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好一個卦之後,到底卜到的是什麼卦?
簡單說:先記八卦,再以八卦查64卦表
《易經》中有六十四卦,每個卦都是由兩個八卦所重疊而成,8 x 8所以是64卦。看卦時首先必須把卦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為外卦(或稱上卦),下半部為內卦(或稱下卦)。
上六 | |
六五 | 上卦(外卦) |
九四 | |
|
|
九三 | |
九二 | 下卦(內卦) |
初九 | |
上卦為震(雷),下卦為乾(天),此卦為大壯卦。記憶時口訣為「雷天大壯」。 |
至於上下(內外)各別是什麼卦,可以利用下表來對照。(學易者,一定要將八卦的卦象背下來,這是最基本的功夫。)記憶卦象的方法除了多動筆畫幾次,時常卜卦、反覆練習以外,古人為了方便記憶,也寫了一首類似「三字經」的歌謠: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乾 | 兌 | 離 | 震 | 巽 | 坎 | 艮 | 坤 |
天 | 澤 | 火 | 雷 | 風 | 水 | 山 | 地 |
個人很不建議用以上歌謠來記憶八卦卦象,我覺得直接用死即的都比記歌謠再配卦象還好。最好的方法則是一點點想象與理解再加上死記,比如 全部都是陽,就是「乾卦」、象徵自然界的「天」; 全部都是陰,所以是坤卦、地;和「水」的小篆的寫法是一樣的,所以就是坎、水; 和 相反,所以就是離、火; 長得就像是「山」,所以就是艮、山; 和「兌」字形的上半部長得有些相似,所以就是澤、兌;剩下 和 ,想不出什麼可以附會的,就免為其難死記一下。
在學會認識八卦之後,接著可以利用下圖來查出卦名。上卦(外卦)查對上面橫行,下卦(內卦)查對左邊縱行,就可得到你所要的卦名。
找到卦名之後,以該卦的意思來解釋你所卜問的事即可。例如,你的問題是「是否可以升官發財?」結果卜到地風升 ,「升卦」,那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若卜到的是天地否 ,「否」卦,那當然就沒希望了。 在查閱以下各卦的卦義時,只需採用關於整卦意義的部份即可(也就是「卦辭」部份),解釋各爻意義的地方不用去理會(也就是「爻辭」部份)。(請見右圖圖示)
關於如何深入了解一卦的意思,請見>>如何解卦?
☰ 天1 |
☱ 澤2 |
☲ 火3 |
☳ 雷4 |
☴ 風5 |
☵ 水6 |
☶ 山7 |
☷ 地8 |
|
☰ 天1 |
1.䷀ 乾 |
43.䷪ 夬 |
14.䷍ 大有 |
34.䷡ 大壯 |
9.䷈ 小畜 |
5.䷄ 需 |
26.䷙ 大畜 |
11.䷊ 泰 |
☱ 澤2 |
10.䷉ 履 |
58.䷹ 兌 |
38.䷥ 睽 |
54.䷵ 歸妹 |
61.䷼ 中孚 |
60.䷻ 節 |
41.䷨ 損 |
19.䷒ 臨 |
☲ 火3 |
13.䷌ 同人 |
49.䷰ 革 |
30.䷝ 離 |
55.䷶ 豐 |
37.䷤ 家人 |
63.䷾ 既濟 |
22.䷕ 賁 |
36.䷣ 明夷 |
☳ 雷4 |
25.䷘ 无妄 |
17.䷐ 隨 |
21.䷔ 噬嗑 |
51.䷲ 震 |
42.䷩ 益 |
3.䷂ 屯 |
27.䷚ 頤 |
24.䷗ 復 |
☴ 風5 |
44.䷫ 姤 |
28.䷛ 大過 |
50.䷱ 鼎 |
32.䷟ 恒 |
57.䷸ 巽 |
48.䷯ 井 |
18.䷑ 蠱 |
46.䷭ 升 |
☵ 水6 |
6.䷅ 訟 |
47.䷮ 困 |
64.䷿ 未濟 |
40.䷧ 解 |
59.䷺ 渙 |
29.䷜ 坎 |
4.䷃ 蒙 |
7.䷆ 師 |
☶ 山7 |
33.䷠ 遯 |
31.䷞ 咸 |
56.䷷ 旅 |
62.䷽ 小過 |
53.䷴ 漸 |
39.䷦ 蹇 |
52.䷳ 艮 |
15.䷎ 謙 |
☷ 地8 |
12.䷋ 否 |
45.䷬ 萃 |
35.䷢ 晉 |
16.䷏ 豫 |
20.䷓ 觀 |
8.䷇ 比 |
23.䷖ 剝 |
2.䷁ 坤 |
卜卦以「心誠」為第一,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禁忌,但如果你夠誠心,時間又允許的話,最好還是保持身心的潔淨。卜卦時,盡量保持心裡平靜而虔誠,千萬不要心浮氣躁,然後心中默念你的問題,問題要簡單明確。一次只問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絕不可再卜第二次(包括用另一個問法去問)。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