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公告


當不當位(得位與失位)爻象深論與修正II--回到《彖傳》與《象傳》

Jack 發表於

為何《小象傳》談當不當位只在三、四、五等三個爻?

這個問題的解答,只能回歸到易傳甚至經文來尋找可能的解答了。因為歷代的易學家,甚至不知道有這個問題。

既然當位失位的最早根據是《象傳》與《彖傳》,所以相關理論還是追本溯源從這裡來驗證。

另外在《繫辭傳》中則有些關於爻位的基礎理論,從《周易》經文也可分析出原始易經中的爻位觀念,這一部份的驗證則留待在下一篇中討論。

當不當位(得位與失位)爻象深論與修正I--王弼、程頤,到李光地

Jack 發表於

依據傳統當位理論,需卦上六柔處柔位,應該當位,但《象傳》注解卻說「雖不當位」。王弼因此發現到,當位之說對於初與上兩個爻位不適用,因此提出了「初上無位」說。但我們發現到,除卻需上六「不當位」的極少例外之外,《象傳》只會在三、四、五等爻位講當不當位,甚至第二爻也從不講當不當位。對於這種現象,該如何解釋?

看懂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圖(又稱伏羲八卦及六十四卦)

Jack 發表於

先天八卦次序圖是根據《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陰陽生成次序排列而成,邵雍說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也就是所謂的「加一倍法」。依加一倍法繼續擴增,又可演生成六爻,形成六十四卦。這其實就是最簡單的一種等比級數。加一倍法所推演出的八卦和六十四卦次序,若改成以圓圖的方式來排列與呈現,稱為伏羲八卦方位圖,及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

【易學八論】4:卦辭爻辭誰作?

Jack 發表於

關於《易經》的卦爻辭作者問題,傳統上一般通論認為是周文王所作。另有一說:卦辭是文王所作,而爻辭是周公。

《周易正義》八論的第四論就是討論這議題。

基本上孔穎達所持的是第二個看法,認為卦辭是文王所作,爻辭是周公。但他也認同第一說,因為他認為「父統子業」,周公只是子承父業,幫文王把還沒做完的事做完而已。因此說卦爻辭都是文王作的亦無不可。

【卜筮列傳】東漢明帝問雨:焦氏易林的最早卦例

Jack 發表於

用這個卦例來證明《焦氏易林》用的不是「值日占」而是「變占」,證據力其實是不夠的。《焦氏易林》的方法較為特殊,其流傳似乎也不是很廣。它的使用方式很容易讓略懂《周易》的人,直接以變占法來占解。
沛王輔是京氏易的專家,京房又得焦氏真傳,看來他的易學素養是夠的。但要注意的是,沛王輔在這卦例中扮演的角色,並不是問筮者,更不是占筮者。

蛤蟆什麼卦?談「大象」

Jack 發表於

《周易》中的取象有很多種。首先是爻象,在《周易》的陰陽符號發展完成之前,直接以數字畫卦,並以數字為象。數字符號演變出陰陽觀念後,有了承乘比應、當不當位、時中等爻象。然後是八卦卦象,有二體、互體、爻變等各種不同的取象方法。

另一較少見的象,是以六畫來取象,這種取象法有兩種:一是直接以六畫卦象聯想到物象,不經二體八卦的拆解。二是以六畫作一個放大版的八卦卦象來看。

文章分類

【易學八論】3:論三代易名

Jack 發表於

「連山」(厲山)似乎和「周」有一個非常淵遠流長的血源關係,不但可能就是周的先祖(母系先祖),而且兩者同樣都是古代專門職掌農業的氏族。倒是「歸藏」夾在中間就相當奇怪了。如果歸藏最終證明和連山同樣都是和周的「以農立國」有關,那麼我們就得重新理解「連山,歸藏,周易」這三易之法的意義了:這很可能就是屬於周自己宗族裡歷世相承的一套特有占筮法。

【易學八論】2:論重卦之人

Jack 發表於

關於是誰將八卦重疊在一起而成六十四卦的,孔穎達整理傳統看法,總共有四個常見的說法:
 1. 王弼(輔嗣)等人認為是伏羲。
 2. 鄭玄認為是神農。
 3. 孫盛以為是夏禹。
 4. 司馬遷認為是文王。

孔穎達支持的是第一個說法,也就是伏羲就已經將八卦重疊成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