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易方法】《周易》經文你讀了嗎?

Jack 發表於

對《易經》初學者的建議:

如果你要學真正的《易經》,表格右邊的項目,初學者沒必要學,可以完全不用理會。但並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值得學,或者否認這些學問的價值。而是沒必要在初學《易經》階段接觸,以免分心。

要做或建議做的 沒必要學的

.分清楚真易經、偽易經

.直接讀《易經》經文

.再讀十翼以了解經文義理

.再閱讀歷代的經文註解

.查甲骨文字典

.實占(算卦、解卦)

.先天八卦

.河圖洛書

.陰陽五行

.五術(山醫命相卜)

.預言詩(例如燒餅歌)

 

好好閱讀《易經》經文,是學習《易經》的不二法門。這麼簡單的事,在「易界」卻是最困難的。

相關文章:

有很多人說學《易經》有多久又多久,甚至自詡為《易經》老師,但卻從沒真的讀過《易經》經文。甚至連《易經》經文長怎樣可能都不知道,也沒見過,就可以胡言亂語一大堆,完全不知所云,講的《易經》全都不是《易經》,易學網就常有這種人來踢館。

這聽起來很可笑,但不要懷疑,這卻是「易界」相當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也讓初學者經常不知從何下手。

一般人在談的「易學」範疇真的非常混亂而讓人難以判斷真偽,因此,雖然有人一開始就敲對門,但很多人卻在外圍不得其門而入,繞了幾年才找到門路,甚至有人一輩子都在門外而不自知。本文取自易學網。

所以,在閱讀本文之前,一定要先確認,你已經知道什麼是真的「易經」,什麼是「偽易經」。

關於什麼是《易經》可以先參考:

↓ 如下圖:《易經》長這樣。大字部分,就是經文,包括卦辭和爻辭。「乾,元亨利貞」這是經文中第一卦的「卦名」和「卦辭」。「初九潛龍勿用」這是第一爻的爻辭,「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以及「九四或躍在淵无咎」分別是第二、第三、第四爻的爻辭。小字是王弼的註解文字。當代讀本排版或許不一樣,但一定要有經文才是「真易經」

↓ 如下圖:大字除了經文,還有易傳(解釋經文)的文字。「彖曰」之後是《彖傳》文字,「象曰」之後則是《象傳》文字。小字則是王弼註解。經文再加上「易傳」,可視為廣義的《易經》或《周易》。

先讀十翼還是經文?

在知道什麼是《易經》,什麼是「偽易經」之後,接下來是如何去閱讀的問題。

狹義的《易經》或《周易》,只有經文,也就是卦爻辭。而廣義的《易經》,還包括了註解經文的「易傳」,或稱十翼。

 關於什麼是十翼,可參考:【易學八論】6:論夫子十翼

讀《易經》,絕對應該是以經文為主,十翼為輔。「經」、「傳」以及「十翼」的名稱,就已經清楚告訴你這一層關係了。

但是,據我了解,有些老師對於習易課程的安排,是先讀十翼,要先有許多周邊的功課之後,才能夠閱讀經文。

前些日子,就有一位正在規畫一系列易經課程的易友,來信徵詢我的意見。在他的規畫裡,先花很多時間研習《說卦》、《雜卦》、《序卦》、《繫辭》……。也就是先從十翼下手,最後才開始讀經。

我就問他,為何不直接讀經?

他說:因為他的老師當初也是這麼教的。

當然,每個老師的課程安排都有他的用心。像毓老師就要求先學過四書五經才能學《易經》,這種安排有其深刻用意。但這裡要談的是另一個問題,如果你現在要學《易經》了,那麼不讀經文而先讀周邊的十翼,這種安排讓我覺得很難理解。為何學《易經》要那麼迂迴?本文取自易學網。

照理說,十翼文字是為了註解《易經》經文而寫的。今天要被註解的文本不先讀,去讀外圍的註解文字,會比較好嗎? 

就如你想了解紫禁城裡面長怎樣,直接買門票進去就好,為何要大費周章先遊中國幾年,再研究北京幾年,才能夠去買那張門票? 

