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伏羲之畫,無文而無所不包。文王命之以名,則既偏於一矣,然其審於象也精而天道,民故備焉。此所以為雜而不越,因憂患而有作者也。其辭也,所以發名之意也。如是以開物成務,其亦足矣。
其又析為六爻之辭,何也?曰:卦者,原始終以為質,錯上下以取象者也。然既有始終矣,則孰為始,孰為終,不可不極其變也。既有上下矣,則孰為上,孰為下,不可不辨其物也。有始終上下,則有消息當否矣,而孰為息,孰為消,孰為當,孰為否,不可不研其幾而撰其德也。
以泰否兩卦論之,其名卦繫辭,取於交不交及往來之義矣。然有交不交,則上下判焉;有往有來,則始終分焉。原其始,則自否而泰,自泰而否者也。拔茅而來,所以吉;拔茅而去,所以亨也。要其終,則泰而復否;否而復泰者也。城復于隍,所以吝;休否傾否,所以吉也。交而泰,其泰在上,故六五有歸妹之德,而後九二得盡中行之義矣。不交而否,其否在下,故六二守否亨之節而九五當存其亡之心矣。
卦包乎爻而舉其綱,爻析乎卦而窮其分。爻不立,無以發卦之緼而冒天下之道。是故卦爻者,相為表裡,相為經緯者也。此文周之書所為二而一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