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爻位(下)--爻位的各種交互作用

Jack 發表於

 每卦的不同爻與爻之間,以及爻與其位置之間,都有不同的交互作用關係,用以決定各爻的吉凶。

但要注意的是,與之前一篇文章所提的基本原理一樣的,要論斷一爻吉凶,並沒有一體適用的原理。

 相關閱讀:論爻位(上)--基本概念

承乘比應

乘承說的是比鄰兩爻之間的關係,「乘」指的是駕御在上,「承」則是承載在下。

基於陽尊陰卑的觀念,陽上陰下,就是陽乘陰,陰承陽,此為順,為吉;反之,若是陰上陽下,則為陽承陰,陰乘陽,為逆,為凶。不過在十翼之中,陰陽經常都是以柔和剛來稱呼,以陰為柔,以陽為剛。

兩爻之間的順逆關係有時候也會以「應」來稱呼,但為了與以下內外卦相對應爻的內外「相應」區別,會稱之為「比應」,比是指兩爻相鄰。如果兩爻沒有「比應」,也會以諸如「近不相得」的用語來稱呼。

陽乘陰(剛乘柔)

陰承陽(柔承剛)

順、比應、偏吉

陰乘陽(柔乘剛)

陽承陰(剛承柔)

逆、近不相得、偏凶

 

如  屯卦六二曰:「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象傳解釋六二爻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六二之陰乘初九之陽(剛)。

 豫卦六五曰:「貞疾。」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象傳以「乘剛」,也就是六五(陰)在九四(陽,剛)之上,以解釋為何六五「貞疾」。

其他如:

 噬嗑卦六二:

噬膚,滅鼻,无咎。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困卦六三:

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
象曰:據于蒺蔾,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震卦六二:

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相應

易經六十四卦,每卦都有上下卦;上下兩卦之間,初、四;二、五;三、上等三組相對應位置的兩爻,若是一陰一陽,則謂之相應;反之,若是兩爻都是陰,或是兩爻都是陽,則是不相應。

通常,相應者為吉,不相應者為凶。 

上六與九三,

六五與九二,
九四與初九,不應
九三與上六,

九二與六五,
初九與九四,不應

例如:

 蒙卦卦辭說:「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彖辭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此指的是九二爻和六五爻相應,因此亨。

 豫卦卦辭:「利建侯,行師。」彖辭解釋說:「豫,剛應而志行。」此處剛指的是九四,「剛應」則是指九四與初六相應。

 遯卦彖辭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剛當位而應」指的是九五爻,陽爻居陽位,所以「當位」;又與六二相應。

 萃卦彖辭曰:「彖曰: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指的是九五爻,位於上爻的中間(剛中),又與六二爻相應。
 

從這些例子可見到,以「應」來解釋卦辭吉凶的體例,只見於彖傳。「剛」指的是陽爻。然而,在後世的易學中,以「相應」的原理來解釋各爻吉凶,卻是非常普遍的。

當位

六個爻位中,屬奇數者為陽位,有初、三、五;屬偶數者為陰位,有二、四、上。

若是陽爻居於陽位,或陰爻居於陰位,則是「當位」;若是陽爻居陰位,或是陰爻居陽位,則是不當位。

通常來說,當位者吉,不當位者凶。 

陰爻在陰位 當位
陰爻在陽位 不當位
陰爻在陰位 當位
陽爻在陽位 當位
陽爻在陰位 不當位
陽爻在陽位 當位

例:

 蹇卦六四:「往蹇,來連。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噬嗑卦六三:「噬腊肉,遇毒。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未濟卦六三:「未濟,征凶 。」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中孚卦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九五爻說:「有孚攣如,无咎。」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履卦六三 說:「履虎尾,咥人,凶。」象曰:「咥人之凶,位不當也。」九五又說:「夬履,貞厲。」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夬卦九四說:「臀无膚,其行次且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

 

不過,初、上兩個爻位是否有陰位陽位,以及當位不當位之區分,卻有爭論。

主要是王弼在「周易略例 ‧ 辨位」一文中認為,初、上兩位是一卦的「始終」,就是開始和結束,因此其爻位不應當以陰陽來定義它: 

初上者,體之終始,事之先後也,故位无常分,事无常所,非可以陰陽定也。

王弼這個看法雖受到許多易學大師的抨擊,不過不無道理。他舉了幾個例證來證明初、上是不能以陰陽來規定其當位與否的: 

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繫辭但論三五,二四同功異位,亦不及初上,何乎?唯乾上九文言云,貴而无位;需上六云,雖不當位。

 如上文,他舉的例證共有三個:

