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47 困卦

Jack 發表於

  困卦 澤水困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无咎。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卦辭  初六  九二  六三

 九四  九五  上六  彖傳注


【卦名】

今本:困 歸藏:困 帛書:困 秦簡:囷 清華簡:困 上博簡:困 海昏簡:困

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圖:小配)

窮困,山窮水盡。

帛書與歸藏、清華簡、上博簡,以及海昏簡,卦名皆同樣作困。

《說文》:「困,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古文困。」困為故廬,故居的意思。段注解釋認為,困的本義為「止而不過」,引申為極盡的意思,這也是困卦採用的窮困之義:「廬者二畝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樹牆下以桑是也,故字從囗木。謂之困者,疏廣所謂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也。困之本義為止而不過,引伸之為極盡。《論語》四海困窮,謂君德充塞宇宙,與橫被四表之義略同。」

困古文作,上止下木,門檻的意思。段玉裁注:「《廣雅》:橜機闑也。按:稚讓用為梱字,此可證四海困窮之義。」依段注,通橜、梱,即門檻。俞樾:「困者,梱之古文也。《木部》:『梱,門橛也。从木,困聲。』困既从木,梱又以木,緟椱無理,此蓋後出字。古字止作困,从囗者,象門之四旁,上為楣,下為閫,左右為根也,其中之木即所謂橜也。」依俞樾之說,困為梱的古文,梱為門橛,門檻的意思,此《說文》「梱」字段玉裁注所說的:「謂當門中設木也。」

王家台秦簡作「囷」,《說文》:「廩之圜者。」即圓形之穀倉,顯然與困卦卦義較難關聯。囷應是困字之誤。

《象傳》:「澤無水,困。」兌卦和坎卦在易象中都是水,為何會說「澤無水」?兌與坎之為水,兩者的屬性並不一樣。坎的卦義是從地洞、地牢的概念而擴展到坎塹、溝瀆等地形,進一步又引申至地上流動的河水,以及水。坎卦的水是一種流動而可變化的水,因此它到天上就變成雲,在地上則成川。兌澤則是作為一個水體,若是在天上,那麼就是傾盆大雨,若在地上則是水澤。困卦因水澤的水漏於下,因此說澤無水。反之,節卦為澤上有水,是水滿溢而應調節。互體離為瓶為容器,兌為毀折,下坎水漏,困為瓶破而水漏之象。

若不局限於《象傳》的註解,困卦說是大水成災亦可,比如當代都市面臨瞬間強降雨,外面大雨,而建物裡面也是下大雨,甚至地鐵或地下道水淹成河,此亦符合困象。

因此,困可以用極端氣候/狀態來理解,都符合窮困之義。乾旱無水是困,水淹成災也是困。就如九二之「困于酒食」,貧窮以致饑寒而無酒食可用是困,過於富裕以至於耽溺於酒食也是困。

兌在上為毀折,是為外患;坎在內為心病,是為內憂,因此困又有內憂外患之象。於人之身體健康,則是內傷外傷同時都遇到了。

卦序上困是繼升卦而來,《序卦》曰:「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進升到極點,進無可進就是困,窮途末路。困卦又與井卦為相綜的一對卦,困卦水在澤下,澤無水之象;井卦則是水在木上,為木桶汲水,井之象。困為水源枯竭,井卦則是水源不斷。

一般來說,得困卦諸事難成,凡事走投無路。錢財方面不只捉襟見肘,甚至很可能負債破產,窮困潦倒。君子處窮困時要能夠安之若命,明困極而通,否極而泰的盈虛之理,所以《彖傳》說:「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境也是考驗君子德行的一卦,《繫辭傳》說:「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又說:「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窮困之時,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操守與修養,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夠堅守節操,因此得以窮中求通,所以卦辭說「困亨,貞,大人吉」。《論語.衛靈公》記載,孔子與弟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憤恨不平地見孔子,問說:「君子亦有窮乎?」孔子回答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一樣會有窮困的時候,而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在於,小人處困則可能狗急跳牆,為非而濫行,德操不守。君子則會選擇固守自己的原則。

