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46. 升卦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彖傳  象傳

 

46.   升卦  巽下坤上

【程傳】升《序卦》:「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物之積聚而益高大,聚而上也,故為升,所以次於萃也。為卦坤上巽下,木在地下,為地中生木,木生地中,長而益高,為升之象也。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本義】升,進而上也。卦自解來,柔上居四,內巽外順,九二剛中而五應之,是以其占如此。南征,前進也。

【程傳】升者進而上也,升進則有亨義,而以卦才之善,故元亨也。用此道以見大人,不假憂恤,前進則吉也。南征,前進也。 

【集說】

○ 代氏淵曰:尊爻無此人,故不云利見。

【案】卦直言元亨而無他辭者,大有、鼎也。雖有他辭而非戒辭者,升也。歷選易卦,惟此三者,蓋大有與比相似。然所比者陰也,民也。所有者陽也,賢也。鼎與井相似,然「往來井井」者,民也。「大烹以養」者,賢也。升與漸相似,然漸者,賢之有所需待而進者也。升者,賢之無所阻礙而登者也。易道莫大於尚賢,而賢人得時之卦,莫盛於此三者。故其彖皆曰元亨,而無戒辭也,不曰利見大人而曰用見,代氏之說得之。

初六,允升,大吉。

【本義】初以柔順居下,巽之主也。當升之時,巽於二陽,占各如之,則信能升而大吉矣。

【程傳】初以柔居巽體之下,又巽之主,上承於九二之剛,巽之至者也。二以剛中之德,上應於君,當升之任者也。允者,信從也。初之柔巽,唯信從於二,信二而從之同升,乃大吉也。二以德言,則剛中;以力言,則當任。初之陰柔又无應援,不能自升,從於剛中之賢以進,是由剛中之道也,吉孰大焉。

【集說】

○ 王氏申子曰:以柔而升,升之義也。初以柔居下,即木之升言之,乃木之根,故信其升之必達,而獲大吉也。

○ 何氏楷曰:初六巽主居下,猶木之根也。而得地氣以滋之,其升也允矣。所以為升者巽也,所以為巽者初也,大吉孰如之。

【案】此允升允字,當與晉之眾允同義。蓋不獲上信友,不可以升進也,然晉三言眾允,升初遂言允升,則王氏何氏巽主木根之說是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本義】義見萃卦。

【程傳】二陽剛而在下,五陰柔而居上。夫以剛而事柔,以陽而從陰,雖有時而然,非順道也。以暗而臨明,以剛而事弱,若黽勉於事勢,非誠服也。上下之交不以誠,其可久乎?其可以有為乎?五雖陰柔,然居尊位。二雖剛陽,事上者也,當內存至誠,不假文飾於外,誠積於中,則自不事外飾,故曰利用禴,謂尚誠敬也。自古剛強之臣,事柔弱之君,未有不為矯飾者也。禴,祭之簡質者也。云「孚乃」,謂既孚乃宜不用文飾,專以其誠感過於上也,如是則得无咎。以剛強之臣而事柔弱之君,又當升之時,非誠意相交,其能免於咎乎?

【集說】

○ 張氏清子曰:萃六二以中虛為孚,而與九五應。升九二以中實為孚,而與六五應。二爻虛實雖殊,其孚則一也。孚則雖用禴而亦利,故二爻皆曰「孚乃利用禴」。《彖》言「剛中而應」,指此爻也。

【案】升晉之時,以柔為善。二剛而亦利者,以其中也。剛中有應,是見大人者也,故亦為升之利。初言吉,以君子得時之遇言也。二言无咎,以君子進身之道言也。六四則兼之。

九三,升虛邑。

【本義】陽實陰虛,而坤有國邑之象。九三以陽剛當升時,而進臨於坤,故其象占如此。

【程傳】三以陽剛之才,正而且巽,上皆順之,復有援應,以是而升。如入无人之邑,孰禦哉。

【案】諸爻皆有吉利之占,三獨無之,則升虛邑者,但言其勇於進而無所疑畏耳。方升之時,故無凶咎之辭。然終不如二五之中,初四之順也。九三過剛,與柔以時升之義反,故其辭非盡善。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本義】義見隨卦。

【程傳】四柔順之才,上順君之升,下順下之進,己則止其所焉。以陰居柔,陰而在下,止其所也。昔者,文王之居岐山之下,上順天子而欲致之有道,下順天下之賢而使之升進,己則柔順謙恭不出其位。至德如此,周之王業用是而亨也。四能如是,則亨而吉且无咎矣。四之才固自善矣,復有无咎之辭,何也?曰:四之才雖善,而其位當戒也。居近君之位,在升之時,不可復升,升則凶咎可知,故云,如文王則吉而无咎也。然處大臣之位,不得无事。於升當上升其君之道,下升天下之賢,己則止其分焉。分雖當止而德則當升也,道則當亨也。盡斯道者,其唯文王乎。

【案】卦義柔以時升,六四初交上體,又位在巽坤之間,有南征之象。迫近尊位,有見大人之義,是爻之合於卦義者也。在己者,用之以見大人則吉。為大人者,用之以享神明則宜。與隨上之義同,皆言王用此人,以享於山川也。不曰西山而曰岐山,避彖辭南征之文。先儒或言岐山在周西南。

六五,貞吉,升階。

【本義】以陰居陽,當升而居尊位,必能正固,則可以得吉而升階矣。階,升之易者。

【程傳】五以下有剛中之應,故能居尊位而吉。然質本陰柔,必守貞固乃得其吉也。若不能貞固,則信賢不篤,任賢不終,安能吉也。階所由而升也,任剛中之賢,輔之而升,猶登進自階,言有由而易也。指言九二正應,然在下之賢皆用升之階也。能用賢則彙升矣。

【集說】

○ 李氏元量曰:貞吉升階,升而有序,故以階言之,謂賓主以揖遜而升者也。

○ 王氏宗傳曰:《彖傳》柔以時升,蓋謂五也。

○ 熊氏良輔曰:以順而升,如歷階然。

【案】升至五而極,居坤地之中,亦有南征之象焉,乃卦之主也。不取君象,但為臣位之極者與晉漸之五同也。升階須從李氏熊氏之說,蓋古者賓主,三揖三讓而後升階,將上堂矣,而猶退遜如此,以況君子始終之進以禮者也。升晉之所以必貴於柔順者,以此升階之戒,不在貞字之外,乃發明貞吉之意爾。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

【本義】以陰居升極,昏冥不已者也。占者遇此,无適而利,但可反其不已於外之心,施之於不息之正而已。

【程傳】六以陰居升之極,昏冥於升,知進而不知止者也,其為不明甚矣。然求升不已之心,有時而用,於貞正而當不息之事,則為宜矣。君子於貞正之德,終日乾乾,自彊不息,如上六不已之心,用之於此則利也。以小人貪求无已之心,移於進德,則何善如之。

【集說】

○ 石氏介曰:已在升極,是昧於升進之理。若能知時消息,但自消退,不更求進,乃利也。

○ 徐氏之祥曰:豫上樂極,故冥豫。升上進極,故冥升。

【案】冥升與晉其角之義同,皆進而不能退者也。以其剛也,故曰角。以其柔也,故曰冥。利于不息之貞,其戒亦與維用伐邑之義同,皆勤於自治,不敢以盛滿自居者也。以其剛也,故曰伐邑。以其柔也,故曰不息之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