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屯卦 水雷屯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卦名】
今本:屯 帛書:屯 歸藏:屯 秦簡:肫 易之義:肫 海昏:屯
屯卦在秦簡及帛書《易之義》中都作肫,肫應是屯字的假藉,因此屯卦卦名並無疑義。
屯的字義有三個層面。首先它是「難」,生命開始,面對成長的困難。因為困難而停頓,屯有停留、駐留之意,如屯兵,即駐兵;屯墾,為停留在某地開墾。停留開始累積能量,即積聚之義,通囤,如屯積、屯糧。若是人群的停留、聚集,那麼就通邨,村莊之義。因此屯是面對困難,停下腳步以積聚能量的意思。
屯甲骨文像植物發芽的樣子,字義也用作甲骨的單位,如一屯。古文中也會假借為純。于省吾認為屯是「春」的本字(《甲骨文字釋林》),通萅。
後來屯引申為難,《說文》:「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從屮貫一,一,地也,尾曲。」段注:「屮貫一者木剋土也,屈曲之者未能申也。乙部曰: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气尙彊,其出乙乙,屯字从屮而象其形也。」《彖傳》說「屯,剛柔始交而難生」。所以屯字像春天草木初生長,卷曲而尚未伸展開來,講的是生命剛開始所面臨的成長困難。
《序卦》:「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除了「物之始生」,《序卦傳》還以「盈」解釋屯,盈者盈滿,此形容萬物始生而盈滿天地。
一般只以困難之「難」來解釋屯卦並不妥當。因為屯卦之難在於它是生命的開端,是開天闢地,剛柔開始相交之時的困難。比喻人事則是指創業惟艱、凡事起頭難。雖然這是困難的階段,但相對的,也是建立典範,設立制度,部署諸侯屏藩的最佳時機。
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的春秋筮例裡,得屯卦者皆能夠得到諸侯之位。《左傳.閔公元年》畢萬筮問到晉國出仕,得屯之比。辛廖解釋說「屯固比入」,以屯為穩固、堅固之意。又說「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
屯卦之「難」還有茂盛義。《彖傳》:「剛柔始交而難生。」「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此難字一語雙關,既是困難的難,又是萬物生長繁茂,即天造草昧之狀。詳見文後彖傳注。
【卦義】
屯卦為物始生而有難,駐留原地,穩固根基,屯墾而繁茂之義。
在卦序上屯是繼乾坤而來的第三卦,也是天地初開之後生物開始伸展進一步將繁茂的過程。《序卦傳》開宗明義就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天地即乾坤。屯卦即萬物開始生長,盈滿天地。
卦象外坎內震,動藏險中。外坎即外面有危險、挑戰。內震即藏動於內,伺機而動之義。動藏於內則外坎就是天險、屏障,但若不安於內,貿然而行,那麼坎就成為難以突破的實質危險。
得屯卦,雖面對困難,但困難只是挑戰,不等同於事情之不可為,應著重實力的累積,養精畜銳是最佳對策。因「屯」又有聚集、積聚的意思,如我們講「屯糧」、「屯積」。處屯之時,貿然行動固然危險,但守靜亦難有所成,動靜之間的最佳平衡應該在原地努力,致力於鞏固根基,培養實力,但不可輕易主動出擊,因此卦辭說「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就吉凶的論斷上,總體而言屯卦是一個偏凶之卦,特別是短期的事情來說,會面對艱困的挑戰。屯亦有亨通之道,但屯卦的亨通往往是在長時間的累積之後,特別是卜問大事時,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屯卦的亨道在於足夠的抗壓性與積極的執行力,處事的陽剛與果決,否則難以救濟屯難的局勢。反之,如果處事柔弱,抗壓力不夠,那麼屯卦會是一個凶卦。也因此在各爻的論斷上,陽爻會偏吉,如初九及九五;陰爻則要有陽爻救濟則可逢凶化吉,如六四因與初九相應又與九五比應,因而得吉。
