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辭上傳下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御纂周易折中卷十四

繫辭上傳(下)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

【本義】十翼皆夫子所作,不應自著「子曰」字,疑皆後人所加也。窮理則知崇如天而德崇,循理則禮卑如地而業廣,此其取類,又以清濁言也。

【集說】

○ 韓氏伯曰:極知之崇,象天高而統物。備禮之用,象地廣而載物也。

○ 孔氏穎達曰:言易道至極,聖人用之以增崇其德,廣大其業。

○ 《朱子語類》云:知識貴乎高明,踐履貴乎著實,知既高明,須放低著實作去。

○ 又云:知崇者,德之所以崇。禮卑者,業之所以廣,蓋禮纔有些不到處,便有所欠闕,業便不廣矣。惟極卑無所欠闕,所以廣。

○ 又云:禮卑是卑順之意,卑便廣,地卑便廣,高則狹了。人若只揀取高底作便狹,兩腳踏地作方得。

○ 吳氏澄曰:崇德者,立心之易,而所得日進日新也。廣業者,行事之簡,而所就日充日富也。德之進而新,由所知之崇,高明如天;業之充而富,由所履之卑,平實如地。

○ 張氏振淵曰:知,即德之虛明炯於中者。禮,即業之矩矱成於外者。天運於萬物之上,而聖心之知,亦獨超於萬象之表,故曰崇效天。地包細微,不遺一物,而聖人之禮,亦不忽於纖悉細微之際,故曰卑法地。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本義】天地設位而變化行,猶知禮存性而道義出也。成性,本成之性也。存存,謂存而又存,不已之意也。

○ 此第七章

【集說】

○ 《朱子語類》曰:識見高於上,所行實於下,中間便生生而不窮,故說易行乎其中,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 俞氏琰曰:人之性,渾然天成,蓋無有不善者,更加以涵養功夫,存之又存,則無所往而非道,無所往而非義矣。

○ 林氏希元曰:此承上文「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而言,意謂天地設位,則陰陽變化,而易行乎其中矣。聖人知禮至於效天法地,則本成之性,存存不已,而道義從此出,故曰道義之門。蓋道義之得於心者,日新月盛,則德於是乎崇矣。道義之見於事者,日積月累,則業於是乎廣矣,此易所以為聖人之崇德廣業,而易書所以為至也。

○ 盧氏曰:天地位而易行,是天地德業之盛。知禮存而道義出,是聖人德業之盛。

○ 吳氏曰慎曰:道義之出不窮,猶易之生生不已也,然未有不存存而能生生者。

【案】門字不可專以出說,須知兼出入兩意。知崇於內,則萬里由此生,是道所從出之門也。禮卑於外,則萬行由此成,是義所從入之門也。若以四德配,則知屬冬,禮屬夏,道即仁也,屬春,義屬秋。仁主出而發用,然非一心虛明,萬理畢照,則無以為發用之源。義主入而收斂,然非百行萬善,具足完滿,亦無以為收斂之地矣。此造化動靜互根,顯諸仁藏諸用之妙,其在人則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

【總論】項氏安世曰:此章言聖人體易於身也,知窮萬理之原,則乾之始萬物也。禮循萬理之則,則坤之成萬物也。道者義之體,智之所知也。義者道之用,禮之所行也。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本義】賾,雜亂也。象,卦之象,如說卦所列者。

【集說】

○ 《朱子語類》云:賾,雜亂也,古無此字,只是嘖字。今從𦣞,亦是口之義,與《左傳》嘖有繁言之嘖同,是口裏說話多雜亂底意思,所以下文說不可惡,先儒多以賾為至妙之意,若如此說,何以謂之不可惡,賾只是一箇雜亂冗鬧底意思。

○ 吳氏澄曰:不以彖對爻言,而以象對爻言者,文王未繫彖辭之先,重卦之名謂之象,象先於彖,言象則彖在其中。

○ 胡氏炳文曰:擬者象之未成,象者擬之已定。姑以乾坤二卦言之,未畫則擬陰陽之形容,於是為奇耦之畫,畫則象也,已畫又取象天地、首腹、牛馬,以至於為金為玉、為釜為布之類,皆象也。

○ 鄭氏維嶽曰:擬之在心,象之在畫。

○ 張氏振淵曰:擬諸形容者,擬之陰陽也,在未畫卦之先。象其物宜,正畫卦之事。擬是擬其所象,象是象其所擬。物而曰宜,不獨肖其形,兼欲盡其理。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本義】會,謂理之所聚而不可遺處,通,謂理之可行而无所礙處,如庖丁解牛,會則其族,而通則其虛也。

【集說】

○ 《朱子語類》云:會以物之所聚而言,通以事之所宜而言。會是眾理聚處,雖覺得有許多難易窒礙,必於其中卻得箇通底道理,乃可行爾。且如事理間,若不於會處理會,卻只見得一偏,便如何行得通。須是於會處都理會,其間卻自有箇通處,這「禮」字又說得濶,凡事物之常理皆是。

○ 又云:會而不通,便窒塞而不可行。通而不會,便不知許多曲直錯雜處。

○ 吳氏澄曰:會通,謂大中至正之理,非一偏一曲有所拘礙者也。聖人見天下不一之動,而觀其極善之理以行其事,見理精審,則行事允當也。以處事之法為辭,繫於各爻之下,使筮而遇此爻者,如此處事則吉,不如此處事則凶也。

○ 胡氏炳文曰:不會則於理有遺闕,如之何可通?不通則於理有窒礙,如之何可行?通是時中,典常是庸。

○ 蔡氏清曰:觀會通,行典禮,且就天下之動上說,未著在易。將此理係之於易以斷其吉凶,是爻辭之所以為爻辭者,乃所以效天下之動也,故謂之爻。

○ 趙氏光大曰:通即會中之通,據事理而言則曰通,據聖人立為常法而言則曰典禮。典,常也。禮者理之可行者也。

○ 何氏楷曰:會如省會之會,自彼而來者面面可至。通如通都之通,自此而往者方方可達。

○ 錢氏澄之曰:事勢盤錯之會,人見為有礙者,聖人觀之必有其通,非權宜之行,而典禮之行,蓋確乎不可易也。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本義】惡,猶厭也。

【集說】

○ 《朱子語類》云:雜亂處人易得厭惡,然都是道理中合有底事,自合理會,故不可惡。動亦是合有底,上面各自有道理故自不可亂。

○ 吳氏澄曰:六十四卦之義,所以章顯天下至幽之義而名言宜稱,人所易知,則自不至厭惡其賾矣,三百八十四爻之辭,所以該載天下至多之事,而處決精當,人所易從,則自不至棼亂其動矣。

○ 潘氏士藻曰:有至一者存,所以不可惡。有至常者存,所以不可亂。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本義】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而法行之,此下七爻,則其例也。

【集說】

○ 王氏宗傳曰:擬之而後言,擬是象而言也,擬是而言,則言有物矣。議之而後動,議是爻而動也,議是而動,則動惟厥時矣。

○ 《朱子語類》云:擬議只是裁度,自家言動,使合此理,變易以從道之意。

○ 胡氏炳文曰:聖人之於象,擬之而後成,學易者如之何不擬之而後言。聖人之於爻,必觀會通以行典禮,學易者如之,何不議之而後動。前言變化,易之變化也。此言成其變化,學易者之變化也。

嗚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本義】釋中孚九二爻義。

【集說】

○ 韓氏伯曰:鶴鳴於陰,氣同則和。出言戶庭,千里或應,出言猶然,況其大者乎。千里或應,況其邇者乎。故夫憂悔吝者存乎纖介,定失得者愼於樞機。是以君子擬議以動,愼其微也。

