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易簡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行去聲,易以鼓反,阻莊呂反

健順者乾坤之性,德者乾坤蘊蓄之德,得諸心者也,即日新盛德之德也。行者乾坤生成之迹,見諸事者也,即富有大業之事也。易簡者乾坤無私之理也,險阻者乾坤至賾至動之事。險者險難也,易直之反,阻者壅塞也,簡靜之反。惟易直無私者,可以照天下巇險之情。惟簡靜無私者,可以察天下煩壅之故。六十四卦,利貞者無非易簡無私之理而已。此節止論其理,言知險知阻,乃健順德行易簡之能事也。未說道聖人與易,至下文說心研慮。方說聖人,八卦象告,方說到易。

 

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說音悅,侯之二字衍,吉作言

能者,人皆不能而聖人獨能之也。能字在前,者字在後者,言能悅心研慮,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亹亹者,惟聖人也。險阻之吉,如大過過涉滅頂,蠱之利涉大川是也。云為即言行二字,變化即以動者尚其變變字。吉字,劉績讀作言,今從之。

聖人事未至,則能以易簡無私之理悅諸心。事既至,則能以易簡無私之理研諸慮,是即乾坤之易簡矣。是以險阻之吉者,知其為吉,險阻之凶者,知其為凶,而定天下之吉凶。險阻之吉者,則教人趨之,險阻之凶者,則教人避之,而成天下之亹亹。是故易必以動者,尚其變也。聖人則即其易簡之理,不必尚其變,而凡有所云為,自變化而莫測。易必以言者,尚其辭也。聖人則即其易簡之理,不必尚其辭,而凡事必有兆,自前知而如神。事之有形迹而為器者,易必以制器者尚其象也。聖人則知以藏往,即其易簡之理,而知其一定之器。事之無形迹而為來者,易必以卜筮者尚其占也。聖人則神以知來,即其易簡之理,而知其未然之來。此則聖人未卜筮,而知險知阻也。

 

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

凡人有事,人謀在先。及事之吉凶未決,方決于卜筮,所以說人謀鬼謀百姓與能也。故《書》曰「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先心而後人,先人而後鬼,輕重可知矣。象者像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凡卦中之畫及天地雷風乾馬坤牛之類也。爻者效天下之動者也,彖者材也,皆有辭也。情即象之情,陽有陽之情,陰有陰之情,乾馬有健之情,坤牛有順之情。剛柔即九六也,相雜則吉凶之理自判然可見。告者告此險阻也,言者言此險阻也,見者見此險阻也。

天地設位,有易簡之理,而知險知阻,此天地之能也。聖人則以易簡之理,悅心研慮,未卜筮而知險知阻矣。然百姓不皆聖人也,于是聖人作易,以成天地之能,所以天下之事,雖至險至阻,其來無窮。然明而既謀于人,幽而又謀于鬼,不惟賢者可與其能,雖百姓亦可以與能矣。然百姓亦可以與能者,豈百姓于易簡之理,亦能悅心研慮哉。蓋八卦以象告險阻,爻彖以情言險阻,剛柔相雜,以吉凶見險阻。是以百姓雖至愚,然因聖人作易之書,其所告所言所見,自能知險知阻矣。所以聖人能成天地之能,而百姓亦與能也。

 

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以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

卦以變為主,故以利言。其言吉者,利人也。其言凶者,人則避之亦利也。愛相攻,家人九五是也。惡相攻,同人九三是也。遠相取,恒之初六是也。近相取,豫之六三是也。情相感,中孚九二是也。情者情實也,對偽而言。偽相感,漸之九三是也。曰相攻曰相取曰相感,即情也。感者情之始動,利害之開端也。取則情已露而悔吝著矣,攻則情至極而吉凶分矣。卦爻中其居皆有遠近,其行皆有情偽,其情皆有愛惡也。凡易之情者,聖人作易之情也。近者近乎相攻相取相感之情也,與上文遠近之近不同。不相得者,不相得其易簡之理,而與之違背也。情兼八卦剛柔,故此節言卦爻之情,下節言人之情。

易之為書,以象告,以情言,見吉凶。百姓固可以與能矣,而人之占卜者,卦中之變動,本教占者趨吉避凶,無不利者也。然變動中有吉有凶,其故何也?以其卦爻之情而遷移也,是故情之險阻不同,有愛惡相攻險阻之情,則吉凶生矣。有遠近相取險阻之情,則悔吝生矣。有情偽相感險阻之情,則利害生矣。凡易之情,以貞為主,貞即易簡之理也。情雖險阻不同,若合乎易簡之理,則吉矣,利矣,無悔吝矣。若近乎相攻相取相感之情,而違背乎易簡之理,則凶矣,悔且吝矣。小而悔吝,中而利害,大而吉凶,皆由此險阻之情而出,此易所以以象告,以情言,見吉凶,使人知所趨避者此也。

 

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叛者背理,慙者羞愧,疑者可否未決,枝者兩歧不一,躁者急迫無涵養,誣善之人,或援正入邪,或推邪入正,故遊蕩無實,失守者無操持,屈者抑而不伸。

相攻相取相感,卦爻險阻之情,固不同矣。至于人之情,則未易見也。然人心之動,因言以宣。試以人險阻之情,發于言辭者觀之,蓋人情之險阻不同,而所發之辭亦異。是故將叛者其辭必慙,中心疑者其辭必枝,吉人之辭必寡,躁人之辭必多,誣善之人其辭必游,失其守者其辭必屈。夫吉者得易簡之理者也,叛疑躁誣。失守者失易簡之理者也,人情險阻不同,而其辭既異如此,又何獨于聖人卦爻之辭而疑之。可見易知險,簡知阻,本聖人成天地之能,而使百姓與能者,亦不過以易簡之理,知其險阻而已。

 

右第十二章

此章反復論易知險,簡知阻,蓋天尊地卑,首章言聖人以易簡之德成位乎天地,見聖人作易之原。此章言聖人以易簡之德,知險知阻,作易而使百姓與能,見聖人作易之實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