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56. 旅卦

Jack 發表於

  旅卦 火山旅

旅,小亨,旅貞吉。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

 卦辭  初六  六二  九三

 九四  六五  上九  彖傳注


 

《序卦》: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圖:小配)

【卦名】

今本:旅 歸藏:旅 帛書:旅 秦簡:旅 清華簡: 上博簡: 海昏簡:旅

《說文》:「軍之五百人為旅,从㫃从从。从,俱也。𣥏,古文旅。古文以為魯衛之魯。 」

㫃,音偃,旌旗飄揚。从為前後相從,甲骨文有時候會從众,有群眾之義。旅字為旌旗之下人眾相從,會指揮軍隊之義,這也有可能在表達行軍、指揮軍隊行進。

段玉裁注:「大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引伸為凡眾之偁,《小雅》旅力方剛。傳云:旅,眾也。又引伸之義為陳。《小雅》殽核維旅。傳云:旅,陳也。又凡言羈旅,義取乎廬,廬,寄也。故《大雅》廬旅猶處處、言言、語語也。又古叚為盧弓之盧。」

依《說文》,旅為軍隊編制,五百人為一旅。段玉裁注引《周禮》大司徒詳細說明古代軍隊編制,五旅為一師,因此一師為2500人。五師為一軍,一軍為12500人。

旅古文用作軍旅義,如《詩.黍苗》「我師我旅」,〈大明〉「殷商之旅,其會如林」,《尚書.大禹謨》「班師振旅」,皆用作軍旅、軍隊義。旅也引申作眾,如《詩.小雅》「旅力方剛」,〈桑柔〉「靡有旅力」,旅力即眾力。旅也作陳列義,如《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周太史占陳敬仲卦曰「庭實旅百」。

現今所用的旅字,多用作羈旅、行旅之義,此義亦見於《易傳》,如復卦《象》曰「商旅不行」。依段玉裁注,此義是從「廬」而來:「又凡言羈旅,義取乎廬,廬,寄也。」此可能是同音之假借。但個人竊疑,此或許是從行軍義而來,金文中旅字常加上車字旁,而楚系簡帛則多加辶字邊,清華簡及上博簡的旅卦卦名即加辵字邊,作。此似在強化其行旅之義,可見行旅之義應該是從旅字本身而得,並非假借他字。

《說文》又有𣥏字,說是旅字古文,用作魯,因此古文中旅與魯亦通。《史記.周本紀》「周公受禾東土,魯天子之命」,「魯天子命」即「旅天子命」,敷陳天子之命也。

《易經》中有旅卦,也有師卦,但無軍。

師卦傳統解釋為眾,眾義是從2500人引申而來。師也取師長義,可能從古代師氏引申而來。但從卦爻辭來看,師取的主要是師的原義,亦即兵眾之義。

旅的傳統注解則取羈旅之義,此孔穎達所說的:「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為旅。」

但從爻辭「旅即次」、「旅焚其次」、「旅于處」來看,旅亦有廬義,廬即在外的寄居之處,暫時之居所。再從六爻的進程以及「得其資斧」、「喪其資斧」來看,旅可能也有軍旅、行軍之義。因此王肅說:「旅,軍旅也。」對比於師,師主要取兵眾、軍隊以及師氏(師長)之義。上九「旅人先笑後號咷」,則取羈旅之義。

當代易學家如李鏡池、高亨等,則以旅為旅人、商旅。因此將「得其資斧」的「資斧」解釋為商旅所用的貨幣。

【卦義】

羈旅在外、客居他鄉、失去住所。

旅原本是指軍隊的編制,五百人為一旅。但後來演變為旅行、羈旅的意思。

《序卦傳》:「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崔憬曰:「作者不居,況窮大甚,而能久處乎?故必獲罪去邦,羈旅於外矣。」依崔憬說法,旅還有獲罪遭流放的意思。這裡的「窮大」指的是豐卦上六「豐其屋,蔀其家」豐卦上六就是「窮大」之象,先是坐擁豪宅(豐其屋),然後是自絕於外(蔀其家)。