卦德險以悅也是君子處困之道,孔子困於陳蔡,擊木而歌,可謂險以悅的最佳註解。《莊子.山木篇》:「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猋氏之風,有其具而无其數,有其聲而无宮角,木聲與人聲,犂然有當於人之心。」

窮困的時候除了注意堅守節操之外,應當以謹慎言語為吉,因為吉人之辭寡。而人在窮途潦倒時說的話,既沒份量又只會讓人以為是癡人夢話,因此這時不要試圖說服別人來幫自己擺脫困境,也不要自求口實,否則反而引來罪咎與羞辱,這也是《彖傳》所說的「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困卦爻辭的結構,大致上是上下兩卦對應的爻位彼此呼應的: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除了這種上下的呼應之外,也有些前後相接的串連:

初六 株(朱)木 - 九二 朱紱

九四 來徐徐,困于金車 - 九五 乃徐有說

九五 劓刖(或作「臲卼」) - 上六,于臲卼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 《繫辭》:「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困以寡怨,井以辨義。」
  • 《序卦》: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 《雜卦》:井通而困相遇也。
  • 謬和》:謬和問於先生曰:「凡生於天下者,无愚知賢不宵,莫不願利達顯榮。今《周易》曰:困,亨,貞大人吉,无咎。又言不信。敢問大人何吉於此乎?」子曰:「此聖人之所重言也。曰又言不信,凡天之道,壹陰壹陽,壹短壹長,壹晦壹明。夫人道叴之, 是故湯囚而王,文王絇於條里,秦[繆公困]於[殽,齊桓公]辱於長勺,戊王句賤困於[會稽]。晉文君困[於]驪氏。古古至今,柏王之君,未嘗憂困而能[□]甘美亞不[□□]也。夫困之為達<道>也,亦猷寒之及煖,煖之及寒也。唯賢者獨知而難言之也。故易曰:困,亨,貞大人吉,无[咎,又言不信。此]之胃也。」

窮困而能嘉會合禮,問於大人則吉而沒有罪咎。這時候所說的話無法讓人相信。

或讀作「困亨,貞,大人吉」。

傳統註解將貞解釋為正,言窮困中仍有亨通之道,那就是堅守節操,只有君子、大人能夠如此,自求亨通之後方吉而沒有罪咎。反之,小人則凶。

窮困的時候,所說的話恐怕讓人無法相信,君子此時言語應當更加謹慎,若只會用嘴巴解決問題,將萬劫不復,那才是真的窮困,所以《彖傳》說「尚口乃窮」。

卦辭與師卦很像,師卦「師貞丈人吉」傳統有兩種讀法,《彖傳》讀作「師貞,丈人吉」,解釋為眾正,丈人乃吉。鄭玄引鄭司農:「貞,問也。《易》曰:『師,貞丈人吉。』問於丈人。《國語》曰:『貞於陽卜。』」雙鄭以「貞丈人」連讀,貞為問卜,引申為「問」,言問於丈人乃吉。

「困亨貞大人吉」《彖傳》注解說:「貞大人吉,以剛中也。」雖然像是將「貞大人」連讀,但從後文「剛中」的注解來看,仍是把貞理解為「正」,言守正之大人乃吉。依鄭司農註解師卦例,「貞大人吉」意思為問於大人乃吉。

孔穎達:困者,窮厄委頓之名,道窮力竭,不能自濟,故名為困。亨者,卦德也。小人遭困,則窮斯濫矣。君子遇之,則不改其操。君子處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也。處困而能自通,必是履正體大之人,能濟於困,然後得吉而无咎。處困求濟,在於正身脩德。若巧言飾辭,人所不信,則其道彌窮,故誡之以有言不信也。 

