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49 革卦

Jack 發表於

  革卦 澤火革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初九,鞏用黃牛之革。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卦辭  初九  六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上六  彖傳注


【卦名】

今本:革 歸藏:革 帛書:勒 清華簡:悈 上博簡:革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圖:小配)

改革、變革、革命、汰舊革新。

《說文》:「革,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屬皆从革。」革字原本指的是皮革,將獸皮的毛除去之後的皮,與原來的皮草有很大的改變,因此引申就是改變、變更,改革。另《說文》引革古文:「 ,古文革,从三十。三十年為一世,而道更也。」其字形構為「三十年」,三十年即一個世代,一世則世道更始,也就是變革。

李光地:「更改之義,有取於革者。革,鳥獸之皮也。鳥獸更四時則皮毛改換,《堯典》『希革』『毛毨』之類是也,六爻取象於牛虎豹者以此。牛之皮至堅韌,難以更革者也。以之繫物則固,故遯二之執用者似之。以之裹物則密,故革初之鞏用者似之。」李光地說法引用了《尚書》,認為革的取義來自於鳥獸的皮毛,因為四時更替的時候鳥獸皮毛會改換而脫落再更新,爻辭中的虎變豹變屬於此類。但牛皮特別堅韌而難以變革,但若用來綁東西又格外堅固,這也是革卦初爻的鞏之用黃牛之革的意思。

帛書卦名作勒,《說文》:「馬頭落銜也。」段玉裁:「《爾雅》:轡首謂之革。革即勒之省,馬絡頭者,轡所係也,故曰轡首。」革可視為勒之省,反之,勒亦可借為革。

清華簡作悈。《說文》:「悈,飭也。」《方言》:「悈,革,老也。」悈與戒通,為警戒的意思,但也可與革互通。

《彖傳》以兩女同居無法相處來講革卦。又引「湯武革命」,命為天命,革命即改變天命,謂天命從夏轉至商,或從商轉到周,改朝換代之義。

上為少女,下為中女,少女和中女無法相處之象。澤水往下要澆熄下面的離火,離火炎上要燒乾上面的澤水,為澤水滅離火,離火滅澤水,水火不相容的卦象,因此終將變革。若是問人際關係和感情,革是一個大凶之卦,表示人與人不但不和,而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這也是《彖傳》說的:「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同樣是少女與中女在一起的睽卦則是孤獨、分離的意思。因離火在上而炎上,澤水在下而滅下,火與澤不同路,相去更遠。意謂兩個女人井水不犯河水,道不同不相為謀。

革也有爐象,《朱子語類》:「鄭少梅解革卦以為風爐,亦解得好。初爻為爐底,二爻為爐眼,三、四、五爻是爐腰處,上爻是爐口。」那麼革鼎兩卦就合為鼎爐。

卦序上,革卦是繼井而來。井卦改邑不改井,但物極必反,所以繼之以革。就如恒卦之後,穩定久了就要遯(逃)、大壯(大撞)一樣。

《雜卦傳》:「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與鼎為一體之兩面,革是去除舊政權,就是改變天命。鼎則是建立新政權,繼承天命。

得革卦代表該是變革的時候,所以革卦的吉應在於改變、變革,若守舊不變則凶。如果是自我反省,自我改變,那麼就是改革、革新;但若是留著讓別人來幫你改變、革新,那麼就變成革命。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
  • 《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 《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變革,天命來臨之日,才能取信於民。大亨通,利於貞定,不再後悔。

「已日」指「天命已改之日」。周武王九年盟津之會時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說:「女未知天命,未可也。」這就是天命未到時。再兩年之後的牧野之誓,風雨大作,群臣皆懼,反而周武王執意伐紂,這才是「已日」,就是天命已到時,也就是可以發動革命的時候。

六二已日乃革之,可將六二視為主爻。就六爻來講,已日對應到的就是六二。

鄭玄: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猶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謂之革也。

孔穎達:革者,改變之名也。此卦明改制革命,故名革也。

【字義】

已日:有多種解釋。一、天命已改之日,意指天命來臨時才是革命之最佳時機,因為只有天命才能夠讓人信服。二、變革已到或已經完成之日。已為已經的已。三、作「己日」,十天干「戊己庚辛」的己。京房納甲以離納己,革下卦為離,納己,故下離主爻六二也曰己日,己日代表吉日。四、當作「巳日」,巳通祀,巳日即祭祀之日。損初九「已事遄往」或作「祀事遄往」。虞翻:「祀,舊作巳也。」

