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15. 謙卦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彖傳  象傳

 

15.   謙卦  坤上艮下

【程傳】謙《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其有既大,不可至於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後,受之以謙也。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體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謙之象也。以崇高之德,而處卑之下,謙之義也。

謙,亨,君子有終。

【本義】謙者有而不居之義,止乎內而順乎外,謙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於其下,謙之象也。占者如是,則亨通而有終矣。有終謂先屈而後伸也。

【程傳】謙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謂之謙。人以謙巽自處,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終,君子志存乎謙巽達理,故樂天而不競,內充故退讓而不矜,安履乎謙,終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顯,此所謂君子有終也。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德必伐,雖使勉慕於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也。

【集說】

○ 馮氏椅曰:一陽五陰之卦,其立象也,一陽在上下者為剝、復,象陽氣之消長也;在中者為師、比,象眾之所歸也;至於三四在二體之際,當六畫之中,故以其自上而退處於下者為謙,自下而奮出乎上者為豫。此觀畫立象之本指也。

【案】《傳》義釋卦名,皆不取九三之義,實則成卦之由,在於九三,以豫卦反觀可見也。夫子《彖傳》所以不舉者,因周公爻辭與彖辭同,則三為成卦之主,其義易見爾。馮氏之說,可相補備。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本義】以柔處下,謙之至也,君子之行也。以此涉難,何往不濟,故占者如是,則利以涉川也。

【程傳】初六以柔順處謙,又居一卦之下,為自處卑下之至,謙而又謙也,故曰謙謙。能如是者,君子也。自處至謙,眾所共與也,雖用涉險難,亦无患害,況居平易乎?何所不吉也?初處謙而以柔居下,得无過於謙乎?曰:柔居下乃其常也,但見其謙之至,故為謙謙,未見其失也。

【集說】

○ 荀氏爽曰:初最在下,故曰謙謙也。

○ 胡氏一桂曰:涉川貴於遲重,不貴於急速,用謙謙之道以涉川,只是謙退居後而不爭先,自然萬無一失,故吉。

○ 胡氏炳文曰:謙主九三,故三爻辭與卦辭皆稱君子有終。初亦曰君子,何也?三在下卦之上,勞而能謙,在上之君子也。初在下卦之下,謙而又謙,在下之君子也。在上者尊而光,在下者卑而不可踰,皆所以為君子之終也。用涉大川吉,雖用以濟患可也,況平居乎?

六二,鳴謙,貞吉。

【本義】柔順中正,以謙有聞,正而且吉者也,故其占如此。

【程傳】二以柔順居中,是為謙德積於中。謙德充積於中,故發於外,見於聲音顔色,故曰鳴謙。居中得正,有中正之德也,故云貞吉。凡貞吉,有為貞且吉者,有為得貞則吉者,六二之貞吉,所自有也。

【集說】

○ 蘇氏軾曰:雄鳴則雌應,故易以陰陽唱和寄之於嗚。謙之所以為謙者三,六二其鄰也,上九其配也,故皆和之而鳴於謙。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本義】卦惟一陽,居下之上,剛而得正,上下所歸,有功勞而能謙,尤人所難,故有終而吉。占者如是,則如其應矣。

【程傳】三以陽剛之德而居下體,為眾陰所宗,履得其位,為下之上,是上為君所任,下為眾所從,有功勞而持謙德者也,故曰勞謙。古之人有當之者,周公是也。身當天下之大任,上奉幼弱之主,謙恭自牧,夔夔如畏然,可謂有勞而能謙矣。既能勞謙,又須君子行之有終則吉。夫樂高喜勝,人之常情,平時能謙,固已鮮矣,況有功勞可尊乎?雖使知謙之善,勉而為之,若矜負之心不忘,則不能常久,欲其有終,不可得也。惟君子安履謙順,乃其常行,故久而不變,乃所謂有終,有終則吉也。九三以剛居正,能終者也。此爻之德最盛,故象辭特重。

【集說】

○ 王氏弼曰:處下體之極,履得其位,上下無陽以分其民,眾陰所宗,尊莫先焉。上承下接,勞謙匪懈,是以吉也。

○ 王氏宗傳曰:謙之成卦,在此一爻,故卦之德曰君子有終,而九三實當之。

○ 胡氏炳文曰:文王卦辭曰「謙亨,君子有終」,周公於三之爻辭,以吉代亨字,謙之上加一勞字,蓋謙非難,勞而能謙為難,九三之勞,當在上位,而位止於下,所謂勞而能謙者也。乾之三以君子稱,坤之三以有終言,謙之三兼乾坤之占辭。蓋所謂勞者,即乾之終日乾乾,而謙則又坤之含章也。

