷為陰符的易經卦象。比海昏簡更早的長沙馬王堆帛書《周易》,以及阜陽雙古堆漢簡,其陰陽符號都還是數字卦的形態,陰皆畫作「八」字形。

在海昏侯簡文出土之前,採用當代陰陽符號的卦象,最早可追溯到朝鮮樂浪式盤上的後天八卦圖,該式盤的年代大概是東漢初年。其次則是東漢末年的熹平石經。因此,從漢文帝至漢昭帝之間的一百年,可能就是《易經》卦象由原始的數字卦畫法,轉變為當代陰陽符號的關鍵時期。

劉賀死於西元前 59 年,這些出土簡牘都是他生前的用品,因此竹簡的抄寫年代可合理地往前推二、三十年,或者將竹簡抄寫年代定在漢昭帝時期。其抄寫時間大約比馬王堆帛書和阜陽簡晚一百年。

事實上,就竹簡的圖像檔來看,未必能夠確定地說它的卦象畫法已是現代的陰陽符號了。或許說,「很像」是比較貼切的說法。

而之所以會從「八」字形演進為兩斷的陰符,可能是因為漢代隸書的書法使然,一方面將八字寫得較為扁平,另一方面再加上書寫時為了圖筆法簡便快速,陰符就慢慢從八字形變得越來越像平畫的兩斷。細觀竹簡上的書法,兩斷筆畫與八字二分的筆畫相同,只是較為扁平,而不是由左至右,一次寫下兩斷的兩個筆畫。事實上,漢隸又稱八分,因其行筆呈左右二分之勢,因此,就漢隸的書法來說,此陰符也理應與八字的筆法相同。

[以下簡文圖片皆出自北京大學出版社《海昏簡牘初論》]

↓ 《易占》的明夷、侲(震)、小過卦象。

↓ 《卜姓》的八卦卦象。以下從左到右為:根(艮)、臽(坎)、晨(震)、巽。

↓ 《去邑》的八卦卦象。以下從左到右為:坤、艮、兌、坎、離、震。

 

六十四卦卦序

《易占》六十四卦的簡文裡,每卦之下都記有其確定的卦序,如建(乾)說是「上經一」,巛(坤)為「上經二」,屯為「上經三」,臽(坎)為「上經廿九」,麗(離)為「上經卅」。咸為「下經一」,恒「下經二」,既濟「下經卅三」,未濟「下經卅四」。

這也是今本《周易》卦序最古老而確定的完整文獻。

根據傳統的說法,現今《周易》的六十四卦卦序是周文王所編排,十翼中的《序卦傳》則是孔子為闡釋文王卦序的義理而作。

但這些傳說的真實性,隨著馬王堆帛書的出現,變得更加值得懷疑。

現今《周易》 64 卦卦序的特色,分上下二經,如孔穎達所說的:

今驗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變。覆者,表裏視之,遂成兩卦,屯蒙、需訟、師比之類是也。變者,反覆唯成一卦,則變以對之,乾坤、坎離、大過頤、中孚小過之類是也。

這個卦序最大特色是以連續的兩卦為配對,配對方式「非覆即變」。「覆」又稱反,來知德所謂的「綜」,指的是上下顛倒而相反的卦。若無覆卦可配對者,則用「變」,即陰陽相反的卦,來知德所謂的「錯」。

這個卦序可用下圖來表示,上面為上經,下面為下經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文王六十四卦反對圖

這種覆象的觀象方式,必需立基於當代的陰陽符號畫法。

如果回到上古,卦象是由數字符號所構成,像帛書、阜陽簡,以及上博簡,用的是一(七)與八,而清華簡則用一與六,其他的卦象符號還有四、五、九。要知道,數字卦的畫卦法是有上下之分的,一個卦顛倒之後,並不會成為另一卦,只是變成放反的卦,就好比人把書給拿反了同樣的意思。如圖,是上海博物館楚竹簡的幾個卦例。

再觀《左傳》與《國語》中的占例,也從未看過覆象的使用。而用覆象註解《周易》經文的方法學,至東漢末才零星出現。

詳細的論證,可參考:為什麼上古不會有反對卦(又稱覆卦、綜卦)?

