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61. 中孚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彖傳  象傳

 

61.   中孚卦  兌下巽上

【程傳】中孚《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節者,為之制節使不得過越也,信而後能行,上能信守之,下則信從之,節而信之也,中孚所以次節也。為卦澤上有風,風行澤上,而感於水中,為中孚之象。感,謂感而動也。內外皆實而中虛,為中孚之象。又二五皆陽中實,亦為孚義。在二體則中實,在全體則中虛。中虛信之本,中實信之質。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本義】孚,信也。為卦二陰在內,四陽在外,而二五之陽,皆得其中。以一卦言之為中虛,以二體言之為中實,皆孚信之象也。又下說以應上,上巽以順下,亦為孚義。豚魚,无知之物。又木在澤上,外實內虛,皆舟楫之象。至信可感豚魚,涉險難,而不可以失其貞。故占者能致豚魚之應則吉而利涉大川,又必利於貞也。

【程傳】豚躁魚冥,物之難感者也。孚信能感於豚魚,則无不至矣,所以吉也。忠信可以蹈水火,況涉川乎。守信之道,在乎堅正,故利於貞也。

【集說】

○ 孔氏穎達曰:信發於中謂之中孚。魚者蟲之幽隱,豚者獸之微賤,內有誠信,則雖微隱之物,信皆及矣。既有誠信,光被萬物,以斯涉難,何往不通,故曰「利涉大川」。信而不正,凶邪之道,故利在貞也。

○ 蘇氏軾曰:中孚,信也,而謂之中孚者,如羽蟲之孚,有諸中而後能化也。內無陽不生,故必剛得中,然後為中孚也。

○ 《朱子語類》問:中孚孚字與信字恐亦有別。曰:伊川云,存於中為孚,見於事為信,說得極好。因舉字說孚字從爪從子,如鳥抱子之象。今之乳字,一邊從孚,蓋中所抱者,實有物也。中間實有物,所以人自信之。

○ 問:中虛信之本,中實信之質,如何?曰:只看虛實字,便見本質之異。中虛是無事時虛而無物,故曰中虛。自中虛中發出來皆是實理,所以曰中實。

○ 又云:一念之間,中無私主,便謂之虛。事皆不妄,便謂之實,不是兩件事。

○ 胡氏炳文曰:豚魚至愚無知,惟信足以感之。大川至險不測,惟信足以濟之。然信而或失其正,則如盜賊相群,男女相私,士夫死黨,小人出肺肝相示,而遂背之,其為孚也。人為之偽,非天理之正,故又戒以利貞。

○ 蔡氏清曰:豚魚吉,承中孚云也。中孚便有以孚於物矣,不然,乃為豚魚之吉,而不為中孚者之吉矣。豚魚是承中孚,故《彖傳》曰「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吳氏曰慎曰:「中孚豚魚吉」,卦辭連卦名為義,猶「同人于野」,「履虎尾」,「艮其背」之例,言人中心能孚信於豚魚,則無所不感矣,故吉也。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本義】當中孚之初,上應六四,能度其可信而信之,則吉。復有他焉,則失其所以度之之正,而不得其所安矣,戒占者之辭也。

【程傳】九當中孚之初,故戒在審其所信。虞,度也,度其可信而後從也。雖有至信,若不得其所,則有悔咎。故虞度而後信則吉也。既得所信,則當誠一,若有他,則不得其燕安矣。燕,安裕也。有他,志不定也。人志不定,則惑而不安。初與四為正應,四巽體而居正,无不善也。爻以謀始之義大,故不取相應之義,若用應則非虞也。

【集說】

○ 荀氏爽曰:虞,安也。初應於四,宜自安虞,無意於四則吉,故曰「虞吉」也。有意於四則不安,故曰「有他不燕」也。

○ 項氏安世曰:中孚六爻皆不取外應,孚在其中,無待於外也。初九安處於下,不假他求,何吉如之。苟變其志,動而求孚於四,則失其安也。

【案】荀氏項氏說,於易例卦義皆合。蓋易例初九應六四,義無所取,如屯之磐桓,賁之賁趾,皆不取應四為義。頤之朵頤,則反以應四為累。惟損益之初,則適當益上報上之卦,時義不同也。此卦之義,主於中有實德,不願乎外,故六爻無應者吉,有應者凶。初之虞吉者,謂其有以自守自安也。禮有虞祭,亦安之義也。燕,亦安也。虞則燕,不虞則不燕矣。有他不燕,正與大過九四「有他吝」同。九四下應初六為有他,初九上應六四,亦為有他也。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本義】九二中孚之實,而九五亦以中孚之實應之,故有鶴鳴子和,我爵爾靡之象。鶴在陰,謂九居二。好爵,謂得中。靡,與縻同,言懿德人之所好。故好爵雖我之所獨有,而彼亦繫戀之也。

