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48 井卦

Jack 發表於

  井卦 水風井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六四,井甃无咎。九五,井冽,寒泉食。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卦辭  初六  九二  九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彖傳注


【卦名】

今本:井 歸藏:井 帛書:丼 秦簡:井 上博簡:汬

井卦帛書作丼,丼為井字的繁化字。上博簡作汬,為阱的異體字,也可假借為井。

井原意為地面出水的地方,引申亦有泉水之義。由於水源聚人,因此有井的地方往往成為人的聚集地而成村邑。井又可指古代的井田制,也是《說文》說的「八家一井」。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圖:小配)

《說文》作「丼」:「八家一丼,象構韓形。•,之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丼,凡丼之屬皆从丼。」段玉裁注:「《穀梁傳》曰:古者公田為居,丼竈葱韭盡取焉。《風俗通》曰:古者二十畝為一井,因為市交易,故稱市井。皆謂八家共一井也。《孟子》曰: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此古井田之制,因象井韓而命之也。謂井也。韓,井上木闌也。其形四角或八角,又謂之銀牀。」按:,通甕,井卦九二「甕敝漏」。韓為井垣,段玉裁說的井上圍欄。

依《說文》,井為古代的戶政編制,八家為一井,即古代的井田制度。

《周禮》:「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職而平其政。」「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九夫為井」的夫,為田地的單位,九塊田地成一井,中間為公田。周圍八田分屬八戶人家,因此八家一井。

伯益初作井的傳說,則出自《世本》。宋衷:「《世本》云:化益作井。化益,伯益也,堯臣。」另《淮南子.本經訓》:「伯益作井,而龍登玄雲,神棲昆侖。」只不過,伯益所作的「井」究竟是水井?刑法?陷阱,還是《說文》說的「八家一井」的制度?恐怕還有得爭議。

井的甲骨文和今文差不多,象水井之形,四畫為水井的圍欄,而中間中空處為井口。篆文中間多一點作「丼」則是後來所加入,徐中舒認為,中間一點象徵汲水之器:「篆文增.者,示其為汲水所用之器,籍以別捕獸用陷井之井。」這一點也是《說文》所謂的「甕之象也」。

古文中的井,也作「阱」用,即捕獸的陷阱。依徐中舒看法,後來篆文的井字作丼,是為了與作為陷阱的井字作區分。

井也有刑義,法、罰的意思。「刑」古字原作「㓝」,《說文》:「㓝,罰辠也,从井从刀。《易》曰:井,法也。井亦聲。」段玉裁注:「此引《易》說从井之意。井者法也,蓋出《易》說,司馬彪《五行志》引易說同。《風俗通》亦云:井者法也、節也。」許慎所引「《易》曰」不見於今本十翼,可能是漢代時的易傳內容,漢易亦訓井為法,如鄭玄即作此解。

井(刑)也可作型義,典型、典範、效法的意思,如《詩經.文王》「儀刑文王」,《思齊》「刑于寡妻」,《蕩》「尚有典刑」。

卦義

井卦字義:

  • 《說文》:八家一井。(井田制度)
  • 水井,用以養人:傳統註解的主流。
  • 㓝,通刑、型,法也:漢代註解採用此義。
  • 阱,陷阱:當代學者開始採用此義。

傳統註解井卦取水井之義。井以出泉,泉以養人,貴在自清。比喻君子只要誠心養德,民將歸之。

孔穎達這麼說:「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此卦明君子脩德養民,有常不變,終始無改,養物不窮,莫過乎井,故以脩德之卦取譬名之井焉。」鄭玄:「井以汲人,水无空竭,猶人君以政教養天下,惠澤无窮也。」

井卦經文講的是水井如何從敗壞到修復好,最後又為人所飲用的過程。比喻君子修德,最後終為人民所擁戴。井水本身固定在原地不會移動,一旦水質不好或是泉水乾涸,大家就會棄井而去;反之若將水井修好,泉水甘美,群眾自動前來飲水,聚集成邑。

井卦是繼困卦而來,《序卦》:「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困卦是人一直往上爬升之後升無可升,然後窮困無路,井卦則是重新回到基礎,修養德行,這也是窮中求通之正道。

井與困也是相對的一卦,困卦卦義為故廬,無水、窮困。井卦則是修井開源,窮而通之道。有趣的是,井和困兩卦講的似乎都是與「居住」有關,困像是一個被放棄而不再居住的廬舍,井則是遭廢棄之後而重新修好的舊邑而重新聚集人民。