帛書馬王堆《周易》的出土,也讓現今《周易》卦序問題增加了思考的線索。它的卦序,是用八經卦排列而成的,上卦為乾者為乾經卦,其餘以此類推。八個經卦排列順序為乾、艮、坎、震,坤、兌、離、巽。而每個經卦下,純卦會排到最前面,其餘則是以下卦依乾坤、艮兌、坎離、震巽的次序排列。關於這個卦序,可參考:談易經的卦序與卦名問題--從帛書本談起

這個卦序在清華簡《別卦》中再次出現。

至於上海博物館楚竹簡的卦序,雖然很多學者研究認為它的卦序與今本《周易》相同,但事實上是不確定的。因為該竹簡是從古玩市場所回購,竹簡沒有出土資訊之外,排序錯亂,再加上缺簡嚴重,因此無以確認其卦序。學者的研究,頂多只是在證明一個「可能」。

另一些比較不完整的證據,首先是《韓詩外傳》引孔子說:「《易》先同人後大有,承之以謙,不亦可乎?」這三卦與今本卦序同,雖然一般通說認為《韓詩外傳》是韓嬰所作,年代大約是漢文帝時代,但《韓詩外傳》的成書恐怕還需進一步研究。

《淮南子‧繆稱訓》也引《易》曰:「剝之不可遂盡也,故受之以復。」這段話和今本的《序卦傳》極其相似:「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因此學者或引述該段認為,這是《序卦傳》文字。

因此,海昏侯《易占》的這個卦序,可視為今本《周易》卦序的最早而確定的資料。很巧的是,卦象符號也同時發展為現代的陰陽符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易占》其實並不屬於《周易》,只是使用《周易》卦象的一種占筮法,至於其占筮法如何使用,沒有資料可知。

它與京房大致同一時代,但從裡面各卦所配的干支來看,與京房應該不是同一系統,而是有別於京房易的另一套占法。由此也可見,西漢時,像京房易一樣,以《周易》六十四卦為軀殼的占筮法不只一套。再與帛書《周易》來比較,會不會是當時應用於其他數術(如《易占》)的這一套卦序,後來偷渡到了《周易》,而讓《周易》有了現今的卦序?

八卦卦序

相關文章:

《卜姓》與《去邑》八卦出現的先後次序為:乾坤,艮兌,坎離,震巽。

這既不是世傳的後天八卦,也不是先天八卦,而是與清華簡及帛書「八經卦」次序相同的卦序,這也是最古老的八卦次序。

談到八卦卦序,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先天八卦,或者是後天八卦。

所謂的先天八卦序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若加上數字,就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這是依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順序所排列而成。

後天八卦卦序則分次序圖和方位圖。

次序圖是以乾坤為父母,再依六子次序排列。排列順序還分兩種:

  • 一是先分男女,再分長幼:乾震坎艮-坤巽離兌(父親長男中男少男-母親長女中女少女)
  • 二是男女並列再依長幼次序排列: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父母、長男長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

方位圖又稱圓圖,則是以震東兌西,離南坤北為四正;巽東南,坤西南,乾西北,艮東北為四隅排列。而在傳世的一些命理書裡所提供的京房八宮卦序,經常都是用後天八卦方位圖,從乾卦開始,順時鐘依序排列: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但傳世的《京房易傳》八宮順序則是依前述的後天八卦次序排列:乾震坎艮,坤巽離兌。

自古以來以至當代的易學界,還有學術界,普遍都相信先天八卦圖是伏羲所畫,所以先天八卦序當然也是伏羲時代就有了,也是最古老的卦序。而後天八卦圖則是文王所畫,所以較為晚出。

但事實上,後天八卦的出現遠比先天八卦早。先天八卦完全是宋儒的文創,宋代之後才出現,並用伏羲神話作包裝,而讓後世信以為真。後天八卦早在《說卦傳》中就有明文記載,但也是到隋唐的銅鏡才開始有後天八卦圓圖的流行使用。

