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29 坎卦

Jack 發表於

 

29   坎卦 坎為水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九二,坎,有險,求小得。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凶。

 卦辭  初六  九二  六三

 六四  九五  上六  彖傳注


【卦名】

今本:坎 海昏:臽 帛書:贛 歸藏:犖 秦簡:勞 清華簡:

坎為古代獻祭人牲之用的大坑洞,因此取象為溝瀆,卦義為險。古卦名又作勞,取其勞動之義,亦可假借為牢,地牢的意思。

坎、陷、臽

坎與臽、陷、埳、欿通。《孫氏周易集解》引《釋文》:「本亦作埳,京劉作欿。」漢石經作欿。

坎為坑洞的意思,而且是上古獻牲之用的大坑洞,也就是祭祀坑。因此坎是代表凶險的卦,《周易》中也都解釋作危險。

《說卦傳》:「坎,陷也。」《序卦》:「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坎為陷,陷阱的陷。《說文》:「坎,陷也。從土欠聲。」段注:「陷者,高下也。高下者,高而入於下也。因謂阱謂坎。〈井部〉曰:阱者,大陷也。〈穴部〉曰:窞,坎中更有坎也。《易》曰:坎,陷也。習坎,重險也。《毛詩傳》曰:坎坎,擊鼓聲。按:此謂坎坎為竷竷之叚借字也。」

坎同陷,依段注,坎、陷是指非常深的坑洞。陷甲骨文作(臽),上為人,下臼為凵坑中有落土,此為陷人的人牲之祭。

于省吾認為,坎古字原為(凵),是拿人或獸來做祭祀的大坑洞,以人牲做祭則寫作,有時會加上落土作。以狗則作,這也是臽、陷的初文。《甲骨文字釋林.釋 》:

甲骨文从各種獸形从的字常見。《說文》作凵,並謂:「凵,張口也,象形。」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謂:「一說坎也,塹也,象地穿。」按朱說甚是。古文字象坑坎形,小篆譌作凵,下橫平,故《說文》誤訓為張口。字典籍通作坎,為本字,坎為借字。《說文》:「坎,陷也,从土欠聲。」坎陷疊韻,以音為訓。章炳麟文始謂「凵又孳乳為坎」,「在本部則變易為臽」,「為陷」。按典籍坎字也通作欿或埳,易坎《釋文》謂:「坎,京、劉本作欿。」《爾雅.釋言》《釋文》謂「坎本作埳」。《一切經音義》三謂「埳亦坑也」。典籍以坎代凵,凵坎和陷欿埳等字又由于音近而通用。

甲骨文臽作(从ㄗ與从人同)、等形,象陷人于坑坎之中,其字从人亦聲,係會意兼形字。甲骨文的「今日」(乙八七一六),是指陷人以祭言之。此外,關于田獵陷獸,陷犬作。至于甲骨文中从各種獸形从的字,其中往往加以數點,則象坑坎中塵土之形。……基于上述,則甲骨文陷人以祭的字即臽的初文,从臼臽乃後起字,从阜的陷,又係臽的後起字。後世不僅陷行而臽廢,并且甲骨文从各種獸形从的幾个古文陷字,也都廢而不用。

坎原本為上古作為獻牲的祭祀坑,本字為凵,因此代表的是凶象自是不言而喻。臽或陷則是將人牲丟進凵中。

帛書坎作贛,贛與竷形近,假借為竷。竷亦通坎。《說文》:「竷,繇也舞也。樂有章。」《詩經》中,坎多數作敲擊之聲,如「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輻兮」、「坎坎伐輪兮」、「坎其擊鼓」、「坎其擊缶」。此段玉裁所說:「《毛詩傳》曰:坎坎,擊鼓聲。按:此謂坎坎為竷竷之叚借字也。」

而《禮記》裡,坎則有用作墓穴的,通壙。如「其坎深不至於泉」,言其墓穴深不可以達到地下之泉水。「既葬而封,廣輪揜坎,其高可隱也」,講墓葬之後以封土覆蓋,大小範圍剛好可掩蓋墓穴,高度剛好足以隱藏。「四十者待盈坎」則是指去幫忙葬禮的,四十歲以內的人要等到棺木安放到墓穴,並以土填滿墓穴之後才可離去。

