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辭傳上

kelly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繫辭傳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苟非其常,則剛而靜,柔而動者有之矣。

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

方本異也,而以類,故聚,此同之生於異也。物羣則其勢不得不分,此異之生於同也。有成而後有毀,有廢而後有興,是以知吉凶之生於相形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天地一物也,陰陽一氣也,或為象,或為形,所在之不同,故「在」云者明其一也。象者形之精華,發於上者也。形者象之體質,留於下者也。人見其上下,直以為兩矣,豈知其未嘗不一邪。繇是觀之,世之所謂變化者,未嘗不出於一而兩於所在也。自兩以往,有不可勝計者矣,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之始也。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天地之間,或貴或賤,未有位之者也。卑高陳而貴賤自位矣,或剛或柔,未有斷之者也,動靜常而剛柔自斷矣。或吉或凶,未有生之者也。類聚羣分而吉凶自生矣。或變或化,未有見之者也。形象成而變化自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雷霆風雨,日月寒暑,更用迭作於其間。雜然施之而未嘗有擇也,忽然成之而未嘗有意也。及其用息而功顯,體分而名立,則得乾道者自成男,得坤道者自成女,夫男者豈乾以其剛強之德,為之女者豈坤以其柔順之道造之哉。我有是道,物各得之,如是而已矣。聖人者亦然,有惻隱之心而未嘗以為仁也,有分別之心而未嘗以為義也,所遇而為之,是心著於物也。人則從後而觀之,其惻隱之心成仁,分別之心成義。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上而為陽,其漸必虛。下而為陰,其漸必實。至虛極於无,至實極於有。无為太始,有為成物。夫太始豈復有作哉,故乾特知之而已,作者坤也。乾无心於知之,故易。坤无心於作之,故簡。易故无所不知,簡故无所不能。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易簡者一之謂也,凡有心者雖欲一,不可得也。不一則无信矣。夫无信者豈不難知難從哉。乾坤惟无心,故一。一故有信,信故物知之也易,而從之也不難。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知之與作,易之與簡,易知之與易從,有親之與有功,可友之與可大,德之與業,皆有隱顯之別矣,此乾坤之辨也,不可以不知也。古之言賢人者,賢於人之人也,猶曰君子云爾。夫賢於人者,豈有極哉。聖人與焉,而世乃曰聖人无德業。德業,賢人也。夫德業之名,聖人之所不能免也。其所以異於人者,特以其无心爾。見其謂之聖人則隆之,見其謂之賢人則降之,此近世之俗學,古无是論也。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夫无心而一,一而信,則物莫不得盡其天理,以生以死。故生者不德,死者不怨。无怨无德,則聖人者豈不備位於其中哉。吾一有心於其間,則物有僥倖夭枉不盡其理者矣。僥倖者德之,夭枉者怨之。德怨交至,則吾任重矣。雖欲備位,可得乎。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

繇此觀之,繫辭則彖象是也。以上下繫為繫辭,失之矣。雖然,世俗之所安也,而无害於易,故因而不改也。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得之則吉,失之則凶,此理之常者。以為未足以盡吉凶之變也,故又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變化一生,則吉凶之至亦多故矣,是以有宜若吉而凶,宜若凶而吉者。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失得未決,則為憂虞。及其已決,則為吉凶。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夫剛柔相推而變化生,變化生而吉凶之理无定。不知變化而一之,以為无定而兩之,此二者皆過也。天下之理,未嘗不一,而一不可執。知其未嘗不一,而莫之執,則幾矣。是以聖人既明吉凶悔吝之象,又明剛柔變化本出於一,而相摩相盪,至於无窮之理。曰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象者以是觀之之謂也。夫出於一而至於无窮,人之觀之,以為有无窮之異也。聖人觀之,則以為進退晝夜之間耳。見其今之進也,而以為非向之退者,可乎?見其今之明也,而以為非向之晦者,可乎?聖人以進退觀變化,以晝夜觀剛柔,二觀立,无往而不一也。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未極則為三,既極則動,動則為六。三六无異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至於占則君子之慮周矣,故祐且吉无不利者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

