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寵愛驪姬而為晉國帶來了「驪姬之亂」,並使得「晉國無公子」。
獻公死後里克連續殺死了兩位新君及大臣荀息而終結驪姬之亂,迎回晉國公子夷吾,是為晉惠公。然而夷吾回國前因擔心有詐,而以割地為條件請求他的姐夫秦穆公出兵送他回晉國繼位。但晉惠公即位之後並無履約,還幾番對秦國背信棄義,終與秦國交戰,戰敗之後雖被秦穆公釋放回國,但除了欠秦國的地得還之外,兒子子圉也在秦國當人質,秦穆公並將女兒嫁給子圉。
子圉還在秦國當人質時,聽聞晉惠公病危,子圉聞訊拋妻棄子潛逃回晉國準備即位,但子圉此舉也讓秦穆公相當生氣,轉而擁立重耳,準備推翻子圉在晉國的政權。
當重耳流亡到秦國時,秦穆公不但以國君之禮接待他,還將五個女兒嫁給了重耳,這五個女兒包括了當初已嫁給子圉的懷嬴。子圉是重耳的姪兒,要叫重耳伯父,所以這已是亂倫,因此起初重耳是不答應的。不過相較於晉獻公「烝」了老爸晉武公的老婆齊姜而生下穆姬和太子申生(重耳的異母姐姐和兄長,但也可能是重耳的姑姑或叔叔),還有他弟弟夷吾也「烝」了老爸晉獻公的次妃賈君,算來重耳這還只算是小亂倫,更何況他還多少是為秦穆公所迫。
重耳在秦國打算回晉國時也筮了一卦,得到了屯之豫,司空季子占斷說一定可以得到晉國。這個卦例可參考重耳親筮得晉國的故事。
晉惠公死後,子圉即位,是為晉懷公。秦穆公派兵將重耳送回晉國以取代子圉,接任晉君之位。重耳到達黃河邊準備過河回去晉國時,晉國大夫董因來迎接重耳,對於是否能夠成功拿回晉國重耳心有疑慮,問了一句「能濟嗎」(濟為雙關語,既指渡河,也指事情是否能夠成功),於是董因告訴重耳,根據星象觀察,還有筮卦的結果,公子一定能夠拿回晉國,他得到的卦是「泰之八」。
關於這個故事的背景,如驪姬之亂以及重耳流亡,還可再參考:晉獻公筮嫁伯姬於秦、秦穆公筮伐晉、晉文公筮救周襄王。
這個筮例則是記載在《國語‧晉語四》:
十月,惠公卒。十二月,秦伯納公子。及河,子犯授公子載璧,曰:「臣從君還軫,巡於天下,怨其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不忍其死,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沈璧以質。
董因迎公於河,公問焉,曰:「吾其濟乎?」對曰:「歲在大梁,將集天行。元年始受,實沈之星也。實沈之墟,晉人是居,所以興也。今君當之,無不濟矣。君之行也,歲在大火。大火,閼伯之星也,是謂大辰。辰以成善,后稷是相,唐叔以封。瞽史記曰:嗣續其祖,如穀之滋,必有晉國。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謂天地配亨,小往大來。今及之矣,何不濟之有?且以辰出而以參入,皆晉祥也,而天之大紀也。濟且秉成,必霸諸侯。子孫賴之,君無懼矣。」
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晉人懼,懷公奔高梁。呂甥、冀芮帥師,甲午,軍于廬柳。秦伯使公子縶如師,師退,次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晉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入于晉師。甲辰,秦伯還。丙午,入于曲沃。丁未,入絳,即位于武宮。戊申,刺懷公于高梁。
以下簡略說明《國語》的這段記載。這段記載多數是關於星象的,由於個人對於古中國天文及星象並無研究,因此關於星象的說明就直接略過。
西元前637年十月,晉惠公去世,十二月秦穆公將重耳送回晉國,準備擁立重耳接任晉國國君之位。
重耳到達黃河邊時,子犯(狐偃,重耳的舅舅,也是重耳的重要輔臣)拿出載璧給重耳說:「為臣的我跟隨君上您四處奔波,巡行天下,受到的怨氣很多啊!為人臣的都這樣了,更何況君上您呢?不忍心讓它死,但請求從此消失。」重耳說:「如果我不和舅舅同一條心,那麼就讓我像這塊玉一樣隨河水而去。」於是將載璧丟入河中做為信驗。
載璧,韋昭注「載,祀也」,以載璧為祭祀用之壁玉。然載通戴,可作配戴,或裝飾之義。為何子犯要把載璧交給重耳並說要結束它,不得而知。猜測,可能這是流亡期間配戴在身上不離身的璧玉,丟入河中表示要終結流亡生涯。另外,依子犯所說「從君還軫,巡於天下」來猜測(軫即車。還軫,即迴車,用以形容流亡在外時到處奔波的樣子),這是否為流亡期間掛在車上做為身份鑑別的璧玉,故稱「載璧」?
