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與八卦I:天降符瑞

Jack 發表於

↑ 朱熹《周易本易》卷首的河圖、洛書。

相關文章:

今傳的河圖、洛書,是兩個由數字所組成的陣圖,長期以來人們都相信,這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易經八卦也是由此發展而來。

然而,這兩個圖和先天八卦圖一樣,都是宋儒輾轉得自陳摶之後,逐漸入侵到易學領域建立起它的一席之地。都是易學在宋朝之後發展出的分支,後於易學而有,而不是易學的源頭。

漢代以前:天降符瑞

河圖與洛書究竟是什麼,自古遺存的文獻就是有字無圖。透過古代一些經典大概可知,那可能是古代太平盛世的一種瑞應,或者是聖王接受天命的符瑞聖物:

《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按:此語亦見於《史記.孔子世家》。)

《尚書.顧命》: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禮記.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闚也。

《繫辭傳》: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墨子.非攻》: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泰顛來賓,河出綠圖,地出乘黃。(按:乘黃可能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聖獸,形狀像狐狸,背上有兩角。)

《管子.小匡》:昔人之言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有見者。

《淮南子.俶真訓》:洛出丹書,河出綠圖。

以上文獻若再進一步深究,《繫辭》和《管子》其實較可能是漢代文獻。那麼又有個相當有趣的情況:先秦只說「河圖」,但到了漢代,又開始冒出了「洛書」。

不指如此,到了漢代,河圖洛書的神話還與讖緯一起流行。

所謂的讖,指的是預言,我們常講「一語成讖」的讖,像現代民間流傳的什麼〈燒餅歌〉這類預言詩一類的東西。緯,是相對於經而言。經緯原本是織布時的縱線和橫線,織布時要先有縱線,也就是經,再有橫線,也就是緯。經就是典常,經典。緯則是經典的橫向貫通與輔翼。漢代五經都各有其緯書,例如,易緯(易經的緯書)可參考這裡。由於緯書經常也和讖一樣,經常都是一些神仙感應符瑞災異預言的東西,所以有些學者認為讖與緯是同義辭。但其實兩者還是有別,只是實際上其內容都混而為一沒有差別就是了,這也是為何「讖緯」都是合在一起說的原因。

雖然漢代讖緯在隋朝被禁之後一度在中國文化中幾近絕跡,相關書籍也多數亡逸。但在散見於古籍中的一些隻字片語仍可清楚看出這類神話的遺痕。例如《春秋運斗樞》(見《太平御覽》卷八十一)記載,舜即位爲天子五年的二月,東巡狩,和三公諸候一起臨觀黃河,見到五彩黃龍背著河圖而出現,將河圖放在舜的前面。河圖裝在一個長三尺,寬八寸,厚一寸的黃玉匣裡,有蓋子可開啟。上有白玉檢,以黃金為繫繩,並有封泥,兩邊印有「天黃帝符璽」印章,封泥印章長寬各三寸,深四分,用的是鳥文。舜帝和大司空禹、臨侯、望博等三十人一起開啟這玉匣,圖是黑色而厚實的繒布,形狀是可以舒展的卷軸,長三尺二寸,寬九寸,裡面有「七十二帝地行之制,天文官位度之差」。

事實上,除了舜,古代還有很多聖王都有河出圖洛出書的瑞應傳說。前面所引《墨子》就有文王時「河出綠圖,地出乘黃」的傳說。但都沒有和八卦關聯在一起。

河圖與洛書開始和八卦牽扯在一起應是漢代的事。孔安國這麼說:

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于背,有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

同樣的說法,也可見於劉歆:

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錫洛書,法而陳之,九疇是也。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裏。

總合孔安國和劉歆的說法,伏羲氏王天下之後,龍馬從河裡出來,獻上了河圖,然後伏羲就因為河圖的靈感發明了八卦。而洛書則是在大禹治水時,背上有圖紋的神龜從洛水而出,上面有一到九的數字,大禹因循這九宮之數而作九疇。該說法讓河圖與洛書分別成為《周易》八卦與《洪範》九疇(還有九疇中的五行)的發明之源。同時,此後也發展出所謂龍馬負圖,龍龜負書的神話。如後圖,為來知德《周易集註》附圖中的「馬圖」和「龜書圖」,描繪的就是這兩個神話。 

除了天授符瑞的傳說之外,鄭玄依《春秋緯》這麼說:

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

這麼看來,河圖與洛書又似乎像是兩本書了。

這些傳說不禁讓人聯想到安徽含山縣凌家灘出土的玉龜和玉板。(請參考下圖與CCTV紀錄片)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凌家灘遺址大約是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出土文物中有一件玉龜組件,玉龜分上下兩半。上半像龜背,下半像龜腹甲。玉龜中間夾有一玉板。玉板上有相當複雜的四維與八方圖形,構圖有些像是八卦圓圖。若再加上圓心中間又有五位(四方加中央)及九宮(八方加中央)的芻形。考古學家初步認為,該玉板可能是一種日晷,也可能與古代的占卜行為有關,當然也有人認為這與河圖洛書有關。同樣在凌家灘出土的,在一位墓主人腰部,也有玉龜型的匣子,與這組龜形態有些像,但龜甲和龜腹相連,裡面並放有五支玉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