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真的不是邵雍寫的!

Jack 發表於

 

在一般說法裡,梅花易數是邵雍所發明,並寫了《梅花易》這本書。

關於什麼是梅花易數?這裡就不多言了。敬請參考〈了解什麼是梅花易數〉,或者購買閱讀作者所寫的《梅花易彙通》。

若依世傳本《梅花易》一書的〈序〉,梅花易數並非邵雍所發明,而是邵雍從隱士那邊得到易數的祕訣,並在一次觀梅的場合裡,成功預測少女折花傷股,因此這種特有的占筮法名為觀梅數。邵雍其實只是被選中的傳承人。

但事實上這些都是天大的謊言,梅花易數只是元、明之際流傳於江湖間的一些占斷方法的總集成,經過有心人士將其蒐羅整理之後集結而成一本書,並假託說是宋朝大儒邵雍所作。

為何梅花易不是邵雍所作?有很多具體的證據可證明。

用心閱讀

第一個證據,只要用心閱讀今傳的《梅花易》一書內容就可知道,這是怎樣的一本書?

若有個教梅花易數的老師,口口聲聲都說這本書是邵雍所作,無一絲的懷疑,那麼我可以跟你保證,這老師不用跟了,可能是沒好好讀過這本書,或者是沒用心讀過,甚至可能讀都讀不懂,才會這麼說。

用自己死後的名號寫書?

讀了這本書之後你會發現,首先:

邵雍寫了一本書,裡面講了很多故事,故事主人翁都是「康節先生」。

這是什麼狀況?「康節」是邵雍死後皇帝給的諡號。所以這會是邵雍寫的嗎?

內容混亂,理論觀點並不一致

其次是,《梅花易》內容相當混亂,例如,同樣整理八卦卦象的章節就有多處。如果是一個人撰寫的系統性著作,不會如此混亂。八卦卦象一定是寫成一處。不會散置在很多地方。其實不只八卦卦象,裡面有某些理論也是呈現這種編輯的情況。

甚至裡面還有很多理論或技法不一致之處。例如,在理論的層次上,有多處論證起卦「加時」與否的問題,並強調起卦一定要「加時」,也就是起卦在取變爻時,該數字中一定要加入當下的時間數。但在案例中,卻有兩卦並未加時。可見這些都是四處蒐集材料再編纂而成的。

至少三次的拼湊發展而成

最後是這本書還有很清楚的編輯發展軌跡。深入分析其內文,這本書至少經過三個階段的演進。

先從最後的階段講起。

今本《梅花易》總共有五卷,後面兩卷,也就是第四卷第五卷講的全都屬於拆字(或稱測字、相字)預測,這與前兩卷的占筮法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是最後再加上去的,這一部份的內容在清初所編輯而成的《古今圖書集成》裡也有收錄,主要是由《拆字數》與《新訂指明心法》所拼湊而成。

但〈古人相字〉一段的故事則多出自《古今圖書集成》中的《拆字部紀事》。另外我們還發現,張乘槎將浙江「拱北樓」招牌改為「來遠樓」的這則故事,則是將兩則故事的內容給接錯了,故事的另一半目前的資料看來可能出自《浙江通志》。

再來談前三卷的內容是如何發展的。

當今一般人講的「梅花易」大概指的是前三卷的內容,也就是用先天八卦數來起卦的這套占筮法,另外還有一套以後天八卦方位搭配先天八卦數的「後天卦」起卦法。

前三卷有一半是後來再加上去的。這只要比對家傳本就可知。

仔細閱讀也可發現,到第一卷後半之後,突然之間又加入了兩套新的理論,一套是所謂的「三要」的心法,包括三要靈應與三要十應。

另一套,則是在起卦時加入姓名筆畫做為變數的起卦法,也就是三戶人家房子同時落成,若用時間來起卦,三戶人家家運都一樣不合理,於是在起卦時分別將三姓的筆畫加進去,以同樣的時間資料來起卦時,可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為何說是突然加進去的,而不是判定為同一寫書者逐漸在深化理論而有的編排呢?