晉國大夫董因來到河邊迎接重耳,問說:「我能過河嗎?」
「吾其濟乎」是一個雙關語,「濟」原意為過河、渡河,但引申為完成、成事、成功、救濟、幫助等等意思。重耳以「吾其濟乎」喻指是否能夠成功拿回晉國的政權,同時也表現出他對於前途的疑慮。
董因知道重耳的憂心,因此跟重耳報告近來的一些星象觀察,表示充滿了吉象:「嗣續其祖,如穀之滋,必有晉國。」意思是說,公子重耳將繼承祖先事業,如稻穀的滋長生生不息,一定能夠擁有晉國。
最後董因說,除了觀察到的星象之外,他還曾經筮了一卦,得到「泰之八」,繇辭說:「天地配亨,小往大來。」現在公子您果然來了,怎麼可能不濟呢?於是重耳渡河,召集跟他流亡的群臣。後來果然得了晉國,並殺了晉懷公於高梁。
泰之?? | |
泰,小往大來,吉亨。 |
筮例解析
這一卦的占斷非常簡單,得卦「泰之八」,董因直接以泰卦卦辭來解釋,沒了!
董因甚至連字意也沒多少說明,更別說八卦卦象的分析了。
董因說的「天地配亨,小往大來」大致與今本周易「小往大來,吉亨」意思是一樣的。不過「天地配亨」一句比較像是董因自己的詮釋,而不是卦辭。可能是以卦象在解釋「吉亨」,泰卦卦象即是天地相配而亨:地氣上行,天氣下降,天地交流,陰陽和合,萬物通泰,凡事亨通。
小往大來則是指坤陰離去,乾陽歸來。坤陰為小,乾陽為大。因卦象為三陰爻在外,卦在外為去為往,亦是離去之象。三陽在內為來為居,在內就是歸來之意。小往大來也喻指小人離去,大人歸來。這裡的大人當然指重耳,小人則是指子圉。子圉雖然當時貴為晉君,理當是「大人」,但背信棄義,不符合君德。而且重耳與子圉在政治地位上的高度是一樣的,因此君子小人的區別不以得不得權來區分,而是以道德之有無來區分,重耳有德,因此為君子,子圉無德,因此為小人。
小往大來的另一種看法,則是以卦氣來解釋。十二消息卦中,若從坤卦開始算起,下一卦就是復卦,也就是一個陽爻自初位歸來,復卦就是陽氣歸來(復者回家、歸來的意思),一陽歸來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排去了一個陰爻,陰爻退去一個。再下一卦又增長了一個陽爻,就是臨卦,陽氣增生兩爻,陰氣退了兩位;然後就是泰卦,泰卦就是三個陽爻歸來,相對的也排除了三個陰爻,因此為小往大來:徘除了三個陰爻,迎來了三個陽爻。「三陽開泰」的典故也是由此而來。而在陰陽消長的這個階段,是天氣與地氣,陽氣與陰氣的最佳平衡狀態,乾卦下降坤卦上行,六爻相應,因此為「泰」,通泰、亨通之義,於季節上則是春暖花開之時。
泰卦再增長一陽,則成了大壯,為陽氣過壯、過盛了。
什麼是「泰之八」?
