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本義】王肅本順作慎,今案:他書引此,亦多作慎,意尤明白,蓋古字通用也,說見上篇蒙卦。
【程傳】木生地中,長而上升,為升之象。君子觀升之象,以順脩其德,積累微小以至高大也。順則可進,逆乃退也。萬物之進,皆以順道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學業之充實,道德之崇高,皆由積累而至,積小所以成高大,升之義也。
【集說】
○ 胡氏炳文曰:木之生也,一日不長則枯。德之進也,一息不慎則退。必念念謹審,事事謹審,其德積小高大,當如木之升矣。
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程傳】與在上者合志同升也。上,謂九二,從二而升,乃與二同志也。能信從剛中之賢,所以大吉。
【集說】
○ 呂氏大臨曰:初六以柔居下,當升之時,柔進而上,雖處至下,志與三陰同升,眾之所允,無所不利,故曰允升大吉。
【案】呂氏以上為上體三陰者是。
九二之孚,有喜也。
【程傳】二能以孚誠事上,則不唯為臣之道无咎而已,可以行剛中之道,澤及天下,是有喜也。凡《象》言有慶者,如是則有福慶及於物也。言有喜者,事既善而又有可喜也。如大畜「童牛之梏元吉」,《象》云「有喜」,蓋梏於童則易,又免強制之難,是有可喜也。
升虛邑,无所疑也。
【程傳】入无人之邑,其進无疑阻也。
【集說】
○ 蘇氏軾曰:九二以陽用陽,其升也果矣,故曰「升虛邑,无所疑也」。不言吉者,其為禍福未可知也,存乎其人而已。
【案】乾四曰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果於進而无所疑,可乎?蘇氏之說善矣。
王用亨于岐山,順事也。
【本義】以順而升,登祭於山之象。
【程傳】四居近君之位而當升時,得吉而无咎者,以其有順德也。以柔居坤,順之至也。文王之亨于歧山,亦以順時而已。上順於上,下順乎下,已順處其義,故云順事也。
【案】用賢以享於神明,是順神明之心而事之者也。
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程傳】倚任賢才而能貞固,如是而升,可以致天下之大治,其志可大得也。君道之升,患无賢才之助爾,有助,則猶自階而升也。
【集說】
○ 何氏楷曰:即《彖》所謂有慶、志行者也。
【案】自初而升,至此而升極矣,故初曰「上合志」,此曰「大得志」。
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程傳】昏冥於升極,上而不知已,唯有消亡,豈復有加益也。不富,无復增益也,升既極,則有退而无進也。
【集說】
○ 胡氏瑗曰:上六既不達存亡之幾,以至於上位,固當消虛自損,不為尊大,以自至於富盛也。
【案】胡氏之說善矣,然不曰「不息之貞」,「消不富也」,而曰「冥升在上」者,以在上明其位勢之滿盛,故當以自消損為貞也。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