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卦 (雷地豫)
豫,利建侯、行師。初六,鳴豫,凶。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六三,盱豫,悔遲有悔。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六五,貞疾,恒不死。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圖:小配) |
豫卦有三個層面的意義:一是預備、預防,有備無患。二是有餘,寬裕。三是豫樂、逸樂。
豫通預,預備、預防的意思,《繫辭傳》:「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即取預備,有備無患之義。
有所預備者就能夠寬裕,事情有餘裕,這也是豫的第二層意思。豫從予從象,本義是大象中的大象。象已是夠大,大象中的大象旨在表現形體很大,又引申為裕,寬裕的意思,又有娛樂或愉快的意思。帛書做「餘」,即取其寬裕而有餘之義。
寬裕者則得以安逸、豫樂,即《象傳》所說的:「豫,先王以作樂崇德。」馬融曰:「豫樂也。」
歸藏卦名為「分」,秦簡及清華簡皆做「介」,這兩個字形體不但相近,而且意思也可相通。分為分別,介則是分界,畫清界線之義。
介本義為甲冑或武士,與豫備之義是互通的,都有戒備、防備之義。介又可解釋為大,如晉卦六二「受茲介福,于其王母」王弼注:「受茲大福于其王母也。」虞翻注:「介,大也。」這又與豫的本義互通,豫本是象中之大者,用形體之龐大進一步引申至寬裕、有餘、豫樂的意思。
至於介與分解釋為界限,分別,可與謙卦古卦名「兼」,兼併之義相對。兼併為合,那麼與兼併相反的當然就是分別、分介(界)了。
綜觀豫卦,其核心意義當為豫樂、安逸,但背後亦有豫備、豫防的意思,這是因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豫之逸樂當以有備無患而能寬裕做為依靠,而其凶應與忌諱則是耽溺,流於怠惰則凶。
卦象為內坤順,外雷震,雷出地上,柔順以動。這是一種順水推舟,順其自然式的行動。反觀大壯卦為剛健於內,雷動於外,為剛以動,是一種強力式的行動,因此容易產生衝撞與衝突。雷震為春,雷在地上即春臨大地之象,所以《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豫卦為雷動震奮的時候,大地鼓舞,萬物繁茂。因此古人以此開始做樂以崇揚道德,祭祀上帝與祖先。
就六爻來看,九四為豫卦之主,一爻居於互體坎之中,上震卦之初爻,為志行之象(坎為志,震為行)。九四下為坤卦三爻所承,為眾應之象(坤為眾,陰承陽為比應)。因此《彖傳》說「剛應而志行」。
就卦序來看,豫卦與謙卦是相綜的一對對卦,是繼同人、大有而來,分別代表禮樂之道,禮與樂是儒家治國理想的兩項主要措施,禮道可從履卦與謙卦之中得見,履與謙彼此旁通,為禮的一體兩面,一實踐於外,一虛心於內,謙亦可謂禮之內化。而豫卦講的則是樂,也就是以娛樂、音樂來教化並陶冶心性。因此就儒家來說,謙豫皆關乎民心之治理。
正所謂「樂者為同,禮者為異」,豫道重在於合同,因此其吉道為感情的交流,用心傾聽。忌則在於不知節制,流於淫逸、耽溺、怠惰。《雜卦傳》「豫怠也」就是以豫之流敝而言。
豫,利建侯、行師。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
豫樂,利於建立諸侯,軍隊出征。
《彖傳》說:「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得到群眾的呼應又志在必行,順著民情而行動,所以為豫。此言建立諸侯,發動軍隊,都是順應民心,而且還有剛強的決心去執行。
《象傳》則說:「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雷動於地上為萬物震奮之象,先王因這樣的啟發而作了音樂來崇揚道德,誠心的將它奉獻給上天和祖先們。李道平認為此樂即《大武》(又名《象》)。
周天子建立諸侯,以做周室之屏藩,此為預防、防禦之道。因此這個「豫」除了解釋為豫樂,也可理解為預備、預防的預。
初六,鳴豫,凶。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
大聲玩樂,凶。