這一個筮例真正的大問題是「泰之八」的之卦到底是什麼卦?六爻所得的筮數到底是那六個數字?
這真的是一個千古之謎!就我所閱讀過的解釋,我並不認為有人提出了正確的解答,甚至某些主流看法極可能是錯的。
事實上我們也沒有一個終極的解答,而只能夠推論出一些大概與可能性。
首先我們看春秋筮例中所有多變爻的案例,以釐清「之八」是什麼意思(以下紅字為《左傳》或《國語》中的卦象表達):
9 | 8 | 7 | |
6 | 9 | 7 | |
6 | 6 | 7 | |
9 | 8 | 9 | |
8 | 8 | 9 | |
6 | 9 | 9 | |
艮 之 隨 | 屯 之 豫 | 乾 之 否 | 泰之? |
艮之八 | 貞屯悔豫,皆八也 | 不說「乾之七」 | 泰之八 |
占斷:以隨卦卦辭 | 屯豫兩卦卦辭 | 配而不終,君三出焉 | 泰卦卦辭 |
五個爻變 |
三個爻變 |
三個爻變 |
多變爻 |
上表所列四卦的出處及原文記載摘要如下:
- 五個爻變,以之卦占斷
穆姜薨於東宮:遇艮之八。史曰:「是謂艮之隨,隨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
- 三個爻變,以本卦及之卦占斷
重耳筮得晉 :得貞屯悔豫,皆八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
- 三個爻變,不確定以本卦或之卦占斷,但較可能是之卦
晉筮成公之歸: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終,君三出焉。」…其卦曰:「必三取君於周。」
- 爻變之數未知,以本卦卦辭占斷
董因筮重耳有晉:得泰之八。曰:是謂天地配亨,小往大來。
我們從以上四個筮例可歸納出一些關於多個變爻的可能法則:
- 多變爻時以卦辭來占斷,不看爻
如「艮之八」(即艮之隨)為五個變爻,以之卦隨卦做為占斷。屯之豫為三個爻變,同時以屯卦及豫卦來占斷。「乾之否」的「配而不終,君三出焉」則像是同時以乾卦變否卦的卦象變化而論,也有可能用的是否卦的卦辭(此問題會另外專文探討)。
- 三變爻似乎是一個分隔點
艮之隨是五個變爻,解卦時只看隨卦,而不看艮卦。屯之豫為三個變爻,同時看了屯卦與豫卦,但大致上以屯卦為主。乾之否所引卦辭雖然與今本周易完全不同,但從義理來分析,較像是否卦的古卦辭,但也有可能是綜合了乾之否的卦象而論。同理而論,若是遇到了兩個爻變的卦,那麼比較可能的占斷法,是採用本卦卦辭。若是遇到四個爻變者,很可能是採用之卦。
- 會以不變的陰爻「八」來表示卦象
「艮之八」及「貞屯悔豫,皆八也」可發現這兩卦的共通點,其不變爻都是八。有趣的是,「乾之否」這個三爻變的卦例裡,不變之爻都是七,就沒在卦象上講不變之爻,例如乾之七,或是「皆七」等用語。「乾之否」有可能是特例,而且這是唯一的孤證,很難確立什麼事。但是另三個卦都以「八」來表達卦象,不可能是巧合或特例。所以當不變爻有七或有八時會怎麼表達?只有七時會怎麼表達?這都是個迷,但至少我們可以確認,當不變之爻只有八沒有七時,會用「八」來表示。
比對這幾個多變爻卦例,從卦象的表達方式,還有如何占斷來分析,「泰之八」的具體卦象最可能是什麼?
