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易心得8:論「畢萬筮仕於晉」占例

Lanceral 發表於

《易經》有其深刻的哲學與政治智慧,左丘明之《左傳》和《國語》亦有其美好豐富的道德思想於內,而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或多或少皆有《易》的痕跡在其中,所以我們往往在閱讀《左傳》和《國語》時,可以學習到《易》的義理,以及《易》與《左傳》、《國語》共同契合的道德思想。

今日分享《左傳》一古占例「畢萬筮仕於晉」。此占例出自《左傳》閔公元年,原文記載:

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啟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名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眾。」

初,畢萬筮仕於晉,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為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歸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

故事從畢萬開始。畢萬是畢公高的子孫,本來領有畢國,但被西戎所亡,亡國後的畢萬來到晉國,因其助晉獻公征伐魏國有功,故晉獻公將所得魏地封給畢萬,讓他做了大夫。而畢萬來到晉國時,曾為自己筮了一卦,得到《屯》之《比》。當時辛廖視卦預測畢萬將會在晉國發展得很好,甚至有機會能恢復其最初公侯的地位。我們以太卜之遺法來斷此占,並結合辛廖的斷辭。

首先,《屯》之《比》,初九爻動,今本初九爻辭曰:「盤桓,利居貞,利建侯。」

大意是:徘徊流連此地,利於靜居守持正固,利於建立諸侯。

這句爻辭是有先後之分的,也就是《屯》之始,百廢待舉,且前方有坎險,不宜妄動。於是爻辭要筮得此爻之人稍安勿躁,建立根基,培養實力,日後方能據此建功立業,成一方之諸侯。並且下卦《震》為行動,亦代表諸侯,顯示此人是有實力的,只是時機未到,仍必須靜守且厚植基礎,待時來運轉,即能趁時而起。

辛廖的解占思維大抵就是圍繞著以上《易經》初六爻辭文本,所以他首先就說「吉」,然後敘述《屯》固、《比》入的特性,接著他取象《屯》、《比》二卦。

「《震》為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歸之。」

《屯》下卦為震,爻變成坤成土,於是說《震》為土。而震為車、坤為馬,於是說車從馬,而坤的馬象是來自其卦辭「利牝馬之貞」。「足居之,兄長之」這兩句都是以震象延伸;「母覆之,眾歸之」這兩句則都是以坤象延伸,其中「母覆之」可能是取《屯》卦下互體坤卦,此坤在下卦震上,於是說「母覆之」。

接著,「六體不易」自古有兩種解法:第一,《屯》與《比》皆有兩個上卦、兩個下卦、兩個上互體、兩個下互體,一共八體,即一卦有四體。而此占中,《屯》初九爻變,《屯》下卦由震成坤,僅兩體變,其餘六體不變,故云「六體不易」。郭和杰老師也是採此說。

第二種解法是指前面所述的「《震》為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歸之」這六種取象不變易,即杜預注:「初一爻變,有此六義,不可易也。」故稱「六體不易」。許多研究《左傳》的學者便是採用此說。

最後說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辛廖認為以上是公侯的卦象,並且預測畢萬將會在晉國立下良好根基,其子孫進而能恢復其公侯之身份。

畢萬九世之後的子孫,也就是魏斯﹙畢萬封於魏地後,後世以魏為姓氏﹚,在三家分晉之後成為魏文侯,應了此占。

從《左傳》這個卦例我們可以看出《易經》數個重點:首先,《易》於後世,有所謂《屯》、《坎》、《蹇》、《困》四大難卦,但其實先秦之太卜宗是沒有這樣的說法。《屯》卦雖有天地初始難生之象﹙《彖》﹚,但其卦德是要占得此卦之人能靜守修德,培養實力,以待時起。然而,後世《易》學家則側重「難生」的部份,忽略了整體的卦義。

所以我們於此筮例中可以看出,辛廖並非視《屯》為難卦,相反的,他認為《屯》十分契合畢萬的現況,應視為吉占。

同樣的概念,我們亦可從《左傳》的另一筮例「孔成子立衛靈公」中,為選擇立大公子或二公子而筮得「屯之比」與「不變之屯卦」,皆視為吉占可見一斑。﹙此占例於《左傳》昭公七年﹚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易經》和《左傳》是十分注重「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的概念。「畢萬筮仕於晉」此占中,我們可以看到卜偃一開始說道:「萬,盈數也……諸侯曰萬民。今名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眾。」卜偃肯定「諸侯曰萬民」,亦即諸侯需養萬民,方能「名從盈數」,才「必有眾」。此乃厚德載物之見。

辛廖斷卦曰:「《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事實上,辛廖是藉此占勉勵畢萬須合《屯》固、《比》入二德,兼之努力造福百姓,即「合民、安民」,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兼具,方能成就事業!