王弼《周易略例》:「此一卦,皆陰爻求陽也。屯難之世,弱者不能自濟,必依於彊,民思其主之時也。故陰爻皆先求陽,不召自往;馬雖班如,而猶不廢;不得其主,无所馮也。初體陽爻,處首居下,應民所求,合其所望,故大得民也。」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序卦》: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雜卦》:屯,見而不失其居。
帛書《易之義》:「肫者得之難也,蒙者得之隋也。」
【今解】
駐留在原地,匯聚了許多良好條件,宜於堅定守正。不要有遠行,利於建立諸侯。
建立諸侯比喻設立防禦之屏障,或布局人事。坎險在外可取象溝瀆,以溝瀆為天險,有防禦之效。屯卦策略為留在原地,屯兵駐留,若行動則坎變成危險,若只是留在原地則坎成保護之天險。
【字義】
勿用有攸往:「勿用」意思是「不要採取…行動」或是「不要做…事」的意思。「攸」為所,或遠的意思。勿用有攸往,不要有所往,不要有遠行,意思都是不要出遠門,不要去其他地方,宜於留在原地。屯卦也有「屯聚」,或是人群駐紮聚集在某地的意思,因此可把第一個屯視為駐紮、留在原地,則勿用有攸往文義與「屯」相呼應。停留在原地,不要遠行。
利建侯:利於建立諸侯。周天子建立諸侯以鞏固王權,其分封的諸侯主要為周天子的姬姓王族或是功臣,藉以做中央之屏藩,鞏固周天子之權。許慎《五經異義》:「《易》曰利建侯,侯者,王所親建,純臣也。」於現今之公司人事,可比喻為指派分公司或地區性的總經理。侯原義為箭耙,《說文》:「春饗所射侯也。从人从厂,象張布,矢在其下。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諸侯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為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寧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建侯亦有建立目標之隱喻。
雲雷屯,君子以經綸:雲雷為上下二體卦象,朱熹:「屯是陰陽未通之時。」「坎不言水而言雲者,未通之意。」《小象》九五:「屯其膏,施未光也。」《彖傳》以屯卦為乾元「雲行雨施」之卦,所以說「雷雨之動滿盈」,《象傳》以屯為雲行雨未施,乾道未行之卦,所以說「雲雷屯」,朱子說的「未通」。兩傳差異有兩種可能。一是,兩傳為不同作者,對於經文有不同理解與詮釋。二是,《象傳》專門就爻象而論。然而,《大象》全都直接取上下二體來闡述總體卦義,因此第二個論點很難成立。但若就卦與爻的差異來看,雖然屯卦為雲行雨施之卦,但九五主爻,就其德性來說,可能不符合此德,因此就九五爻而論「施未光」是合理的,兩者並不衝突。
【筮例】
《國語‧晉語四》重耳親筮得晉國:
由於晉惠公與晉懷公的不仁不義,而讓秦穆公決定擁立重耳為晉君。重耳到秦國時,秦穆公以對待國君之禮對待他。在秦國期間,重耳親自問筮是否能夠取回晉國的政權,「得貞屯悔豫,皆八也」。
筮史解卦都說不吉:「閉而不通,爻無為也。」
只有司空季子說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晉國,以輔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晉國』,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國之務也,吉孰大焉!震,車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樂也。車班外內,順以訓之,泉原以資之,土厚而樂其實。不有晉國,何以當之?震,雷也,車也。坎,勞也,水也,眾也。主雷與車,而尚水與眾。車有震,武也。眾而順,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長也,故曰元。