《雜卦》說:「豐,多故也。親寡,旅也。」旅卦與豐卦也是相綜的一對卦,豐卦多故,狀況多。旅卦則親寡,身邊可親信的人很少。人流浪在外時,缺乏親戚朋友,人生地不熟,情勢比人強。因此只有小事可以,大事不行,所以卦辭說「小亨」。

卦象為內艮止而外離明,止而不妄動,明而能見機行事,如此才能免於災咎,這也是旅卦的吉道。又艮為門闕,離為聰明,將聰明之人距止於外為旅。相反的,賁卦艮在外,離在內,為養明於內,隱士待訪之象。艮為屋,離火焚之,有焚屋失居之象。六爻就有三爻言及火災:初六斯其所取災,災即火災。九三旅墳其次,上九鳥焚其巢。

《象傳》:「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明」為外卦之離明,象徵聰明智慧而明理。「慎」為內之艮止,謹慎行事,有所不為。「不留獄」則是斷獄之後要馬上執行。離和震合起來為執法之象,即豐卦象傳說「君子以折獄致刑」,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而震之反為艮,離與艮則有執法之反義,賁卦說「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現在旅則說「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此以離為法網為用獄,離上艮下為「不留獄」之象。

得旅卦,通常代表事情狀況不穩定,外在形勢與條件不利於己,小事可以亨通,大事則凶。吉道在於守靜,多看多觀察而少行動。

旅為失次之時,以能柔靜而安為善,故六爻以柔中為吉,如六二得童僕貞,而六五終以譽命。陽爻皆不吉,若有陽動不已之象者,則其凶最大,此九三之焚次而喪童僕貞,上九之焚其巢與喪牛之凶。

【典故】

根據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考證,大壯卦的「喪羊於易」與旅卦,特別是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講的是殷人七世祖王亥客居於「有易國」的故事。顧頡剛考證認為,王亥在有易國以畜牧牛羊為營生,曾有過優渥的生活,但後為有易國君所殺並取其僕人與牛,家破人亡。而在被殺之前還有羊隻被搶的事,但安然渡過。高亨進一步根據這個考證來解釋旅卦,也讓旅卦卦爻辭都有不同於傳統的一翻解釋。

然而,李鏡池認為,《易經》中的典故,當以周民族的故事為主要題材,易與狄古文通,「喪羊于易」、「喪牛于易」的「易」就是「狄」,講的都是古公亶父居於戎狄之間的故事。《周易筮辭續考》:

《易》爻辭之易,我以為即是狄,是鬼方的一族。喪羊于易,以屬於周人之故事為當,不必附會於王亥也。......「喪羊于易」,「喪牛于易」,或即太王被狄人侵逼,由邠遷岐之故事。由孟子說,既然事之以皮幣、犬馬、珠玉,難道不事之以牛羊嗎?

李鏡池對於顧頡剛論點的修正,相當有力,且持之有據。詳論見李鏡池《周易筮辭續考》及《周易通義》相關卦爻辭的註解。

旅,小亨,旅貞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旅,小亨通。旅,正定為吉。

旅於小事可亨通,大事則不可。《易經》的亨和利偶有加「小」者,除旅小亨外,巽亦言小亨。賁卦「亨,小利有攸往」,遯卦「亨,小利貞」。陽為大,陰為小,以陰爻為主爻者則稱小。因此旅卦主爻應是六五,因此《彖傳》說「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

【字義】

明慎用刑而不留獄:明斷而謹慎地使用刑罰,有獄訟則立即執行。不留,不滯留。獄,罪刑之判決。不留獄,案件之判決不可滯留,應馬上執行。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行旅在外而用心瑣碎,因此而引來災難。

《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人窮志短,以至於太過淺狹,過於斤斤計較而引禍上身。

【字義】

瑣瑣:《說文》:「瑣,玉聲也。」段玉裁:「謂玉之小聲也,《周易》旅瑣瑣,鄭君、陸績皆曰:瑣瑣,小也。」原意為玉聲,引申則是小、瑣碎。瑣瑣,非常瑣碎,此言旅人過於計較瑣碎繁瑣之事。孔穎達:「瑣瑣者,細小卑賤之貌也。」陸績:「瑣瑣,小也。」虞翻:「瑣瑣,最蔽之貌也。」程頤:「瑣瑣,猥細之狀。」馬融:「瑣瑣,疲弊貌。」