○ 吳氏曰慎曰:諸儒皆以「君子有終」為句,然據初六「謙謙君子」,則此爻當「勞謙君子」為句,《象傳》明矣。

六四,无不利,撝謙。

【本義】柔而得正,上而能下,其占无不利矣。然居九三之上,故戒以更當發揮其謙,以示不敢自安之意也。

【程傳】四居上體,切近君位。六五之君,又以謙柔自處。九三又有大功德,為上所任,眾所宗。而己居其上,當恭畏以奉謙德之君,卑巽以讓勞謙之臣,動作施為,无所不利於撝謙也。撝,施布之象,如人手之撝也。動息進退,必施其謙,蓋居多懼之地,又在賢臣之上故也。

【集說】

○ 梁氏寅曰:六四柔而得正,上而能下,可謂謙矣,无不利矣。然處近君之地,在功臣之上,故戒以更當發揮其謙也。世之人臣,固有執柔守正,不與物競者矣。然或闇於事理。辭受失宜,無功而受其祿,無實而處其名,若是者失謙之道矣,不可以不戒也。

【案】「无不利撝謙」《本義》作兩句,《程傳》作一句,觀夫子《象傳》,則程說近是。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本義】以柔居尊,在上而能謙者也,故為不富而能以其鄰之象,蓋從之者眾矣。猶有未服者,則利以征之,而於他事亦无不利。人有是德,則如其占也。

【程傳】富者眾之所歸,唯財為能聚人。五以君位之尊,而執謙順以接於下,眾所歸也,故不富而能有其鄰也。鄰,近也。不富而得人之親也。為人君而持謙順,天下所歸心也。然君道不可專尚謙柔,必須威武相濟,然後能懷服天下,故利用行侵伐也。威德並著,然後盡君道之宜,而无所不利也。蓋五之謙柔,當防於過,故發此義。

【集說】

○ 楊氏萬里曰:五以君上之尊,體謙柔之德,欿然不有其崇高富貴之勢。此一卦,謙德之盛也。推不富之心,則其臣鄰翕然,焉往不利哉!利用侵伐,姑舉其大者。

○ 胡氏炳文曰:謙之一字,自禹征有苗,而伯益發之。六五一爻不言謙,而曰利用侵伐,何也?蓋不富者,六五虛中而能謙也。以其鄰者,眾莫不服五之謙也,如此而猶有不服者,則征之固宜。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本義】謙極有聞,人之所與,故可用行師。然以其質柔而无位,故可以征己之邑國而已。

【程傳】六以柔處柔順之極,又處謙之極,極乎謙者也。以極謙而反居高,未得遂其謙之志,故至發於聲音。又柔處謙之極,亦必見於聲色,故曰鳴謙。雖居无位之地,非任天下之事。然人之行己,必須剛柔相濟。上,謙之極也,至於太甚,則反為過矣,故利在以剛武自治。邑國,己之私有。行師,謂用剛武。征邑國,謂自治其私。

【集說】

○ 楊氏時曰:君子行有不得,則反求諸己,故曰「利用行師征邑國」也。邑國,私於己者也。征邑國,自治也。不用剛克而能勝己之私者,未之有也。

○ 朱氏震曰:征邑國者,非侵伐也,克己之謂也。君子自克則誠,誠則物無不應。有不應焉,誠未至也。

○ 《朱子語類》:問:謙是不與人爭,如何五上二爻皆言「利用侵伐」,「利用行師」?曰:老子言:「大國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下大國,則取大國。」又言:「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大抵謙自是用兵之道,只退處一步耳,如必也臨事而懼,皆是此意。

○ 何氏楷曰:所征止於邑國,毋敢侵伐,亦謙之象。

【總論】

○ 王氏弼曰:「夫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動之所起,興於利者也。故飲食必有訟,訟必有眾起,未有居眾人之所惡,而為動者所害;處不競之地,而為爭者所奪。是以六爻雖有失位無應乘剛,而皆無凶咎悔吝者,以謙為主也。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信矣哉!

○ 胡氏一桂曰:謙一卦,下三爻皆吉而無凶,上三爻皆利而無害,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純全者,謙之效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