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象傳】39. 蹇卦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脩德。

【程傳】山之峻阻,上復有水,坎水為險陷之象,上下險阻,故為蹇也。君子觀蹇難之象,而以反身脩德,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脩。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故遇艱蹇,必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是反身也。有所未善,則改之。无歉於心,則加勉,乃自脩其德也,君子脩德以俟時而已。

【集說】

○ 呂氏大臨曰:山上有水,水行不利,不得其地,故蹇也。水行不得其地,猶君子之行不得於人。不得於人,反求諸已而已,故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知,禮人不荅反其敬。

○ 《朱子語類》云:潘謙之書曰:蹇與困相似,致命遂志,反身脩德亦一般,殊不知不然。《象》曰「澤无水,困」,處困之極,事無可為者,故只得致命遂志,若蹇則猶可進步,如山上之泉,曲折多艱阻,然猶可行,故教人以反身脩德,只觀澤无水困,與山上有水蹇二句,便全不同。

○ 項氏安世曰:反身象艮之背,脩德象坎之勞。

往蹇來譽,宜待也。

【程傳】方蹇之初,進則益蹇,時之未可進也,故宜見幾而止,以待時可行而後行也。諸爻皆蹇往而善來,然則无出蹇之義乎?曰:在蹇而往,則蹇也,蹇終則變矣,故上已有碩義。

【集說】

○ 王氏申子曰:往而行險,不如居易以俟之為宜也。

○ 龔氏煥曰:居止之初,去險尚遠,見險而即止,《彖傳》之所謂知也。

王臣蹇蹇,終无尤也。

【本義】事雖不濟,亦无可尤。

【程傳】雖艱戹於蹇時,然其志在濟君難,雖未能成功,然終无過尤也。聖人取其志義而謂其无尤,所以勸忠藎也。

【集說】

○ 侯氏行果曰:二上應於五,五在坎中,險而又險,志在匡弼,匪惜其躬,故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輔君以此,終无尤也。

往蹇來反,內喜之也。

【程傳】內,在下之陰也。方蹇之時,陰柔不能自立,故皆附於九三之陽而喜愛之。九之處三,在蹇為得其所也。處蹇而得下之心,可以求安,故以來為反,猶春秋之言歸也。

【集說】

○ 孔氏穎達曰:內卦三爻,唯九三一陽,居二陰之上,是內之所恃,故云內喜之也。

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程傳】四當蹇之時,居上位,不往而來,與下同志,固足以得眾矣。又以陰居陰,為得其實,以誠實與下,故能連合而下之。二三亦各得其實,初以陰居下,亦其實也。當同患之時,相交以實其合可知,故來而連者,當位以實也。處蹇難,非誠實何以濟?當位不曰正而曰實,上下之交,主於誠實,用各有其所也。

【集說】

○ 荀氏爽曰:處正承陽,故曰當位實也。

○ 沈氏該曰:四當位可進,而陰柔不能獨濟,來而承五,連於陽實,則得所輔也。

○ 姜氏寶曰:以陰比於陽,陽為實,故云傳以為誠實之實,未然。

【案】荀氏、沈氏、姜氏之說皆是,然如此,則當位兩字,宜著。九五說,言當尊位者有實德也,如「敵剛也」之例。

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程傳】朋者,其朋類也。五有中正之德,而二亦中正,雖大蹇之時,不失其守,蹇與蹇以相應助,是以其中正之節也。上下中正而弗濟者,臣之才不足也。自古守節秉義,而才不足以濟者,豈少乎。漢李固、王允,晉周顗、王導之徒是也。

【集說】

○ 孔氏穎達曰:得位履中,不改其節,則同志者自遠而來,故曰朋來。

【案】蹇卦之義,在乎進止得宜,爻之往來,即進止也。九五雖不言往來,而傳明其為中節,則進止之宜不失,可以濟難而不至於犯難矣。裴度云,朝延處置得宜,有以服其心,其中節之謂乎。

往蹇來碩,志在內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程傳】上六應三而從五,志在內也。蹇既極而有助,是以碩而吉也。六以陰柔當蹇之極,密近剛陽中正之君,自然其志從附以來自濟,故利見大人,謂從九五之貴也,所以云從貴,恐人不知大人為指五也。

【集說】

○ 蘇氏軾曰:內與貴,皆五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