【字義】

《象傳》致命遂志:一說以命為生命,致命為用生命來守道,孔穎達:「君子之人,守道而死,雖遭困厄之世,期於致命喪身,必當遂其高志,不屈撓而移改也,故曰致命遂志也。」二說以命為天命或命令,致命為委任天命或命令,如朱熹:「致命,猶言授命,言持以與人而不之有也,能如是則雖困而亨矣。」馮當可:「君子之處困也,命在天而致之,志在我則遂之,困而安於困者,命之致也。困而有不困者,志之遂也。」何楷:「致,猶委也。......今一委之命,則不以命貳志者,夫且能以志立命。」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屁股困於枯木中,進入幽深的山谷裡,歷經三年都無法見到人。

初六處於坎之最深處,坎為谷,故曰入于幽谷。

朱熹:困于株木,傷而不能安也。

坎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凶。」豐上六:「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无人,三歲不覿,凶。」

【字義】

:音屯,屁股。屁股可讓人坐下休息,臀困比喻人不得安歇、休息,有如大壯及夬卦說「臀無膚」,皆有不得安歇之義。朱熹:「臀,物之底也。困于株木,傷而不能安也。」干寶:「兌為孔穴,坎為隱伏。隱伏在下而漏孔穴,臀之象也。」帛書作「辰」,《說文》:「辰,震也。三月陽气動,靁電振,民農時也。」辰為震動的意思,震困於株木,欲動而困於株木。

株木:枯木的樹頭。《說文》:「株,木根也,从木朱聲。」木根即樹頭,株木為只剩樹頭的枯木。原本入於幽谷該有樹林掩蔽,剩樹頭的枯木則無以為蔽,窮困之極。《九家易》:「株木,三也。三體為木。澤中无水,兌金傷木,故枯為株也。」孔穎達:「杌木謂之株也。」杌木即沒有枝條的斷木。《莊子.達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郭璞注:「枸,根盤錯也。《說文》:株,木根也。徐鉉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株枸者,近根盤錯處;厥者,斷木為杙也。身若斷株,臂若槁木之枝,皆堅實不動之意。」程頤:「株木,无枝葉之木也。」或以株木為杖刑,李鏡池、高亨、鄧球柏等當代學者持此說。高亨:「杖以株木為之,故謂之株木。」此說有問題,高亨引《莊子.列禦寇》:「為外刑者,金與木也。」及郭注:「金,謂刀鋸斧鉞;木,謂捶楚桎梏。」所引古文沒有以株木行杖刑的,因此不足為證。古代與杖刑最近者,《尚書.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贖刑。」扑通朴、撲,屬於輕刑,常與鞭通稱。扑刑以槄木或荊為之,未聞以株木為之者。《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鄭注:「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扑撻犯禮者。收,謂收斂整齊之。」孔穎達:「學者不勸其業,師則以夏、楚二物以笞撻之。所以然者,欲令學者畏之,收斂其威儀也。《爾雅.釋木》云:槄,山檟。郭景純云:今之山楸。盧氏云:扑作教刑。是扑撻犯禮者。」

入于幽谷:幽,深。幽谷,深山野谷。入于幽谷,進入了深山野谷,王弼解讀為「隱遯」:「居則困于株木,進不獲拯,必隱遯者也。」程頤解讀為入於深暗之所,喻指人越陷越深:「既不能免於困,則益迷暗妄動,入於深困。幽谷,深暗之所也。」《象傳》「幽不明也」於文義較接近程頤的解讀。或有以「幽谷」為監獄者,李鏡池、高亨、鄧球柏等當代學者持此說。因幽有幽禁之義,如履卦的「幽人貞吉」及歸妹「利幽人之貞」,虞翻以「幽人」為犯人,即遭囚禁之人,履:「訟時二在坎獄中,故稱幽人。」虞翻並以坎為幽為獄,歸妹九二注:「二在坎中,故稱幽人。」噬嗑卦,以及賁、旅、中孚《象傳》,坎卦上六,皆曰:坎為獄。