時空拉回到兩千多年後,高島在其《高島斷易》述及「屯之比」的筮例中也提到,「雷雨和合,發育萬物,成造化之功。」此為厚德載物;「在上位者,宜用在下之志士,以濟屯難而安生民也……在下者,宜奉戴元首,以祈國家之安寧也。」此為無論上下,皆需自強不息。

習《易》至今,我有一個特別的感想:《易》廣大悉備,六十四卦,各有各的精采,但我們習《易》之人,需掌握住《易》中進德修業的整體智慧。

六十四大時,三百八十六位﹙含用九、用六﹚,每一時、每一位,皆有其特定應變的智慧於其中,此為「變易」。無垠寰宇、萬般情事,《易》僅用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便全數天網於內,以簡馭繁,此為「易簡」。古往今來,念天地之悠悠;物換星移,獨愴然而涕下,真理之行,百世不殆,此為「不易」。劉君祖老師提出《易》的第四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此為「生生之謂易」。而成中英教授在其《易學本體論》中亦提出《易》的第四義,不停地交流互動,永不停歇,此為「交易」;以及第五義,《易》之目的為實現天地萬物的條理組織以及人類世界的和諧繁榮,即世界大同,此為「和易」。

所以無論是傳統的「變易」、「易簡」、「不易」,或是再加上「生生之謂易」、「交易」、「和易」,我們皆可視作「《易》中進德修業的整體智慧精華」。待人處世、建功克難,皆應掌握住這最關鍵的要點,才能事半功倍,遇事迎刃而解。

我們再回到《左傳》故事。

今日分享的筮例「畢萬筮仕於晉」,以及先前分享的「田氏代齊:十世之後的應驗」,此二筮例皆祖先於創業之初能胼手胝足地進德修業,故爾後得國﹙魏、齊﹚;但也於得國之後,子孫日漸驕佚,目光趨於短淺而最終喪國﹙秦滅六國﹚。這豈不是應了《易》中的憂患九卦?甚至《豐卦彖傳》中所說的:「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果真是求豐難,處豐亦難。

蘇轍的《六國論》中即提到:「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疎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是的,「慮患之疎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果真是德之難,難在善始善終!

行文至此,我們似乎可以發現《易》義理與《易》筮之間的一個關聯性:即《易》筮最終必要回到《易》義理的範疇。

司馬遷在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曾述道:「蓋孔子晚而喜《易》。《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後。及完奔齊,懿仲卜之亦云。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專齊國之政,非必事勢之漸然也,蓋若遵厭兆祥云。」

司馬遷於此大大地肯定《易》筮之神妙,然而我讀過許多後世史家批評司馬遷此點,認為他沉於迷信之中,有失第一流史學家的格調。這裡,我認為我們可以用嚴謹的邏輯來分析。

司馬遷自述其《史記》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鄭樵更讚美《史記》為:「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作。」其史學地位可見一斑,並且其中的《平準書》、《貨殖列傳》被認為是超越時代的經濟思想巨作;不僅如此,太史公讚賞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主思想,同樣也是不同凡響之進步觀念。

如此一位「六經之後,惟有此作」的作者,怎能因其肯定占筮的價值,就辱其為迷信之「不入流」呢?這完全不合邏輯。

真正合邏輯的思維應是,如此一位才高識遠的史學宗匠,他既肯定占筮,占筮必有其價值之處,後人應該細讀細究太史公之思想,發掘其肯定占筮的來由為何?而非因其不合己意,便貶之為謬論。

古書中,我最喜《易》、《左傳》、《國語》、《楚辭》和《史記》,愈加親近閱讀,我彷彿能領會其作者的初衷。在這裡我想試論司馬遷肯定占筮的思想緣由,或許我是錯誤的,但亦可供參考,可備一說。

司馬遷之所以肯定占筮的緣由,來自他的「史官之眼」,即「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的一致性的嚴謹邏輯思維,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易》筮最終必要回到《易》義理的範疇。

這是甚麼意思呢?我舉個簡單例子。今日我若有一位用功讀書的朋友,他找我占筮未來聯考成績,無論占筮結果是吉或凶,我皆可將之引導為持續用功則能保吉,或是化凶為吉,為什麼我要如此斷占?因為占筮就是一種有關於機率的剖析,以機率來看,我的這位朋友會有很大機率獲得好成績,所以吉卦就不用說,即便是凶卦,也必有化凶為吉之道,因為他「有其德」。

「畢萬筮仕於晉」與「齊國懿氏嫁女兒與陳完﹙即前述的田敬仲完﹚」二占筮何嘗不是如此?畢萬與陳完在晉國與齊國戰戰競競、勵精圖治,辛廖與懿氏之占卦本就有很大機率是正面的結果,於是吉凶禍福除卦象能顯示外,亦操之在人心,如此,怎麼會不準確呢?

司馬遷一生治史,其「史官之眼」深刻清晰,觀其因,知其果,他怎麼不會領悟《易》筮與《易》義理的關係呢?事實上,他一定清楚明白《易》筮與《易》義理的關係,所以他才會說:「《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非必事勢之漸然也,蓋若遵厭兆祥云。」其中的「蓋若遵厭兆祥云」即是《易》筮最終必要回到《易》義理的範疇。

後世史家責備司馬遷在肯定《易》筮上有失史家之格調,實在是這些史家不懂《易》之真諦!

 

這篇文章從分享古占例「畢萬筮仕於晉」;論述「四大難卦」;強調「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綜析「變易」、「易簡」、「不易」、「生生之謂易」、「交易」、「和易」;點出善始善終之難;到作結《易》筮最終必要回到《易》義理的範疇等,有我一以貫之的思想脈絡。謹以此文作一個註腳,並野人獻曝予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