○ 蔡氏淵曰:居其室,即在陰之義。出其言,即鳴之義。千里之外應之,即和之之義。感應者心也,言者心之聲,行者心之迹,言行乃感應之樞機也。

○ 保氏八曰:「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樞動而戶開,機動而矢發,小則招榮辱,大則動天地,皆此唱而彼和,感應之最捷也。

○ 汪氏砥之曰:居室照在陰看中孚者,誠積於中,在陰居室,正當慎獨以脩言行而進於誠也。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本義】釋同人九五爻義。言君子之道,初若不同,而後實无間。斷金如蘭,言物莫能間,而其言有味也。

【集說】

○ 韓氏伯曰:君子出處默語,不違其中,其跡雖異,道同則應。

○ 耿氏南仲曰:「或出或處,或默或語」者,物或間之,而其迹異也。迹雖異而心同,故物不得而終間焉。其利斷金,則其間除矣,間除則合,故又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其相好之無斁也。

○ 《朱子語類》云:同心之利,雖金石之堅,亦被他斷決將去,斷是斷作兩段。

○ 俞氏琰曰:出處語默,即「先號咷後笑」之義。二人同心,斷金臭蘭,即相遇之義。

○ 錢氏志立曰:斷金,言其心志之堅,物不得間也。如蘭,言其氣味之一,物不能雜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本義】釋大過初六爻義。

【集說】

○ 程氏敬承曰:天下事成於慎而敗於忽,況當大過時,時事艱難,慎心不到,便有所失,故有取於慎之至,言寧過於畏慎也。

【案】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此句須對卦義看。卦取棟為義者,任重者也。茅之視棟,為物薄矣。然棟雖任重而猶有橈之患,故當大事者,每憂其傾墜也。若藉茅於地,則雖重物而不憂於傾墜矣。豈非物薄而用可重乎。自古圖大事必以小心為基,故大過之時,義雖用剛,而以初爻之柔為基者此也。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本義】釋謙九三爻義。「德言盛,禮言恭」,言德欲其盛,禮欲其恭也。

【集說】

○ 楊氏萬里曰:人之謙與傲,係其德之厚與薄。德厚者無盈色,德薄者無卑辭。如鐘磬焉,愈厚者聲愈緩,薄者反是。故有勞有功而不伐不德,唯至厚者能之。其德愈盛,則其禮愈恭矣。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本義】釋乾上九爻義,當屬《文言》,此蓋重出。

【集說】

○ 孔氏穎達曰:上既以謙德保位,此明無謙則有悔,故引乾之上九亢龍有悔,證驕亢不謙也。

○ 王氏宗傳曰:知聖人深予乎謙之九三,則知聖人深戒乎乾之上九,何也?亢者謙之反也,九三致恭存位,上九則貴而无位,九三萬民服,上九則高而无民,九三能以功下人,上九則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此九三所以謙而有終,上九所以亢而有悔也。

不出戶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本義】釋節初九爻義。

【集說】

○ 蔡氏淵曰:不言則是非不形,人之招禍,惟言為甚,故言所當節也。密於言語,即不出戶庭之義。

○ 吳氏澄曰:此爻辭所象,慎動之節,而夫子以發言之辭釋之。程子曰:在人所節,惟言與行。節於言則行可知,言當在先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本義】釋解六三爻義。

○ 此第八章,言卦爻之用。

【集說】

○ 孔氏穎達曰:此結上不密失身之事,事若不密,人則乘此機危而害之,猶若財之不密,盜則乘此機危而竊之。

○ 胡氏瑗曰:小人居君子之位,不惟盜之所奪,抑亦為盜之侵伐矣。蓋在上之人,不能選賢任能,遂使小人乘時得勢而至於高位,非小人之然也。

○ 陳氏琛曰: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則處非其據,而盜思奪之矣。且小人在位,則慢上暴下,人所不堪,而「盜思伐之矣」。

○ 趙氏光大曰:強取曰奪,執辭曰伐。

【案】慢、暴如陳氏說亦通,然以慢字對下文慢藏觀之,則當為上褻慢其名器而在下之小人得肆其殘暴之義,方與伐字相應。蓋奪者禍止其身也,伐者禍及國家也。慢藏誨盜以喻「上慢下暴,盜思伐之」。冶容誨淫以喻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

【總論】

○ 谷氏家杰曰:此章重擬議成變化句,前章以存存用易,尊德性也。此章以擬議用易,道問學也。

【案】此上二章申「君子所居而安者」一節之義,得易理於心之謂德,成易理於事之謂業,聖人猶然,況學者乎,是故不可以至賾而惡也,不可以至動而亂也,擬之於至賾之中,得聖人所謂「擬諸形容」者,則沛然無疑而可以言矣。議之於至動之際,得聖人所謂觀其會通者,則確然不易而可以動矣。知禮成性,不待擬議而變化出焉者,聖人之事也。精義利用,擬議以成其變化者,學者之功也。中孚以下七爻舉例言之。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本義】此簡本在第十章之首。程子曰:宜在此,今從之。此言天地之數,陽奇陰耦,即所謂河圖者也。其位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就此章而言之,則中五為衍母,次十為衍子,次一二三四為四象之位,次六七八九為四象之數,二老位於西北,二少位於東南,其數則各以其類交錯於外也。

【集說】

○ 郭氏雍曰:天數五,地數五者,此也。《漢志》言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故或謂天一至五為五行生數,地六至地十為五行成數,雖有此五行之說,而於易無所見。故五行之說,出於歷數之學,非易之道也。

○ 《朱子語類》云:自「大衍之數五十」,至「再扐而後掛」,便接「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至「可與祐神矣」為一節,是論大衍之數,自「天一至地十」,卻連「天數五至而行鬼神也」為一節,是論河圖五十五之數,今其文間斷差錯,不相連接,舛誤甚明。

○ 項氏安世曰:姚大老云,天一地二至天九地十,班固《律歷志》及衛元嵩《元包運蓍篇》皆在天數五地數五之上。

○ 吳氏澄曰:案《漢書律歷志》,引此章「天一地二」至「行鬼神也」,六十四字相連,則是班固時此簡猶未錯也。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本義】此簡本在大衍之後,今按宜在此。天數五者,一三五七九皆奇也。地數五者,二四六八十皆耦也。相得,謂一與二,三與四,五與六,七與八,九與十,各以奇耦為類而自相得。有合,謂一與六,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五與十,皆兩相合。二十有五者,五奇之積也。三十者,五耦之積也。變化,謂一變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變成之。三變生木,而八化成之。四化生金,而九變成之。五變生土,而十化成之。鬼神謂凡奇耦生成之屈伸往來者。

【集說】

○ 孔氏穎達曰:言此陽奇陰耦之數,成就其變化,而宣行鬼神之用。

○ 程子曰:數只是氣,變化鬼神亦只是氣。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變化鬼神,皆不越於其間。

○ 龔氏煥曰:「五位相得」之說,當從孔氏,蓋既謂之「五位相得」,則是指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而言。且一二三四之相得不見其用,不若孔之的也。