「泰之八」的表達和「艮之八」很像,就語法推測,很可能直接看到的卦象中,其筮數只有一個八。
就其以泰卦來解卦,並未採用之卦的卦象與卦義來看,最可能的變爻數是二個,不會超過三個,若超過三個很可能就是以之卦來占斷。因此卦例中完全不需用到之卦,所以直接以「泰之八」來表達卦象。而「艮之八」的卦例中,由於必需以之卦來占斷,所以史官糾正並強調說這是「艮之隨」,因為他要用到隨卦。
既然筮數只有一個八,變爻數只有二個,那麼變卦就是泰卦上面的兩個陰爻,所以這一卦最可能是泰之小畜,或是泰之大有,及泰之夬:
6 | 6 | 8 |
6 | 8 | 6 |
8 | 6 | 6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泰 之 小畜 | 泰 之 大有 | 泰 之 夬 |
然而這個推論有一個弱點,就是春秋筮例中並沒有不變之爻七與八共存而說「八」的。
其他可能
如前所述,這一卦原本就是一個千古之謎,因此這裡所談的只是一個「可能性」,根據各種證據來看,以兩個變爻,且只有一個陰爻未變最有可能。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排除其他各種可能,以下我們逐一探討。
其他的兩變爻
由於諸如「艮之八」、「泰之八」的表達方式只有這兩個卦例,而其中只有「艮之八」卦象清楚可見,所以以「艮之八」的孤證很難篤定的認為這種情況就是只有一個未變的陰爻。
就語意來看,泰之八也可理解為只有一個未變之爻,且該爻為八--就像艮之八一樣。只不過,若是五爻變的話,應該也如艮之八一樣,是以之卦來占斷。但此卦例是以本卦做占斷,所以我們排除了這個可能。
「泰之八」也很有可能只是在講未變之爻為八,那麼我們假定這一卦的確是兩個變爻的話,也不盡然一定就是只有一個未變的八,也很有可能有三個八,或者是兩個八,那麼這個情況又很多了。
二個八,總共有九種可能:
8 | 8 | 8 | 8 | 8 | 8 | 6 | 6 | 6 | |
8 | 8 | 8 | 6 | 6 | 6 | 8 | 8 | 8 | |
6 | 6 | 6 | 8 | 8 | 8 | 8 | 8 | 8 | |
7 | 7 | 9 | 7 | 7 | 9 | 7 | 7 | 9 | |
7 | 9 | 7 | 7 | 9 | 7 | 7 | 9 | 7 | |
9 | 7 | 7 | 9 | 7 | 7 | 9 | 7 | 7 | |
泰 |
之恒 |
之豐 |
之歸妹 |
之井 |
之既濟 |
之節 |
之蠱 |
之賁 |
之損 |
三個八的則有三種可能:
8 | 8 | 8 |
8 | 8 | 8 |
8 | 8 | 8 |
9 | 9 | 7 |
9 | 7 | 9 |
7 | 9 | 9 |
泰 之 復 | 泰 之 師 | 泰 之 謙 |
我們若看著卦象,然後用直覺,感覺起來三個八的這三卦,其實很容易讓人很順口的用「泰之八」來表達。這三個卦的可能性,應該不亞於小畜、大有,及夬。
但同樣的,兩變爻的推論都有一個弱點,就是春秋筮例中並沒有不變之爻七與八共存而說「八」的。
無變爻?
韋昭注「泰之八」曰:「乾下坤上,泰。遇泰無動爻。筮為侯,泰三至五震為侯,陰爻不動,其數皆八,故得泰之八,與貞屯悔豫皆八義同。」
依韋昭注的看法,這是沒動爻的卦象,由於陰爻不動,全部都是八,所以說泰之八。
韋昭說法很顯然是錯的,他所舉的「貞屯悔豫皆八」不但是一個多變爻的卦例,而且有一個陰爻變,並非所有的陰爻都不變。他舉一個多變爻的卦例說「泰之八」與那卦例是一樣的,又說「泰之八」沒有動爻,這個矛盾與錯誤不需多所解釋。韋昭若要舉貞悔為例,那麼秦穆公筮伐晉中「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是比較貼切的。然而,「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是分別以蠱卦的內卦和外卦為貞悔,這是三畫卦的範疇。而「貞屯悔豫」是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是六畫卦的範疇,兩者是不一樣的。
韋昭這樣的見解,也得到後來某些學者的支持,例如唐朝的劉禹錫一直到現代的高亨(見《左傳國語的周易說通解》)。
劉禹錫在其《辯易九六論》這麼說:
韋昭云:「泰三至五震象為侯,陰爻不動,其數皆八,與貞屯悔豫義同。」劉子曰:昭此說用互體有震。按:董因之言天地配亨,是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之爻。夫泰,乾坤體全,內外位正,內為身,外為事。卜得國事也,以外卦為占。六五居尊位,故統論卦下辭曰:「小往大來。」爻遇歸妹,故曰天地配亨,何必取互體也?