三歲:三年,喻多年,很久,並不一定指三年。《周易》中關於三年或稱「三年」,或稱「三歲」。若言「三年」者,則事可成,如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未濟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稱「三歲」者則事不可成,或為凶,如坎上六「三歲不得,凶」,困初六「入于幽谷,三歲不覿」,漸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豐上六「三歲不覿,凶」。至於十年者則無此別,皆曰「十年」,多數偏凶,如屯卦六二「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復上六「至于十年不克征」,頤六三「十年勿用,无攸利」。為何「三年」與「三歲」會有吉凶上的差別?《爾雅》:「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夏習慣稱歲,周習慣稱年,此說不能解釋《周易》為何以三年為吉,三歲為凶。《說文》:「年,穀孰也,从禾千聲。《春秋傳》曰:大有年。」「歲,木星也,越歷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从步戌聲。《律曆書名》:五星為五步。」年原本是指每年的五穀成熟,而歲則是木星,木星大致上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因此用以紀年,並可與十二地支系統相接。「三歲」在《詩經》出現六次,〈氓〉「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三歲為婦,靡室勞矣」,〈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三歲貫女,莫我肯德」,「三歲貫女,莫我肯勞」。「三年」則只有〈東山〉「自我不見,于今三年」一次。但是「年」字經常用作代表吉祥的「萬年」。似乎年與歲在《詩經》中也有吉凶的不同象徵,今人的「太歲」信仰,似乎也有以歲星為凶星的習俗,或許與《周易》三歲則凶有關。

覿:音狄,見也。三歲不覿,三年不見,言三年裡都見不到其人。窮困之極。三歲就是幾年的意思,不一定是三歲。三年不見,另一意思為,再過幾年才可以脫困。《周易古占筮法》以覿音義同覩,不正確。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困於酒肉飲食,祭祀所用的朱色儀服才剛送到,宜於祭祀。若是進取而出征,凶,无咎。

圖說→:紱為祭祀時所穿的蔽膝,現今台灣廟宇中法師道士在舉行祭祀時仍可看到。圍於腰間的繡龍紅布即是紱。

與九二對應的九五曰「困于赤紱」。朱與赤同為紅色,但朱為正色,即《說卦傳》說「乾為大赤」的「大赤」,赤則色有雜(坎為赤)。鄭玄:「朱深云赤。」紱即巿,祭祀時所穿的蔽膝。朱紱為天子之祭服,九五的赤服則是諸侯或大夫之祭服。朱紱方來引喻文王之將興。

九二爻為否卦乾卦上爻而來,故曰「朱紱方來」。

《乾鑿度》引孔子曰:

紱者所以別尊卑,彰有徳也。故朱赤者,盛色也。是以聖人法以為紱服,欲百世不易也。故困九五,文王為紂三公,故言困於赤紱也。至於九二,周將王,故言朱紱方來,不易之法也。

赤紱者,賜大夫之服也。文王方困,而有九二大人之行,將錫之朱紱也。其位在二,故以大夫言之。至於九五,劓刖,不安也。文王在諸侯之位,上困於紂,故曰困於赤紱。

西周青銅器銘文經常可見周王賜臣朱巿與金車者,如《毛公鼎》,周宣王賜父瘖朱市、玉環、玉瑹、金車......等物。唐蘭認為,巿不一定作為祭服,亦有作為命服、朝服者。〈毛公鼎「朱韍、蔥衡、玉環、玉瑹」新解〉:「西周金文常有賞『巿』的記載......《玉藻》的『君朱』,就是《周易》的『朱紱』......《詩經.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是方叔率領軍隊南征時所穿的。「命服」。《車攻》『赤芾金舄,會同有繹』,是諸侯們朝周王時所穿的。可見,『韍』不一定是祭服。」