《彖傳》說:「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井卦卦象為木下於水又裝水而出,也就是以木桶汲水,養人而源泉不窮之象。內巽入,外坎險,漸進以通險,雖有險而能逐漸化解之。又巽風本就有驅散坎險之效,如渙卦,取象即是巽風吹散坎險,散心之象。因此井卦亦帶有巽風散險之義。

得井卦凡事應該反躬自省,多積陰德,未雨綢繆,等到自己修身積德夠了,自然水到渠成。若是急功近利,不但欲速而不達,反而遭災,大凶。

六爻以水井形體取象,並以能夠出水養人為有功而吉。下三爻都是未能出水以養人者:初爻為井底的泥,九二為井谷,九三雖是清潔的井水,但還在內卦,尚未出於井。外三爻則是具養人之功者:六四已至外卦,為井壁,也象徵水井的硬體建設。至九五為有功而能養人,曰寒泉食。上六則是井道之成。

漢代如鄭玄和許慎,以井為法。雖然經文顯然談的比較像是水井,但水可引喻為法。就卦象來說,坎為水為法為阱。若以水引喻法,那麼六爻可作為法對於民的影響,初六是拘泥而不行之法。九二是權貴所玩弄之法(射鮒象徵玩樂),九三為遭棄置不用的良法。六四為法之實行框架與基礎建設,九五為益民之良法,而井冽寒泉食亦有刑罰輕之引喻。上六為行之於世的大成之法。

清代王引之認為井卦的井有二義:一是水井,二是陷阱的阱。詳說可參考初六「舊井无禽」注解。當代易學家多有持第二說者,認為井卦談的當是陷阱之事。陷阱用以捕捉禽獸,如「舊井无禽」為破舊的陷阱已經難有收獲。王引之說法可供參考,井字可依經文前後文脈絡,多方取義。但若要將全卦的井都當作阱用,則言過其實了。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 《繫辭》:「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困以寡怨,井以辨義。」
  • 《序卦》: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 《雜卦》:井通而困相遇也。
  • 《易之義》:井者得之徹也。

水井,遷移村邑但不遷移水井,井水原本取之不竭,不會變少也不會變多,大家無不來來往往,井然有序地取用井水。但現在水井乾涸無水了,還來不及取得井水,又打破取水的瓶子,凶。

井水本來源源不絕,來往取水的人很多。但後來由於維護不良,水井壞了,不再出泉而乾涸,因而凶。

前半喻指君子之德,後半喻指修德而不能克終者,《書經.旅獒》所說的:「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孔穎達:「言亦者,不必之辭,言不必有如此不克終者。計覆一瓶之水,何足言凶?以喻人之修德不成,又云但取喻人之德行不恒,不能慎終如始,故就人言凶也。」

高亨、鄧球柏讀作:「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另解,前後半的井或許指不同的事。前半可能談井田,往來井井為人來人往於井然有序的井田之間。「九夫為井,四井為邑」,改邑不改井,更改了邑的編制,但井的編制未改。

【字義】

:《說文》:「更也,从攴、己。」李陽冰:「己有過,攴之即改。」改為更改、變更,改變之義,亦可引申為遷移。依李陽冰注,「改」本義意指自己的改過遷善,此亦符合井卦之卦義。改邑不改井,「改」作遷移義,自古只有人跟著水源而居,沒有水源跟著人走的。因此只有遷移村邑以就井,沒有遷移水井以就村邑的。這是比喻君子若是有德,則自然會得人心,讓眾人追隨於他。孔穎達:「此明井體有常,邑雖遷移而井體无改。」程頤:「井之為物,常而不可改也。邑可改而之他,井不可遷也,故曰改邑不改井。」井與邑也是周的行政編制,所謂「九夫為井,四井為邑」。改邑不改井,謂邑的編制改變,但下一層井的編制並沒改變。

无喪无得:形容井水,水量不會因為被取用而減少,也不會因沒人取用而增加。有如君子之德,不會因為膏澤之人多而減損,也不會因為膏澤之人少而增益。孔穎達:「此明井用有常德,終日引汲,未嘗言損。終日泉注,未嘗言益。」

井井:有多義,一、井井有條,條理分明的樣子。言取水之人,往來相當有秩序。或亦指井田井井有條之貌。《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二、絜靜的樣子。王弼:「不渝變也。」意指井德不變,孔穎達將其詮釋為水的洗滌之性不渝變,而井井則在形容水之洗滌使人潔淨,引申至人心則為絜靜:「此明性常。井井,絜靜之貌也。往者來者,皆使絜靜,不以人有往來改其洗濯之性,故曰往來井井也。」 三、井其井,意指水井盡其養人之用,讓人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享用水井。朱熹:「改邑不改井,故无喪无得,而往者來者,皆井其井也。」程頤:「往來井井,其用也周。常也,周也,井之道也。」《日講》:「井體不遷,无喪无得,而往來者皆得井其井,以為利乎。」 四、往是井,來也是井。荀爽:「此本泰卦。陽往居五,得坎為井;陰來在下,亦為井,故曰往來井井也。」

