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彙通》正式推出了!這是梅花易的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本經典好書。
這次易學網不再自印自銷,而是由秀威資訊出版發行,可以在各大網路書店買到,不需再透過易學網購買。
訂價:550元整。 實售價格因書店而異。台灣便利商店取書免運的書店:博客來、金石堂、三民、??(歡迎提供情報)
雖然實際動手寫《梅花易彙通》這本書的時間大約只有一、兩年,但若把近三十年的《周易》研究也算進去,那麼這本書可說積累近三十年的內功。
二十幾年前我還是個學生時,就買了很多梅花易數的相關書籍,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長年來我的精神都專注於《周易》的研究,周邊的一些相關命理,只是大致涉略,了解其框架與內涵大概而已,並不會深入研究。原本對梅花易也是如此。
這些年由於經營易學網,和世界有了頻繁的互動,自己也不斷從中吸取自我成長的養份。期間了解到梅花易與許多江湖技法的關係,也悟出《梅花易》與周易的內在關聯。
於是,大概在五、六年前,重新研究梅花易。這一次,我把一堆相關的命理書丟一邊,直接找到梅花易原文來研究,才發現到,原來梅花易如此簡明而易學。
經過幾年研究與應用之後,大概在二、三年前,我開始投入梅花易數原文的整理,也開始發表一些梅花易的文章,然後零星對外授課。由於我習慣提供學員完整的學習資料,課程的《梅花易數講義》也差不多像是一本未正式發行的書了。
出書很容易,但寫一本好書很難
很多學生收到講義時問說:老師,怎麼不出書?
出書其實很容易,但關鍵在於寫一本夠好的書真的很難。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寫書、出書很了不起。但事實上,要寫一本書,印一本書那是極其容易的事:這只是口袋裡有沒有幾兩銀子的小問題。只要有錢,然後隨便湊些文字,任誰都可以出書的。
但要寫一本好書,就難了。要寫一本值得讓人典藏的書,更是難上加難。
雖然我把易學網的內容傾倒出來,不知可以出版多少「還算不錯」的書。但我期望的是能寫一本值得大家典藏的書。
出書對我來說還有點為難的是:我每天在讀書與研究,想法一直在變,隨時都在修正,根本找不到一個該可寫書的「完成點」。更不知道自己的能量到底要累積多少才可寫出經典水準的東西。
這讓我想到《莊子》中輪扁對桓公說的一句話,意思大概是說,所謂的聖人之書只是「古人之糟魄」。無怪乎孔子述而不作,因為書所能夠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些學術思想的殘渣。
然而,書的確是知識傳承的重要載具。而我在開班授課時,也的確需要標準的教材。所以,把某個階段的研究成果暫且先集結成書有其必要。
壓稿蘊釀
《梅花易彙通》的底稿大概在我開始教授梅花易數這堂課時就已完成八、九成了。並在去年(2016)決定出這本書時,就已在當年年底之前就已全部整理完成,隨時可以印刷出書,離現在有將近十個月時間。
換句話說,我把完成的稿子壓了超過半年多時間,才開始出版發行的「最後一哩路」。如果是以講義寫成的時間來算,那麼又得再加個一年多時間進去。
這是因為當時覺得仍有幾個基本問題沒有解決好,希望多給自己一些時間來處理。
例如,原本的底稿裡,我對於「外應」較偏負面的評斷,但在半年的沉澱與重新思考與反覆研究之後才發現,原來那是很重要的心法,而從這外應可以連向更多的命理與古代的「占候」。這個觀點的轉變,以及相對應的理論修正,剛好在正式交稿給出版社之前來得及改寫。
其次,原本對於梅花易的成書過程並沒有研究得很清楚,雖然原本底稿已經比市面上所有的書都交待得清楚多了,但我要的是終極的答案,而不是比別人更好的答案而已。有趣的是,這個工作是在二校時才被我找到更為完整的證據,也算是這半年多的時間沒有白等。
為什麼學梅花易必買《梅花易彙通》?
- 深入淺出:從陰陽、八卦,到心法。
- 詳細的20個卦例分析:教你掌握實占技巧。
- 原文導讀:學起來更踏實!