而《卜姓》與《去邑》所用的則是比後天八卦卦序更為古老的經卦卦序。

之所以稱經卦卦序,因為在清華簡《別卦》以及帛書《周易》的六十四卦卦序裡,都將六十四卦分為八個經卦的群組,並依一定的八卦次序排列。因此將此卦序稱八經卦序。

這個卦序在清華簡《筮法》中也出現,並可據以印證京房易納甲的次序原理。

八經卦卦序和後天八卦次序很像,也是分兩種排法:

  • 乾坤,艮兌,坎離,震巽
  • 乾,艮,坎,震;坤,兌,離,巽

第一種排法就是《卜姓》和《去邑》所用的次序。我們若是用現今的乾坤六子次序來看,就是:

  • 父母,少男少女,中男中女,長男長女
  • 父親,少男,中男,長男;母親,少女,中女,長女

越來越多的出土資料不斷地告訴我們,這個卦序的應用在古代才是最普遍的。而《卜姓》與《去邑》又增添了一例。

卦名與卦義

海昏《易占》共六十五簡,這六十五簡包含了六十四卦,其中歸妹有兩簡。每卦的內容,書寫格式相當統一。開頭描述重卦卦象,一般皆先講下卦,再講上卦,如「晨下巛上」(震下坤上),八純卦則是直接講「屯建」(純乾)、「屯巛」(純坤)......。然後講卦名、卦義、彖......。「彖」即占斷,「彖」之後的占斷內容包括了兩個方位、干支、卦序、獸名或祭祀宜忌,以及季節吉凶。

雖然缺了近十卦的卦名,但基本上可看出,相較於其他的出土簡帛,海昏《易占》所用卦名與今本《周易》相同度更高。而八卦卦名,有些與今本不同,但都可在《說卦》等十翼的註解中看到,像兌卦,十翼一向都解釋為「說」,《易占》卦名就作「說」。離作「麗」,坎作「臽」。詳細的卦名,可參考下面的表格。

卦義方面,多數與現今十翼的註解相通,或者可相互印證的。但也有些與十翼差異很大的,如:

屯解釋為「旾旾」,蒙為勝,負(否)為負,賁為訪,無亡(无妄)為「非其事而至者」,明夷為「明荑」。

出土文獻的六十四卦表(按:「秦簡」為王家台秦簡。)

今本 海昏 帛書 歸藏 秦簡 上博 清華
巛1
小畜 小畜 小毒畜2 少督 少䈞
泰3
同人 同人 同人 同人 同人 同人
大有 大有 大有 大有 大有 少又
嗛4
餘5
林禍
噬嗑 筮蓋6
无妄 無亡 无孟 母亡 毋亡 亡忘 亡孟
大畜 大畜 泰蓄 大毒畜 大䈞
大過 大過 泰過 大過 大過
習坎 臽7
恒我8
大壯 大壯 泰壯 大壯
明夷 明夷 明夷 明夷
家人 家人 家人 散家人9
狗10
徠11
 
歸妹 未酉 歸妹 歸妹 歸妹
屯巽
中孚 中復
小過 小過 少過 小過 小過 少過
既濟 氣濟 既濟 既濟
未濟 未濟 未濟 未濟 未淒

註:

  1.  純卦的坤卦卦名缺,「巛」是依據八卦卦名所補。
  2.  「小毒畜」當作「小毒」,「畜」字可能為後人註文誤入。
  3.  帛書易傳泰卦作「奈」。
  4.  帛書易傳謙作「嗛」或「溓」。
  5.  帛書易傳豫卦作「余」、「予」。
  6.  帛書《周易》缺,帛書易傳作「筮閘」、「筮蓋」。
  7. 今本作「習坎」,海昏簡重卦卦名缺,「臽」是以八純卦名所補。
  8. 秦簡此卦名有問題,應是簡文整理者的誤會。「恒我」即「嫦娥」,詳見《周易全解》的恒卦說明。
  9. 卦名當作「散」,「家人」兩字為後人註解誤入。
  10. 姤卦帛書易傳另有作「敂」、「句」。
  11. 清華簡《別卦》無震卦的重卦卦名,但《筮法》中震卦三個不同的卦名:上來下止(通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