  • 一是象傳裡找不到關於初、上兩爻是失位或當位(得位)的文字。
  • 二是繫辭傳裡只說到三五,以及二四同功而異位,卻沒說到初上兩位。
  • 三是:需卦上六說:「雖不當位。」如果上位為陰位,那上六應是當位,怎會説不當位?至於乾卦上九文言則說:「貴而無位」。

 

主爻(卦主)

王弼在《周易略例 ‧ 明彖》中提出了「主爻」--也就是一卦之主的觀念,並有詳細的說明。

「彖」者斷也,也就是統論一卦之義的意思。因此周易十翼中有彖傳,彖傳即用以詮釋易經六十四卦的卦義。現在我們所閱讀的周易讀本中,都已「經傳合一」,周易中在各卦下所見的「彖曰」即是屬彖傳的內容。

而在論斷一卦之義時,掌握主爻才能提綱契領:「故六爻相錯,可舉一以明也。」

至於六爻中,要如何決定那一爻是主爻?王弼提出了「以寡統眾」、「以靜制動」的原則。

所謂「以寡統眾」具體來說,一卦六爻中若有五個陰一個陽,那個陽爻就是主爻;反之,若是五陽一陰,那陰爻就是主爻。明彖:

夫少者,多之所貴也;寡者,眾之所宗也。一卦五陽而一陰,則一陰為之主矣;五陰而一陽,則一陽為之主矣!

例如,師卦的九二,或是夬卦的上六,都是以寡統眾的例證。

而所謂的「以靜制動」具體來說是指「中爻」,也就是二或五,二為下體的中爻,而五則是上體的中爻。

這個原則主要在於乾坤兩卦以及陰陽呈2-4或3-3分配時可用以決定何者為主爻。例如乾為九五,坤為六二。

在兩陰四陽或兩陽四陰的情況,一方面一樣可採用「以寡統眾」的原則,以兩個較少數者的其中一爻為主爻,而如果兩個爻中若有其一是居於上卦或下卦之中位,那麼居中者可優先為主爻;或者,如果沒有較少數的陰陽,一樣以中爻為主爻,這是所謂的「以靜制動」之道。

最後在王弼的〈卦略〉中則又可發現到第三個原則:就卦義來決定。

 明夷,為闇之主,在於上六,初最遠之,故曰「君子于行」。五最近之,而難不能溺,故謂之「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三處明極而征至闇,故曰「南狩獲其大首」也。

意思是說,明夷是黑暗,上六是最黑暗的一爻(因距離下卦離明最遠),所以是卦主。

趨時

王弼《周易略例‧明卦適變通爻》:

夫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

故名其卦,則吉凶從其類;存其時,則動靜應其用。尋名以觀其吉凶,舉時以觀其動靜,則一體之變,由斯見矣。

遠近終始,各存其會;辟險尚遠,趣時貴近。比復好先,乾壯惡首;明夷務闇,豐尚光大。吉凶有時,不可犯也;動靜有適,不可過也。犯時之忌,罪不在大;失其所適,過不在深。

意思是說,卦講的是「時間」,而爻是順應時間而做改變的。

以我們現在的觀念表達就是:卦表達的是一個「時勢」,而爻表達的則是順應時勢的變化,也就是「時機」。

由於每一卦特性的不同,爻的所處不同位置,也代表不同的時機,不同時機也決定了吉凶。如「比復好先,乾壯惡首;明夷務闇,豐尚光大」,指比卦和復卦以先為吉, 而乾卦在先者不好;明夷卦宜低調,豐卦則反之。

我們以復卦為例,初九、六二皆吉,而至上六,變凶:

初九,不遠復,无祇悔,元吉;六二,休復,吉;六三,頻復,厲,无咎;六四,中行獨復;六五,敦復,无悔;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而乾卦的初九則說:「潛龍,勿用。」九二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五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再以明夷為例,明夷是指亂世,它的吉道為「務闇」,就是越是不見光躲得越好越偏向於吉,越能免於浩劫,因此與下卦離(代表光明)越是沒有關係,越是遙遠者,越偏向於吉。同樣的,遯卦為小人當道君子逃離之時,因此逃得越遠越外面越吉,一直到最上爻則叫「肥遯,無不利」。

 

文章分類

版主好:

本篇爻位的各種交互作用  有關當位的舉例中:未濟卦應是「上火下水」,但是您的圖(如下)卻是「上水下火」,不知是否有誤?

 未濟卦六三:「未濟,征凶 。」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還想向版主請教一下主爻的問題.

在三陰三陽的情況, 如風水井卦.

如果没有較少數的陰陽, 而且上下卦的中位都是同一陰/陽.

除了根據卜卦義, 還會有其他方法決定中爻嗎? 

應選上卦或是下卦的居中為主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