- 深入的考證:首次揭露梅花易一書如何產生。
- 精實的原文校訂:幫你找到書中金礦,汰去渣滓。
- 重新句讀與排版:更好的閱讀體驗。
《梅花易彙通》這本書有這許多獨特的地方,是梅花易愛好者不能錯過的經典好書。
深入淺出
這本書是從陰陽、八卦開始談起的,然後再從八卦到易經六十四卦,最後再到最玄虛的占解心法,循序漸進,讓初學者得以輕鬆入門。
例如,如何以陰陽來連結八卦卦象?梅花易中的起卦法那麼亂,到底亂中如何建立秩序?起卦該不該加時間?解卦時周易卦爻辭要如何使用?先天卦和後天卦用法上有什麼重大差異?五行生剋和卦爻辭之間吉凶衝突時該如何取捨與做最終判斷....
20個卦例解析
一般梅花易數的書,頂多只對卷一中的十個卦例做簡單說明,但梅花易全書裡面還隱藏了10個卦例,所以總共有20個卦例,本書很詳細地對這20個卦例一一做導讀、翻譯,與解析,比較。
卦例的解析之所以重要,因為每個卦例都融合所有理論而表現為完整的占解過程,研讀卦例,相當於實占的模擬演練。對於卦例的研究越是嫻熟,實際應用也越能夠得心應手。
由於《梅花易》一書的形成原本就是雜湊而來,所以當中的理論良莠不齊,要有很多深入的研究來釐清那一些是有意義的理論,那一些是不必理會的。透過卦例的研究,有助於釐清與驗證書中那些理論才是有用的。
原文導讀
不管學習任何技能與知識,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研讀一手資料。
既然要學習梅花易,那麼就要深入研讀梅花易原文。直指經典內容,直接從經典學習,才不會人云亦云。
例如,在易學網上就曾經見易友們爭論過一些梅花易中幾個常見的基本問題。
像是起卦時到底是第一數上卦、第二數下卦,還是反過來,第一數下卦,第二數上卦?
原來坊間有很多名師,當中不乏第一學府的大教授,主張第一個數是下卦,第二數是上卦。像這種問題,直接去讀幾個卦例,或者梅花易原文中相關的章節讀過,不可能還會有疑問或爭議,答案自明。
再如,到底起卦時變爻數要不要加時間數?這問題也是梅花易原文中反覆不斷出現的一個議題。雖然最終答案還是有些爭議,但完整讀過原文之後,自己就會清楚要如何取捨。
周易的卦爻辭要不要用呢?梅花易原文中也是時有討論。
諸如此類,一點一滴的任何問題,只要好好閱讀原文,答案不敢說都很清楚,但至少可以讓你知所取捨,心中無所疑惑,如此在應用時,才可靈活而無所窒疑。
但閱讀原文並不是件容易事,特別是梅花易全書理論經常有不一致或者甚至彼此衝突之處,有時同一理論的相關內容又散置多處。因此如何將全書融會貫通,理出頭緒,需要有好的導讀。
本書在每個議題的處理上,都會把散置在全書中的相關資料集結在一起,融會貫通之後,再以原文導讀方式來闡釋與剖析每個理論。由於讀者所吸取的都是最原始的原文資料,因此在學習上會更加踏實而不會有無謂的困惑。
深入的考證
學任何學問都一樣,對於基礎的教材、著作都要有正確的了解。
如果沒有認清「梅花易和邵雍無關」這個事實,並了解這本書是如何寫成的,就很難對《梅花易》的內容有正確的取捨與解讀。
只要用心閱讀,不難發現《梅花易》就是一本偽託之作,不會是邵雍所寫,甚至根本和邵雍沒有任何關聯。
因為該有的證據全都在梅花易原文裡面了,端看你是否願意去面對,誠實地去解讀。
首先,怎有人寫書會以自己的死後諡號自稱的?其次,裡面很多的人物事跡根本都在邵康節之後,甚至到明朝的都有了。
不要跟我說邵雍神機妙算,生前就算出自己諡號和死後的許多人事物等等一類的幹話。就算是算得出,第三人稱的行筆,也等於是在說這不是邵雍所作。
最後,當中所持的理論是很混亂不一的,有些甚至彼此衝突,絕對不是一個人有系統地寫成的,顯然就是到處擷取一些文字雜湊出來的東西。甚至細讀還可以見到隨著理論不斷修正、調整,而陸續加入、堆疊更多理論的痕跡。
以上所說的證據,只是從書中內容證明它是偽作。但我還希望能夠更清楚的描繪與了解,梅花易到底是在什麼時代及背景下如何編纂而成?其內在的理論與方法又源自那裡?它與《周易》又有什麼內在的關聯?