在《易經》中坎引申為危險的意思,《彖傳》:「習坎,重險也。」坎的取象,又可為河川,溝瀆,也都是自凵的凹下地形引申而來。凡成凵之坎塹形勢者,皆可取象為坎。 

勞、犖、

馬國翰輯本歸藏坎卦作「犖」,王家台秦簡作「勞」,清華簡作。《說文》:「犖,駁牛也。」段注:「馬色不純曰駁。」犖本意為顏色不純的牛,這類牛通常被用於耕田拉車等苦力,故引申為勞,通勞。李過:「謂坎為犖,犖者勞也,以為萬物勞乎坎也。」黃宗炎:「坎為勞卦,故從勞諧聲而省。物莫勞于牛,故從牛。」《説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坎為勞卦,歸藏易卦名與《說卦傳》說法相符。而漢易中一直將坎取象為勞卦,其來有自。

清華簡《筮法.卦位圖》:「南方也,火也,赤色也。」「奚古胃之,司壴,是古胃之。」應該是勞的異體字。勞字甲骨文下從衣,至金文則下或從心,或從力。現今之後天八卦圖以坎為北,清華簡以為南。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清華簡正處五行與八卦思想結合的初期,以勞(坎)為火,羅(離)為水,後來發展成熟之後改為以離為火,坎為水。二,這是以農時的時序所安排,夏季為勞動、種植之季節,因此勞卦在南方。

依聞一多,勞假借為牢,監牢的意思,坎窞則是窖牢。《周易義證類纂》:「古者拘人或拘牲畜同處,故繫牲之圈曰牢,繫人之獄亦曰牢。卜辭牢作。以泉作推知,牢本鑿地為之,如今之地窖。…習坎即入牢獄,故曰占凶。」

總言之,勞為勞動、辛勞的意思,但亦可假借為牢。牢本義為古代圈養備用之牲,後來引申為監牢,牢籠。坎卦亦有此義。

【卦義】

嚴密的牢籠,重重的危險,習慣於危險。

三畫卦的坎卦,因陽爻坎陷,被兩陰爻所包圍而沒有出路,所以稱坎。坎原為敬獻犧牲之用的祭祀坑,也有囚牢之義。卦象為危險,這也是自漢易之後主流的取象。

在六畫卦中坎卦也稱「習坎」,八純卦中沒有以重卦卦象為卦名的,因此有易學家認為「習坎」可能是易傳或經文混淆為卦名,卦名應該是「坎」才是。如郭京,和楊萬里都持此看法,認為「習坎」是經文。

《說文》:「習,數飛也。」習字原為鳥不斷習飛,現今做為練習、學習,習慣等。「習坎」的習字則有兩種意思:一是重覆,意指兩個坎卦重疊的卦象,也就是內外都是坎險。二是習慣,內外皆是險,因此而習慣於危險,在危險中求亨通。所以習坎就是上下內外都是坎,從此險到彼險,但能通於內外,可以遊走並習慣於危險之中,險中求通。

《序卦》說:「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大過為陽氣過盛,因此必需對陽氣有所限制,坎卦就是將陽爻坎陷,制約「陽過」的一卦。

三畫卦的坎代表著危險,六十四卦中凡有坎者幾乎都帶有危險的意味:如屯卦,因有險而取其「難」義;蹇卦因前有坎險而停止不前;困卦也是因為內有水險,而取其窮困之義。而習坎卦是有雙重的危險。

解釋坎卦要特別注意的是,卦辭及爻辭中有亨,有「小有得」等像是吉的占語,但並非真的意謂沒有危險,或是脫離危險。實際上都是險中求通,所以卦辭説「維心亨」。「維心亨」道出了坎卦的本質:既然內外皆危險,進退都是坎,那不如把他看開。坎卦之亨通,都是屬於心理及修為層次的問題,而不是求卦者在現實上真的脫離危險而事情亨通。

就六爻情節來看,坎卦之典故,應該有幾種可能。一是古代之墓穴,二是以坎為監牢。坎卦六爻多數談的是人被關於嚴密的監牢裡,如初六為地牢的最深最嚴密之處,不見天日。九二與九三為坎中之生活,只能求得手枕充作安歇之物,六四為監獄中終於可見一扇窗,並與外界連絡通訊。上六則是被囚於圜土,圜土即古之監獄。九五講的可能是古代墓葬之事。

就吉凶而言,坎卦為維心亨之一卦,六爻符合維心亨者為九二和九五,此九二之求小得,九五之無咎。初由於入坎最深,因此為凶。六為坎極,因此為三歲不得而凶。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 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今解】

雙重的坎險,有信念而能維持內心的亨通。出行前往,能夠得到獎賞。

處於內外都是坎陷,前後上下都是危險的時候,能夠求通者只有內心的改變,所以說「維心亨」。「行有尚」是說積極行動能夠有所得。但處坎之時,只可能是小小的獲得,不會是大成就。