治曆明時:治理曆法,讓人民明白時節。改正朔、建曆法,明白告知百姓已經改朝換代之日。曆法變革之後才算變革完成。上兌為蛻變,下離為日,上兌下離即治曆明時之象。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用黃牛皮革繩將它緊緊繫綁牢固,比喻心志堅定而不為所動。

時機未到,尚無法有所改變。此時可以守成而無法革命。地位與權力還不夠,無法有所做為,所以仍應以鞏固原本的志向與基礎為吉,不能妄動。《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意指不能有所做為。干寶認為,這是講文王還在伺機而動之時,雖然當時天下民心歸周,他仍然按兵不動,事奉殷商。

「鞏用黃牛之革」與遯卦「執之用黃牛之革」義同。遯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象傳》:「執用黃牛,固志也。」因此此段爻辭或與遯六二同樣指將小豬綁好,以免小豬逃跑。遯《象傳》以「固志」,鞏固心志來說明。

【字義】

:音拱,以皮革綑綁東西成束,引申為堅固,也是現今常說的「鞏固」。《說文》:「鞏,以韋束也。《易》曰:鞏用黃牛之革。」韋為獸皮,以韋束即用獸皮束縛、捆綁。馬融:「鞏,固也。」用的是引申義。王弼:「鞏,固也。黃,中也。牛之革,堅仞不可變也。固之所用,常中堅仞,不肯變也。」

黃牛之革:黃牛的牛皮。黃,中色,比喻中庸。牛,比喻柔順。革,牛皮作的革繩。用黃牛皮革的繩子鞏固,則捆綁很緊。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天命已來時才革命,出征吉,沒有罪咎。

天命已降,變革的時機已到,可以取信於人。此時革命順天應民,吉而後不會有罪咎。

六二與九五相應,九五為天,順天命之象。《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此時革命,行動將有嘉賞。

「已日」說明詳見卦辭「已日乃孚」解釋。

王弼《周易略例》:「吉无咎者,本亦有咎,由吉故得免也。」「吉,无咎」是得吉之後才能免於罪咎。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出征為凶,貞定則危險。革命之言必須再三審議,並取得信任。

三為多凶之位,不論出征或貞定不動,都有其困難。但革命已是時勢所然,但若過於急躁,直接出征則凶。必需再三審議各方意見。

出征之所以凶,過於急躁妄動。堅守之所以危險,處革之時,應當變革,不應當固守、守舊。

【字義】

革言三就有孚:有三種解釋。一、革命的言論三次討論可成,才相信可以革命。就,成,合。程頤:「革言,猶當革之論。就,成也,合也。審察當革之言,至於三而皆合,則可信也,言重慎之至。」 二、以「革言三就,有孚」解釋「征凶」的原因,三指的是上卦三個爻,言這三個爻已經遵從命令變革了,說的話也都誠實可信,還去征討,當然就是凶。王弼:「自四至上,從命而變,不敢有違,故曰革言三就。其言實誠,故曰有孚。革言三就,有孚而猶征之,凶其宜也。」 三、言革命之後循序建立新政權的三個步驟。崔憬:「武王克紂,不即行周命,乃反商政,一就也。釋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閭,二就也。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之粟,大賚于四海,三就也。故曰革言三就。」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悔恨消失,已確信,改天命吉。

有孚,有信、可信的意思。改命,改變天命,或改變命令。

虞翻:將革而謀謂之言,革而行之謂之命。

《朱子語類》問:「革下三爻,有謹重難改之意,上三爻則革而善,蓋事有新故,下三爻則故事也。未變之時,必當謹審於其先,上三爻則變而為新事矣。」曰:「然,乾卦到九四爻,謂乾道乃革,也是到這處方變。」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大人的變革像老虎紋一樣的文理煥發,不需占卜就有信驗。