陰陽各有所統御,謂之齊,夫卦豈可以爻別而觀之。彼小大有所齊矣,得其所齊則六爻之義未有不貫者。吾論六十四卦,皆先求其所齊之端,得其端,則其餘脉分理解无不順者,蓋未嘗鑿而通也。

辨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

介小疵也。

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辭,爻辭也。卦有成體,小大不可易,而爻无常辭,隨其所適之險易。故曰:彖者言其象,爻者言乎變。夫爻亦未嘗无小大,而獨以險易言者,明不在乎爻而在乎所適也。同是人也,而賢於此,愚於彼,所適之不同也如此。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準,符合也。彌,周浹也。綸,經緯也。所以與天地準者,以能知幽明之故,死生之說,鬼神之情狀也。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此與形象變化一也。

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人所以不知生死之說者,駭之耳。故原始反終者使之了然而不駭也。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必其所見而後知,則聖人之所知者寡矣。是故聖人之學也,以其所見者推至其所不見者。天文地理,物之終始。精氣遊魂,可見者也,故聖人以是三者舉之。物,鬼也。變,神也。鬼常與體魄俱,故謂之物。神无適而不可,故謂之變。精氣為魄,魄為鬼。志氣為魂,魂為神。故《禮》曰:「體魄則降,志氣在上。」鄭子產曰: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古之達者,已知此矣。一人而有二知,无是道也。然而有魄者,有魂者,何也?眾人之志不出於飲食男女之間,與凡養生之資,其資厚者其氣強,其資約者其氣微。故氣勝志而為魄。聖賢則不然,以志一氣,清明在躬,志氣如神,雖祿之以天下,窮至於匹夫,无所損益也,故志勝氣而為魂。眾人之死為鬼,而聖賢為神,非有二知也,志之所在者異也。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天地與人,一理也,而人常不能與天地相似者,物有以蔽之也。變化亂之,禍福劫之,所不可知者惑之。變化莫大於幽明,禍福莫烈於死生,所不可知者莫深於鬼神。知此三者,則其他莫能蔽之矣。夫苟无蔽則人固與天地相似也。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知之未極,道之不全,是以有過。故箕子以極為中,明夫極則不過也。知周萬物,可謂極矣。道濟天下,可謂全矣。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避礙故旁行。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使物各安其所,然後厚之以仁。不然,雖欲愛之,不能也。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範圍,規摹也。

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

晝夜相反而能通之,則不為變化之所亂,可以知矣。

故神无方而易无體,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陰陽果何物哉?雖有婁曠之聰明,未有得其髣髴者也。陰陽交然後生物,物生然後有象,象立而陰陽隱矣。凡可見者皆物也,非陰陽也。然謂陰陽為无有,可乎?雖至愚知其不然也。物何自生哉?是故指生物而謂之陰陽,與不見陰陽之髣髴而謂之无有者,皆惑也。聖人知道之難言也,故借陰陽以言之,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者,陰陽未交而物未生之謂也。喻道之似,莫密於此者矣。陰陽一交而生物,其始為水,水者有无之際也,始離於无而入於有矣。老子識之,故其言曰「上善若水」,又曰「水幾於道」。聖人之德,雖可以名言,而不囿於一物,若水之无常形,此善之上者,幾於道矣,而非道也。若夫水之未生,陰陽之未交,廓然无一物,而不可謂之无有,此真道之似也。陰陽交而生物,道與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陰陽隱,善立而道不見矣。故曰:「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道而謂之仁,智者見道而謂之智。夫仁智,聖人之所謂善也。善者道之繼,而指以為道則不可。今不識其人而識其子,因之以見其人則可,以為其人則不可。故曰:「繼之者善也。」學道而自其繼者始,則道不全。昔者孟子以善為性,以為至矣。讀易而後知其非也。孟子之於性,蓋見其繼者而已,夫善性之效也。孟子不及見性而見夫性之效,因以所見者為性。性之於善,猶火之能熟物也。吾未嘗見火,而指天下之熟物以為火,可乎?夫熟物則火之效也。敢問性與道之辨?曰:難言也。可言其似。道之似則聲也,性之似則聞也,有聲而後有聞邪,有聞而後有聲邪,是二者果一乎?果二乎?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又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性者,其所以為人者也,非是无以成道矣。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夫屬目於无形者,或見其意之所存,故仁者以道為仁,意存乎仁也。智者以道為智,意存乎智也。賢者存意而妄見,愚者日用而不知,是以知君子之道成之以性者鮮矣。