【字義】

困于酒食:有多種解讀。一、處困而能飲食豐盛,王弼:「履中則不失其宜,无應則心无私恃,以斯處困,物莫不至,不勝豐衍,故曰困于酒食,美之至矣。」蘇軾則解讀為酒食有餘以懷小人:「方其見揜也,爭之以力,雖刀鋸有不足,而將懷之也,則酒食有餘矣。故九二困于酒食,所以懷小人也。」二、飲食宴樂,縱慾過度而為所困。朱熹:「困于酒食,厭飫苦惱之意。酒食,人之所欲,然醉飽過宜,則是反為所困矣。」俞琰:「九二雖在困中,而不失其所守,但以醉飽過傷而反為酒食所困耳。」三、因窮困而酒食匱乏。程頤:「酒食,人所欲而所以施惠也。二以剛中之才而處困之時,君子安其所遇,雖窮戹險難,无所動其心,不恤其為困也。」來知德:「言酒食之艱難窮困也。如孔子之疏食飲水,顏子之簞食瓢飲,儒行之并日而食是也。酒食且困,大于酒食者可知矣。《程傳》是。」四、承上,引申為食祿不足以為用,為飲食所困。鄭玄:「困于酒食者,采地薄,不足己用也。」《乾鑿度》:「困于酒食者,困于祿也。」《象傳》:「困于酒食,中有慶也。」似乎意謂有喜慶宴會,而飲食過度,酒喝太多,吃太飽。

:紱,音服,祭服,祭祀所穿的蔽膝,通巿、芾、韍、韠。《禮記》作「韍」,《詩經》作「芾」,紱為後出的俗體字。豐卦九三「豐其沛」子夏傳作「豐其芾」,上博簡作「豐丌芾」。《說文》:「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侯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連帶之形,凡巿之屬皆从巿。(韍),篆文巿,从韋从犮。分勿切。」徐鉉注:「今俗作紱,非是。」依徐鉉,紱為後出的俗字,並非本字。鄭玄作「韍」,九五「困于赤紱」,《禮記》有「赤韍」,可為證。

:有多種解釋。一、方才。朱紱方來,天子祭衣始來。《廣雅.釋詁一》:「方,始也。」二、方也可解釋為當,朱紱方來,言天子祭服當來。三、方國。方在《周易》中或解釋為方國、地方,如既濟鬼方。王弼以方為地方,「朱紱方」為異方、遠方。卜辭中方作為方國、地方、方向,並常有「某方來」,言某某方國來。朱紱方來,名為「朱紱」的方國來了。四、某種忌祀。卜辭中常見「方帝」、「勿方帝」,帝為天帝,方疑為某種祭祀儀式。五、屈萬里:「方,旁也,並也。」朱紱方來,朱紱並來。

朱紱方來:朱為純赤,為天子之色。《說文》巿字:「天子朱巿,諸侯赤巿。」朱紱為天子之祭服,九五的赤紱為諸侯之祭服。鄭玄以為「朱紱方來」是文王之受命將王:「文王將王,天子制用朱韍。朱深云赤。」王弼以九二居坎中,為北方,朱色為南方,自南方而來的祭祀服裝,意謂能夠引來遠方的相助:「坎,北方之卦也。朱紱,南方之物也。處困以斯,能招異方者也,故曰朱紱方來也。」

享祀:指向天地鬼神貢獻食物,也就是祭祀。前言朱紱方來,既然祭祀的服裝已從遠方送來,那麼理當開始祭祀。《周易集解》作「亨祀」,義同,古亨通享。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

《象》曰:據于蒺蔾,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繫辭》:易曰:「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耶?

受困於堅硬的石頭,所賴以據守的是有刺而傷人的蒺蔾。進入他的宮室,但見不到妻子,凶。

磐石堅固,可賴以防禦,豫六二「介于石」,言以石為防衛,即據于石。今反為石所困,即孔子說的「非所困而困焉」。蒺蔾為有刺植物,用以困人傷人,反以為據,即孔子說的「非所據而據焉」。此為倒行逆施,太阿倒持,孔子評曰:「既辱且危。」

不見其妻為大凶,不祥之兆。《繫辭傳》孔子解釋此爻:「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耶?」《象》曰:「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不見其妻,是因為死期將到。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崔武子筮得「困之大過」,即困卦六三爻變,為大凶,但崔武子仍執意娶剛喪夫的棠姜,之後因此造成了兒子與妻舅之間的不和與惡鬥,讓政治死敵慶封得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而滅了崔家,崔武子最後因此家破人亡而自殺,齊國的崔氏從此滅亡。