【案】龔氏之意,謂相得者,言四方相次,如一三七九,二四六八是也。有合者,言四方相交,如一六、二七,三八、四九是也,此說極合圖意。蓋相得者,是二氣之迭運,四時之順播,所以成變化者此也。有合者,是動靜之互根,陰陽之互藏,所以行鬼神者此也。然成變化,行鬼神,不直言於相得有合之後,必重敘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者,蓋非重敘細數,則無以見相得者之自少而多,自微而盛,有合者之多少相間,微盛相錯,而往來積漸之迹,屈伸交互之機,有所未明者矣。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本義】大衍之數五十,蓋以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又止用四十有九,蓋皆出於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兩,謂天地也。掛,懸其一於左手小指之間也。三,三才也。揲,間而數之也。奇,所揲四數之餘也。扐,勒於左手中三指之兩間也。閏,積月之餘日而成月者也。五歲之間,再積日而再成月,故五歲之中,凡有再閏,然後別起積分,如一掛之後,左右各一揲而一扐,故五者之中,凡有再扐,然後別起一掛也。

【集說】

○ 韓氏伯曰:王弼曰:演天地之數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

○ 孔氏穎達曰:分而為二以象兩者,五十之內去其一,餘有四十九,合同未分。今以四十九分而為二,以象兩儀也。掛一以象三者,就兩儀之間,於天數之中,分掛其一以象三才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時者,分揲其蓍,皆以四四為數,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者,謂四揲之餘,歸此殘奇於扐而成數,以象天道歸殘聚餘,分而成閏也。五歲再閏者,凡前閏後閏,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歲之中,故五歲再閏。

○ 張氏浚曰:歸奇於扐以象閏,何也?大衍用四十有九,老陽餘數十有三,老陰餘數二十有五,合之為三十有八,少陽餘數二十有一,少陰餘數十有七,合之亦為三十有八。乘以六爻之位,則二百二十有八也。凡術於筭者,率以二百二十八為求閏之法,蓋自然之紀如此。

○ 朱子《蓍卦考誤》曰:五十之內去其一,但用四十九策,合同未分,是象太一也。以四十九策分置左右兩手,左手象天,右手象地,是象兩儀也。掛,猶懸也。於右手之中,取其一策,懸於左手小指之間,所以象人而配天地,是象三才。揲,數之也。謂先置右手之策於一處,而以右手四四而數左手之策。又置左手之策而以左手四四而數右手之策也,皆以四數,是象四時。奇,零也。扐,勒也。謂旣四數兩手之策,則其四四之後必有零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左手者歸之於第四第三指之間,右手者歸之於第三第二指之間,而扐之也。象閏者,積餘分而成閏月也,凡前後閏相去大畧三十二月,在五歲之中,此掛一揲四歸奇之法,亦一變之間,凡一掛兩揲兩扐為五歲之象,其間凡兩扐以象閏,是五歲之中凡有再閏,然後置前掛扐之策,復以見存之策,分二掛一,而為第二變也。

○ 又答郭雍曰:過揲之數,雖先得之,然其數眾而繁,歸奇之數,雖後得之,然其數寡而約。紀數之法,以約御繁,不以眾制寡,故先儒舊說,專以多少決陰陽之老少,而過揲之數,亦冥會焉,初非有異說也。然七八九六所以為陰陽之老少者,其說又本於圖書,定於四象。其歸奇之數,亦因揲而得之耳。大抵河圖洛書者,七八九六之祖也。四象之形體次第者,其父也。歸奇之奇耦方圓者,其子也。過揲而以四乘之者,其孫也。今自歸奇以上,皆棄不錄,而獨以過揲四乘之數為說,恐或未究象數之本原也。

○ 吳氏澄曰:衍母之一,數之所起,故大衍五十之數,虛其一而不用,所用者四十有九,其數七七,蓋以一一為體,七七為用也。

○ 胡氏炳文曰:歷法再閏之後,又從積分而起,則筮法再扐之後,又必從掛一而起也。

【附錄】

○ 虞氏翻曰:奇所掛一策,扐所揲之餘,不一則二,不三則四也。取奇以歸扐,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故「歸奇於扐以象閏也」。

○ 張子曰:奇,所掛之一也。劫,左右手四揲之餘也。再扐後掛者,每成一爻而後掛也。謂第二第三揲不掛也。閏嘗不及三歲而再至,故曰五歲再閏,此歸奇必俟於再扐者,象閏之中間再歲也。

○ 郭氏忠孝曰:奇者,所掛之一也。扐者,左右兩揲之餘也。得左右兩揲之餘,寘於前,以奇歸之也。歸奇,象閏也。五歲再閏,非以再扐象再閏也。蓋閏之後有再歲,故歸奇之後亦有再扐也。再扐而後復掛,掛而復歸,則五歲再閏之義矣。自唐初以來,以奇為扐,故揲法多誤,至橫渠先生而後奇扐復分。

○ 又曰:扐者數之餘也,如《禮》言祭用數之仂是也。或謂指間為扐者非,《繫辭》言「歸奇於扐」,則奇與扐為二事也。又言「再扐而後掛」,則扐與奇亦二事也,由是知《正義》誤以奇為扐,又誤以左右手揲為再扐,如曰最末之餘,歸之合於扐掛之一處,其說自相抵捂,莫知所從,惟當從橫渠先生之說為正。

○ 又曰:《繫辭》以兩扐一掛為三變而成一爻,是有三歲一閏之象,《正義》以每一揲左右兩手之餘即為再扐,是一變之中,再扐一掛皆具,則一歲一閏之象也。凡揲蓍第一變必掛一者,謂不掛一則無變,所餘皆得五也,惟掛一則所餘非五則九,故能變。第二第三揲雖不掛,亦有四八之變,蓋不必掛也。故聖人必再扐後掛者以此。

【案】郭雍本其先人郭忠孝之說,以為蓍說,引張子之言為據,朱子與之往復辨論,今附錄於後,以備參考。大約孔《疏》、《本義》,則以左右揲餘為奇,而即以再扐象再閏,張子郭氏則以先掛一者為奇,而歸之於扐以象閏,其說謂惟初變掛一而後二變不掛,故初歲有閏,又須更越二歲,如初變,有掛又須更越二變以應再扐後掛之文也。如郭氏說則再閏再扐,兩再字各異義而不相應,故須以朱子之論為確。然以歸奇為歸掛一之奇,則自虞翻已為此說。且玩經文語氣,歸奇於扐,奇與扐自是兩物而併歸一處爾。此義則郭氏之說可從。蓋《疏》、《義》之意是以扐象閏也,張郭之意是以掛象閏也。今折其中,則掛扐皆當併以象閏,以天道論之,氣盈朔虛,必併為一法。以筮儀論之,掛與扐必併在一處。以經文考之,曰歸奇於扐,又曰再扐後掛,則象閏者當併掛與扐明矣。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本義】凡此策數,生於四象,蓋河圖四面。太陽居一而連九,少陰居二而連八,少陽居三而連七,太陰居四而連六。揲蓍之法,則通計三變之餘,去其初掛之一,凡四為奇,凡八為耦,奇圓圍三,耦方圍四,三用其全,四用其半,積而數之,則為六七八九,而第三變揲數策數,亦皆符會,蓋餘三奇則九,而其揲亦九,策亦四九三十六,是為居一之太陽。餘二奇一耦則八,而其揲亦八,策亦四八三十二,是為居二之少陰。二耦一奇則七,而其揲亦七,策亦四七二十八,是為居三之少陽。三耦則六,而其揲亦六,策亦四六二十四,是為居四之老陰,是其變化往來進退離合之妙,皆出自然,非人之所能為也。少陰退而未極乎虛,少陽進而末極乎盈,故此獨以老陽老陰計乾坤六爻之策數,餘可推而知也。期,周一歲也。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此特舉成數而概言之耳。