總體來說,遇到坎卦不能大吉,雖然內外都是坎險,只要保持樂觀的態度,並積極去行動,還是能夠小有收獲,小有作為的。

【字義】

習坎:說明二體坎象。八經卦中唯有坎卦加一「習」字,許多學者因此懷疑習為贅字。習原本指的是鳥在學飛而不斷嘗試,在此為「重覆」的意思,意謂兩坎重疊,《彖傳》說的:「習坎,重險也。」虞翻注曰:「兩象也,天險地險,故曰重險也。」上有天險下有地險,兩險重疊即重險。二是習指習慣,習坎為習慣於危險。若以坎為牢,那麼習坎可解釋為雙重的牢籠,意指監牢相當嚴密。孔穎達:「習有二義:一者習重也,謂上下俱坎,是重疊有險,險之重疊,乃成險之用也。二者人之行險,先須便習其事,乃可得通,故云習也。」

有孚:有信念。孚為信的意思。孚另一解釋為俘,俘虜。虞翻:「水行往來,朝宗于海,不失其時,如月行天,故習坎為孚也。」

維心亨:維持內心的亨通。維,維持、維繫,保持,保有的意思。虞翻以乾坤兩卦的陰陽交換來解釋:「坎為心。乾二五旁行流坤,陰陽會合,故亨也。」朱熹:「以剛在中,心亨之象。如是而往,必有功也。 」

行有尚:前往將會有獎賞。尚,賞,獎賞之意。 

水洊至:洊,音漸,同荐,再的意思。坎為水再至之象。王弼:「重險縣絕,故水洊至也。」陸績:「洊,再。習,重也。水再至而益,通流不舍晝夜。重習相隨以為常,有似於習,故君子象之。」

常德行,習教事:王弼:「習於坎,然後乃能不以險難為困,而德行不失常也。故則夫習坎,以常德行而習教事也。」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今解】

雙重的坎險,落入很深的坎陷裡,凶。

此處的坎或指地牢、監獄,所言為被關入地牢的最深之處,監護最為嚴密而難有出脫之時。

初六在習坎的最下方,就時間來說,是習坎最開始的時候,不能習於坎者。就空間來說,則是坎險最深最難之處,處境暗無天日。以柔處剛,不當位,是危險中之危險,凶。

坎窞為古代之地牢或獻祭人牲用的祭祀坑,初爻為一卦的最下方,也是坎陷的最深處,為最難出脫之地。又初六動下體成兌,兌為毀折,靜為坎險,動靜皆凶。

【字義】

入于坎窞:窞,音「但」,為坎中之坎,坎洞中的最深處。《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習坎的時候,落入坎陷中,走不出來,言沒有脫離危險的機會,所以為凶。王肅:「窞,坎底也。」虞翻:「坎中小穴稱窞。」干寶:「窞,坎之深者也。」程頤:「窞,坎中之陷處。」《說文》:「坎中小坎也。从穴从臽,臽亦聲。易曰:入于坎窞。一曰旁入也。」段注:「坎中更有坎也,各本作坎中小坎。今依易《釋文》訂。」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今解】

坎洞中有手枕,雖沒有枕頭,但也算是小小的獲得。

「坎有險」傳統解釋為坎洞中有危險。九二居於下坎的中間,因此仍居於危險之中,此為坎有險。但因本性剛強又居中,具有陽剛而中庸的美德,是能夠自力救濟者,因此說求小得。雖能有小得,但仍居於危險的境地,也只是險中求通,並非化險為夷,也未脫離危險。

求小得,雖能夠險中求通,小事求之可有獲得,但大事不行。

【字義】

坎有險:當作「坎有檢」,檢為手枕,枕手之用。帛書作「贛有訦」,訦借為枕。《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坎中有枕,可以有較好的休息,即後文說的「小有得」的得。六三「險且枕」帛書作「噞且訦」,鄭玄作「檢且枕」,注曰:「木在手曰檢,木在首曰枕。」「檢」即枕手用的木頭,「枕」為做為枕頭用的木頭。「坎有檢」,坎中有手枕可充當枕頭。因此六三爻接著說「檢且枕」,以檢為枕。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來之坎坎,終无功也。