劉禹錫贊同了韋昭以「泰之八」為無變爻的看法,但他反對韋昭從互體取了「震為侯」的卦象來解釋泰卦,他認為董因說的「天地配亨」是泰卦六五爻「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比較之下,韋昭的占法其實還比劉好。互體的占法在春秋筮例中是經常可見的,因此韋昭的整個注解中,就屬「震為侯」最為可取。反觀劉禹錫,繞了一大圈解釋一大堆之後以不動的爻來解卦,這完全是劉禹錫自己在胡扯,若把他當做是劉禹錫用自己的方術在解釋這一卦,或許還可做個小小參考,但若做為《國語》的解釋,或是做為春秋占法的解釋,那麼這肯定是大錯特錯。
再者,「天地配亨」講的就是泰卦乾天下降,坤地上行,天地陰陽之氣交配而萬物亨通。所以《彖傳》說:「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劉禹錫顯然完全不懂二體之卦象,所以硬是扯了六五爻的「帝乙歸妹」來解釋。殊不知,要以泰六五解釋的話,那就是「泰之需」,不是泰之八,所以不論用何種方式來驗證,劉禹錫的說法都是行不通的。
無論如何,我們從所有春秋筮例的比較已可確定,當出現「八」,用「八」來描繪卦象時,一定是多變爻的例證,而且這不是孤證。
我們也可確認,如果是沒有變爻,那麼卦象表達方法就是直接講卦名,不會多一個「之八」或「之…」的;「泰之八」代表這是泰卦有變爻。有變爻,但沒有以變爻來解卦,而直接以泰卦卦辭做占斷,這也是可確認「泰之八」就是一個多變爻的卦。
泰之坤
問題只在於到底「泰之八」有二個變爻?三個變爻?還是更多?
泰之八既然只以泰卦卦辭做占斷,所以二個變爻是最為可能的。所有的二個變爻的可能,我們文中都已經列舉出來。
從五個變爻的筮例,也就是「艮之八」(艮之隨)只以之卦,也就是隨卦來占斷可以得知,五個變爻的情況是不看本卦的。我們也可再推論出,四個變爻理當也是與五個變爻一樣,只看之卦不看本卦。所以「泰之八」為四個變爻或五個變爻的可能性很低。
剩下的就是三個變爻。問題在於三個變爻在占斷上,有無可能只看本卦不看變卦?可能性不大,但也難以絕對說不可能。
程迥在《周易古占法‧占法第八》這麼說:
或曰,九變六,六變九,非也。九當變八,六當變七。何以言之?國語董因為晉文公筮,遇泰之八,謂初二三以九變八,而四五上不變,為八,故曰「泰之八」也。唐人張轅作周易啟元曰:老陽變成少陰,老陰變成少陽,蓋與此合。八衍卦數,七衍蓍數,九六不極其衍,故發揮而為爻。貞者靜而正,悔者動而過。動乎外,豈皆有悔哉。曰,有戒懼之義焉。
依此看來,這個看法很早就有,程迥只是稍加修正,認為九當變八,六當變七,而不是一般人說的九變六,六變九。後來的易學家也都持此看法。
程迥的說法有兩種理解方式,先談簡單的,而且也比較是程迥的意思。程迥認為,因為泰變成坤之後,九數全部為八,因此之卦中坤卦為六爻皆八,「八」就是「純八」,為坤卦的意思。這個解釋頗為簡單,但是真否如此,無以驗證,我們得確認周朝時在畫卦時真的這麼記筮數的,一邊從上到下畫著八八八一一一,另一邊畫著八八八八八八。
第二種解釋其實也是部份學者以「泰之八」即「泰之坤」時所持的見解。就是「泰之八」即所有的陰爻未變為八,進一步推論陽爻皆變,為九。
但如何從「之八」斷定所有的陰爻都是八?這是沒有依據的。我們看「艮之八」和「貞屯悔豫皆八」兩卦,都只是卦中有「八」,而不是陰爻全部都是八,事實上兩卦中有都有「六」。所以不能以「之八」而斷定全部陰爻都未變,只能斷定變爻有好幾個,而不變之爻有八。