首先,在加入這些理論時,有些論證,表達出對經典占筮法的疑問,不像是同一作者自己在深入論述自己的另一翻創見。

其次,在一卷半之後,有很多片斷與前面的內容又是重覆的,完全是重新再編入的內容的樣子。

最後,家傳本是一個最好的對照。家傳本只到今本的第二卷一半。比對之下可清楚看出,這些新理論都是在家傳本(可能就是最早的梅花易版本)之後再添加上去的。

易學史的研究

如果邵雍發明了梅花易,或者如故事所言,他從隱士那邊得到這種占筮法,然後到處幫人算命,並以此聞名。

以邵雍在當時的名氣來說,沒有理由都沒人知道。

所以,就算正史上沒記載,那些宋儒們,或者當時的易學家們,也一定有人知道。再加上朱熹把《周易》定調為「卜筮之書」之後,宋明之後也開始展開了士子們對於卜筮的研究熱情,這也是宋明之後命理之學特別發達的原因之一,現今很多相關書籍大概都是在此之後形成,然後偽託古代聖賢之名。

邵雍發明了梅花易,在當時一定是一件紙包不住火的大事,士子們一定都會爭相學習。或者,至少他兒子邵伯溫也會談,梅花易書中就有邵伯溫的占例。但事實上連邵伯溫的傳世文字,也沒提過梅花易,任何沾得上邊的隻字片語都沒有。

若有這件事,也理當很難逃過當年宋朝文人對於卜筮之法的研究熱情,不會留到明朝之後才突然出現。要知道,邵雍不是隱士,而是在當時就非常有名望的易學大名人。

簡單說:若有這件事,當時不可能沒有人知道!!所以一定會留下很多的資料。

但事實上,不論是《宋史》,或者是宋朝時的相關易學書籍,都沒有留下任何邵雍與梅花易數有關的相關記載。

最值得注意的是胡一桂所寫的《周易啓蒙翼傳外篇》這本書。胡一桂是宋末元初的人,去邵雍的時代不遠,這本書旨在收錄當時與《周易》及「卜筮」有關聯的一些書或方法,例如邵雍《皇極經世書》。

但其中也是完全沒提到「梅花易」,就算只是與「梅花易」可沾得上邊的一些觀念與方法,也是完全找不到。

可以確定的是,在元朝初年時,都還沒有《梅花易》這本書。至於有沒有這種占筮法在江湖上流傳,則不可得而知,或許是有的,但就算有,可能也不是很有名,所以胡一桂都沒提到。

到了明朝的季本,寫了一本和《周易啓蒙翼傳外篇》很類似的書,或者是說,他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再加以增補,而成為《易學四同別錄》。

《易學四同別錄》所收錄的卜筮之法裡,就包含了梅花易,另外還收錄了邵康節的占驗卦例故事。觀季本所言梅花易內容,大致上是與現今家傳本是一致的。季本所處年代,剛好是梅花易已經流行,而其書已經問世的時候,所以他也看得最清楚,他這麼評斷:

梅花數從上起卦,據數輪爻,畧不及陰陽消長之幾,進退存亡之道,與邵子所精加一倍之學大異,而宋元間名儒皆未之及,意其為元末之書,已詳辯於《說理會編》卷十五矣。

《說理會編》則是這麼說:

世傳康節有梅花數,謂之「觀梅之學」,此亦五行家推測之一術,因郭氏《洞林》而小變其說者也。夫《洞林》乃火珠林之遺法,觀梅之以後天八卦分五行,未有改也。所不同者,卦則從上以起,動則據數以輪……今觀康節所精,止是加一倍法,乃從陰陽消長之幾,論進退存亡之道,遠窮天地之變,旁通萬物之情,類非小數。自宋以來,諸儒亦未有言其學如觀梅者,故胡一桂《翼傳外篇》作於元皇慶間,歷敘諸家卜筮之書,尤諄諄發明《皇極經世》之旨,而於觀梅之說,略不一及焉,則此術信非康節之舊也。……然則觀梅之書,其必元末人所為而假康節以為重者歟?

季本《說理會編》對梅花易的成書問題可說一針見血。

簡言之,從各種資料來看,梅花易與邵雍無關,而這本書大概是成書於元朝末年,然後在明朝才開始流行開來的。

所以,往後再看到一些命理老師在談梅花易時,大談什麼邵雍「皇極經世」(簡稱「皇極」)心法的,看倌知道要怎麼看待了!!絕對是「偽學」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