由於《梅花易》過去一直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江湖數術,所以也少有學者去理會這本書。一般大概看了內容之後,蓋上「偽託」的認證戳記就算結案了。因為既然是偽書,就沒什麼值得研究的。所以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並不容易,因為研究資料相當缺乏。
過去,坊間的梅花易數書籍裡,也有少數作者對此書與邵康節的關係持疑,但只可惜未能深入考證更多資訊。這次,《梅花易彙通》的寫成,首次面對並處理了這些問題,並做深入的考證。
大致而言,梅花易開始成書於元末明初,開始時也只有前面的一卷半內容。後來又陸續加入了三要靈應等更多的內容,以及拆字學,最終形成了今本五卷的梅花易。而內在的理論與方法學上,應該是源自於漢代以來的射覆與占候等與八卦解象有關的數術,這種以八卦解象為核心的數術,也是春秋時代筮史占解卦象的主要方法,但在漢代占筮與經學分流之後,就呈現半失傳狀態,而在「射覆」這種文人遊戲中被保存下來。梅花易可說是春秋八卦占法的復興。
在了解成書過程與方法學的核心之後,對於全書的內容就更好取捨了。
《梅花易彙通》基於這樣的深入考證,得以幫助讀者一次掌握梅花易的核心原理,將一些錯誤而俗陋無用東西排除在外。
詳細而精實的校訂
過去以來,多數撰寫梅花易的作者與老師都一廂情願地相信《梅花易》就是邵康節所作,並把書中一切平等地奉為圭臬,把整本書內容全都當作聖賢之言,於是問題就產生了。
由於是雜湊而成,所以梅花易原文存在很多淺薄而低俗的錯誤知識,一本好的梅花易數讀本,一定要能夠為讀者釐清,什麼是梅花易中有價值的隱士絕學,什麼是無用的雜質,這樣讀者才不會被一些錯誤的知識給誤導而走不出來。
《梅花易彙通》前半本是教學文章,而後半則是《梅花易》原文。
這些原文,考校了市面上流通的多套梅花易版本,歷經十幾次的原文校對,並明確的修改或指出內容的一些錯誤。應該是目前為止,校對考證最為精實的一個版本。
如前所述,閱讀原文是研究任何學問的基礎功夫。如果你要在梅花易上做更深入的研究,閱讀二手資料絕對不夠,所以一套良好而可信的原文版本就相當重要了。
但《梅花易》是雜掇拼湊而成的,所以市面上各個版本之間的文字,差異實在很大。這也是我校對過的古書中,最為混亂的一本。
而且校對出一個相對之下較好的版本還不夠,因為《梅花易》本身,當中好的壞的,對的錯的東西全都混雜在一起。所以也有必要在校對中將這些問題清楚指出。
例如,在基本的八卦卦象上,可能某個卦象所有流通的版本都很一致,看似是正確了,但那個卦象顯然就是錯誤的:就是全部版本一起錯的意思。像以坤卦為金,顯然是坤為釜的錯誤。傳統《梅花易》原文的版本,極少有幫讀者一一指出這些錯誤的。
卷三有個〈變卦式八則〉,初次接觸梅花易的人一定會被這部份所吸引,因為難得有圖說明卦象,而且看來很像是卦例的解析,標題更是引人入勝。
但目前為止似乎大家普遍都被「邵雍著」給矇住,對於這個錯誤百出的東西反而特別著迷:因為看不懂,完全不知在講什麼,所以裡面必定有很多玄機。
在了解《梅花易》成書過程而知道要有所懷疑之後,就很容易看出這是怎樣的東西。
- 既然梅花易和邵雍學術思想沒什麼關聯,所以這不會是很多人宣稱的皇極經世的東西。
- 這本書就是《梅花易數》,因此這一定是梅花易數理論裡的東西。
- 這個章節雖然是後來又再加進去的,頂多只是理論的補充或修正,不會突然冒出皇極經世或其他什麼的東西。
- 不但沒能補充或修正梅花易數理論,還有太多極為顯著的離譜錯誤,像基本卦象和卦名都經常講錯,顯然解題者屬於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程度,解卦方法更是亂七八糟,不知所云。
所以你還在期望裡面有什麼深奧的學問,然後埋首苦苦研究?