眾而順,嘉也,故曰亨。內有震雷,故曰利貞。車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濟,壅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眾順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長男也。母老子彊,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師。』居樂、出威之謂也。是二者,得國之卦也。」
司空季子以屯和豫的卦辭都有「利建侯」而斷定重耳會得到晉國,並進一步以八卦卦象做深入的分析。後來重耳果然成為晉國國君。
《左傳.昭公七年》孔成子立衛靈公:
孔成子為衛國的接班人人選分別問了一卦,首先問夢境中衛國始祖康叔所指定的「元」是否適合擁有衛國,主持社稷,結果得到屯卦,卦辭說:「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接著又問,立「孟縶」是否較適合,得到屯之比,即屯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後來孔成子以繇辭有「元亨」(以元為亨),並把「利建侯」解釋為宜於「建立諸侯」為由而立元(孟縶為長子則不需再立),「元」也就是後來的衛靈公。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今解】
有磐石及大柱,根基及基礎非常穩固,宜於貞定,利於建立諸侯。
這一爻為屯卦最開始的時候,此時正是建立根本,穩定基礎的時機。震為動,動處於內而不進,外有坎,互卦有艮,為動而不進之象。故曰磐桓,利居貞。
【字義】
磐桓:或作「盤桓」、「般桓」。有兩種解釋,一是難進之貌,類似於現今的徘徊。《象傳》:「雖磐桓,志行正也。」這是以磐桓為難進之貌,也是多數易學家所採用。磐或作般、盤,般即盤旋之義。《說文》:「般,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段注:「盤當作般,般辟,漢人語,謂退縮旋轉之皃也。《大射儀》賓辟注曰:『辟,逡遁不敢當盛。』《釋言》曰:『般,還也。』還者今之環字,旋也。荀爽注易曰:『盤桓者,動而退也。』般之本義如是。」帛書本作「半遠」,「遠」字形近「還」,「還」音近「桓」,磐桓疑是「般還」,《禮記.投壺》:「賓再拜受,主人般還。」孔穎達:「主人見賓之拜,乃般曲折還。」般還即徘徊之後折返回來,即荀爽所說的「動而退也」。卦象為震之初,上有互體艮阻之,因此為動而未行之象。「般還」也通「盤旋」,因「還」通「旋」。二是以磐為磐石,桓為大柱,磐桓即磐石與大柱,比喻穩定的根基。房子有磐石及大柱,則結構穩固適於居住。俞琰:「磐,大石也,與漸六二之磐同。桓,柱也,《禮記.檀弓篇》所謂『桓楹』是也。橫渠張子曰:『磐桓猶言柱石。』或以磐桓為盤旋徘徊之義,誤矣,居不動也。
利居貞:有二義,一是利於貞定,堅定,就是處靜、處正,在原地而不出行。二是利於有關居住之卜問,貞做「問」。《說文》:「貞,卜問也。」
利建侯:宜於建立諸侯。侯或作矦,原義為箭靶,引申為諸侯。《說文》:「春饗所射矦也。」「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諸矦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為田除害也。」利建侯,宜於建立諸侯。王弼:「得主則定。」孔穎達:「以其屯難之世,世道初創,其物未寧,故宜利建侯以寧之。此二句釋人事也。」建立諸侯為建立人事,以為治理之官長。《彖》曰:「宜建侯而不寧。」建侯以安定民心。而不寧,安定之義。
【筮例】
《左傳.閔公元年》畢萬問仕於晉:得到屯之比,屯卦初爻變。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為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歸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今解】