【集說】

○ 孔氏穎達曰:乾之少陽,一爻有二十八策,六爻則有一百六十八策,此經據老陽之策也。若坤之少陰,一爻有三十二,六爻則有一百九十二,此經據坤之老陰,故百四十有四也。

○ 《朱子語類》云:大凡易數皆六十,三十六對二十四,三十二對二十八,皆六十也。十甲十二辰,亦湊到六十也。鐘律五聲十二律,亦積為六十也。以此知天地之數,皆至六十為節。

○ 又答程大昌曰:《大傳》專以六爻乘二老而言,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其實六爻之為陰陽者,老少錯雜,其積而為乾者,未必皆老陽。其積而為坤者,未必皆老陰。其為六子諸卦者,或陽或陰,亦互有老少焉。

○ 胡氏炳文曰:前則掛扐象月之閏,此則過揲之數,象歲之周,蓋揲之以四,已合四時之象,故總過揲之數,又合四時成歲之象也。

【案】《大傳》不言乾之掛扐若干,坤之掛扐若干,而但言乾之策坤之策,則以策數定七八九六者似是。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本義】二篇,謂上下經。凡陽爻百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陰爻百九十二,得四千六百八策,合之得此數。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本義】四營謂分二、掛一、揲四、歸奇也。易變易也,謂一變也。三變成爻,十八變則成六爻也。

【集說】

○ 陸氏績曰:分而為二以象兩,一營也。掛一以象三,二營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三營也。歸奇於扐以象閏,四營也。

○ 孔氏穎達曰:營,謂經營,謂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每一爻有三變,初一揲不五則九,是一變也。第二揲不四則八,是二變也。第三揲亦不四則八,是三變也。若三者俱多為老陰,謂初得九,第二第三俱得八也。若三者俱少為老陽,謂初得五,第二第三俱得四也。若兩少一多為少陰,謂初與二三之間,或有四有五而有八,或有二四而有一九也。其兩多一少為少陽,謂三揲之間,或有一九一八而有一四,或為二八而有一五也。三變既畢,乃定一爻,六爻則十有八變乃始成卦也。

○ 《朱子語類》云:這處未下得卦字,亦未下得爻字,只下得易字。

八卦而小成。

【本義】謂九變而成三畫,得內卦也。

【集說】

○ 孔氏穎達曰:八卦而小成者,象天地雷風日月山澤,於大象略盡,是易道小成。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本義】謂已成六爻,而視其爻之變與不變,以為動靜,則一卦可變而為六十四卦,以定吉凶,凡四千九十六卦也。

【案】六十四卦變為四千九十六卦之法,即如八卦變為六十四卦之法,畫上加畫,至於四千九十六卦,則六畫者積十二畫矣。如引寸以為尺,引尺以為丈,故曰「引而伸之」。聖人設六十四卦,又繫以辭,則事類大略已盡,今又就其變之所適而加一卦焉,彼此相觸,或相因以相生,或相反以相成,其變無窮,則義類亦無窮,故曰觸類而長之。如此則足以該事變而周民用,故曰天下之能事畢。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本義】道因辭顯,行以數神。酬酢,謂應對。祐神,謂助神化之功。

【集說】

○ 韓氏伯曰:可以應對萬物之求,助成神化之功也。酬酢,猶應對。

○ 張子曰:示人吉凶,其道顯,陰陽不測,其德神,顯故可與酬酢,神故可與祐神。

○ 又曰:顯道者,危使平,易使傾,懼以終始,其要无咎之道也。神德行者,寂然不動,冥會於萬化之感,而莫知為之者也。受命如響,故可與酬酢。曲盡鬼謀,故可與祐神,顯道神德行,此言蓍龜之德也。

○ 項氏安世曰:天道雖幽,可闡之以示乎人。人事雖顯,可推之以合乎天。明可以酬酢事物之宜,幽可以贊出鬼神之命。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本義】變化之道,即上文數法是也。皆非人之所能為,故夫子歎之,而門人加子曰,以别上文也

○ 此第九章
言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卦之法。然亦畧矣。意其詳,具於大卜筮人之官,而今不可考耳。其可推者,《啓蒙》備言之。

【集說】

○ 韓氏伯曰:變化之道,不為而自然,故知變化之道者,則知神之所為。

○ 張子曰:惟神為能變化,以其一天下之動也。人能知變化之道,其必知神之所為也。

○ 蘇氏軾曰:神之所為不可知,觀變化而知之矣。變化之間,神無不在。

○ 董氏銖曰:陽化為陰,陰變為陽者,變化也。所以變化者,道也。道者本然之妙,變化者所乘之機,故陰變陽化,而道無不在,兩在故不測,故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 龔氏煥曰:此所謂「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即承上文所謂「成變化而行鬼神」為言也,蓋河圖之數體也,故曰「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大衍之數,用也,故曰「知變化之道,其知神之所為」。成變化所以行鬼神,故知變化之道,則知神之所為。變化者,神之所為,而神不離於變化。知道者必能知之。

○ 陸氏振奇曰:神妙變化而為言,故知鬼神之行,即在成變化處。

○ 谷氏家杰曰:神之所為,是因圖數之神,以贊衍法之神,見其亦如天地之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指蓍法之變化為神,非總承數法而並贊其神也。

【案】此節是承蓍卦而贊之,龔氏谷氏之論為得,蓋蓍卦之法,乃所以寓變化之機,而陰陽合一不測之妙,行乎其間也。下文象變辭占,即是變化之道,至精至變以極於至神,即是神之所為。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本義】四者皆變化之道,神之所為者也。

【集說】

○ 虞氏翻曰:以言者尚其辭,聖人之情見乎辭,繫辭焉,以盡言也。動則玩其占,故尚其占者也。

○ 孔氏穎達曰:策是筮之所用,並言卜者,卜雖龜之見兆,亦有陰陽五行變動之狀。

○ 程子曰:言所以述理,以言者尚其辭,謂以言求理者,則存意於辭也。以動者尚其變,動則變也。順變而動,乃合道也。制器作事,當體乎象,卜筮吉凶,當考乎占。

○ 《朱子語類》問:以「卜筮者尚其占」,卜用龜,亦使易占否?曰:不用,則是文勢如此。

○ 胡氏炳文曰:辭以明變象之理,占以斷變象之應,故四者之目,以辭與占始終焉。

○ 蔡氏清曰:尚辭與尚占有別。後章云「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於此可見尚辭尚占之別矣。

○ 又曰:言動制器卜筮,不必俱以筮易言。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亦可用易也。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亦可用易也。

○ 何氏楷曰:此章與第二章觀象玩辭,觀變玩占相應。

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无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本義】此尚辭尚占之事,言人以蓍問易,求其卦爻之辭,而以之發言處事,則易受人之命而有以告之,如嚮之應聲,以決其未來之吉凶也。以言,與「以言者尚其辭」之以言義同。命,則將筮而告蓍之語,《冠禮》筮日宰自右贊命是也。

【集說】

○ 《朱子語類》云:問焉而以言,以上下文推之,以言卻是命筮之詞,古人亦大叚重這命筮之詞。

○ 吳氏澄曰:有為,謂作內事。有行,謂作外事。

○ 蔡氏清曰:行之於身是有為,措之事業是有行。

【案】此節是釋「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之意,又起下章所謂蓍之德也。蓍以知來,故曰「遂知來物」。至精者,虛明鑒照,如水鏡之無纖翳也。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本義】此尚象之事。變則象之未定者也。參者三數之也,伍者五數之也。既參以變,又伍以變,一先一後,更相考覈,以審其多寡之實也。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謂也,此亦皆謂揲蓍求卦之事。蓋通三揲兩手之策,以成陰陽老少之畫,究七八九六之數,以定卦爻動靜之象也。參伍錯綜皆古語,而參伍尤難曉,按《荀子》云:「窺敵制變,欲伍以參。」韓非曰:「省同異之言,以知朋黨之分。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又曰:「參之以比物,伍之以合參。」《史記》曰:「必參而伍之。」又曰:「參伍不失。」《漢書》曰:「參伍其賈,以類相準。」此足以相發明矣。