「蒺蔾」即茨。茨,音瓷。爻辭後半言「入于其宮,不見其妻」,此或暗喻夫妻之關係,此典故或與《牆有茨》暗諷的故事相似。《詩序》:「《牆有茨》,衞人刺其上也。公子頑通乎君母,國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公子頑為衛宣公兒子,衛宣公為太子「公子伋」娶宣姜,見宣姜美而據為己有,宣姜後來為宣公生下兩個兒子,還殺害了公子伋。衛宣公死後,公子頑又娶了後母宣姜,宣姜又為公子頑生下三子二女。依《詩序》,《牆有茨》是衛國人諷刺此亂倫醜事而作:

牆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強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牆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毛注:「牆,我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傷牆也。」鄭箋:「國君以禮防制一國,今其宮內有淫昏之行者,猶牆之生蒺藜。」中冓,即內媾,宮內交媾淫亂之事。

言「蒺蔾」不言「茨」者,「蒺」者「疾」也。

【字義】

蒺蔾:一種帶刺的植物,或用於防衛,或用於圜土(監獄)圍困犯人。據于蒺蔾,拿困人及傷人的蒺蔾作為依靠保護,為太阿倒持,危險不在話下,所以孔子說「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虞翻:「蒺蔾,木名。坎為蒺蔾。」孔穎達:「石之為物,堅剛而不可入也。蒺蔾之草,有刺而不可踐也。」程頤:「石,堅重難勝之物。蒺蔾,刺不可據之物。」蔾,或作藜。《爾雅》:「茨,蒺蔾。」

:指宮室。原本這是人安居的地方,但回到自己的房裡,卻見不到自己的妻子,大難已經臨頭,死期將到。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遲疑而徐緩地來,困於剛堅的金車。悔恨,但總算可以有好的結果。

西周青銅器銘文可見周王賜臣朱巿與金車者,如《毛公鼎》,周宣王賜父瘖朱市、玉環、金車......等物,裡面也包含了許多的車器,如「金甬」(可能是車鈴一類的)。

李光地:來徐徐者,喻君子當困時,不欲上進也。困于金車者,招我以車,不容不來也,如是則可羞吝矣。然上近九五之剛中正,乃卦所謂大人者,與之同德,終有亨道。

【字義】

徐徐:舒緩、遲緩貌,因金車受困所以遲遲才來。《說文》:「徐,安行也。」馬融:「徐徐,安行貌。」徐本是安行的意思,引申為舒緩,虞翻:「來欲之初。徐徐,舒遲也。見險,故來徐徐。」王弼解釋為疑懼貌:「徐徐者,疑懼之辭也。」《釋文》:「徐徐,疑懼貌。馬云:安行貌。《子夏》作荼荼,翟同。荼,音圖,云內不定之意。王肅作余余。」荼在此可作二解:一、通舒,舒舒通徐徐,亦有舒緩、疑懼義。《禮記.玉藻》「諸侯荼」鄭玄註:「讀為舒遲之舒。舒懦者,所畏在前也。」《荀子.大略》「諸侯御荼」楊倞註:「古舒字。」二、荼為苦菜,引申為荼毒,荼荼則為苦懼貌。

金車:金屬的車子,指的可能是兵車,或是以大量的銅為裝飾的華麗車子。金,喻指剛強,兌為金,故曰金。兵車受困,因此救兵遲遲無法趕到。《釋文》:「金車本亦作金輿。」金之象除了取自兌卦之外,另有二說:一是以九二陽剛為金,王弼:「金車,謂二也。二剛以載者也,故謂之金車。」何氏:「九二以剛德勝,故曰金車也。」二、《說卦》「乾為金」,虞翻:「否乾為金,乾為車。」虞翻以卦變註解,困為否卦而來,困九二原為否卦上九。否上卦乾的上爻,下於二而成困。唐蘭〈中國青銅器的起源與發展〉:「這種到處用銅作裝飾的車子,稱為金車。」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割鼻又斷腿,紅色祭服無法送達。若能徐緩行之,則能脫困,利於祭祀祈福。

