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象傳】44. 姤卦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程傳】風行天下,无所不周,為君后者觀其周徧之象,以施其命令,周誥四方也。風行地上與天下有風,皆為周徧庶物之象,而行於地上,徧觸萬物則為觀,經歷觀省之象也。行於天下,周徧四方,則為姤,施發命令之象也。諸《象》,或稱先王,或稱后,或稱君子、大人。稱先王者,所以立法制,建國作樂,省方敕法,閉關、育物、享帝皆是也。稱后者,后王之所為也,財成天地之道,施命誥四方是也。君子,則上下之通稱。大人者,王公之通稱。

【集說】

○ 龔氏煥曰:「天下有風,姤」,與「風行地上,觀」相似,故在姤則曰「施命誥四方」,在觀則曰「省方觀民設教」。曰施曰誥,自上而下,天下有風之象也。曰省曰觀,周歷徧覽,風行地上之象也。

【案】巽之申命,因有積弊而振飭之也,姤之施命,與巽正同,蓋在三畫之卦為巽者,在六畫之卦即為姤也。施命、申命,所以消隱慝,除積弊,法風之吹散伏陰也。

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本義】牽,進也,以其進,故止之。

【程傳】牽者,引而進也。陰始生而漸進,柔道方牽也。繫之于金柅,所以止其進也。不使進,則不能消正道,乃貞吉也。

【集說】

○ 孔氏穎達曰:柔道牽者,陰柔之道,必須有所牽繫也。

○ 鄭氏汝諧曰:此羸豕也,力雖微而其志則蹢躅,惟信其蹢躅,則不可不有所牽制,故曰柔道牽也。

○ 趙氏汝楳曰:姤之初言繫言牽,惡陰之長而止之也。

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程傳】二之遇初,不可使有二於外,當如包苴之有魚。包苴之魚,義不及於賓客也。

【集說】

○ 吳氏曰慎曰:九二既包有魚,則當盡其防制之責。以義言之,不可使遇於賓也。若不制而使遇於賓,則失其義矣。

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程傳】其始志在求遇於初,故其行遲遲。未牽,不促其行也。既知危而改之,故未至於大咎也。

【集說】

○ 郭氏雍曰:无膚次且之厲,蓋未嘗牽勉,而妄行焉,是以至此。

【案】易中言牽者,自小畜至此,皆當為牽制之義。

无魚之凶,遠民也。

【本義】民之去己,猶己遠之。

【程傳】下之離,由己致之。遠民者,己遠之也。為上者有以使之離也。

【集說】

○ 余氏本曰:言其使民失道,無以結民之心,致民之去己,由己之遠乎民也。

【案】九四因與陰相應,故惡而欲遠之,正如夬三「壯于頄」之意,徒欲遠之而不能容之制之,此所以包无魚也。君子之於小人也,惟其能容之,是以能制之。不能容之,則彼自絕矣。欲以力制,不亦難乎。《書》曰「民可近,不可下」,此之謂也。

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程傳】所謂含章,謂其含蘊中正之德也。德充實,則成章而有輝光。命,天理也。舍,違也。至誠中正,屈己求賢,存志合於天理,所以有隕自天,必得之矣。

【集說】

○ 蘇氏軾曰:陰長而消陽,天之命也。有以勝之,人之志也。君子不以命廢志,故九五之志堅,則必有自天而隕者。言人之至者,天不能勝也。

○ 楊氏啓新曰:陰陽迭勝,天運自然,而心心念念,不舍天命。以靜制之,此所以挽回造化也。

【案】《詩》云:「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故「有隕自天」,謂天時既至而瓜隕也。雖天命之必然,亦由君子積誠脩德,與之符會,故曰「志不舍命」。

姤其角,上窮吝也。

【程傳】既處窮上,剛亦極矣。是上窮而致吝也。以剛極居高而求遇,不亦難乎。

【案】不與陰遇雖无咎,然君子終以不能濟時為可羞,為其身在事外,所處之窮故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