難行而無法前進的樣子,公母馬分開了。很壞的盜匪來求婚媾,女子因為守貞,因此一直未懷孕生子。十年之後,才終於懷孕生子。
此段言求婚過程的艱難,因此有乘馬分開之象。女子起初可能因為被逼婚、搶婚之故,所以不答應婚媾,因此「貞不字」,堅定守貞不生小孩。要等待十年之久,關係回復到正常而接納對方之後,才終於答應。「十年乃字」的十年比喻事情之艱難與需要長久的等待與經營。而前面之乘馬則隱喻「馬上」求成的急切。屯難之世,凡事當耐心經營,而不當急躁如匪寇。
六二乘陽,又居互體艮下,艱難而無法前進之象。虞翻曰:「震為馬作足,二乘初,故乘馬。」
【字義】
屯如邅如:兩種解釋,一是難以前進而原地盤旋之狀。二是人馬聚集而盤旋之狀。屯有二義:困難,或聚集。邅,音沾。「邅如」通解為徘迴貌。邅古代可能作亶,《說文》引作「驙如」:「駗驙也,从馬亶聲。《易》曰:乘馬驙如。」段注:「周易屯六二,屯如亶如,乘馬班如。亶俗作邅,宋時《經典釋文》不誤,許所據易蓋上句作駗如驙如,乘馬二字當為誤文。」亶音膽,誠實可信的樣子。
乘馬:有多種解釋。傳統以乘馬為騎馬,乘為騎乘之義。一,是以乘馬為四匹馬。乘的原始意思為騎乘,後來引申為車子的單位,因為古代諸侯王車子都是四馬在拉,所以「乘馬」意指四匹馬,亦可指兵車。《詩經》中經常可見「乘馬」一語,如「大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駕我乘馬,說于株野」、「乘馬在廄,摧之秣之」、「路車乘馬」。此或言諸侯乘著乘馬田獵,因此後文有即鹿无虞,惟入於林中」的情節。二,一對公母馬,鄭玄:「馬牝牡曰乘。」牝為畜母,牡為畜父,乘馬就是用來當配種繁殖用的母馬和公馬,母的就是牝,如坤卦的「利牝馬之貞」,離卦「畜牝牛吉」。公的就是牡。乘作為單位,原為四匹馬,但引申又有成對之義。《詩經.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詩經.鴛鴦》:「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揚子.方言》:「雙雁曰乘。」
班如:《說文》:「班,分瑞玉。」班原義為將玉一分為二,若以「乘馬」為公母種馬,「乘馬班如」應該是指公馬與母馬交配結束而分開,或者是分開而未能交配,屯如邅如為兩馬交配困難不順之狀,才有後文的「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班引申又有分列、次序的意思。乘馬班如,乘馬的人群分成兩邊的樣子。傳統注解以班如為在原地打轉,或往回走,班師回朝的「班」,通般。虞翻:「班,躓也。馬不進,故班如矣。」躓為跌倒。程頤:「下馬為班,與馬異處也。」這是從「分」的意思引伸而來,以班為下馬。《爾雅》:「班,賦也。」《周禮》以頒為班,即頒布之意,與前後文文義不通。
匪寇婚媾:匪寇,即盜匪。匪為修飾辭,形容人很壞。寇,盜賊。匪寇,很壞的盜賊,即土匪。婚媾,結婚而交媾。或指婚合。媾為媾合之義,婚媾為透過結婚而媾合。匪寇婚媾意思為土匪來求婚媾。但傳統主要有兩種不同解釋。一、若不是盜賊來犯,就已順利完成婚姻。匪,非,否定的意思。或作「若非」,可譯作我們說的「要不是…」。王弼:「寇謂初也。无初之難,則與五婚矣,故曰匪寇婚媾也。」程頤:「設匪逼于寇難,則往求子婚媾矣。婚媾,正應也。寇,非理而至者。」二、作「匪寇,婚媾」,意思為來者不是賊寇,而是來求婚媾的。如朱熹:「然初非為寇也,乃求與己為婚媾耳。」李光地《折中》採用朱熹說法:「言彼乘馬者非寇,乃吾之婚媾也。」寇也有兩種解釋,一是寇敵、寇讎,也就是敵人或仇人的意思。二是盜賊。婚媾,女子嫁人為婚,再嫁、重婚為媾,婚媾即結婚、婚姻之意。媾原始意思為交媾,從冓字而來,即男女交媾。婚媾指結婚並交媾。鄭玄作「冓」,會合的意思:「冓,猶會也。」