【集說】

○ 虞氏翻曰:觀變陰陽始立卦,故成天地之文。物相雜故曰文也。數,六畫之數。六爻之動,三極之道,故定天下吉凶之象也。

○ 《朱子語類》云:紀數之法以三數之,則遇五而齊。以五數之,則遇三而會,所謂「參伍以變」者。前後多寡,更相反覆,以不齊而要其齊。

○ 又云:參伍所以通之,其治之也簡而疏,錯綜所以極之,其治之也繁而密。

【案】此節是釋「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之意,又起下章所謂「卦之德六爻之義」也,卦爻以藏往,故曰「遂成天地之文」、「遂定天下之象」。成文,謂八卦也,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具,而天地之文成矣。定象,謂六爻也。內外上下貴賤之位立,而天下之象定矣。參伍錯綜,亦是互文,總以見卦爻陰陽互相參錯爾。至變者,變動周流,如雲物之無定質也。

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本義】此四者之體所以立而用所以行者也。易指蓍卦,无思无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體。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動靜亦如此。

【集説】

○ 孔氏穎達曰:既无思无為,故寂然不動。有感必應,萬事皆通,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言易理神功不測。

○ 邵子曰:无思无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所謂一以貫之,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 程子曰:老子曰無為,又曰無為而無不為。聖人作易,未嘗言无為,惟曰无思也。无為也,此戒夫作為也。然下即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動靜之理,未嘗為一偏之說矣。

○ 胡氏居仁曰:天下之理。雖萬殊而實一本,皆具於心,故感而遂通。若原不曾具得此理,如何通得。

○ 林氏希元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是上文「遂成天地之文」,「遂定天下之象」,「受命如嚮,遂知來物」之意,蓋即上文而再謄說以歸於至神也。

○ 張氏振淵曰:上數「遂」字,已含有「神」字意,非精變之外別有神。

【案】此節是總蓍卦爻之德而贊之。「遂通天下之故」即上文「遂知來物」,「遂成天地之文」。而此謂之至神者,以其皆感通於寂然不動之中,其知來物非出於思,其成文定象非出於為也,神不在精變之外,其即精變之自然而然者與。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本義】研,猶審也。幾,微也。所以極深者,至精也。所以研幾者,至變也。

【集說】

○ 韓氏伯曰:極未形之理則曰深,適動微之會則曰幾。

○ 孔氏穎達曰:言易道弘大,故聖人用之,所以窮極幽深而研覆幾微也。无有遠近幽深,是極深也。「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是研幾也。

○ 俞氏琰曰:深,蘊奧而難見也。幾,細微而未著也。極深,謂以易之至精,窮天下之至精。研幾,謂以易之至變,察天下之至變。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本義】所以通志而成務者,神之所為也。

【集說】

○ 虞氏翻曰:深謂幽贊神明。无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故通天下之志,謂蓍也。務,事也。謂易研幾,故成天下之務,謂卦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故不行而至者也。

○ 孔氏穎達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者,聖人用易道以極深,故聖人德深也,能通天下之志意,即是「受命如嚮,遂知來物」。「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者,聖人用易道以研幾,故能知事之幾微,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是也。

○ 張子曰:一故神,譬如人身,四體皆一物,故能觸之而無不覺,不待心使至此而後覺也。此所謂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

○ 張氏浚曰:精之所燭,來物遂知,天下之志於此而可通。變之所該,萬象以定,天下之務於此而可成。

○ 《朱子語類》云:通天下之志,猶言開物,開通其閉塞也,故其下對成務。

○ 又《易精變神說》曰:變化之道,莫非神之所為也,故知變化之道,則知神之所為矣。易有聖人之道四焉,所謂變化之道也。觀變玩占,可以見其精之至矣。玩辭觀象,可以見其變之至矣。然非有寂然感通之神,則亦何以為精為變而成變化之道哉,此變化之所以為神之所為也。

【案】《本義》以至精為尚辭尚占之事,至變為尚象尚變之事,而《易說》以至精為變占,至變為象辭,蓋本第二章居則觀象玩辭,動則觀變玩占而來,此與下章「蓍之德」,「卦之德」既相應,而第二章觀玩之義,亦因以明,當從此說。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本義】

○ 此第十章。

承上章之意,言易之用有此四者。

【集說】

○ 蔡氏清曰:上章「四營而成易」,至「顯道神德行」,則辭變象占四者俱有,但未及枚舉而明言之耳,故此章詳之。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本義】開物成務,謂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業。冒天下之道,謂卦爻既設,而天下之道皆在其中。

【集說】

○ 《朱子語類》云:古時民淳俗朴,風氣未開,於天下事全未知識,故聖人立龜與之卜,作易與之筮,使人趨吉避害以成天下之事,故曰「開物成務」,物是人物,務是事務,冒是罩得天下許多道理在裏。

○ 又云:讀《繫辭》者,須要就卦中一一見得許多道理,然後可讀《繫辭》也。蓋易之為書,大抵皆是因卜筮以教,逐爻開示吉凶,將天下許多道理,包藏在其中,故冒天下之道。

○ 龔氏煥曰:通志以開物言,定業以成務言,斷疑以冒天下之道言,惟其能冒天下之道,所以能斷天下之疑。苟其道有不備,又何足以斷天下之疑也哉。

【案】此通志,即是上章通志。定業斷疑,則是上章成務,言通志成務,則斷疑在其中矣。又多此一句者,以起下文蓍卦爻三事。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本義】圓神,謂變化无方。方知,謂享有定理。易以貢,謂變易以告人。聖人體具三者之德,而无一塵之累,无事則其心寂然,人莫能窺。有事則神知之用,隨感而應。所謂无卜筮而知吉凶也。神武不殺,得其理而不假其物之謂。

【集說】

○ 虞氏翻曰:吉凶與民同患,謂作易者其有憂患也。

○ 韓氏伯曰:圓者運而不窮,方者止而有分,唯變所適,無數不周,故曰圓。卦列爻分,各有其體,故曰方。

○ 又曰:表吉凶之象,以同民所憂患之事,故曰吉凶與民同患也。

○ 孔氏穎達曰:易道深遠,故古之聰明睿知神武之君,用此易道,不用刑殺而威服之也。

○ 崔氏憬曰:蓍之數,七七四十九,象陽圓,其為用,變通不定,因之以知來物,是蓍之德圓而神也。卦之數八八六十四,象陰方,其為用也爻位有分,因之以藏往知事,是卦之德方以知也。

○ 張子曰:圓神故能通天下之志,方知故能定天下之業,易貢故能斷天下之疑。

○ 程子曰:安有識得易後,不知退藏於密,密是用之源,聖人之妙處。

○ 龔氏原曰:圓者其體動而不窮,神者其用虛而善應,卦者象也,象則示之以定體。爻者變也,變則其義不可為典要。以此洗心者,所以无思也。以此退藏於密者,所以无為也。以此吉凶與民同患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