:音企,乾涸也。井為出泉之所,原本應該是泉水源源不絕,但可能因積泥而讓泉水難出,又遇乾旱,因此乾涸。《說文》:「汔,水涸也。」段玉裁:「《大雅.民勞》傳曰:汔,危也。《周易》汔至亦未繘井,小狐汔濟。虞翻曰:汔,幾也。皆引伸之義。水涸為將盡之時,故引伸之義曰危、曰幾也。」汔從乾涸引申為幾,幾乎、幾近,盡頭、危險。易學家多取「幾」義,幾近的意思。虞翻:「汔,幾也。」《釋文》:「汔,徐許訖反,幾也。」孔穎達:「汔,幾也。幾,近也。」朱熹:「汲井幾至,未盡綆而敗其瓶則凶也。」汔至就是幾乎要汲取到井水但最終卻未能汲取。

:為腋的本字,後轉用為語辭,大略相當於「也」、「又」,只是......的意思。段玉裁:「亦今別作腋,按《廣韵》肘腋作此字,俗用亦為語詞,乃別造此。」孔穎達:「言亦者,不必之辭,言不必有如此不克終者。」依孔穎達意,「亦」有若、如果,「假使......就......」的意思。

:一、汲水,打水。繘音橘或育,原為汲取井水用的繩子,引申為汲取井水,帛書作「汲井」。孔穎達:「繘,綆也。雖汲水以至井上,然綆出猶未離井口。」 二、出也。繘井,出井。言汲水而來不及出於井,打水未成。王引之:「《廣雅》曰:矞,出也。矞與繘通,矞訓為出,故出井謂之矞井,作繘者,字之假借耳。」「亦未繘井者,所汲之水尚未出井口也。」「揆之文義,王注為長。蓋漢代經師說易,有訓繘為出者,而輔嗣用之也。諸家以繘為綆者,失之。」 三、高亨同樣認為繘應作矞,但解釋為穿。矞井即掘井。《說文》:「矞,以錐有所穿也。」矞為以矛往下鑽洞,矞井就是鑽井的意思。

:音雷,弱,繩子纏繞,破敗、破壞。瓶,裝水或汲水的器具。羸其瓶,一、繩子勾纏到水瓶因此而破敗。羸帛書作纍,蜀才作累,鄭玄:「羸讀曰虆。」大壯九三「羸其角」,九四「藩決不羸」,馬融:「羸,大索也。」孔穎達:「羸,拘累纏繞也。」羸通纍或縲,大索,引申為纏繞,羸其瓶為汲水的繩子纏繞了瓶子,致水瓶破損。荀爽:「初欲應五,今為二所拘羸,故凶也。」虞翻:「羸,鈎羅也。艮為手,巽為繘,離為瓶,手繘折其中,故羸其瓶。體兌毀缺,瓶缺漏,故凶矣。」孔穎達:「綆出猶未離井口,而鉤羸其瓶而覆之也。」 二、汲水或裝水的容器壞了。羸或借為儡,《說文》:「儡,相敗也。」儡其瓶,敗其瓶也。傳統皆將羸解釋為敗,或源自此。程頤:「羸,毀敗也。」朱熹:「羸,敗也。」

勞民勸相:慰勞百姓,鼓勵其相互幫助。勞,慰也。相,助也。孔穎達:「勞謂勞賚,相猶助也。井之為義,汲養而不窮,君子以勞來之恩,勤恤民德,勸助百姓,使有功成*,則此養而不窮也。」偽《子夏易傳》:「勞也者,勉民之勞也。」楊萬里:「勞之賚之,君子所以法井之德,勸之相之,君子所以法井之功。勞,資與也,勸,相助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禽,時舍也。