簡單說:這個根本就是當時有些初學者的解象練習,而且程度連卦象、卦名都常弄錯,然後也被收錄進來了。
換另一種說法,看到這些解題,讓我想到梅花易課程上,許多首次接觸梅花易數的學員,在一知半解之間剛練習起卦解卦,大概就是長這個樣子:卦名和卦象常弄錯,變爻數、體用互變等基本的事還搞不清楚狀況....總之,就是常犯一些基本到不行的錯誤。
再如,最後一卷的拆字數有〈古人相字〉章節,基本上就是《古今圖書集成》所收錄的《新訂指明心法》這本書後所附的《拆字部紀事》摘要。《拆字部紀事》中所記載的拆字故事更多,更詳細。而〈古人相字〉只是摘錄一小部份,當中收錄了一個張乘槎測字的故事。
在《梅花易彙通》出版之前,就我所見,市面上只有一本《梅花易》版本校對較為用心,看出故事中「來遠樓」三字似乎有問題,和後面的測字對不上。為了配合後面「豐」字的拆字,該學者將「來遠樓」修訂為「豐道樓」。但事實上「來遠樓」根本沒有錯,錯的是這個故事後半段的測字誤接到另一個故事,所以原故事中解「來遠」的測字說明不見了,然後莫明其妙地跳出一段拆「豐」字的情節。
由此也可看出《梅花易》絕對是一本「雜湊」的書,特別是在第三卷之後越湊越亂。
諸如此類的錯誤,族繁不及備載,《梅花易彙通》後面的原文裡,都會一一把錯誤或疑義指出。在你買回《梅花易彙通》並好好研讀裡面的原文,詳細和其他流通版本比對,就可知道差別了。
更好的句讀與排版
世傳梅花易,除了版本內容很不齊一,普遍錯誤都相當多之外,句讀和排版也是個問題。
可能是因為梅花易自古就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數術,因此只在民間流行,多數的精英份子對此書完全不看在眼裡,所以普遍來說,每個版本的句讀也都有不甚通順,甚至是錯誤之處。
另一問題,當中有很多章節是用詩體寫成的,但在排版上全都混成一團,從排版上完全看不出來。
《梅花易彙通》中所附的原文,除了重新句讀之外,對於用詩體寫成的章節,也重新排版,讓讀者可以對整節內容一目瞭然。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 Jack. Good books about Plumblossom Numerology are rare. Looking forward to read it.
I will send one to u
HI Mesker:
I will send one to u, is the address the same?
多謝!
Thank you so much Jack, that is very kind of you. Yes, address is still the same.
大陸的淘寶有賣嗎?
老師,問題如上。
應該是沒有
上去搜搜不到。
博客來說可寄送到全球,不知那邊買能不能寄過去就是了。
同上,48頁西林寺占例,變爻餘數為三,是否應為剝之「損」卦
同上,48頁西林寺占例,變爻餘數為三,是否應為剝之「損」卦?
對不起,我自己弄錯了,書上沒錯,應該是剝之艮卦
對不起,我自己弄錯了,書上沒錯,應該是剝之艮卦
博客來免運費
博客來的寄件方式是只要同一筆訂單中重量有達標,就免運費了。所以建議想購買的朋友,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訂;另外博客來不定期會有優惠活動,也可取得更優惠的價格。(我比較常在博客來買書)
似有誤字
新近適購得此書,見廿八頁提及宋人「種放」。因宋史中,「种」姓多見,疑為誤植,故查諸《宋史・隱逸上》,見其名似應為「种放」。還望查證。
感謝指正
的確應該是「种放」,幾乎所有典籍都是這麼寫沒錯。
郭老師49頁最後一行開始「以第一個數為上卦
郭老師49頁最後一行開始
「以第一個數為上卦、第二和第三個數加起來做為下卦,全部的數加起來再加上時間做為”下卦”」(變爻?)
筆誤
正確應該是:
「全部的數加起來再加上時間做為變爻」
文末的「下卦」不正確。
感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