【程傳】二剛實於中,孚之至者也。孚至則能感通,鶴鳴於幽隱之處,不聞也。而其子相應和中心之願相通也。好爵我有,而彼亦係慕,說好爵之意同也。有孚於中,物无不應,誠同故也。至誠无遠近幽深之間,故《繫辭》云,「善則千里之外應之,不善則千里違之」,言誠通也。至誠感通之理,知道若為能識之。

【集說】

○ 孔氏穎達曰:九二體剛,處於卦內,又在三四重陰之下,而履不失中,是不徇於外,自任其真者也。處於幽昧而行不失信,則聲聞於外,為同類之所應焉。如鶴之鳴於幽遠,則為其子所和也。靡,散也。不私權利,惟德是與。若我有好爵,願與爾賢者分散而共之。故曰「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 王氏安石曰:君子之言行,至誠而善,則雖在幽遠,為己類者,亦以至誠從而應之,中孚之至也。

○ 蘇氏軾曰:中孚必正而一,靜而久,而初九六四,六三上九,有應而相求,皆非所謂正而一,靜而久者也。惟九二端愨無求,而物自應焉。

○ 張氏浚曰:二處二陰下為「在陰」,「其子和之」謂初。

○ 鄭氏汝諧曰:二獨無應,若未信於人,而爻之最吉,莫二若也。自耀者其實喪,自晦者其德章。無心於感物,而物無不感者,至誠之道也。二以剛履柔,其居得中,且伏於二陰之下,蓋靜晦而無求者,無求而物自應,故鶴鳴在陰,而其子和之者,感以天也。

【案】易例凡言子言童者,皆初之象,故張氏以「其子和之」為初者近是。好爵,謂旨酒也。靡,謂醉也。九二有剛中之實德,無應於上,而初與之同德,故有鶴鳴子和好爵爾靡之象。言父子,明不出戶庭也。言爾我,明不踰同類也。《詩》云: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則居爽塏之地,而聲及遠矣。處於陰而子和,則不求遠聞可知。又曰: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衎,則同樂者眾矣。吾與爾靡,則惟二人同心而已。君子之實德實行,不務於遠而脩於邇。故《繫辭傳》兩言「況其邇者乎」!然後推廣而極言之。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本義】敵,謂上九信之窮者,六三陰柔不中正,以居說極,而與之為應,故不能自主,而其象如此。

【程傳】敵,對敵也,謂所交孚者,正應上九是也。三四皆以虛中為成孚之主,然所處則異。四得位居正,故亡匹以從上,三不中失正,故得敵以累志,以柔說之質,既有所係,惟所信是從。或鼓張,或罷廢,或悲泣,或歌樂,動息憂樂皆繫乎所信也。惟係所信,故未知吉凶,然非明達君子之所為也。

【集說】

○ 劉氏牧曰:人惟信不足,故言行之間,變動不常如此。

○ 李氏簡曰:六三之得敵,以其有私係之心也。

【案】諸爻獨三上有應,有應者,動於外也,非中孚也。人心動於外,則憂樂皆係於物,鼓罷泣歌,喻其不能坦然自安,蓋初九虞燕之反也。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本義】六四居陰得正,位近於君,為月幾望之象。馬匹,謂初與己為匹。四乃絕之而上以信於五,故為馬匹亡之象,占者如是則无咎也。