女子貞不字:貞有兩種解釋,一是堅定,堅決。二是卜問。女子貞不字,女子堅決不懷孕生子。或者,女子卜問,則無法懷孕生子。字,懷孕、生子。不字,未能懷孕生子。《說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段注:「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虞翻:「字,妊娠也。」孔穎達解釋為愛:「女子以守貞正,不受初九之愛,字訓愛也。」宋儒將字解釋作女子許嫁或嫁人。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今解】
到山林裡打獵,沒有守山林的人帶路就貿然進入,其危險可知。最好能知難而退。若一意前往,將自取其咎。
六三處下體震之上,互體艮之中,艮為山為麓,有入於林中之象。又艮山止之,有舍止之象。三多凶,六三不當位,以柔處屯難之世,又居危險之位。與其追逐,不如捨棄。《象曰》:「往吝,窮也。」追逐為有吝,因為這是窮困之道。
【字義】
即鹿:逐鹿。即,近。即鹿,逐鹿,追鹿。鹿也可作麓,「即鹿」也就是進入山麓。虞翻曰:「虞謂虞人,掌禽獸者。艮為山,山足稱鹿。鹿,林也。三變體坎,坎為藂木。山下,故稱林中。」依虞翻說法,鹿即山麓,山林。六三在互體艮山之下,山麓之象。王肅作麓:「麓,山足也。」據李光地《折中》,聽說郭京「曾得王輔嗣親手與韓康伯注底易本」,鹿當作麓。
虞:虞人,古時候專職掌管山林鳥獸的人。《周禮》有「山虞」及「澤虞」之職掌,鄭玄注:「虞,度也,度知山之大小及所生者。」《莊子.山木篇》:「今吾遊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遊於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為戮,吾所以不庭也。」「栗林虞人」即是管理栗林的人。虞也可解釋為憂心,警戒。「無虞」為毫無警戒心、毫無戒備,「即鹿无虞」為毫無警戒心就直接追鹿或進入林中,此乃危險之舉。
君子幾,不如舍 :君子貿然進入林中,有危險,不如捨棄。《爾雅.釋詁》:「幾,危也。」如《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說文》:「微也,殆也。从从戍。戍,兵守也。而兵守者,危也。」幾有多種不同解釋,一是危險。二作微,引申為微妙,君子幾引申為君子知道事情之微妙處,能夠見機行事。三,近。君子幾,君子已近山林。四,王弼以幾為語助辭,無意義:「幾,辭也。」舍有兩種解釋,一是捨棄。二是停留,不要繼續前進。
往吝:《周易》以內至外為往,外至內為來。往,即前往、繼續追逐。吝,恨也,引申有羞辱義,往吝,繼續前將遭羞辱。朱熹《本義》:「若往逐而不舍,必致羞吝。」。馬融:「吝,恨。也。」或通遴,蒙初六「以往吝」《說文》引作「以往遴」:「遴,行難也,从辵聲。《易》曰:以往遴。」「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君子直接進入林中有危險,不如捨棄,前往的話會有困難。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今解】
騎著馬在原地打轉,想要求婚合。前往則吉,無所不利。
六四柔居陰位為當位,下與初九相應,上承九五。屯難之世,柔需剛助,六四雖處多懼之位(因多懼所以班如),但能得兩陽剛之助,所以有功,故「吉無不利」。《象傳》曰:「求而往,明也。」因六四可得九五比應之陽明。
【字義】
乘馬班如,求婚媾:見六二爻解釋。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今解】
屯積美食自己享用,問小事吉,若是問大事則凶。
九五為陽剛居中之君位,五本是多功之位,但屯九五溺於私欲,所以只能做小事,無法做大事。
《小象》:「屯其膏,施未光也。」《大象》「雲雷屯」朱熹注:「坎不言水而言雲者,未通之意。」《彖傳》以屯卦為乾元「雲行雨施」之卦,所以說「雷雨之動滿盈」,《象傳》以屯為雲行雨未施,乾道未行之卦,所以說「雲雷屯」,朱子說的「未通」。就卦與爻的差異來看,雖然屯卦為雲行雨施之卦,但九五主爻,就其德性來說,可能不符合此德,因此就爻而論「施未光」。九五為屯卦治卦之主爻,原本五多功,但未能普施膏澤於下,六爻只有六四實受其惠,乃有偏私之施。