不過,就閱讀或講學來說,直接讀經文有一個難處,而這個難處,可能也是主張先讀十翼的老師所持的理由:如果你不懂《周易》的一些基本觀念,很難進入經文,例如基本的爻位、卦象法則。

但其實先讀十翼,同樣也會有這個問題。所以這完全是不需要擔心的假議題,因為不管你從十翼下手或從經文下手,這原本就是要邊讀邊學的,那為何不從經文下手?為何不讓這些原則是從經文那邊吸取一手養分,直接用經文來驗證?

非不得已,不要讀翻譯

所以,選擇一本好的《易經》讀本,從頭到尾好好讀經,這是基本功。

初學者不見得要一開始就閱讀朱熹、王弼等古人的註解,可挑選一本自己覺得還不錯的當代讀本即可。

關於如何選擇當代《易經》讀本,請參考:易經書單推薦以及選書方法:當代篇

當代的《易經》讀本雖然讓人比較容易入門,但是對於《周易》義理還有一些根源問題,經常還是有所不足,所以可規劃未來選擇古代的註本來閱讀。但畢竟閱讀古文要進入狀況還是較為困難,因此這方面的涉略,只是建議,可看個人興趣量力而為即可。當然了,如果自己有古文底子,或者是屬於勤學苦讀型的人,要一步到位,直接去閱讀古書,那是最好的。本文取自易學網。

關於如何選擇《易經》的古文讀本,請參考:【易經書單推薦】必讀的五本古籍,外加五本精進閱讀

在閱讀當代讀本時要注意的是,讀任何經書或古書都一樣:讀翻譯不如讀註解,讀註解不如直接讀經文(原文)。

翻譯和註解都只是協助你了解經文的媒介而已。

曾聽某位易學名師線上課程,他竟然主張:因為經文難懂,所以讀他寫的翻譯就好。

這種閱讀方式我並不建議,這樣的讀法,和只讀二手詮釋,沒去讀原文,是同樣的意思。換句話說,翻譯不管你讀了多少遍,你還是沒真的讀過經文。

我可以理解為何讀《易經》卻不讀經文,要藉由二手、三手、N手詮釋或翻譯的原因。《易經》雖以「易」為名,但恐怕是最「難」的一本書。由於經文太難懂,所以只能求諸於外圍資料,或者是最現成而容易的翻譯。

只讀現成的翻譯,可以給人最快速,但其實也是最廉價的成就感,不但無益於你對經文的理解,還很容易對《易經》造成誤解。

對於有心習易者,初期看不懂經文,因此讀翻譯,讀註解,雖然無傷大雅,至少讓自己能夠先進入狀況,大致了解經文能夠做怎樣的可能解釋。但我會更建議,情願不懂,也不要太輕易去讀翻譯。翻譯不管再怎麼好,一定是於文義有所折損而有偏頗之外,對經文的「第一次」理解很重要,不夠好的翻譯很可能讓你對於《易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偏見。

而且這裡有個現實問題:所有的《易經》翻譯,一定都是很偏頗而不夠好的,包括我自己的翻譯。

所以我甚至也不建議大家直接讀我的翻譯。這並不是因為寫書的人不夠好,而是因為,這就是《易經》翻譯的本質。因為《易經》用字,往往簡單一句話或一個字,包含了多重面向而錯綜複雜的意思,翻譯大概都只能表達其中某個常見的面向而已。唯有直接閱讀原文,才能夠讓你保有多面向的思維。雖然讀註解也可以做到,但還是會有隔靴搔癢之憾。本文取自易學網。

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跳過翻譯與註解,直接讀經文,經文真不懂時再讀註解;再不懂,最後非不得已再讀翻譯。慢慢習慣於古人的用字,直接接通古人的思維方式。一開始雖然讀起來很辛苦,但開始習慣之後,獲得將會很豐碩。

當你開始不假借別人註解,而直接閱讀經文的時候,你也會發現到不一樣的天空,也會突然發現自己在《易經》的領悟上完全進入全新的境界。

直接閱讀經文的方法

《易經》大約成書於2500~3000 年前的周朝,當時的語言習慣和漢代之後,甚至宋代之後,以至於當代,完全都不一樣。

歷代的易學家往往都會以自己當時的語言理解方式去閱讀這本書。例如,漢代人會用漢代人慣用的字義來註解,而宋朝人多數會用宋代的字義。當代人,也會用當代的字義。但文字是發展的,每個朝代慣用字義都不相同。當代與漢代所用的字義,有些和周朝是一樣的,但很多卻完全不同。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是,要用什麼方法突破文字的障礙來進入《易經》經文的世界?