不過,我們若把變爻數定在三,假設這是一個三個變爻的情況,那麼的確最有可能就是泰之坤,但也不見得非得泰之坤。因為照理說,有兩個八,也是可以這麼表達的。只是,我們並不確定,若不變之爻中有七有八時,是否還會這麼表達?因為卦例中,並無七八共存者。所以這還得基於一個假設:就是只有不變爻是「純八」,也就是不夾雜「七」時才可說「之八」等等的,這個假設也頗為合理,而且也可符合所有的春秋筮例。
所以,假設一:這是一個三變爻的卦;假設二:不變爻只有「八」沒有「七」才可說「之八」。基於這兩個假設,那麼這一卦當然就是泰之坤。這兩個假設之中,最強而有力的當屬第二個,如果在古占法中有此規則,那麼幾可斷定「泰之八」就是「泰之坤」了,而且之前我們所推論的二個變爻的可能性全都要排除掉了。
然而,當我們再以董因的占斷方式來看時,又產生一個問題:三變爻的占斷,是否可能只採用本卦完全不看之卦?
從「屯之豫」及「乾之否」兩卦例來看,屯之豫兩卦皆用,乾之否因所引卦辭今本完全找不到,所以無法確認到底是那一卦,但從義理來推論,「配而不終,君三出焉」很有可能就是否卦。綜合來說,三個變爻的占法只取本卦不用之卦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除非我們假設董因對於筮法的占斷不是很熟悉。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同意"除非我們假設董因對於筮法的占斷不是很熟悉。"
同意"除非我們假設董因對於筮法的占斷不是很熟悉。"!
在下在讀這一段國語時,深深覺得董因就是想把重耳唬弄過河而已!!
而重耳其實也是想要回晋,二個人假一個"筮"作為順天命而渡河。
紀錄這一段的史官也刻意保留著這個盲點,記下一個"泰之八",否則史官大可像"艮之八修正為艮之隨" 的例子直接補述修正。
也許,泰之八這個筮從頭到尾都不存在!!
泰之八,泰之坤?
個人比較支持泰之八,就是泰之坤,亁三爻變,看筮數即可明白,而且之卦變為坤,就可簡化說為全八。這說法最合情合理,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整個問題的癥結點還是在董因的解卦法過於簡略,讓後世研究者不知所述主旨為何,當然有可能董因不懂筮法,拿這只是為了提振主子的信心。這在古代大臣之中很常見,大臣只是服侍主子的,有時不能直諫,就拿占卜或天象來說,甚至蓄意錯解,如果後學者認真看待,反而會被誤導。這一點可能性,還是如版主說,放在心中較好。比如元史李孟傳中,明白記載李孟勸仁宗奪取大位,找了一位卜者,命令卜者「大事待汝而決,但言其吉」。穆姜艮之隨也可能是,史官說個好話以欺,讓穆姜高興而已。
如果假設董因對筮法熟,不是為達目的而瞎說,另一種可能是下卦亁變坤,因為只有下卦變,上卦沒變,所以他就變卦部分先談象,說「天地配」,這種看變卦由天變地,也是一種常用說法。比如晉文公筮納周王,大有之睽,雖以九三爻斷,但也說天為澤當日。只是此例下卦亁變地,又剛好本卦地天泰,才會有「天地配」不知是說本卦還是說下卦之變的問題。
另一種解法是三爻變時,取本卦卦辭斷亦可,這亦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