井裡充滿了爛泥巴,井水因污穢而不能飲用。破舊壞掉的水井,無法聚集鳥獸。

這是廢棄已久而不能使用的水井,積滿污泥,無水可喝。比喻君子不修德,則人民就會棄他而去。

初六在井底最下的位置,又不能出水養人,故以泥為喻。

或曰:井泥不食為水井積泥不可飲用,舊井無禽為破舊的陷阱捕獸無法有所收獲。

【字義】

舊井无禽:舊的水井,連禽獸都不來飲用,故無禽。井或借為阱,禽,獲也。舊井无禽為陷阱破舊而一無所獲。師六五田有禽,恒九四田无禽。王引之:「爻凡言田有禽、田无禽、失前禽,皆指獸言之,此禽字不當有異。井當讀為阱。阱字以井為聲,故阱通作井,與井泥不食之井不同。井泥不食,一義也;舊阱无禽,又一義也。」此說受到當代許多學者支持,如高亨,李鏡池。但禽亦可解釋為獲,非如王引之所言,只能解釋為獸。如恒九四「田无禽」王弼注:「雖勞无獲也。」孔穎達:「无禽者,田獵不獲。」朱熹:「占者田無所獲。」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

《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井底射獵小魚,好比裝水的甕破舊而漏水。

井以養人為用,今井不為人所用,卻讓人射獵小魚以取樂。這樣的井,和破掉而漏水的甕一樣無用。

依王弼,此句意思為:井谷出泉時,泉水由上往下注,故曰射。但其泉水只能下注到鮒魚,不能出水養民,失井養民之道,所以稱甕敝漏。孔疏:「谿谷出水,從上注下,水常射焉。井之為道,以下給上者也。而无應於上,反下與初。鮒,謂初也。失井之道,水不上出,而反下注,故曰甕敝漏也。」程頤亦近此說:「射,注也,如谷之下流注於鮒也。甕敝漏,如甕之破漏也。」

李光地:井谷者,井中出水之穴竅也。井能出水,則非泥井也。而其功僅足以射鮒者,上無汲引之人,如瓶甕之敝漏然,則不能自濟於人用也決矣。在卦則以井喻政,以汲之者,喻行政之人,在爻則下體以井喻材德之士,汲之者喻進用之君,上體以井喻德位之君,汲之者喻被澤之眾,三義相因而取喻不同。

【字義】

井谷:井底,有如溪谷,故曰谷。

:王弼以射為注,水由上往下流出:「正似谷中之水,下注敝鮒。」後儒多從之,如程頤:「射,注也,如谷之下流注於鮒也。」射當為射箭、射殺的射。王引之認為,射鮒即射而取之,鮒則是小魚,蓋因井中無大魚:「左思《吳都賦》曰:雖復臨河而釣鯉,無異射鮒於井谷。射鮒與釣鯉竝言,其為射而取之,明矣。蓋晉以前治易者,本有是說,故太沖用之也。鄭王諸家或訓為注射,或訓為厭,皆不得其解而為之辭。」

:鮒音負,小魚。井谷射鮒,井底射小魚。虞翻:「巽為谷,為鮒。鮒,小鮮也。」王肅:「射,厭也。鮒,小魚也。」鄭玄:「九二,坎爻也。坎為水,上直巽。九三艮爻也。艮為山,山上有井,必因谷水所生魚,無大魚但多鮒魚耳,言微小也。夫感動天地,此魚之至大。射鮒井谷,此魚之至小,故以相況。」或曰,鮒為蝸牛、蝦、蛤蟆。程頤:「鮒,或以為蝦,或以為蟆,井泥中微物耳。」《朱子語類.井卦》:「鮒,程沙隨以為蝸牛,如今廢井中多有之。」孔穎達引《子夏傳》:「井中蝦蟆,呼為鮒魚也。」《朱子語類.象》:「程沙隨以井卦有「井谷射鮒」一句,鮒,蝦蟆也,遂說井有蝦蟆之象。......云:『上,前兩足;五,頭也;四,眼也;三與二,身也;初,後兩足也。』其穿鑿一至於此!某嘗謂之曰:『審如此,則此卦當為「蝦蟆卦」方可,如何卻謂之井卦!』」

甕敝漏:汲水或儲水的容器。甕,汲水用的瓶子,卦辭「羸其瓶」的瓶。《說文》解丼字:「•,之象也。」丼中所加的一點象,段玉裁注:「缶部曰:,汲缾也。」甕為的俗字,為汲水的瓶子。敝,破舊不堪使用。漏,漏水。此用以比喻水井有如破掉的甕在漏水一樣,不能用。虞翻:「離為甕。甕瓶毀缺,羸其瓶凶,故甕敝漏也。」高亨引王引之註解「井谷射鮒」的說法,進一步詮釋為:「不能中魚,適穿其甕,而甕以破漏耳。」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井水清澈乾淨,卻沒人飲用,讓人感到傷心。若能夠讓人汲水飲用,有英明的大王,眾人就可以同享福報。