赤紱為祭服,困于赤紱則祭祀無法進行,將不受福祐,因此有凶象。前言劓刖,為使用嚴苛的刑罰,越是要下猛藥,卻越無法達到目的,欲速則不達,因此而讓祭服沒有準時送到。後言若是能改變做法,徐緩行之,則能夠讓祭祀順利進行,祈求福祉。

依唐蘭,赤紱也可能是天子所賜的命服或朝服。《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

九五與九二兩爻上下呼應,九二言朱紱方來,利用享祀;九五言困於赤紱,利用祭祀。朱紱為天子之祭服,赤紱為諸侯祭服。為何九五君位言赤紱,九二臣位言朱紱?九五的赤紱指的可能是其對應的九二,反過來,九二所言的朱紱則是對應的九五。虞翻:「赤紱謂二。」《乾鑿度》則以九二為文王將興,故曰「朱紱方來」。而九五喻指文王為商紂之三公而受困。詳論見九二注。

【字義】

劓刖:分別為割鼻和斷腳的刑罰。割鼻則被傷於上,斷腿則被傷於下,此言上下皆受到傷害。劓,音意,割鼻的刑罰。刖,音月,斷腿的刑罰。虞翻:「割鼻曰劓,斷足曰刖。四動時震為足,艮為鼻。離為兵,兌為刑。故劓刖也。」程頤:「截鼻曰劓,傷於上也。去足為刖,傷於下也。上下皆揜於陰,為其傷害,劓刖之象也。」《釋文》:「荀王肅本劓刖作臲,云不安貌。陸同。鄭云:劓刖當為倪。京作劓劊。案:《說文》:劊,斷也。」依《釋文》,漢時「劓刖」可能與上六同樣作「臲卼」。今本九五「劓刖」以及上六「臲卼」帛書皆作「貳椽」。貳,副、益也。椽為屋樑上承受屋頂的木條,圓曰椽,方曰桷,漸卦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貳椽,不知何義。

乃徐有說:徐緩則可脫困。徐,舒緩,詳見九四來徐徐注。說,脫也。傳統說解釋為悅,如孔穎達註《小象》:「乃寬緩修其道德,則得喜說。」崔憬:「以其居中,當位,故有悅。」程頤:「是始困而徐有喜說也。」但《周易》經文「說」字皆作「脫」用:蒙初六「用說桎梏」,小畜九三「輿說輻」,大畜九二「輿說輹」,遯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睽上九「先張之弧,後說之弧」。以說為悅,是受十翼所影響,十翼中「說」字大致上皆用作「悅」。

困于赤紱:赤紱,諸侯之蔽膝祭衣。困于赤紱,或喻指文王之困于羑里。詳解見九二。虞翻:「赤紱謂二。否乾為朱,故赤。坤為紱,二未變應五,故困於赤紱也。」虞翻以困卦為否卦而來,否卦上六降至二成困。上乾為大赤。

利用祭祀:《釋文》:「祭祀,本亦作享祀。」帛書作「利用芳祀」,帛書芳假借為享。九二作「利用享祀」或「利用亨祀」。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困於葛藟藤蔓之中,又困於讓人不安的高危險地。行動之後悔悟再悔悟,出征為吉。

困於藤蔓之纏繞而無法活動,又處於高處而危險之地。然而窮則變,變則通,如果能因此謀慮而後動,化被動為主動,勇敢出征則吉。上六為窮極而變之時,當以主動積極而突圍,出征為吉。