我會建議,慢慢養成查閱《說文》、《爾雅》,以及甲骨文及鐘鼎文(金文)字典的習慣。關於這問題,可參考:用甲骨文讀《易經》

但我並不建議初學者一步到位,一開始就這麼做。

因為學習《易經》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龐大工程,初學者有太多東西要學,一開始就被文字給卡關並不洽當。再者,此法很容易讓習易者與總體的易學環境脫節。本文取自易學網。

我會建議,這個閱讀習慣可從學習《易經》有一、兩年,開始習慣於原文的閱讀與思考之後,再開始。

等到有一天,你開始查閱這些字書之後,你又會發現到,會再次跨入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

雙情境讀法

閱讀經文,還可為自己分兩種情境。一是純閱讀。二是「實占閱讀」。

純閱讀就是把《易經》當做一般的書籍,買幾本你喜歡的註本,然後有系統地從頭讀到尾,而且最好是反覆閱讀。

「實占閱讀」就是回到《易經》的原始應用情境,在日常的占筮當中去查閱經文,每次依你所問的事情,利用經文來幫你思索日常問題的解答。

關於占筮要如何入門?我並不建議用最古老的揲蓍法,比較建議從太極丸下手。關於太極丸可參考  太極丸該怎麼用?(太極丸起卦教學)。或者先用占卜程式作為入門也是個簡單而輕鬆的入門選擇:易經牌占卜程式進階易經卜卦程式

「實占閱讀」模式不只是將《易經》融入日常生活而已,切身問題的解答追求,經常會激發你對於經文的全新理解與體悟。而且每次的解答過程當中,都是反覆在考驗與複習自己對於《易經》的總體理解程度。還有,這種閱讀方式是極為有趣的。本文取自易學網。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在「實占閱讀」模式下,直接閱讀經文格外重要。占解你所問的卦的時候,一定要先查閱到對應的卦爻辭,逼自己直接面對經文來解釋你的問題,極盡你的想像力。最後再慢慢參考他人註解與翻譯。

這是因為易經文字的思維模式,是無邊際,沒框架而多面向,充滿各種可能的。最常見的就是一語多關的解釋方式,常常在日常應用中會浮現。一開始就讀註解,會讓你失去這種練習機會,因為你會很容易被既定的學院派思考方式給限制住。

所以我一向很鼓勵《易經》初學者,一定要從占卦入門。不管你對於《易經》的態度是什麼,未來占不占卦,在學習《易經》的前幾年裡,養成實占閱讀的習慣是相當有幫助的。

只不過,在此也希望習易者,不要把占筮和算命、迷信混為一談,對於《易經》占筮有光怪陸離的期待。《易經》占筮在上古是一種靜心澄慮,溝通鬼神意志的決策程序,根本不是算命。應該是幫你冷靜推理與思考事理之用,而不是幫你算出那無法預知的未來。

避開迷魂陣

事實上「易」經之難,多數問題不在於經文本身的難,多數是因為外圍資料與雜音太多,學易者經常都是在無關緊要的迷魂陣裡走不出去。這些迷魂陣,或者讓你一直無法真實接觸到經文,或者誤導你對於經文的理解方式與方向。

第一道迷魂陣是文章一開始說的,什麼是《易經》、甚麼不是《易經》,常讓人搞不清,因為外面很多《易經》老師教的根本就不是《易經》,甚至連什麼是《易經》都不知道。就算你找對門路了,知道《易經》是什麼,然後開始閱讀真正的《易經》。接著有第二道更難突破的迷魂陣,這也是這裡要談的。本文取自易學網。

自古以來,解釋這五千字經文的文字,恐怕數以億計,甚至是數不清的天文數字。這些文字當中,很多的確是註解經文的,但有更多則不是。

那一些與經文無關,而且會惑亂初學者心志的,就是迷魂陣。也就是本文開頭表格右邊初學者「沒必要學的」那些東西。由於這些東西頗為龐雜,這裡就不一一討論,只挑幾個混淆最大最深的項目來談。

先天八卦

當今很多人上《易經》的第一堂課,都是先學先天八卦。就算不是第一堂課,也是會安排在很重要的一堂課。然後讀了幾年,反覆推敲不知多少回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無極,無極太極……還是不知道究竟可以解釋到哪一句經文?然後再加上另一個後天八卦之後,問題又更複雜了。