【程傳】四為成孚之主,居近君之位,處得其正,而上信之至,當孚之任者也,如月之幾望盛之至也。己望則敵矣,臣而敵君,禍敗必至,故以幾望為至盛。馬匹亡,四與初為正應,匹也。古者駕車用四馬,不能備純色,則兩服兩驂各一色,又小大必相稱,故兩馬為匹,謂對也。馬者,行物也。初上應四,而四亦進從五,皆上行,故以馬為象。孚道在一,四既從五,若復下係於初,則不一而害於孚,為有咎矣。故馬匹亡則无咎也。上從五而不繫於初,是亡其匹也,係初則不進,不能成孚之功也。

【集說】

○ 郭氏雍曰:匹,亦敵之類也。得敵匹亡,其道相反也。《彖傳》言柔在內,而爻則其道相反,蓋卦爻取義有不得而同者也。

【案】易中六四應初九,而義有取焉者,皆上不遇九五者也。如六四遇九五,則以從上為義,而應非所論,易例皆然。而此爻尤明,蓋孚不容於有二,況居大臣之位者乎。月幾望者,陰受陽光,承五之象也。馬匹亡者,無有私群,遠初之象也。自坤卦牝馬以得主為義,而其下曰「東北喪朋」。東北者,近君之位也,中孚之四當之矣。

九五,有孚孿如,无咎。

【本義】九五剛健中正,中孚之實而居尊位,為孚之主者也。下應九二,與之同德,故其象占如此。

【程傳】五居君位,人君之道,當以至誠感通天下,使天下之心信之,固結如拘攣然,則為无咎也。人君之孚,不能使天下固結如是,則億兆之心,安能保其不離乎。

【集說】

○ 王氏弼曰:處中誠以相交之時,居尊位以為群物之主,信何可舍,故有孚攣如乃得无咎。

○ 胡氏瑗曰:居尊而有中正之德,是有至誠至信之心,發之於内而交於下,以攣天下之心。上下内外皆以誠信相通,是得為君之道,何咎之有。

○ 郭氏雍曰:孚之道,無不通,亦無不感,可以通天下之志,至於固結攣如,是以无咎。九五君位,足以感通天下,又無私應之累,故直曰「有孚攣如」而已。

○ 胡氏炳文曰:六爻不言孚,惟九五言之,九五孚之主也。

【案】此爻是《彖》所謂「孚乃化邦者也」,人君之孚,與在下者不同。居下位者,中有實德,不遷於外而已,人君則以孚天下為實德。故必誠信固結於天下,然後為无咎也。此爻義與小畜之九五同,其為臣者,月幾望之義亦同,但彼主於君臣相畜,而此主於君臣相孚爾,要之「富以其鄰」者,即「孚乃化邦」之說,而「君子征凶」者,亦即「馬匹亡」之意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本義】居信之極,而不知變,雖得其貞,亦凶道也,故其象占如比。雞曰翰音,乃巽之象。居巽之極,為登于天。雞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信非所信,而不知變,亦猶是也。

【程傳】翰音者,音飛而實不從,處信之終,信終則衰,忠篤內喪,華美外颺,故云翰音登天,正亦滅矣。陽性上進,風體飛颺。九居中孚之時,處於最上,孚於上進而不知止者也,其極至於羽翰之音,登聞于天,貞固於此而不知變,凶可知矣。夫子曰:「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固守而不通之謂也。

【集說】

○ 王氏弼曰:翰,高飛也。飛音者,音飛而實不從之謂也。居卦之上,處信之終,信終則衰,忠篤內喪,華美外揚,故曰「翰音登于天」也。

○ 胡氏瑗曰:翰者,鳥羽之高飛也,上九在一卦之上,居窮極之地,是無純誠之心,篤實之道,徒務其虛聲外飾,以矯偽為尚,如鳥之飛登于天,徒聞其虛聲而已。

○ 蘇氏軾曰:翰音,飛且鳴者也。處外而居上,非中孚之道。飛而求顯,鳴而求信者也,故曰「翰音登於天」。九二在陰而子和,上九飛鳴而登天,其道蓋相反也。

○ 朱氏震曰:巽為雞,剛其翰也,柔其毛也。翰,羽翮也。雞振其羽翮而後出於聲,翰音也。

○ 鄭氏汝諧曰:翰音登天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 章氏潢曰:二居兌澤,故曰在陰。上為巽風,故曰于天。孚於中也,則鳴鶴自有子和。孚於外也,則翰音徒登于天。然則中孚可以人偽為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