王弼以受惠者唯六二,但細察六爻,六二是「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六四是「吉无不利」。其次,六四與九五為比應,屯難之世,二遠五而難濟,四近五而先得所濟。
【字義】
屯其膏:屯,屯積。膏,原意為豬油等一類油脂之物,古代被視為美味、美食。屯其膏,屯積美食,私藏美食。形容人之私心,藏著美食自己享用。此諷人君位高而心狹。九五本處最尊之位,可以嘉惠天下,但卻只知滿足私欲,屯積美食自己享用,不懂得如何膏澤於民。傳統上都將膏解釋作「膏澤」,即恩惠之意。虞翻曰:「坎雨稱膏。《詩》云:陰雨膏之,是其義也。」屯其膏意指君王屯積其膏澤而不願施惠於人民。但直接採取膏澤之意於文義不通,易經喜用「雙關」語,所以翻譯應當做美食解,並以美食暗喻膏澤,於文意較佳。
小貞吉,大貞凶:問小事為吉,大事為凶。貞此處做「卜問」解。貞字在易經中多數解釋為正、堅定。但此處解釋作卜問之意。「小貞」即「小事之問」,問小事。「大貞」為「大問」,所問者為大事。貞或可解作堅定、堅持,那麼此段可解釋為小小堅持為吉,太過堅持則為凶。傳統以正解釋貞,如孔穎達:「貞,正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是小正為吉。若大人不能恢弘博施,是大正為凶。」朱熹:「占者以處小事,則守正猶可獲吉,以處大事,則雖正而不免於凶。 」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今解】
騎著馬在原地打轉乾著急,痛哭流涕至於泣血不止。
身處危險,本身既無能力應付,又無救兵可幫忙,只能騎著馬在原地打轉乾著急。屯難之世原本只有陽剛之君子可以救濟危難,上六居坎卦之極端,又乘陽,因此完全沒有人可以協助幫忙。坎為血,又為水,為加憂,故曰泣血漣如。《九家易》:「體坎為血,伏離為目,互艮為手,掩目流血,泣之象也。」
另一說法,泣血漣如的是被搶婚的婦女。乘馬班如為強婚之人馬,被搶之婦女不從而泣血漣如。
《淮南子.繆稱訓》:聖人在上,則民樂其治;在下,則民慕其意。小人在上位,如寢關曝纊,不得須臾寧。故《易》曰:「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言小人處非其位,不可長也。
【字義】
泣血漣如:形容窮困無助而哭泣之狀,至於出血,如水流不絕。漣,水流狀,此形容淚水不止。《說文》引作「㦁」:「泣下也,从心連聲。《易》曰:泣涕㦁如。」「無聲出涕曰泣。」《詩》「鼠思泣血」毛傳:「無聲曰泣血。」
【彖傳注】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剛柔始交而難生:剛柔即陰陽。剛柔交即乾坤交,天地交。《彖》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否卦:「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剛柔始交即天地之始交,乾《彖》「雲行雨施,品物流形」講的就是乾坤旁通始交而生萬物,萬物在《周易》中即六十四卦的11520策。關於旁通,請參考乾卦《彖傳》註解。屯乃乾坤始交而萬物生的一卦。「難」字一語雙關,既是開天闢地的困難,也是萬物繁茂之義。朱熹以下卦震為剛柔始交,上卦坎為難生。於象而言,亦可通。
難為難易之難,困難之義。但也有茂盛的意思。《詩.小雅》「其葉有難」。《傳》:「難然盛貌。」難亦通儺,為古代消災解厄之儀式,《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禮記.月令》:「季春,命國難。」「季冬命有司大難。」
動乎險中:以上下二體的卦德解釋屯卦。屯卦下震動,上坎險,乃動乎險中之象。
大亨貞:經文作「元亨利貞」,《彖傳》解釋少了「利」字,或有脫誤。
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以上下二體卦象解釋屯卦,下震為雷,上坎為雨,卦象為雷雨之動。《彖傳》坎卦不分上下,皆取象為水,《大象傳》則以上坎為雲,下坎為水,因此《大象傳》說「雲雷屯」,需卦則說「雲上於天」。滿盈,形容萬物始生而繁茂之狀,充滿於天地之間,因此說「滿盈」。屯亦有盈滿之義,《序卦傳》:「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天造草昧,形容乾天造物,萬物繁茂而蒙昧之狀。