○ 王氏宗傳曰:聖人以此蓍卦六爻,洗去夫心之累,則是心也,廓然而大公,用能退藏於密,而不窮之用,默存於我焉,此即易之所謂寂然不動也。夫妙用之源,默存於聖人之心,則發而為用也。酬酢萬物而不窮,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故曰吉凶與民同患,此即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

○ 《朱子語類》云:此言聖人所以作易之本也。蓍動卦靜,而爻之變易無窮。未畫之前,此理已具於聖人之心矣。然物之未感,則寂然不動,而無朕兆之可名,及其出而應物,則憂以天下,而圓神方知者,各見於功用之實。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言其體用之妙也。洗心退藏言體,知來藏往言用。然亦只言體用具矣,而未及使出來處。到下文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方發揮許多道理,以盡見於用也。

○ 項氏安世曰:蓍用七,其德圓。卦用八,其德方。爻用九六,其義易貢。

○ 胡氏居仁曰:退藏於密,只是其心湛然無事,而眾理具在也。

○ 何氏楷曰;德統而義析,故爻以義言。

○ 又曰:吉凶之幾,兆端已發,將至而未至者曰來。吉凶之理,見在於此,一定而可知者曰往。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本義】神物,謂蓍龜。湛然純一之謂齊,肅然警惕之謂戒。明天道,故知神物之可興。察民故,故知其用之不可不有以開其先,是以作為卜筮以教人,而於此焉齋戒以考其占,使其心神明不測,如鬼神之能知來也。

【集說】

○ 韓氏伯曰:洗心曰齊,防患曰戒。

○ 《朱子語類》云:此言作易之事也,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言用易之事也。齋戒敬也,聖人無一時一事而不敬,此特因卜筮而尤見其精誠之至,如孔子所慎齋戰疾之意也。

○ 又云:聖人既具此理,又將此理就蓍龜上發明出來,使民亦得前知而用之也。德,即聖人之德。聖人自有此理,又用蓍龜之理以神明之。

○ 丘氏富國曰:心即神明之舍,人能洗之而無一點之累,則此心靜與神明一,於揲蓍求卦之時,能以齋戒存之,則此心動與神明通,心在則神在矣。

【案】以此洗心者,聖人體易之事也。在學者則居而觀象玩辭,亦必如聖人之洗心,然後可以得其理,以此齋戒者,聖人用易之事也,在學者則動而觀變玩占,亦必如聖人之齋戒,然後可以見其幾,言聖人以為君子之楷則也。

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本義】闔闢,動靜之機也。先言坤者,由靜而動也。乾坤變通者,化育之功也。見象形器者,生物之序也。法者,聖人脩道之所為。而神者,百姓自然之日用也。

【集說】

○ 荀氏爽曰:見乃謂之象,謂日月星辰,光見在天而成象也。形乃謂之器,萬物生長,在地成形,可以為器用者也。觀象於天,觀形於地,制而用之,可以為法。

○ 虞氏翻曰:闔,閉翕也,坤象夜,故以閉戶也。闢,開也,乾象晝,故以開戶也。陽變闔陰,陰變闢陽,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也。

○ 陸氏績曰:聖人制器以周民用,用之不遺,故曰利用出入也,民皆用之而不知所由來,故謂之神也。

○ 朱氏震曰:知闔闢變通者,明於天之道。知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者,察於民之故。

○ 《朱子語類》云:闔闢乾坤,理與事皆如此,書亦如此,這箇只說理底意思多。

○ 問:闔戶謂之坤一段,只是這一箇物,以其闔謂之坤,以其闢謂之乾,以其闔闢謂之變,以其不窮謂之通,以其發見而未成形謂之象,以其成形則謂之器,聖人脩明以立教則謂之法,百姓日用則謂之神。曰:是如此。又曰:利用出入者,便是人生日用,都離他不得。

【案】此節是說天道民故如此,易有太極一節,是說聖人作易以模寫之。

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本義】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陰陽之變。大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為一畫以分陰陽。四象者,次為二畫以分大少。八卦者,次為三畫而三才之象始備,此數言者實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豪智力而成者,畫卦揲蓍,其序自然,詳見序例《啓蒙》。

【集說】

○ 邵子曰:太極何物也?曰:無為之本也。太極生兩儀,兩儀天地之謂乎?曰:兩儀天地之祖也。太極分而為二,先得一,為一復得一為二,一二謂兩儀。曰:兩儀生四象,四象何物也?曰:四象謂陰陽剛柔,有陰陽然後可以生天,有剛柔然後可以生地。立功之本於斯為極。曰:四象生八卦,八卦何謂也?曰:謂乾坤離坎兌艮震巽也。迭相盛衰終始於其間矣。因而重之,則六十四卦由是而生也,而易之道備矣。

○ 《朱子語類》云:太極十全是具一箇善,若三百八十四爻中,有善有惡,皆陰陽變化後方有。

○ 又云,若說其生則俱生,太極依舊在陰陽裏,但言其次序,須有這實理,方始有陰陽也。自見在事物而觀之,則陰陽函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

○ 又云:易有太極,便是下面兩儀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總為六十四,自六十四總為八卦,自八卦總為四象,自四象總為兩儀,自兩儀總為太極。以物論之,易之太極,如木之有根,浮圖之有頂,但木之根,浮圖之頂,是有形之極,太極卻不是一物,無方所頓放,是無形之極,故周子曰:無極而太極,是他說得有功處,然太極之所以為太極,卻不離乎兩儀四象八卦,如一陰一陽之謂道,指一陰一陽為道則不可,然道不離乎陰陽也。

○ 陳氏淳曰:太極只是渾淪極至之理,非可以形氣言。《傳》曰:易有太極。易只是陰陽變化,其所以為陰陽變化之理,則太極也。又曰:三極之道,三極云者,只是三才極至之理,其謂之三極者,以見三才之中,各具一太極,而太極之妙,無不流行於三才之中也。外此百家諸子,都說屬氣形去,如《漢志》謂太極函三為一,乃是指天地人,氣形已具而渾淪未判,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正指此也。莊子謂「道在太極之先」,所謂太極,亦是指此渾淪未判者。而道又別懸空在太極之先,則道與太極分為二矣,不知道即是太極,道是以理之通行者而言,太極是以理之極至者而言。唯理之極至,所以古今人物通行,唯古今人物通行,所以為理之極至,更無二理也。

○ 胡氏居仁曰:太極,理也。道理最大,無以復加,故曰太極。凡事到理上,便是極了,再改移不得。太是尊大之義,極是至當無以加也。

○ 鄭氏維嶽曰:《繫辭傳》中,乾坤多指奇耦二畫言,三畫六畫,皆此二畫之所生,而坤又乾之所生,乾者一而已,一者太極也。

○ 徐氏在漢曰:同一乾坤也,以其一神則謂之太極,以其兩化則謂之兩儀,奇參耦中,乾體而有坎象。耦參奇中,坤體而有離象,故謂之四象。乾體而有坎象,則震艮之形成矣。坤體而有離象,則巽兌之形成矣,故謂之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本義】有吉有凶。是生大業。

【集說】

○ 俞氏琰曰:八卦具而定吉凶,則足以斷天下之疑矣。吉凶定而生大業,則有以成天下之務矣。

【案】聖人作易,準天之道,故陰陽互變而定為八卦之象形,效民之故,故制為典禮而推之生民之利用。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本義】富貴,謂有天下,履帝位。立下疑有闕文。亹亹,猶勉勉也。疑則怠,決故勉。

【集說】

○ 侯氏行果曰;亹,勉也。夫幽隱深遠之情,吉凶未兆之事物,皆勉勉然願知之,然不能也,及蓍成卦,龜成兆也。雖神道之幽密,未來之吉凶,坐可觀也,是蓍龜成天下之勉勉也。

