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象傳】59. 渙卦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本義】皆所以合其散。

【程傳】風行水上,有渙散之象。先王觀是象,救天下之渙散,至於享帝立廟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廟。祭祀之報,出於其心,故享帝立廟,人心之所歸也。係人心,合離散之道,无大於此。

【集說】

○ 程子曰:萃渙皆「享于帝立廟」,因其精神之聚而形於此,為其渙散,故立此以收之。

○ 呂氏大臨曰:風行水上,波瀾必作,振蕩離散不寧之時,王者求以合其散,莫若反其本。享帝立廟,所以明天人之本也。

初六之吉,順也。

【程傳】初之所以吉者,以其能順從剛中之才也。始渙而用拯,能順乎時也。

【集說】

○ 郭氏雍曰:初六難之始也,方難之始而拯之,無不濟矣。天下之事,辨之於早,則順而易舉,故《傳》曰:「初六之吉,順也。」

渙奔其机,得願也。

【程傳】渙散之時,以合為安,二居險中,急就於初,求安也。賴之如机而亡其悔,乃得所願也。

【集說】

○ 王氏宗傳曰:當渙之時,以陽剛來居二,二安靜之位也,故有奔其机之象。夫惟安靜,然後能一天下之動。五奠王居於上,而二奔其机於下,各得所安,此所以能合天下之渙也。

渙其躬,志在外也。

【程傳】志應於上,在外也。與上相應,故其身得免於渙而无悔。悔亡者,本有而得亡,无悔者,本无也。

【集說】

○ 黃氏淳耀曰:外,指天下言,惟躬之渙,聽以能濟天下之渙,惟志在天下之渙,所以有躬之渙也。

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程傳】稱元吉者,謂其功德光大也。元吉光大,不在五,而在四者,二爻之義通言也。於四,言其施用。於五,言其成功,君臣之分也。

【集說】

○ 來氏知德曰:凡樹私黨者,皆心之暗昧狹小者也。惟無一毫之私,則光明正大,自能渙其群矣,故曰「光大也」。

王居无咎,正位也。

【程傳】王居,謂正位,人君之尊位也。能如五之為,則居尊位為稱而无咎也。

【集說】

○ 熊氏良輔曰:天下渙散之時,須人君發號施令,正位乎上。使人心知所歸向而天下一矣,故曰王居无咎。而《象》曰「正位也」。此與「萃有位」之義同。《本義》以「渙王居」為「渙其居」,積然當渙散之時,必有為渙之主者,所當從《小象》「正位」之說。

渙其血,遠害也。

【程傳】若如《象》文為「渙其血」,乃與「屯其膏」同也,義則不然。蓋血字下脫去字。「血去惕出」,謂能遠害則无咎也。

【集說】

○ 項氏安世曰:上九爻辭,血與出韻叶,皆三字成句,不以血連去字也。小畜之「血去惕出」,與此不同,此血已散,不假更去。又「惕」與「逖」文義自殊,據《小象》言「遠害也」,則「逖」義甚明,不容作惕矣。卦中惟上九一爻,去險最遠,故其辭如此。

○ 又曰:散其汗以去滯鬱,散其血以遠傷害。

○ 陳氏友文曰:坎為血卦。逖,遠也,《小象》「遠害」正是以「遠」釋「逖」字。上雖與三應,然超處渙上,故渙散其血,捨之遠去。去坎險之害而得无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