【字義】

:通泄,音洩,清潔也。《說文》:「除去也。」荀爽:「渫去穢濁,清潔之意也,三者得正,故曰井渫。」王弼:「渫,不停汙之謂也。」不停汙,不會停留任何的污穢,清潔之義。引申為疏浚整治,如孔穎達:「渫,治去穢汙之名也。」鄭玄:「 謂已浚渫也,猶臣修正其身以事君。」《孫氏周易集解》:「向秀曰:渫者浚治去泥污也。黃潁曰:浚治也。」

:飲用。

:心痛,引申為傷心。《說文》:「痛也。」干寶:「惻,傷悼也。」孔穎達:「井渫而不見食,猶人修己全絜而不見用,使我心中惻愴,故曰為我心惻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修築井牆,沒有罪咎。

雖然井水早已重新湧出,潔淨可飲,但硬體方面仍需加強,所以現在又要把水井修築好,不只可以吸引人,而且也可以保有水井的完好。目前正在修築時期,不會有罪咎。

井卦到九三為井泥已經清除,泉水再次湧出,已經可以飲用。但是硬體還未完成,為長保井水能夠為眾人所用,必需再加強它的硬體修築。

【字義】

:音宙,原指井壁,這裡指修築井壁。《說文》:「井壁也。」馬融:「為瓦裏,下達上也。」《子夏傳》:「甃,修治也。」虞翻:「以瓦甓壘井稱甃。」干寶:「以甎壘井曰甃。」程頤:「甃,砌累也,謂脩治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井水非常甘冽清澈,清涼的寒泉,受大家的喜愛而紛紛來飲用。

程頤:冽,謂甘潔也,井泉以寒為美,甘潔之寒泉,可為人食也,於井道為至善也。

易祓:三與五皆泉之潔者,三居甃下,未汲之泉也,故曰不食。五出乎甃,已汲之泉也,故言食。

【字義】

井冽:井水清澈。井,井水。虞翻:「泉自下出稱井。」冽,音烈,清澈、清潔貌。《說文》作水字旁:「洌,水清也,从水列聲。《易》曰:井洌寒泉食。」段玉裁注:「許書有洌冽二篆,《毛詩》有冽無洌。『冽彼下泉』傳云:冽,寒也。『有冽氿泉』傳云:冽,寒意。『二之日凓冽』傳云:凓冽,寒氣也,皆不从水。」《釋文》:「冽,音列,王肅音例。」王弼:「冽,絜也。」崔憬:「冽,清潔也。」朱熹:「冽,潔也。」

寒泉:形容泉水非常清涼而甘甜。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井已完成,不要將它覆蓋。有誠信,大吉。

水井已經修好,沒必要將水井蓋起來不讓人知道,而應當誠心開放,供人飲水。此比喻君子修德有成,應當開放自己,兼善天下,讓自己能有益於人。

【字義】

井收勿幕:井已修好,不要把井覆蓋起來。收,收成,成功,指水井已經修復完成,大功告成。或以收為汲水,井收,井可汲水。幕,蓋子,覆蓋。蓋住水井,則不讓人所用。勿幕,不覆蓋水井,代表開放,歡迎使用。虞翻:「幕,蓋也。收,謂以轆轤收繘也。」馬融:「收,汲也。」陸績:「收,井幹也。」程頤:「井以上出為用,居井之上,井道之成也。收,汲取也。幕,蔽覆也。」朱熹:「收,汲取也,晁氏云:收,鹿盧收繘者也,亦通。幕,蔽覆也。」

 

【彖傳】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巽乎水而上水,井:以上下二體卦象解釋卦義。巽為入為木,井卦巽在水下,為木入於水而使水出,以木汲水之象。

井養而不窮也:井水養民而不會有窮困。困為澤無水,井則是泉源不斷。

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剛中為九二或九五。井卦為泰卦卦變而來,泰初九至五,因此主爻為九五,剛中較可能指九五。

无喪无得,往來井井:諸本缺此段,《周易集解》有此段。朱熹:「『无喪无得,往來井井』兩句意與『不改井』同,故不復出。」

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巽木無以行舟,故曰未有功。《彖傳》有五卦言及「往有功」,一卦講「乘木有功」。  需「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坎「行有尚,往有功也」,  蹇「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解「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漸「進得位,往有功也」,渙「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歸納之後可得,「有功」之象主要有兩種:一是坎在外為有功之象,如需、坎、蹇,因坎在外為剛健而不陷,九五中正而多功。若再嚴格定之,坎在外的幾卦,下卦都是陽卦,沒有陰卦。二是有巽進之象者,如漸與渙。其中渙卦彖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唯一例外者是解卦,解卦坎在內,之所以有功是因動而能免乎險。井卦坎在外,但卻說「未有功」,可能因巽在水下,無以達到乘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