顯諸仁,藏諸用。

仁者其已然之迹也,用者其所以然也。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

人見聖人之憂也,豈知其中有不憂者。未嘗與其所見者同哉。

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

我未嘗有,即物而有,故富。如使已有,則其富有畛矣。

日新之謂盛德。

富有者未嘗有,日新者未嘗新。吾心一也,新者物耳。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相因而有謂之生生。夫苟不生,則无得无喪无吉无凶。方是之時,易存乎其中,而人莫見,故謂之道,而不謂之易。有生有物,物轉相生,而吉凶得喪之變備矣。方是之時,道行乎其間而人不知,故謂之易而不謂之道。聖人之作易也,不有所設則无以交於事物之域,而盡得喪吉凶之變,是以因天下之至剛而設以為乾,因天下之至柔而設以為坤。乾坤交而得喪吉凶之變,紛然始起矣。故曰「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效,見也,言易之道至乾而始有成象,至坤而始有可見之法也。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生生之極則易成矣,成則惟人之所用。以數用之謂之占,以道用之謂之事。夫豈惟是將天下莫不用之,用極而不勌者,其惟神乎。故終之曰陰陽不測之謂神。使陰陽而可測,則其用廢矣。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

遠邇猶深淺也。得其深者,雖為聖人有餘,而其淺者不失為君子。

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至剛之德果,至柔之德深。果則其靜也絕意於動,而其動也不可復回。深則其靜也斂之无餘,而其動也發之必盡。絕意於動,專也。不可復回,直也。斂之无餘,翕也。發之必盡,闢也。夫小生於雜,隘生於疑,故專直生大,翕闢生廣。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明乾坤非專以為天地也。天地得其廣大,四時得其變通,日月得其陰陽之義,至德得其易簡之善。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

易之言德業,有隱顯之別,而德之微者莫若智,業之著者莫若禮,故又以其尤者明之。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天地位則德業成,而易在其中矣。以明无別有易也。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性所以成道而存存也。堯舜不能加,桀紂不能亡,此真存也。存是則道義所從出也。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賾,喧錯也,古作嘖,從口從臣,一也。《春秋傳》曰「嘖有煩言」。象,卦也。物錯之際,難言也。聖人有以見之,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而畫以為卦。剛柔相交,上下相錯,而六爻進退,屈信於其間。其進退屈信,不可必。其順之則吉,逆之則凶者,可必也。可必者其會通之處也。見其會通之處則典禮可行矣。故卦者至錯也,爻者至變也。至錯之中,有循理焉,不可惡也。至變之中,有常守焉,不可亂也。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變化之間,不容毫釐。然且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則虛以一物,雍容之至也。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不出戶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夫論經者,當以意得之,非於句義之間也,於句義之間則破碎牽蔓之說反能害經之意。孔子之言易如此,學者可以求其端矣。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合而相因則為五十。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分而各數,則為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數五十,