過於淫逸,而至鳴叫。豫之吉在於節制、防患未然,忌在淫逸放縱。初六處於豫樂的開始,一開始就不知自我節制。九四為豫卦卦主,也是唯一陽爻,初六與九四相應,自恃受到九四榮寵,失態放縱,因此而凶。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繫辭》: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敲擊演奏石磬,不到一日,貞定為吉。
此言豫樂有所節制,豫道以節制為吉。不終日言有所節制,不至終日即停止。六二居互體艮之下,知所止之象。
傳統解釋以介為耿介,言人品格耿介堅定如石。依《繫辭傳》,介于石即介如石,言對於事理之分辨清楚而堅定如石。不終日言判斷決策之快速,不等一天過去就可以見機而行事,貞正則吉。
「介于石」當依馬融作「扴于石」,扴為敲擊石頭的聲音,或敲擊石頭。石為「金石絲竹」之石,即磬,古時以玉石所做成的敲擊樂器。扴于石講的即是古代演奏作樂之狀,豫樂應知所節制,因此說「不終日貞吉」。《繫辭》作「介如石」,以介為分別、判斷、分判。介也有甲冑之義,引申為防禦、防備,介于石,為以石為防備,防備堅固如石。然而這與後文「不終日貞吉」於文意不通順。「介」鄭玄作「砎」,為砥礪、磨練的意思。傳統解釋受王弼影響,皆以「介于石」為形容人之品格中正堅定如石。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一早就豫樂,如果悔改晚了那就真的要悔恨了。
傳統解釋「盱豫」為奉承謟媚的逸樂,悔改為宜。言小人因為接近權勢而奉承謟媚以求豫樂,若陷溺其中而遲遲不知回頭,將會後悔。
「盱」原意為張大眼睛,或是睜眼往上看的樣子,這裡有討好別人或奉承謟媚之義。盱也可作誇大之義,盱豫即誇大之享樂,豫宜節制,誇大之豫樂宜及早停止,因此說悔遲有悔。姚信作「旴豫」,同「旭豫」,旭為日出的意思,旴豫,謂一早就享樂。這三種文義中,以姚信說最佳。
第一個悔字是勸戒之辭,告戒悔改。後一悔字為吉凶之判斷,即後悔、悔恨。《繫辭》:「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悔」介於吉凶之間,行為雖有小瑕疵,還不至於凶。若能夠及時改過,則可轉為吉,否則變為凶。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心中猶豫不定。大有獲得,不用懷疑,朋友皆會以你為宗主,群聚而來。
九四為互體坎卦之中,坎為疑,因此曰「猶豫」,猶豫即懷疑。九四作為豫卦唯一的一個陽爻,也是一卦之宗主,上承六五之君,因此遭疑。下有三陰爻為朋眾之象,九四為眾陰所承,因此曰「朋合宗」(朋盍簪)。
傳統解釋以「由豫」為豫樂之所由來。因九四是豫卦的主爻,整卦卦義也都是從九四一爻而來。而在與各爻的關係裡,九四是眾陰爻之所求,因此將大有獲得,眾人當以它為中心群聚而來,所以說「由豫,大有得,朋盍簪」。既然九四是卦主,為眾人所求,那麼就不應有所疑,因此曰「勿疑」。
「由豫」有三種解釋,一作猶豫,二是用豫,三是豫之所由來。三種解釋於爻義皆可通,意義也都相去不遠。
「朋盍簪」多種不同解釋。一、朋友聚合,或者朋友很快聚集過來。盍,音義皆同「合」,合在一起。簪,音ㄗㄢ,原意為髮簪的簪,髮簪用以整理頭髮,把頭髮聚在一起,引申為聚的意思。或引申為速,快速的意思。又作「朋合宗」,意思為朋友皆以九四為宗主,意思與「朋合聚」相近。二、朋也可做「朋貝」解,古代的貨幣,引申為錢財,「朋盍簪」即朋貝合簪,錢財滿聚,財源滾滾之意。此符合前文「大有得」。
六五,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卜問疾病,久久不會死。「貞」為「卜問」的意思。
也可解釋為貞固(偏執)以致成疾,但久而不死。
六五以柔居尊位,大權旁落於九四之大臣,眾陰(群眾、百姓)都歸依於九四,六五又逆乘九四,因此有疾。居坎上,動而成兌,坎為心病,兌為毀折、受傷,故曰疾。此有如周室衰微,雖然王室權力被架空,大權旁落而無法駕馭強勢的諸侯,但仍可擁有虛位不至滅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豫樂至夜,該是結束的時候,改變則沒有罪咎。
豫樂之道已走到盡頭,豫卦忌在耽溺。該是結束豫樂的時候,若再繼續則是沉迷而不知返,將有罪咎。因此告戒「成有渝」,渝者變也,豫道已成就要變。由動而歸靜,則可免於罪咎。
上爻為冥象,升卦上爻亦曰「冥升」。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