○ 《朱子語類》問:「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曰:人到疑而不能決處,便放倒了,不肯向前。動有疑阻,既知其吉凶,自然勉勉住不得,則其所以亹亹者,卜筮成之也。

○ 俞氏琰曰:頤,謂雜亂。探者抽而出之也。隱謂隱僻。索者,尋而得之也。深,謂不可測。鉤者,曲而取之也。遠謂難至。致者,推而極之也。

○ 趙氏玉泉曰:八卦定吉凶而生大業,蓍龜定吉凶而成亹亹,可見卦畫者蓍龜之體,蓍龜者卦畫之用。

○ 吳氏曰慎曰:上文「易有太極」四句,言作易之序。定吉凶生大業,言易之用。此節贊蓍龜之大用而先之以五者,又與闔戶八句相應。

【案】此節是合上文造化易書而通贊之。天地即乾坤,四時即變通,日月即見象,不言形器者,下文有立成器之文,蓋在天者,示人以象而已。在地者,則民生器用之資。故上文制而用之,亦偏承形器而言也。此備物致用立成器之聖人,非富貴則不能,故中間又著此一句,明前文制而用之者,是治世之聖人也,至畫卦生蓍,乃是作易之聖人。總而敘之,則見作易之功,與造物者同符,與治世者相配也。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本義】此四者,聖人作易之所由也,河圖洛書,詳見《啓蒙》。

【集說】

○ 孔氏穎達曰:河出圖,洛出書,如鄭康成之義,則《春秋緯》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以為河圖則八卦是也,洛書則九疇是也。輔嗣之義,未知何從。

○ 劉氏子翬曰:河圖昧乎太極,則八卦分而無統。洛書昧乎皇極,則九疇滯而不通。

○ 朱氏震曰:天生神物,謂蓍龜也。天地變化,四時也。天垂象,見吉凶,日月也。河圖洛書,象數也。則者,彼有物而此則之也。

○ 郭氏雍曰:河出圖而後畫八卦,洛出書而定九疇,故河圖非卦也。包犧畫而為卦,洛書非字也。大禹書而為字,亦猶箕子因九疇而陳《洪範》,文王因八卦而演《周易》。其始則肇於河圖洛書,畫於八卦九疇,成於《周易》、《洪範》,其序如此。

○ 胡氏炳文曰:四者言聖人作易之由,而易之所以作,由於卜筮,故以天生神物始焉。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本義】四象,謂陰陽老少。示,謂示人以所值之卦爻。

○ 此第十一章,專言卜筮。

【集說】

○ 游氏讓溪曰:四象,謂陰陽老少。示,謂示人以變化之道,即上文「以通天下之志」者也。繫辭焉以盡其言,故曰告,即上文「以定天下之業」者也。定之以吉凶,則趨避之機決矣,故曰斷,即上文「以斷天下之疑」者也。此結上數節之意。

【案】此上三章,申「君子居則觀其象」一節之義,首之以河圖,次之以蓍策,遡易之所因起,是象變之本,辭占之源也。中間遂備列四者,為聖人之道,其又以辭為之先者,明學易從辭入也。辭生於變,變出於象,象歸於占,故其序如此。辭變象占四者,以其包含來物,故謂之至精。以其錯綜萬象,故謂之至變。以其无思无為而感通萬故,故謂之至神。其所以為聖為之道者,以其皆出於聖人之心也。蓍德圓神,至精也,即聖心之所以知來。卦德方知,爻義易貢,至變也,即聖心之所以藏往。蓍卦之寂然感通,至神也,即聖心之所以「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也。以此洗心,則為聖人之德,以此立教,斯為聖人之道,故其易之所以作也,明於天道,則變化象形之類是也。察於民故,則制法利用之類是也。因而寫之於易,其兩儀四象八卦之交錯,則變化象形具矣。吉凶定,事業起,則制法利用寓矣,於是託之蓍龜以前民用,蓋與天地四時日月,及崇高有位備物成器之聖人,其道上下同流,而未之有異也。言易之道,於此盡矣。故復總言以結之。天生神物,結大衍之數也。天地變化垂象,結闔闢變通見象形器之類也。「河出圖,洛出書」,結河圖數也。易以蓍策而興,以仰觀俯察而作,而其發獨智者,則莫大於龍馬之祥,故其序又如此。四象兼象變,繫辭辭也,定吉凶占也,複說四者以起大有上爻之意,而終「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指也。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本義】釋大有上九爻義,然在此无所屬,或恐是錯簡,宜在第八章之末。

【集說】

○ 侯氏行果曰:此引大有上九辭以證之也,大有上九履信思順,自天祐之,言人能依四象所示,繫辭所告,則天及人皆共祐之,吉无不利者也。

○ 朱氏震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六五履信而思乎順,又自下以尚賢,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言此明獲天人之理,然後吉无不利。聖人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合天人者也。

○ 柴氏中行曰:聖人興易以示天下,欲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捨逆取順,避凶趨吉而已。六十四卦中如大有上九辭之順道而獲吉者多矣。夫子於此再三舉之者,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辭,深見人順道而行,自與吉會之意。

○ 何氏楷曰:取大有上九爻辭以結上文「居則觀象而玩辭,動則觀變而玩占」,則孜孜尚賢之意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與第二章「自天祐之」語遙應,非錯簡也。

【案】何氏說是,然即是申釋第二章結語之意,非遙應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本義】言之所傳者淺,象之所示者深,觀奇耦二畫,包含變化,无有窮盡,則可見矣。變通鼓舞以事而言,兩「子曰」字宜衍其一,蓋「子曰」字皆後人所加,故有此誤,如近世《通書》,乃周子所自作,亦為後人每章加以「周子曰」字,其設問答處,正如此也。

【集說】

○ 崔氏憬曰:言伏羲仰觀俯察,而立八卦之象以盡其意。設卦,謂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情偽盡在其中矣。作卦爻之辭以繫伏羲立卦之象,象既盡意,故辭亦盡言也。

○ 蘇氏軾曰:辭約而義廣,故能盡其言。

○ 《朱子語類》云:立象盡意,是觀奇耦兩畫,包含變化,無有窮盡,設卦以盡情偽,謂有一奇一耦,設之於卦,自是盡得天下情偽,繫辭焉便斷其吉凶。變而通之以盡利,此言占得此卦,陰陽老少交變,因其變便有通之之理。鼓之舞之以盡神,既占則無所疑,自然行得順便,如言顯道神德行,成天下之亹亹,皆是鼓之舞之意。

○ 又云:歐公說《繫辭》不是孔子作,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者非,蓋他不曾看立象以盡意一句,唯其言不盡意,故立象以盡之,學者於言上會得者淺,於象上會得者深。

○ 問:「鼓之舞之以盡神」,又言「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鼓舞恐只是振揚發明底意思否?曰:然,蓋提撕警覺,使人各為其所當為也。

○ 吳氏澄曰:立象,謂羲皇之卦畫,所以示者也。盡意,謂雖無言,而與民同患之意,悉具於其中。設卦,謂文王設立重卦之名。盡情偽,謂六十四名,足以盡天下事物之情。辭,謂文王周公之彖爻,所以告者也。羲皇之卦畫,足以盡意矣,文王又因卦之象,設卦之名,以盡情偽,然卦雖有名,而未有辭也。又繫彖辭爻辭,則足以盡其言矣,設卦一句,在立象之後,繫辭之前,蓋竟盡意之緒,啓盡言之端也。