五行蓋交相成也,水火木金不得土,土不得是四者,皆不能成夫五行之數。始於一而至於五,足矣。自六以往者,相因之數也。水火木金得土而後成,故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土无定位,无成名,无專氣。水火木金四者成而土成矣,故得水之一,得火之二,得木之三,得金之四,而成十。言十,則一二三四在其中,而言六七八九則五在其中矣。大衍之數五十者,五不特數,以為在六七八九之中也。一二三四在十之中,然而特數者何也?水火木金,特見於四時,而土不特見,言四時足以舉土,而言土不足以舉四時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皆有以名之。而土爰稼穡,曰於是稼穡而已。五藏六府,无胃脉則死,而脾脉不可見,如雀之啄,如水之漏下,是脾之衰見也。故曰土无定位,无成名,无專氣。

其用四十有九,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分而為二以象兩,則其一不用,太極之象也。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分而為二,一也。掛一,二也。揲之以四,三也。歸奇於扐,四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四營而一變,三變而一爻,六爻為十八變也。三變之餘而四數之,得九為老陽,得六為老陰,得七為少陽,得八為少陰。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取老而言也。九六為老,七八為少之說,未之聞也。或曰:陽極於九,其次則七也,極者為老,其次為少,則陰當老於十,而少於八。曰:陰不可加於陽,故十不用。十不用,猶當老於八,而少於六也。則又曰:陽順而上,其成數極於九。陰逆而下,其成數極於六。自下而上,陰陽均也。穉於子午而壯於己亥,始於復姤而終於乾坤者,陰猶陽也,曷嘗有進陽而退陰與逆順之別乎。且此自然而然者,天地且不能知,而聖人豈得與於其間,而制其予奪哉。惟唐一行之學則不然,以為易固已言之矣。曰: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則十八變之間有八卦焉,人莫之思也。變之扐有多少,其一變也不五則九。其二與三也,不四則八。八與九為多,五與四為少,少多者奇偶之象也。三變皆少,則乾之象也。乾所以為老陽,而四數其餘,得九故以九名之。三變皆多,則坤之象也。坤所以為老陰,而四數其餘,得六,故以六名之。三變而少者一則震坎艮之象也,震坎艮所以為少陽,而四數其餘,得七,故以七名之。三變而多者一,則巽離兌之象也。巽離兌所以為少陰,而四數其餘,得八,故以八名之。故七八九六者,因餘數以名陰陽,而陰陽之所以為老少者,不在是而在乎三變之間,八卦之象也。此唐一行之學也。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此生生之極也。

顯道神德行,

道神而不顯,德行顯而不神,故易以顯道神德行。

是故可與酬酢,

應對萬物之求。

可與佑神矣。 

助成神化之功。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神之所為不可知也,觀變化而知之爾。天下之至精至變,與聖人之所以極深研幾者,每以神終之,是以知變化之間,神无不在,因而知之可也,指以為神則不可。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聖人之道,求之而莫不皆有,取之而莫不皆獲者也。以四人者之各有獲於易也,故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而昧者乃指此以為道,則過矣。

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无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此筮占之類。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世之通於數者,論三五錯綜,則以九宮言之。九宮不經見,見於《乾鑿度》。曰:太一行九宮,九宮之數以九一三七為四方,以二四六八為四隅,而五為中宮。經緯四隅,交絡相值,无不得十五者。陰陽老少,皆分取於十五。老陽取九,餘六以為老陰。少陽取七,餘八以為少陰。此與一行之學不同。然吾以為相表裏者。二者雖不經見,而其說皆不可廢也。

