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論「三要靈應」與「十應」

Jack 發表於

梅花易一書的「三要靈應」與「十應」給人一種相當神秘而玄奧的感覺。但目前為止,個人給予的評價是「畫蛇添足」。

除此之外,相關理論的論述,也相當混亂。這也是我遲遲未寫文介紹的原因。

【梅花易數系列文章】

 易學網梅花心易課程

 易學網梅花心易影音課程

什麼是「三要靈應」?

「三要者,運耳、目、心三者之要也。靈應者,靈妙而應驗也。」

所謂的「三要」,指的是眼、耳、心三個重要的感官。靈應則是靈妙的應驗。「三要靈應」意指在觀物過程中,要能夠眼觀,耳聽,而心領神會。寂然不動,感物遂通。很靈驗的感應於物,直接以心靈的感應而鑑知吉凶。

因此「三要靈應」的理論很像是「通靈」,差別在於該理論將「靈應」寄諸人的主體感官知覺,強調人只要能夠善用自己的眼、耳、心三官,就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

其實這原理也相當簡單,也沒有什麼神秘性,事關的還是自己的修為,像是莊子講的「齋心」功夫,讓你的心靈與五官能夠像明鏡一樣,如實的照鑑萬物。只不過如何達到那境界,就難以言說了。

什麼是「十應」?

「十應」則和「靈應」是不一樣的道理。

靈應指的是眼耳心對於事理的直接感應,因此無關於卜筮、占卜等技術性的問題,一切吉凶存乎一心之觀物感應。看到感應到吉就是吉,看到感應到凶就是凶。

而「十應」則是在「體用」的五行生剋基礎上,以「十種現象的感應」來取象,再以「十應」取得的象來斷定吉凶。

當然了,在感應「十應」時,「三要」也是要運用的,只是講「三要靈應」時,訴諸的是對吉凶的直接感應,而講「十應」時,則訴諸取象,再將取得的象放到「體用」生剋上。

「十應」並不限於「十」種感應,實則包含的是各種感官能夠覺知的現象。十只是一個概數,在多篇「十應」的篇章中,所列者或十一應,或十幾應。具體而言,諸如天時(例如雨天可取象坎水),地理(例如見到山則為艮),人事(例如老婦為坤),時令(看月、日之五行),方卦(如離南坎北)、動物(如龜鱉為離),靜物,言語,聲音,寫字…都可為「應」。

另一說則是這樣的:「蓋十應之說,有正應、互應、變應、方應、日應、刻應、外應、天時應、地理應、人事應,所謂十應也。」此說似乎把「十應」當作十應驗之卦,或可以廣義的「用卦」來理解,也就是說會對「體卦」產生作用的可得卦象,這些卦象都可從所處的時空中去感應。

以上所說的「正應」,即是「體用」論架構中的用卦之應。「互應」為「互卦」之應。「變應」為變卦之應。「方應」為求占者從那一個方位來(即前述的「方卦」),這個方位的應卦是吉是凶。「刻應」為「三要」之應,就是在起卦當下眼耳心觀物感應到的吉凶應驗。「外應」為「外卦之應」,所謂外卦,是指起卦時感應到周遭環境的景物,以此取卦。天時、地理、人事則如前所述。

十應問題

首先,梅花易一書中所談十應其實相當混淆,單從前面所舉的兩種分法,就可知。而像第二種十應分法之中,有許多「應」其實都已存在起卦過程中所取的卦象。

經過仔細研究似乎可以推論,「十應」有點像是架構在既有的「體用」框架上去採用更多可能「應驗」的卦象,這些卦象因取象規則不同而稱「十應」。例如,除了在原本的用卦,兩個互卦,以及變卦之外,如果起卦時在颳風,你可以取巽象,看巽卦對體卦的生剋與吉凶,這就是所謂的「天時應」。

但是在像是〈十應目論〉卻又好像傳達出另一種占卦架構,該架構似乎把原本取得的體卦與用卦都當作體卦,然後以「十應」之卦為用,再以原本的體用兩卦分論吉凶。

十應並以體卦為主,諸用卦為用。每以內分外體用卦參觀為妙。內卦不吉而外卦又吉,可以解其不吉。內卦吉而外卦不吉,反破其吉。若內外卦全吉,則斷然吉。全凶則斷然凶。其內吉外凶,內凶外吉,又須詳理以斷吉凶,慎不可膠柱鼓瑟也。外卦十應之目,則有天時地理及寫字等,其十一類之應,並以體卦為主,而隨其所應以為用也。