○ 梁氏寅曰:意非言可盡,則立象以盡意矣,言非書可盡,而又謂繫辭盡其言,何也?曰:言止於是而已矣,而意之無窮,聖人故貴於象也,故特首之曰「立象以盡意。」

○ 錢氏志立曰:聖人之意,不能以言盡,而盡於立象,此聖人以象為言也,因而繫辭。凡聖人所欲言者,又未嘗不盡於此。

【案】立象,朱子謂,指奇耦二畫。崔氏吳氏則謂,是八卦之象,似為得之。崔氏說又較明也。變通鼓舞,語類俱著占筮說,然須知象辭之中便已具變通鼓舞之妙,特因占而用爾,故下文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皆是指象辭中之理,有變有通,非專為七八九六之變也。鼓舞即是下文鼓天下之動意。

○ 又案:象足以盡意,故因象繫辭,足以盡言,但添一焉字而意自明,聖筆之妙也。

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本義】緼,所包蓄者,猶衣之著也。易之所有,陰陽而已。凡陽皆乾,凡陰皆坤,畫卦定位,則二者成列,而易之體立矣。乾坤毀,謂卦畫不立。乾坤息,謂變化不行。

【集說】

○ 胡氏瑗曰:此言大易之道,本始於天地。天地設立,陰陽之端,萬物之理,萬事之情,以至寒暑往來,日月運行,皆由乾坤之所生。故乾坤成而易道變化建立乎其中矣。若乾坤毀棄,則无以見易之用。易既毀,則无以見乾坤之用,如是,乾坤或幾乎息矣。

○ 張子曰:乾坤,天地也。易,造化也。

○ 蘇氏軾曰:乾坤之於易,猶日之於歲也。除日而求歲,豈可得哉。故乾坤毀則易不可見矣,易不可見則乾為獨陽,坤為獨陰,生生之功息矣。

○ 葉氏良佩曰:乾位乎上,坤位乎下,乾坤成列,而易已立乎其中矣。四德之循環,萬物之出入,易與天地相為無窮,必乾坤毀則无以見耳。若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案】此節及形而上者一節,皆是就造化人事說,以見聖人立象設卦之所從來,未是說卦畫蓍變,夫象以下,方是說聖人立象設卦繫辭之事。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本義】卦爻陰陽皆形而下者,其理則道也,因其自然之化而裁制之,變之義也。變通二字,上章以天言,此章以人言。

【集說】

○ 孔氏穎達曰:陰陽之化,自然相裁,聖人亦法此而裁節也。

○ 程子曰:形而上者為道,形而下者為器,須著如此說,器亦道,道亦器也。

○ 又曰:《繫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唯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元來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識之也。

○ 張氏浚曰:道形而上,神則妙之。器形而下,體則著之。道之與器,本不相離,散而在天地萬物之間者,其理莫不皆然。

○ 王氏宗傳曰:道也者无方无體,所以妙是器也。器也者有方有體,所以顯是道也。道外無器,器外無道,其本一也,故形而上者與形而下者皆謂之形,化而裁之則是器。有所指别而名體各異,故謂之變。推而行之則是變,無所凝滯而運用不窮,故謂之通。舉是變通之用,而措之天下之民,使之各盡其所以相生相養之道,故謂之事業。

○ 《朱子語類》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箇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箇形迹。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

○ 問:形而上下如何以形言?曰:此言最的當。設若以有形無形言之,便是物與理相間斷了,所以謂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間,分別得一箇界止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別而不相離也。

○ 問:只是這一箇道理,但即形器之本體而離乎形器則謂之道,就形器而言則謂之器,聖人因其自然,化而裁之則謂之變,推而行之則謂之通,舉而措之則謂之事業。裁也,行也,措也,都只是裁行措這箇道。曰:是。

○ 方氏應祥曰:此節正好體認立象盡意處。乾坤象也,而曰易之緼,曰易立乎其中,則意盡矣,正以象之所在即道也。是故字,承上乾坤來。形而上形而下,所以俱言形者,見得本此一物。若舍此一字,專言上者下者,便分兩截矣。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本義】重出以起下文。

【集說】

○ 陸氏績曰:此明說立象盡意,設卦盡情偽之意也。

○ 孔氏穎達曰:下文「極天下之賾存乎卦,鼓天下之動存乎辭」,為此故更引其文也。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本義】卦即象也,辭即爻也。

【集說】

○ 《朱子語類》云: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謂卦體之中,備陰陽變易之形容。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是說出這天下之動,如鼓之舞之相似。

○ 俞氏琰曰:賾以象著,卦有象,則窮天下之至雜至亂,無有遺者,故曰極。動以辭決,使天下樂於趨事赴功者,手舞足蹈而不能自己,故曰鼓。

【案】極天下之賾,結「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兩句,鼓天下之動,結繫辭焉以盡其言一句。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本義】卦爻所以變通者在人,人之所以能神而明之者在德。

○ 此第十二章

【集說】

○ 程子曰:易因爻象論變化,因變化論神,因神論人,四人論德行。大體通論易道,而終於「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 程氏敬承曰:上繫末章歸重德行,下繫末章亦首揭出德行。此之德行,即所謂乾坤易簡者乎。

○ 張氏振淵曰:謂之變,謂之通,變通,因化裁推行而有也。存乎變,存乎通,化裁推行,因變通而施也。

【案】「化而裁之推而行之」,結「變而通之以盡利」一句。「神而明之」以下,結「鼓之舞之以盡神」一句,上文化裁推行,是泛說天地間道理,故曰「謂之變」「謂之通」。此化裁推行,是說易書中所具,故曰「存乎變」「存乎通」。言就易道之變處,見得聖人化裁之妙,就易道之通處,見得聖人推行之善也。神而明之「神」字,即根鼓舞盡神來,辭之鼓舞乎人者,固足以盡神,然必以人心之神,契合乎易之神,然後鼓舞而不自知。此所謂神而明之也。默而成之,不言而信,是其所以能神明處。

【總論】胡氏炳文曰:上繫凡十二章,末乃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蓋欲學者自得於書言之外也,自立象盡意至鼓天下之動者得乎辭,反覆易之書言,可謂盡矣。末乃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然則易果書言之所能盡哉,得於心為德,履於身為行,易之存乎人者,蓋有存乎心身,而不徒存乎書言者矣。

【案】此章蓋總上十一章之意而通論之。言不盡意,故立象以盡意,謂伏羲也。書不盡言,故因象而繫辭焉以盡其言,謂文周也。象之足以盡意者,言之指陳有限,而象之該括無窮也。因象繫辭之足以盡言者,象為虛倣之象,而該括無窮,則辭亦為假托之辭,而包涵無盡也。變通盡利者,象所自具之理,而所以定吉凶。鼓舞盡神者,辭所發揮之妙,而所以成亹亹也,其言乾坤者,推象之所自來也。有天地故有變化,滯於形以觀之,亦器焉而已。超乎形以觀之,則道之宗也。因天地之變化而裁之,則人事所由變也。因其可通之理而推行之,則人事所由通也。自古聖人所以定天下之業者,此而已矣。是以作易之聖,觀乾坤之器而立象,推其變通之用而設辭,使天下後世,欲裁化而推行者,於是乎在其功可謂盛矣。雖然,象足以盡意,而有畫前之易,故貴乎默而成之也。辭足以盡言,而有言外之意,故貴乎不言而信也,此則所謂神而明之。蓋學之不以觀玩之文,而明之不以口耳之粗者也。德行,謂有得於易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