但由於整個易學大環境的影響,多數老師都會先談先天八卦,似乎每一個學易經的人也都在談先天八卦。然後每個人都講得頭頭是道,錯綜複雜,覆變旁通,讓人深信這是《易經》的中心思想。老師還會跟你強調,這是伏羲氏畫的。所以習易者就算有朝一日開始閱讀經文時,發現到先天八卦似乎與經文無關,絕大多數人都不敢懷疑先天八卦,都情願相信是自己悟性不夠。但其實不是習易者的「悟性」問題。

事實上,先天八卦是宋朝之後才開始有的東西,是百分百的宋儒「文創」,根本就與原始的《易經》經文無關:是的,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完全無關!無關就是無關。很多人看到我的宣告都不敢相信,還會繼續來問。拜託,別再問了,我的回答就是「無關」。

把先天八卦當宋代以後的「新易學」去推敲深化研究卦象的陰陽變化,這沒問題,這也是宋明之後新易學極為精彩而深奧,博大而精深的學問。我也從來沒否認它的價值,甚至我的課堂同樣會教授。但誤以為那是原始《周易》的核心本旨,那就大錯特錯了。

《易經》經文裡,甚至完全看不到陰陽思想的。因為《易經》的成書,比陰陽思想的出現早了好幾百年。而現代人所學的陰陽思想,又是屬於宋朝的文創體系,不但與先秦的陰陽思想大異其趣,當然的,與更早的《周易》之間的距離也不知有多遙遠了。本文取自易學網。

至於從後世陰陽思想再變化出來的反對卦象,當然也都不屬於原始《易經》的內涵了。相關論證可參考:為什麼上古不會有反對卦(又稱覆卦、綜卦)?

河圖洛書

除了先天八卦,也有很多易經書或易經老師,會大談河圖、洛書(簡稱「圖書」)。

現在易學上大家在談的圖書,也是宋代之後出現的兩張數字圖。但古書中記載的圖書究竟是什麼?恐怕只是當時的地圖與方志。把某地的地圖或方志獻給某君王,象徵君王對於該地具有統治權力。而如果再演齣戲,讓這地圖方志變成是天上掉下來的,或者是地下挖出來的,又或者是河裡的烏龜背出水的,那麼這就是「天命」了。所以在古代的河圖洛書,講的都是天命符瑞一類的故事。這是古代君權神授思想的具象化神話。但演變到宋代,突然之間出現了兩個圖,最終變成了對於兩個數字圖陣的迷信,然後說這是易學的源頭了。

你拿著河圖洛書的兩組數字,去讀《易經》,同樣是枉然。因為無關就是無關。多數的關係,都是宋朝之後文人與方士的穿鑿附會。

河圖洛書自成一套數理玄學,就其本身自成體系,作為宋代後「新易學」的一個旁枝,廣大易學的附屬、外掛,這個都沒問題。但要拿著這些東西凌駕於易學之上,說易學是當初伏羲從這兩個圖演繹而來的,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本文取自易學網。

伏羲本來就只是個神話中的人物,所以圍繞著伏羲的一切故事,都只是神話、想像。神話就是神話,就是不能當作信史、事實來相信。對於信史之前的時代,我們沒有太多資料了解人類文明,用神話方式來解釋與了解,是不得已,雖然不能全說是錯,沒有價值,但若相信他是真人真事,未免太天真。如果再帶著這些神怪想法,然後拿著這些東西作為易學的入門之階,當然也一定是誤入歧途。

換句話說,你完全不學河圖洛書,以及不學先天八卦,反而是對於學習易經比較有正面的幫助,特別是初學者。

河圖洛書如果真想學,比較建議放在習易有年之後再去接觸,比較安全。到時候你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該將它擺在什麼位置,不會與《易經》的本源相互混淆。本文取自易學網。

像先天八卦與圖書這類的思想,從漢代易學興盛以來,再到宋代的「神話文創」,累積到現代,不知有多少。常見者,可見文章開頭的表格,在此就不再論述了。

由此又可見,直接閱讀《易經》經文的重要性。因為,當你直接去讀經文時,就比較不會受到這些雜音的影響:因為有的就是有,沒有的就是沒有,也就不會白白浪費生命在那些經文中原本就沒的後出理論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