總之,在占斷的框架與法則上十應理論是相當混淆而不明的。都不論是以上所推論出的那一種方法,這顯然是一個畫蛇添足的理論。

原本以「體用」來論斷吉凶是相當簡單而清楚的法則,用卦生體為吉,剋體則凶。後來又加入了互卦(互卦還有兩個),以及變卦之後,要論斷吉凶就開始變得有些複雜,有時甚至難以論斷了。有套理論則把互卦當作演變過程中的吉凶,變卦為長遠之應,這還算是有些條理可循而不是那麼混亂。

所以,從用卦、兩個互卦,以及變卦,總共四個卦來看對體卦的生剋其實已經開始有些混亂。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卦氣」(例如春天為震巽卦氣旺,坤艮卦氣衰)在理論中雖然所言甚多,但是在梅花易的占例中,卻看不到實際的應用。

這麼看來,十應只是用更多的卦象,或者是用一個更撲朔迷離的架構讓人更不知該如何取象來斷吉凶。

從十應這樣的理論,也可見《梅花易數》一書之駁雜。

江湖詭計

從另一觀點看,這也可能是江湖術士的詭計。

怎麼說?

我們先以周易為例。

現代很多易經的闡述者不斷在鼓吹周易如何精妙,可以預測人間一切吉凶禍福,凡事卜個一卦就一定能夠算得出結果。說易者莫不以此做為號召。

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大謊言,為了圓這個謊,那麼就要採取「亂槍打鳥」、「混水摸魚」的策略,所以一些「亂象」就出現了。

若以春秋筮例的古法來分析古代的占斷法則,其實相當簡明。原本一個卦出來之後,該以那一條卦爻辭來解釋事情是極為精簡而明確的,只要以簡單的一兩條卦爻辭去推理即可。

但這樣的話「失準」的機會就太大了,所以最好能夠變出一百條或無限條適用的卦爻辭或卦象來解釋,那麼就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了,因為最終一個卦出來,要如何解都行,反正只要事前解卦時「天機不可洩漏」不要把話講死,然後事後諸葛就好,這時有一百條卦爻辭任你選用與瞎掰,怎麼算都準。也因此,互卦、旁通卦、反對卦、變卦…能夠用到的卦與爻全都給他用上,然後玄之又玄,聽者迷惑而覺高遠,講者則可賣弄玄虛以樹威權。

「十應」之說很可能就是基於這樣的設計。

一個八卦卦象、兩個卦象、四個卦象不夠,最好能夠變出十幾個。但其實最多就是八個啦!所以「十應」就是一個「八卦大全餐」強迫中獎的概念,這和漢易的「亂象」完全是同樣的情況。八卦都能取到象之後,一切的吉凶休咎的可能性也就都全部包含進來了。

以上是目前個人對於十應研究之後的心得,未來或許會有新發現,而了解到它的價值。但至少目前為止,個人的看法還是比較負面的。

每次看站長的文章,總可以體會很多東西。

 

取用越多,確實是江湖術士的一種「術」,好處不是只有原則越多,準度越高而已,

對江湖術士來說,取用多,等於有了模糊的保障,此外把學問複雜化,才有東西可以炫,才能引人入勝,也才有人跟著學,

換言之,對靠這一行的人來說,這是發展的必要之惡。

 

不過受到這種風氣影響,有心學易者如果稍微不查,就會落入這種圈套當中,

好像取用越多,看法越複雜的才是大師,所以就希望能從「高人」那裏,多多學一點「眉角」,好讓自己占卜能真正預測未來。

 

不談占卜是一種決策思考工具這種高遠的目標,就說一般人只想要藉占來預測未來好了,

其實「多點取用」的準,是從「事後諸葛」的角度回頭看所造成的錯覺。

因為把占解的範圍擴大,無所不包,但分母(可能性)也變多了,真正的準度是下降的。

 

多點取用還會造成另一種困擾,解卦當下,取用間如果矛盾,要如何取捨,又成了另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占問主旨本來的問題就已經夠複雜,讓人頭疼了,現在還要先去思考占卦多點取用的取捨?

只是讓自己在占卜當下,莫可適從,搞的不知該進還該退而已。

弄到最後,問占越多,煩惱越多,總覺得動則得咎,結果正事一件也沒辦。

 

繫辭說得好,「易從則有功。有功則可大。可大則賢人之業。」只有易從,方能有功、有功才可大、可大才有功業。

一開始就把占解複雜化,這真的是符合易理嗎?這除了令人目眩外,真的對占卦之人有益嗎?真的會提高占準率嗎?

小弟寧可簡單,雖然沒有全包,但可以藉由聖賢之人的話語,成為一個指引,讓人有方向,做了不管事後吉凶,不都是人生難得的經驗嗎?

而不是想辦法包山包海,把對的錯的都包了,反而讓人不知何去何從。一開始就不知何從,後面的功、業,當然沒有。

所謂的無所不驗,或許就是讓人莫可適從的同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