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大過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頤,須是正則吉。何以觀其正不正?蓋觀頤是觀其養德是正不正,自求口實是又觀其養身是正不正,未說到養人處。觀其所養,亦只是說君子之所養,養浩然之氣模樣。(淵)

「自養」則如爵祿下至於飲食之類,是說「自求口實」。(淵)

問:「『觀頤,觀其所養』,作所養之道;『觀其自養』,作所以養生之術。」曰:「所養之道,如學聖賢之道則為正,黃老申商則為非,凡見於修身行義,皆是也。所養之術,則飲食起居皆是也。」又問:「伊川把『觀其所養』作觀人之養,如何?」曰:「這兩句是解『養正則吉』。所養之道與養生之術正,則吉;不正,則不吉。如何是觀人之養!不曉程說是如何。」(學履)

「頤卦最難看。」銖問:「本義言『「觀頤」謂觀其所養之道,「自求口實」謂觀其所養之術』,與程傳以『觀頤』為所以養人之道,『求口實』謂所以自養之道,如何?」先生沉吟良久,曰:「程傳似勝。蓋下體三爻皆是自養,上體三爻皆是養人。不能自求所養,而求人以養己則凶,故下三爻皆凶;求於人以養其下,雖不免於顛拂,畢竟皆好,故上三爻皆吉。」又問:「『虎視耽耽』,本義以為『下而專也』。蓋賴其養以施於下,必有下專之誠,方能无咎。程傳作欲立威嚴,恐未必然。」曰:「頤卦難看,正謂此等。且虎視耽耽,必有此象,但今未曉耳。」銖曰:「音辯載馬氏云:『耽耽,虎下視貌。』則當為下而專矣。」曰:「然。」又問:「其欲逐逐,如何?」曰:「求養於下以養人,必當繼繼求之,不厭乎數,然後可以養人而不窮。不然,則所以養人者必無繼矣。以四而賴養於初,亦是顛倒。但是求養以養人,所以雖顛而吉。」先生又曰:「六五居貞吉,猶洪範『用靜吉,用作凶』,所以不可涉大川。六五不能養人,反賴上九之養,是已拂其常矣,故守常則吉,而涉險阻則不可也。」直卿因云:「頤之六爻,只是顛拂二字。求養於下則為顛,求食於上則為拂。六二比初而求上,故『顛頤』當為句,『拂經于丘頤』句。『征凶』即其占辭也。六三『拂頤』,雖與上為正應,然畢竟是求於上以養己,所以有拂頤之象,故雖正亦凶也。六四顛頤,固與初為正應,然是賴初之養以養人,故雖顛亦吉。六五拂經,即是比于上,所以有拂經之象;然是賴上九之養以養人,所以居正而吉。但不能自養,所以不可涉大川耳。」(銖)

或云:「諺有『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甚好。」曰:「此語,前輩曾用以解頤之象:『慎言語,節飲食。』」(廣)

問:「伊川解下三爻養口體,上三爻養德義,如何?」曰:「看來下三爻是資人以為養,上三爻是養人也。六四、六五雖是資初與上之養,其實是他居尊位,藉人以養,而又推以養人,故此三爻似都是養人之事。伊川說亦得,但失之疏也。」(學履)。(義剛錄云:「下三爻是資人以養己,養己所以養人也。」)

頤六四一爻,理會不得。雖是恁地解,畢竟曉不得如何是「施於下」,又如何是「虎」。(礪)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六五陰柔之才,但守正則吉,故不可以涉患難。六四「顛頤,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此爻不可曉。(僴)

大過

問:「大過既棟橈,不是好了,又如何利有攸往?」曰:「看彖辭可見。棟橈是以卦體本末弱而言,卦體自不好了。卻因剛過而中,巽而說行,如此,所以利有攸往乃亨也。大抵彖傳解得卦辭,且是分明。」(學履)(洽同)

問:「大過小過,先生與伊川之說不同。」曰:「然。伊川此論,正如以反經合道為非相似。殊不知大過自有大過時節,小過自有小過時節。處大過之時,則當為大過之事;處小過之時,則當為小過之事。如堯舜之禪受,湯武之放伐,此便是大過之事;『喪過乎哀,用過乎儉』,此便是小過之事。只是在事雖是過,然適當其時,便是合當如此做,便是合義。如堯舜之有朱均,豈不能多擇賢輔而立其子,且恁地平善過。然道理去不得,須是禪授方合義。湯武豈不能出師以恐嚇紂,且使其悔悟修省。然道理去不得,必須放伐而後已。此所以事雖過,而皆合理也。」(僴)

易傳大過云:「道無不中,無不常。」聖人有小過,無大過,看來亦不消如此說。聖人既說有大過,直是有此事。雖云大過,亦是常理,始得。因舉晉州蒲事云:「舊常不曉胡文定公意,以問范伯達丈,他亦不曉。後來在都下,見其孫伯逢,問之。渠云:『此處有意思,但是難說出。如左氏分明有稱君無道之說。厲公雖有罪,但合當廢之可也,而欒書中行偃弒之,則不是。然畢竟厲公有罪,故難說,後必有曉此意者。』」(賜)

澤滅木。澤在下而木在上,今澤水高漲,乃至浸沒了木,是為大過。又曰:「木雖為水浸,而木未嘗動,故君子觀之而獨立不懼,遯世無悶。」(礪)

小過是收斂入來底,大過是直行去底,如獨立不懼,遯世无悶是也。(淵)

藉用白茅亦有過慎之意。此是大過之初,所以其過尚小在。(淵)

問:「大過棟橈,是初、上二陰不能勝四陽之重,故有此象。九三是其重剛不中,自不能勝其任,亦有此象。兩義自不同否?」曰:「是如此。九三又與上六正應,亦皆不好,不可以有輔,自是過於剛強,輔他不得。九四棟隆,只是隆,便不橈乎下。過涉滅頂,不可咎也,恐是他做得是了,不可以咎他,不似伊川說。易中无咎有兩義,如不節之嗟无咎,王輔嗣云,是他自做得,又將誰咎?至出門同人无咎,又是他做得好了,人咎他不得,所以亦云又誰咎也。此處恐不然。」又曰:「四陽居中,如何是大過?二陽在中,又如何是小過?這兩卦曉不得。今且只逐爻略曉得,便也可占。」(礪)

大過陽剛過盛,不相對值之義,故六爻中無全吉者。除了初六是過於畏慎无咎外,九二雖无不利,然老夫得女妻,畢竟是不相當,所以象言過以相與也。九四雖吉,而又有他則吝。九五所謂老婦者,乃是指客爻而言。老婦而得士夫,但能无咎无譽,亦不為全吉。至於上六「過涉滅頂,凶,无咎」,則是事雖凶,而義則无咎也。(銖)

過涉滅頂,凶。不可咎也。東漢諸人不量深淺,至於殺身亡家,此是凶。然而其心何罪?故不可咎也。(夔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