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渙卦 (風水渙)

Jack 發表於

  渙卦 風水渙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初六,用拯馬壯,吉。九二,渙奔其机,悔亡。六三,渙其躬,无悔。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九五,渙其汗,大號,渙王居,无咎。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彖曰:渙亨,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圖:小配)

渙散、離散,逃難,化解危險。

渙卦卦義為離散,逃離危險。但「渙」字當作奐,大美的意思。奐又可假借為渙或換。經文中多數渙字可解釋為逃離,或大美,少數可解釋為換。

帛書作渙,帛書易傳與歸藏作奐。上博簡卦名作,清華簡作可能就是奐的古字。

《說文》:「渙,流散也。」渙原本為水流離散之狀,引申為渙散、離散,這也是《雜卦》說的:「渙,離也。」《序卦》說的:「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這是以渙為離散之義。崔憬解釋說:「人說,忘其勞死,而後可散之以征役,離之以家邦。」

《說文》:「奐,取奐也,一曰大也。从廾,夐省。」帛書《二三子》:「卦曰:『奐亓肝大號。』孔子曰:『奐,大美也。肝言亓內,其內大美,其外必有大聲問。』」此以奐為大美。

卦象下坎水,上巽木,水上有木之象。巽木為舟楫,水上巽木即渡水濟險,所以卦辭說「利涉大川」。此《繫辭》所說:「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水上浮木雖能救人,但漫無方向,因此渙卦可濟險但難成事。又坎是加憂,心病,巽風以散之,所以又有散心,釋疑,除去心病之象。坎為均布,風吹而散之亂之,渙散、散亂之象。

《序卦》:「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渙卦是繼兌卦而來,兌為說服,說服之後人就放心,放心之後人就離散,所以就需要節制。

渙卦之道雖然可以濟險,有病亦可散之,得到緩解,但若是用於做事,則反而難成,必需注意心理的管理。如軍隊打仗,若軍心渙散、毫無軍紀,則必敗無疑。這也是為何渙卦之後接著是節卦,節就是節制的意思。得渙卦,危險可以渡過,但凡事需注意如何收拾渙散的人心。

與渙卦很像的是解卦,兩卦都是化解危險的意思,但於手段與方式上有所不同。解卦是以震行,也就是積極的行動與作為來脫離危險。渙卦則是巽,以舟楫行水,也就是利用外力與智慧來渡險。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大美,亨通,大王來到了宗廟。利於渡大河,利於貞定。

君王到宗廟意謂有大事,集合眾人以敬告於鬼神,有凝聚人心的效用。利涉大川,有利於涉險行事的意思。

王假有廟:大王到了宗廟。假,通徦,至,來到的意思。有,同于。帛書作「王叚于廟」,上博簡作「王叚于庿」。假或假借為嘏,大,至大、極至的意思。王大有廟,意味君王偉大而擁有宗廟。

《象傳》說:「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渙之時人心渙散,需要收拾與凝聚人心,因此先王享祀天帝,建立宗廟。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以強壯的馬來拯救,吉。

在渙散初期,很容易拯救,更何況得到壯馬。初爻,還有壯馬,都是「立馬」、「快速」的隱喻,言盡早、盡快拯救為吉。

拯,拯救。「用拯馬壯」為「馬壯用拯」的倒句,與明夷六二「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同。明夷九二言逃難中大腿受傷而無法逃跑,若有壯馬則能快速逃難,因此而吉。同理,此處的吉並非有所獲得或成就的吉,而是能夠化險為夷,平安逃難的吉。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

《象》曰:渙奔其机,得願也。

渙散逃到一個可以倚身安歇的地方,不再後悔。

机為几的俗字,古人休息時拿來依靠的東西。引申為憑藉,憑藉以休息。隱喻為依靠、安歇。

帛書作「渙賁其階」。賁為飾,通鼖,也有大的意思。「渙奔其机」亦可作「奐賁其几」,奐為大美,奐賁是大美中的大美。或者意指將「几」裝飾得很美麗的樣子。

六三,渙其躬,无悔。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自己逃難,無悔。

初六到六三下三爻都處於危險之中,三爻只有六三與上卦巽木的上九相應,所以是唯一有能力取得外援以逃離危險者。渙其躬,散自身之危難。躬,自身。

「渙其躬」也可作「奐其躬」,通「煥其躬」,大美其自身,讓自己光鮮亮麗的意思。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解散其群眾,大吉。逃離到山丘,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渙其群」也可作「奐其群」,大其群的意思。擁有的群眾眾多,所以為吉。「渙有丘」通「渙于丘」,逃離至山丘。

渙卦講的是乘舟濟險之事,丘為高地可避水之患。前言「渙其群」,言水患或災難之來,即時解散群眾讓大家獲得平安。後言「渙于丘」為群眾成功逃難到高地上。

「渙有丘匪夷所思」,傳統解釋非常分岐。一、要救濟的困難如山丘,不是平常人所能夠想得到的。丘與夷都是雙關語,山丘喻困難,夷是指平地,比喻簡單。兩句意思為,大有為者所能夠做的功業之大,以平常人的心胸、思維是無法理解的。二、依王弼,作「渙,有丘匪夷,所思」,內心所思考的是仍有山丘沒有剷平,憂心仍然有困難未平。丘喻指困難,匪夷即未平,夷為剷平。三、朋黨散去之後又重聚為一大群,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朱熹將前言「渙其群」解釋為散去朋黨,「渙有丘」為朋黨聚而成丘。四、依程頤,為天下渙散,眾人離散之後,又能重新群聚,這般功業,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九五,渙其汗,大號,渙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危險的解除,有如發汗而讓人病癒,君王大舉號令天下,美煥其居所,煥然一新,沒有罪咎。

世傳本作「渙汗其大號」,顯然為文字之錯置,當作「渙其汗大號」。首先,全卦前後經文除初爻之外皆採「渙其…」的句型。其次,根據出土資料,帛書作「渙其肝大號」,帛書《二三子》作「奐亓肝大○」,上博簡作「丌○大唬」,可見應是作「渙其汗大號」。上九言「渙其血」,此言「渙其汗」,文義更有連貫性。

「渙王居」即「煥王居」,大美王居,讓王居煥然一新。或作「換王居」,更換君王的居所。

帛書《二三子》引孔子解釋:「奐,大美也。肝言亓內。其內大美,其外必有大聲問。」「煥其肝」為大美其內在,充實內在的美德。因為內在大美,因此表現於外時說話就很大聲。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流了血,災難過去,憂慮不在,沒有罪咎。

此言險難已過,危險不在,不需再憂心。

血指血液,喻血光之災,也就是災難。渙其血,有流血的意思,血流了但災難也沒了。另有解釋認為,渙其血為治病方法,放了毒血之後自然病除。

「渙其血去逖出」有三種可能的讀法與解釋。一、作「渙其恤,去逖出」,意思為災難已除,不再憂慮,逃難到遠方者得以平安。血作恤,憂慮的意思。逖為遠,遠方。二、作「渙,血去逖出」,意思為災難已除去,憂慮也不在。逖,解釋作憂慮。小畜卦有「血去惕出」的爻辭,比對之下,「其」可能為衍文或助辭,此句意思應作「渙,血去逖出」,「血去逖出」即「血去惕出」。三、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則認為,經文應該是連兩個「血」字而脫去一字,當做「渙其血,血去逖出」。俞樾見解值得採用。古重字往往以兩點來取代,或許因此而讓第二個血字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