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此歷術之類。

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深者其理也,幾者其用也。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至精至變者,以數用之也。極深研幾者,以道用之也。止於精與變也,則數有時而差。止於幾與深也則道,有時而窮。使數不差,道不窮者,其唯神乎,故曰極數知來之謂占,變通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而此二者亦各以神終之,既以神終之,又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明彼四者之所以得為聖人之道者,以此也。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所謂斯者指此十者,而學者不以此十者求之則過矣。水至陰也,必待天一加之而後生者,陰不得陽則終不得烝而成也。火至陽也,必待地二加之而後生者,陽不得陰則无所傳而見也。五行皆然,莫不生於陰陽之相加。陽加陰則為水為木為土,陰加陽則為火為金。苟不相加,則雖有陰陽之資,而无五行之用。夫易亦然。人固有是材也,而渾沌朴鄙,不入於器。易則開而成之,然後可得而用也。天下各治其道術,自以為至矣。而支離專固,不適於中。易以其道被之,然後可得而行也。是故乾剛而不折,坤柔而不屈,八卦皆有成德而不窳。不然,則天下之物皆棄材也,天下之道皆棄術也。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

蓍有无窮之變,故其德圓而象知來之神。卦著已然之迹,故其德方而配藏往之智。以圓適方,以神行智,故六爻之義易以告也。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以神行智則心不為事物之所塵垢,使物自運而已。不與,斯所以為洗心,退藏於密也

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其迹不出於吉凶之域,故與民同患。神以知來,智以藏往,故其實无患,來者應之,謂之知來。已行者莫見其迹,謂之藏往。

其孰能與此哉?古之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莊子》曰:賊莫大於德有心而心有眼。夫能洗心退藏,則雖用武,而未嘗殺,況施德乎。不然,則雖施德,有殺人者矣,況用武乎。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

天者死生禍福之制而民之所最畏也,是故明天之道,察民之故,而作蓍龜。蓍龜之於民用也,其實何能益?亦前之而已。以虛器前之,而實用者得完,是故禮義廉恥以前賞罰,則賞罰設而不用矣。

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

齋戒所以前祭祀也。

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同是戶也,闔則謂之坤,闢則謂之乾,闢闔之間而二物出焉,故變者兩之,通者一之。不能一則往者窮於伸,來者窮於屈矣。

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象而後器,器而後用,此德業之敘也,而神常終之。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者有物之先也。夫有物必有上下,有上下必有四方,有四方必有四方之間,四方之間立而八卦成矣,此必然之勢,无使之然者。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入於吉凶之域,然後大業可得而見。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天地四時日月,天事也。天事所不及,富貴者制之。富貴者所不制,聖人通之。聖人所不通,蓍龜決之。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則之者,則其无心而知吉凶也。天地變化,聖人效之,效之者效其體一而周萬物也。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象之者象其不言而以象告也。河圖洛書,其詳不可得而聞矣。然著於《易》,見於《論語》,不可誣也。而今學者或疑焉,山川之出圖書有時而然也,魏晉之間,張掖出石圖,文字粲然。時无聖人莫識其義爾。河圖洛書,豈足怪哉。且此四者,聖人之所取象以作易也。當是之時,有其象而无其辭,示人以其意而已。故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聖人以後世為不足以知也。故繫辭以告之,定吉凶以斷之,聖人之憂世也深矣。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

聖人非不欲正言也,以為有不可勝言者,惟象為能盡之,故孟軻之譬喻,立象之小者也。

設卦以盡情偽,

情偽臨吉凶而後見,吉凶至則情者自如,而偽者敗矣。卦者起吉凶之端也。 

繫辭以盡其言,

辭約而義廣,故能盡其言。

變而通之以盡利,

既變之,復通之,則反覆於萬物之間,无遺利矣。

鼓之舞之以盡神。

孰鼓之歟?孰舞之歟?莫適為之則謂之神。

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縕,蓄也。陰陽相縕而物生,乾坤者生生之祖也,是故為易之縕。乾坤之於易,猶日之於歲也。除日而求歲,豈可得哉。故乾坤毀則易不可見矣。易不可見則乾為獨陽,坤為獨陰,生生之功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

道者器之上達者也,器者道之下見者也,其本一也。化之者道也,裁之者器也,推而行之者一之也。

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有其具而无其人則形存而神亡,有其人而脩誠无素則我不能默成,而民亦不能默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