宜建侯而不寧:宜於建立諸侯。不寧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是內心不得安寧。因處天造草昧之時,因此忙於建立諸侯以治亂,內心不得安寧。其次是作「丕寧」,大寧之義。建立諸侯,萬邦得以治理而安寧。鄭玄:「而不寧讀而,曰能。能,猶安也。」依鄭玄注,「而不寧」應作「能不寧」,古而通能。「能不寧」為「安不寧」。
關於“君子幾”作何解
關於屯卦站長並沒有對“君子幾”作太多的解釋,個人倒是對其中的“幾”作如何解頗感興趣,順便把網上找到的一個分析貼上來,供大家參考。
易學上對“君子幾”的看法,歸納起來大致有9種類:
(1)“幾”訓為“終”,作時間副詞,最終,終究。《淮南子·繆稱訓》引用《屯》卦六三爻辭,高誘注日:“即,人也。鹿,以諭民。虞,欺也。幾,終也。就民欺之,即人林中,幾終不如舍之,使之不終如其吝。”②
(2)“幾”作為句中語助詞,沒有具體意義。王弼《周易注》:“幾,辭也。夫君子之動,豈取恨辱哉!故不如舍。”③陸德明《經典釋文》以王注為正解。孔穎達《周易正義》也取王說。
(3)“幾”訓為“近”,接近。《周易集解》引虞翻注:“幾,近。舍,置。吝,疵也。”《經典釋文》也稱引此解。劉大鈞⑤、徐山⑥等取此義,而各自說解稍有不同。
(4)“幾”訓為“速”,僅見《經典釋文》引。
(5)“幾”作“機”,解為弩牙。《經典釋文》引鄭玄日:“鄭作機,雲弩牙也。”
(6)“幾”作“機”,解為見機行事。史征《周易口訣義》:“故君子見此,不如棄舍。若強就之,徒勞而已,終至悔吝。故《略例》雲:‘見情者獲,直往即違’是也。”①史征雖沒有明言“見機行事”,其意實以“見機行事”解“幾”。黃壽祺②、程石泉③、陳鼓應④等解為君子見機行事。
(7)“幾”,相當於“微”,幾微,即洞察到事情的朕兆。程頤:“入山林者,必有虞以導之。無導之者,則惟陷入于林莽中。君子見事之幾微,不若舍而勿逐。往則徒取窮吝而已。”朱熹⑤、尚秉和⑥、金景芳⑦等皆取此解。
(8)“幾”作“機”,解為機智,機警。李鏡池:“惟:考慮。幾:借為機,機智。”⑧吳辛醜⑨等承此說。,
(9)“幾”讀為“祈”,訓為“求”。此說僅見高亨:“《釋文》:‘幾,子夏作近。’幾、近古通用。《中孚》六四雲:‘月幾望。’《釋文》:‘幾,京作近。’亦其例也。幾、近疑皆借為祈。幾、祈古通用。……近、祈古通用。……《說文》:‘祈,求福也。’《廣雅·釋詁》:‘祈,求也。’……君子幾不如舍,言君子求鹿不如舍之也。吝,難也。往吝者,言君子仍往而求之,則鹿難得也。”
個人較為傾向於作見微知著的意思。
為學當如此
看了Discboy對「幾」的訓詁整理辨析,雖然不管用哪一個,對此句文意都不至於有重大偏移,但這種治學的態度,值得學習。
勘誤
“往往必需有長時間的努力”中“需”似應為“須”,名詞前一般才用“需”。
“乘馬班如為強婚之人馬,被強之婦女不從而泣血漣如。”中“強”皆應為“搶”。
差異
須需兩字本同,但今人似乎喜歡將兩者用法分開。
但若依現今用法,我的認識是
「必須」是強制性的用辭,要求一定要怎樣....帶有人的意志在裡面
「必需」是條件用語,代表需要滿足某些條件。無關於人在意志上想不想要
「往往必需有長時間的努力」這是一種條件的陳述,並不是意志上要求人要怎樣,所以用「必需」一語。
以上是我的認識。如果有誤還是請大家來指正。這裡還是要感謝discboy熱心幫忙。
辨析
一、語法角度的區別。
(1)必須:副詞,有強調語氣,多作狀語。如:必須拿下。
(2)必需是動詞,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語或作謂語。必需用品。必需常和“所”、“的”連用,如:這些原料是我們生產所必需的。
二、最簡單的判斷方法。
“必需”後面一般跟名詞。如:這本書是上課必需的。
“必須”後面一般跟動詞。如:我今天必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