:此,帛書作「此」。斯其所取災,此其所以自取災害的原因。或以斯為㒋,㒋同廝,賤役也。王應麟引王弼注「為斯賤之役」及唐朝郭京「斯合作㒋」:「後漢《左雄傳》『職斯祿薄』注云:『斯,賤也。』 不必改㒋字。」李光地贊同其說:「易中初爻,多取童稚小子之象,在旅則童僕之象,王氏之說是也。」帛書作「此其所取火」。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象》曰:得童僕貞,終无尤也。

行旅在外而找到旅舍,懷藏其財物,得到的童僕很忠心。

【字義】

旅即次:傳統注解,行旅而停留於旅舍。即,就,近。次,旅舍,客居之所。王弼:「次者,可以安行旅之地也。」程頤:「次舍,旅所安也。」此或指軍隊暫留三日。旅為軍隊,或行軍。軍隊停留一夜的地方為「舍」,二夜為「信」,三夜及以上為「次」,凡停留三夜以上的地方就要回報,以掌握行軍的速度。這個用法在《左傳》中相當普遍,如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孔穎達:「此周公之典,以詳錄師出入行止遲速,因為之名也。兵事尚速,老師費財,不可以久。故《春秋》告命三日以上,必記其次。舍之與信不書者,輕碎,不以告也。兵未有所加,所次則書之,以示遲速。『公次於滑』,『師次於郎』,是也。」師六四師左次,與此旅即次,語法近似。師、旅都是指軍隊。

懷其資:懷,《說文》:「念思也。」懷原為思念之義,此引申為懷藏,如《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藏物於身,指錢財不外露。資,錢財、物資。帛書作「壞其茨」。懷亦作歸來義,如《書.大禹謨》「黎民懷之」,《詩.齊風》「曷又懷止」,因此王弼將懷解釋為來:「懷,來也。......懷來資貨,得童僕之所正也。」爻辭或作「懷其資斧」,高亨持此說。《釋文》:「懷其資本或作懷其資斧,非。」此若作「懷其資斧」,就與九四「得其資斧」相呼應,巽上九「喪其資斧」。

得童僕貞:童僕,僕人,《集解》作「僮僕」,九三同。《說文》:「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僕,給事者。」童為有罪而為奴隸,僕則為僕人。貞,正,堅貞,引申為忠誠,或誠信而可靠,意指得到的童僕很善良而可靠。朱熹:「得其童僕之貞信,則无欺而有賴。」帛書作「得童剝貞」。剝假借為僕。剝卦歸藏及清華簡卦名作僕。九三或讀作「喪其童僕貞」,對比於此爻的「得童僕貞」。或讀作「得童僕,貞」,九三則讀作「喪其童僕,貞厲」。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旅行中所住的旅舍被焚毀,喪失了童僕。堅持則危險。

九三處互體巽中,為前進不果。互體兌下,為毀折、損傷。近於上卦離火,故遭焚。艮為童僕,兌毀之,故喪其童僕。《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失去暫時的安居之所與僕人,損傷很大。以「旅人」對待下屬(把下屬當作旅人),得此傷害乃是應得的。

與九三對應的上九「鳥焚其巢」,亦曰「焚」。

【字義】

喪其童僕貞厲:朱熹讀作「喪其童僕,貞厲」:「喪其童僕,則不止於失其心矣,故貞字連下句為義。」或讀作「喪其童僕貞,厲」,對比於六二的「得童僕貞」。如孔穎達:「故焚其次舍,喪其童僕之正而身危也。」程頤:「下離而喪其童僕之貞信,謂失其心也,如此則危厲之道也。」

以旅與下:以羈旅之道對待僮僕。黃淳耀:「下,即童僕,以旅與下者,謂視童僕如旅人也。」與九三對應的上九,《象傳》說「以旅在上」。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處,未得位也;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昭力》:旅之潛斧,商夫之義也。