葛蕾傳統認為是藤蔓而纏繞之草,比喻人之難以脫困。虞翻則以此爻講的是刑罰之事:「兌為刑人。故困于葛藟,於臲卼也。」

《詩經》中有許多與葛蕾相關的詩,葛藟似乎讓人聯想到「蔓延」和「依附」,並發展為兩種引喻:一是子孫之綿延;二是后妃之有儀。但子孫必需依附於先祖之基業,如《文王之什.旱麓》「莫莫葛藟,施于條枚」;后妃則是依附於巍巍夫君,如葛藟之附於南方樛木,《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再從這樣的引喻來看,那麼「困於葛藟」似有兩種可能引喻:一是子孫無以繁衍,或者無所依附;二是后妃不利於夫家,成為牽纏夫家的羈絆。

以上詳論可再參考〈用《詩經》解讀困卦上六「困于葛藟」

與上六對應的六三曰「困于石,據於蒺蔾」,以喻夫妻關係之不倫而相傷。由此推論,葛蕾比喻的也很可能是夫妻關係。困于葛蕾,言后妃之不嫻,原本依附於夫家,今反纏束夫家使其受困。

【卦例】

崔杼娶棠姜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棠公死,崔武子去弔唁時看上棠姜美色而想娶她,剛好棠姜的弟弟東郭偃是他的家臣,於是託東郭偃幫忙娶棠姜。東郭偃以兩人同姓為由勸退崔武子,於是崔武子筮了一卦,遇「困之大過」,即困卦六三爻變,為家破人亡的大凶之卦,但崔武子不顧凶象仍娶棠姜為妻。

崔武子娶了棠姜之後因此造成了兒子與妻舅之間的不和與惡鬥,讓政治死敵慶封得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而滅了崔家,崔武子最後因此家破人亡而自殺。自此之後,齊國的崔氏滅亡。

【字義】

葛藟:當代研究有二說,一、葛蕾為野生葡萄,屬葡萄科植物,又叫葛藟葡萄,在台灣叫光葉葡萄,果實可入藥,據說有潤肺止咳,清熱涼血的功效。二說以藟為藤蔓,葛藟即葛藤。藟,音壘。孔穎達:「葛藟,引蔓纏繞之草。」

臲卼:音「孽勿」,動搖不安,因處於高處而危險不安的樣子。孔穎達:「臲卼,動搖不安之貌。」《說文》作 ,出部:「 ,不安也。《易》曰: 。」段玉裁注:「一本作埶,非也。困上六『于臲卼』,《釋文》云:『臲,《說文》作㓷。卼,說文作。云:,不安也。陸云《說文》作㓷,與今本不同。小徐本作『《易》曰:劓,困于赤芾。』劓字與陸氏合,而多困于赤芾四字,則為九五爻辭,又不與陸合。鍇注仍引上六爻辭,恐四字淺人所增也。九五劓刖,荀、王作臲。鄭云:劓刖當為倪㐳。則兩爻辭義同矣。許作,蓋孟易也。」

動悔有悔:孔穎達:「必須發動其可悔之事,令其有悔可知,然後處困求通,可以行而獲吉。」《日講易經解義》:「若能翻然振作,興起悔悟之思,以改其因循之習。力反而征行則明作有功,而吉可知矣。」王引之認為,有讀為又:「曰,思謀之辭也。言將何以通至困乎?曰:動悔合生有悔,以征則濟矣。」

 

【彖傳】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困,剛揜也:窮困是因為陽剛之氣(君子)受到蒙蔽壓抑。能夠在這個時候面對危險而歡喜以對(險而悅),窮困而還能夠求通的,只有君子。揜,通掩,言剛爻受到遮蔽,可能指九二或九五,九二剛爻坎陷於中,九五為上六所乘。困卦是由否卦卦變而來,否上九降至二,六二升上。因此剛揜比較可能是說九二,言否卦上九至二而坎陷,即剛揜。

險以說:以上下二體卦德解釋卦義。下坎為險,上兌為說。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九二剛中。

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受人言語毀謗而無以取信於人,此時不應當以言說(尚口)來解決問題,只會越描越黑,因此說尚口乃窮。虞翻:「兌為口,上變口滅,故尚口乃窮。」坎為言,而兌為說。言指的是壞話,受人毀謗。兌為言說,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