革命之後,有為改制之時,如周公制禮作樂,此時正當大舉建立制度,讓一切步入正軌。此事不待占卜,即有應驗,大吉。

虎變比喻大人的變革,有如老虎般威猛而讓人敬畏,而所建立起的文章制度更有如虎皮一樣的條理分明而文采煥發,所以象傳以「其文炳也」來形容。

【字義】

大人:此言「大人虎變」,上六言「君子豹變」,則君子之政治位階低於大人。大人乃有官職者之稱,君子則是貴族的泛稱。

虎變:變,更也,即變革之義。虎變,言大人之變革,像虎一樣。《象傳》「其文炳也」意指「虎變」取的是其虎紋的彪炳。《周禮》「繼子男執皮帛」,賈公彥疏:「知『諸侯孤飾贄以豹皮,天子之孤飾以虎皮』者,《郊特牲》云:『虎豹之皮,示服猛也。』二者皮中為美,虎皮又貴,天子孤尊,故知義然也。」與諸侯的見面禮要用豹皮為飾,與天子的見面禮則要以虎皮為飾,因虎豹之皮不只是皮中之美者,同時也有威猛之義。《周禮》:「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鄭玄:「王之大射:虎侯,王所自射也;熊侯,諸侯所射;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諸侯之大射:熊侯,諸侯所自射;豹侯,群臣所射。」侯即射箭的靶,以虎皮製作者為虎侯,在王大射禮上由王所自射。豹皮作的靶為豹侯,王大射禮上卿大夫以下人等射豹侯,諸侯的大射禮上則是由群臣所射。則虎紋與豹紋的象徵,分別為王公與臣僚。

:解讀卜筮所呈現的吉凶兆象,《說文》所說的「視兆問也」。孚,信。未占有孚,不待占卜就有信驗。孔穎達:「湯武革命,順天應人,不勞占決,信德自著。」占引申又可作「覘」,視也。《左傳》成公十七年:「公使覘之,信。」未占有孚意謂人民未看到大人就已信服,此形容大人的威猛與威嚴。虞翻:「占,視也。離為占。」馬融:「大人虎變,虎變威德折衝萬里,望風而信。以喻舜舞干羽,而有苗自服;周公修文德,越裳獻雉,故曰未占有孚矣。」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君子變革有如豹一樣的敏捷而文章茂盛,小人則開始洗心革面。出征為凶,安居貞定則吉。

一切改革都已完成,步入尾聲。君子豹變為繼大人虎變之後,虎變則條理分明,豹變則遍地開花。而一般的老百姓則開始洗心革面,順服於新的統治者。此時不宜再征伐,出征則凶,守成居正則吉。此爻言君子和小人跟隨君王改變的敏捷迅速。

【字義】

君子豹變:君子的變革有如豹一樣。豹身形較虎略小,雖然威猛不如虎,但動作更為敏捷迅速。而豹紋斑點則是繁多而茂盛,所以《象傳》以「其文蔚也」形容。

小人革面:百姓改變面目、臉色。小人指百姓、民眾。

其文蔚也:蔚,原指一種蒿草,生長相當茂盛,引申為茂盛的樣子。孔穎達:「明其不能大變,故文細而相映,蔚也。」蔚《說文》引作斐:「分別文也,从文非聲。《易》曰:君子豹變,其文斐也。」

【彖傳】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水火相息:息有三種解釋。馬融:「息,滅也。」虞翻:「息,長也。」王弼兼容生長與消滅兩相矛盾的字義解釋為生變:「息者,生變之謂也,火欲上而澤欲下,水火相戰,而後生變者也。」革卦下卦為離火,離火炎上。上卦為兌澤,澤水毀下,為水火不容之象,即王弼所說的水火相戰。

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下離為中女,上兌為少女。二女同居而水火不容,故曰「其志不相得」。與革卦同樣由中女和少女所組成的睽卦  ,《彖傳》說:「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似乎中女和少女註定是不能好好相處的兩卦,睽卦為各有想法,志不同行,但也互不侵犯。但革卦兩女正面交戰,水火不容。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解釋經文已日乃孚。革為變革之義,變革已成之日,或天命已改之日乃可孚信。已或作巳,通祀,損初九「已事遄往」李鼎祚《周易集解》作「祀事遄往」,祀事即祭祀之事。已或作己,六二為離主爻,下離納己。然而《周易》之中是否始用納甲,大有疑問。蠱卦有「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巽九五有「先庚三日後庚三日」,但這兩處都難以用納甲來解釋。

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解釋經文「元亨利貞,悔亡」。二體卦德為文明以說之象。大亨以正解釋元亨利貞,大亨以正為適當之變革,革而得當才得悔亡。

天地革而四時成:天地因為有變革所以有四時的變化。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言商湯和周武的革命,乃順應天命,呼應民心。革卦成卦主爻為六二,六二承順於九三,為應乎人,因三為人位。六二遠應九五,為順乎天,因五為天位。革卦是乾坤旁通而來,先是乾上之坤三,成夬   與謙  。接著夬二之謙五,成革   與蹇  。革之六二由謙之六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