旅途中找到歇腳的地方,得到了一些資財以及斧頭,但心中仍然很不愉快。

雖然得到財物與防身及劈荊斬棘之用的斧頭,然而畢竟缺乏棲居之所,因此心中相當不悅。

或以旅為行軍,資斧為代表軍權的斧鉞。得資斧則握有軍權,旅於處則軍旅居而不行。有軍權而不能行軍,因此我心不快。

【字義】

:歇腳、休息的地方。《說文》:「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處原為停止,休息停者,此引申為休息的地方。先前講旅於次,次是旅舍,可以暫時安身。而「處」則只是一個可以暫時歇腳的地方,連暫時安身都沒辦法,因此即使得到了資斧,仍然心中不悅。王弼說的:「客于所處,不得其次,而得其資斧之地,故其心不快也。」小畜上九「既雨既處」。

資斧:資斧有多種說法。1 .資,為物資或財物。斧,斧頭,可以防身,又可開路。王弼:「斧所以斫除荊棘,以安其舍者也。」傳統多採此說。2. 或以資斧為齊斧,利斧也。《周易集解》:「《子夏傳》及眾家並作齊斧,虞喜志林云:齊當作齋,齋戒入廟而受斧。」《釋文》:「張晏曰:齊,整齊也。應邵曰:齊利也。」或曰,利斧即黃鉞斧,《周易集解》:「張軌曰:齊斧蓋黃鉞斧也。」巽上九「喪其資斧」荀爽注即取此義:「軍罷師旋,亦告於廟,還斧於君,故喪資斧。」鉞斧為古代軍隊的軍權象徵,《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鈇鉞」即「斧鉞」。《史記.周本紀》:「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鉞,使西伯得征伐。」《漢書.王莽傳》:「司徒尋初發長安,宿霸昌廄,亡其黃鉞。尋士房揚素狂直,迺哭曰:此經所謂喪其齊斧者也!」「喪其齊斧」即巽上九「喪其資斧」。 3. 資斧為古代的貨幣。當代學者或以資斧為古代銅幣,如唐蘭〈中國青銅器的起源與發展〉:「所謂資斧,是後世貨幣的起源。」李鏡池、高亨,李零亦持此論。李境池認為,旅為商旅,而資斧則是行商所攜的貨幣:「斧,仿農具鑄的銅幣。」「資斧銅幣,不用朋貝而用錢。商人住旅館,不必借住人家。」高亨認為九三「懷其資」當作「懷其資斧」,其注九三曰,斧當讀作布,為古代的錢幣:「古者銅幣有作斧形者,其名即曰斧,其字即作斧,後以布為之,此古今字之變也。然則《易》之斧,指銅幣之斧言也。余注此經時,與友人王獻唐同寓,王氏方撰《中國貨幣史》,據其攷定,中國之有銅幣,蓋在殷周之際,《易》言資斧,即其一證也。」資斧,帛書《周易》作「溍斧」,《昭力》:「旅之潛斧,商夫之義也。」「商夫」之義,或意指這是商人之所宜,那麼資斧當是指貨幣。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

射雉雞,雖然損失一支箭,但最終得到獎賞的命令。

言所喪失的東西不多,但所得到的名聲卻很高。所損失者小,所獲得者多,朱子所說:「雖不无亡矢之費,而所喪不多,終有譽命也。」此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

【字義】

一矢亡:一隻箭亡失,丟失了一支箭。矢,箭。亡,遺失。可能因為箭射中雉雞之後,又讓雉雞逃走,所以連同箭也遺失。虞翻:「五變乾體,矢動雉飛,雉象不見,故一矢亡矣。」依據孔穎達注疏,這丟失的箭,是最後的一支:「譬之射雉,惟有一矢,射之而復亡失其矢。」程頤解釋「亡」為雉雞之亡,言射獵雉雞而一箭斃命:「如射雉一矢而亡之,發无不中,則終能致譽命也。」李光地採用程頤看法,並進一步演繹:「而士執雉以相見,射雉而得,是進身而有階之象也。」依經文基本字義來看,所亡失的是一矢,而非雉。程頤之說,失其義。朱子在《語類》中論其非:「一矢亡之亡字,如秦無亡矢遺鏃之亡,不是如伊川之說。易中凡言終吉者,皆是初不甚好也。」

終以譽命:最終得到獎勵褒揚的命令。譽,名譽,名聲。命,命令。帛書作「冬以舉命」,冬即終。程頤以命為福祿,不知所本:「譽,令聞也。命,福祿也。」福祿的注解,與朱震爵命義近似:「則令譽升聞而爵命之矣。」

上逮:上及,能及於君上,而受譽命。虞翻:「逮,及也。謂二上及也。」孔穎達:「逮,及也,以能承及於上,故得「終以譽命」也。朱熹:「上逮,言其譽命聞於上也。」程頤自成一說,以逮為與:「逮,與也,能順承於上而上與之,為上所逮也。」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鳥巢被焚毀,旅人先是大笑,而後號咷大哭。喪失牛於狄人,凶。

根據顧頡剛考證,此爻講的是殷人祖先王亥客居有易國的故事。王亥在有易國以畜牧為業,最後為有易國君所殺害,並奪去他的僕人還有牛群。王亥最後家破人亡,所以大凶。《象傳》說「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或言王亥其人其事,自此就沒再聽說。王亥在有易的生活原本優渥,因此先笑;後大哭,因為將蒙難被殺。

李鏡池則認為,《周易》當講周人先祖的故事,而不會是殷商的。易與狄通,喪牛於易即喪牛於狄。此爻講的則是周太王時,周人被狄人侵迫,從邠遷於岐山下的周原,全族變成旅人,遷移時逃跑的狼狽情況。

《漢書.外戚傳》引此段經文解釋說:「言王者處民上,如鳥之處巢也,不顧卹百姓,百姓畔而去之,若鳥之自焚也。雖先快意說笑,其後必號而無及也。百姓喪其君,若牛亡其毛也,故稱凶。」

九三「旅焚其次」,離九四「焚如死如棄如」。

【字義】

鳥焚其巢:鳥巢被焚毀,喻指家破人亡。離為鳥,爻處上極,又居巽上,互體巽為木,有鳥巢象。離火焚之,故曰鳥焚其巢。

先笑後號咷:號咷,大哭。號,音豪,大聲叫喊。咷,音逃,哭聲。同人九五「先號咷而後笑」

喪牛于易:傳統多將「易」解釋為難易的易,如王弼:「故喪牛於易,不在於難。」侯果:「喪牛甚易,求之也難。雖有智者,莫之吉也。」程頤:「輕易以喪其順德,所以凶也。牛順物,喪牛于易,謂忽易以失其順也。」朱熹在大壯「喪羊於易」注解懷疑「易」應該當作場所或地方解:「易,容易之易。言忽然不覺其亡也。或作疆埸之埸,亦通。《漢.食貨志》埸作易。」埸音易,田畔之義。鄭玄注大壯九五「喪羊于易」:「易謂佼易也。」《說文》:「佼,交也。」佼易即交易,喪牛於易,在交易中喪失了牛。顧頡剛以易為有易國,李鏡池認為易假借為狄,指的是狄人。易與狄古文通,如小畜六四「血去惕出」渙上九作「逖出」。《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先祖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閒」,至古公亶父時「薰育戎狄攻之」。

以旅在上:處旅而高高在上,尊高自居,那麼視九三就是「以旅以下」。此違旅道,因此其義必焚。王弼:「客而得上位,故先笑也。以旅而處于上極,眾之所嫉也。以不親之身而當嫉害之地,必凶之道也,故曰後號咷。」程頤:「以旅在上,而以尊高自處,豈能保其居。其義當有焚巢之事。」

其義焚也:《釋文》:「一本作宜其焚也。」宜通義,馬融:「義,宜也。」

 

【彖傳】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以卦變和卦德解釋經文。旅卦由否卦而來,否卦六三至五成旅之六五。六五得中於外,又承順上九。止而麗乎明則是上下二體之卦德,下卦艮為止,上卦離為麗為明。麗,附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