【今解】

進退都是坎險,有手枕暫且充當枕頭。進入了坎險的最深處,凡事皆不可行。

此處的坎或指地牢、監獄,所言為被關入地牢的最深之處,監護最為嚴密而難有出脫之時。

六三失位乘剛,又處於兩個坎險交界之處,又是多凶的爻位,進退都是坎險,因此凡事都不可行。險且枕,以檢(手枕)為枕頭,要人安之若命之義。

【字義】

來之坎坎:由外到內為「來」,由內到外為「往」,「之」也是「往」的意思。來之坎坎,來是坎,往也是坎,進退都是坎。

險且枕:當作「檢且枕」,帛書作「噞且訦」,《釋文》:「古文及鄭向本作檢。」鄭玄作「檢且枕」,注曰:「木在手曰檢,木在首曰枕。」《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檢為擱手用的手枕,枕為讓人躺著用的枕頭。傳統解釋「險且枕」為危險中姑且求安,或危險而讓人不安。枕有兩種完全相反的解釋,一為「安」,一為「不安」。干寶:「枕,安也。」王弼:「枕者,枝而不安之謂也。」宋儒多依王弼,程頤:「枕謂支倚。居險而支倚以處,不安之甚也。」朱熹:「枕,倚著未安之意。」虞翻則解釋作停止:「枕,止也。」現代張立文等學者則主張為「沉」,下沉的沉。《釋文》:「九家作玷,古文作沉。」

入于坎窞:進入坎險的最深處。六三與初六都處下坎,陰柔而不當位,未能如九二之剛強獨立而維持心亨,因此兩爻皆曰入于坎窞。窞,音但,通陷、臽,為坎中之坎,坎洞的最深處。詳解請見初九。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

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今解】

一樽酒,二盤食物,以及裝水的瓦罐,將如此簡約的飲食從窗戶送進牢房,最後無罪咎。

傳統認為這是在講祭祀祖先或是奉獻於王公的事,雖然東西簡單,但當危難之時,未失虔敬之心。然而觀坎卦之本義。坎卦講的應該是人被關入地牢之事,九四講的可能是親友帶著飲食來探監,所以飲食必需從窗戶遞進去。另一可能為人牲獻祭所用。

六四已脫離內部的危險,只要再渡過外部危險這一關就能夠出險,再加上承載九五之君,因此比較接近出險的機會。故曰「終無咎」。

因處外坎,已可見到外面的陽光,因此曰「牖」。相較之下,下卦三爻為處於內坎,不見天日。

【字義】

樽酒:樽,本作尊,酒器。樽酒,一樽酒。

樽酒簋貳用缶:有兩種讀法,一是依王弼,應讀作「樽酒,簋貳,用缶」。王弼:「雖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納此至約,自進於牖,乃可羞之於王公,薦之於宗廟,故終无咎也。」但歷代儒者多數支持讀作「樽酒簋,貳用缶」,依《釋文》,舊讀樽酒簋絕句,貳用缶一句。朱熹:「晁氏云:先儒讀『樽酒簋』為一句,『貳用缶』為一句。今從之。」就《象傳》「樽酒簋貳,剛柔際也」來看應該是王弼比較正確。簋貳,二個盤子,兩盤子的祭品或食物。簋,音「鬼」,「簋貳」即損卦所說的「二簋可用享」。簋為盛黍稷的竹編盤子,通常以偶數為用,最少為二,兩個則成一副。所以簋貳就是一對盤子。這裡或指兩盤的食物。缶,音同「否定」的否。盛水用的瓦器,圓腹小口。

納約自牖:從窗戶將簡約的食物送進去。或者,從窗戶將約信送進去。納,送入。約簡約,通解認為是前述的簡約祭品。約或可解釋為約信。牖,音「有」,窗戶。崔憬:「於重險之時,居多懼之地,近三而得位,比五而承陽。修其絜誠,進其忠信,則雖祭祀省薄,明德惟馨。故曰樽酒簋貳用缶。納約,文王於紂時行此道,從羑里納約,卒免於難,故曰自牖,終无咎也。」于省吾認為約應假為勺,周時有牖下祭酒之俗,〈周易尚氏學序〉:「約為勺的借字,即酌酒之斗。《考工記》鄭注謂『勺、故書或作約』,是其證。《詩‧采蘋》:「於以奠之,宗室牖下」,是古奠祭於牖下之證。『納勺自牖』,是說祭時自牖納勺於樽以挹酒。」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今解】

坎洞並未填滿,小土丘已挖平,沒有罪咎。

坎險雖然還未完全渡過,但是曙光已現,沒有永遠的坎險。小土邱已平,比喻平安之日已近,故曰無咎。九五已近坎之尾,剛中而處互卦艮體之上,變而上體坎成坤,坤為平地,故曰「坻既平」。

此爻或言人古代葬禮的填坎(墓穴)過程,坎洞還未填滿,但小土坵已鏟平。

【字義】

 

坎不盈:坎通壙,墓穴。《禮記‧雜記》:「弔,非從主人也,四十者執綍。鄉人五十者從反哭,四十者待盈坎。」此段言,前往弔喪,不是跟在主人後面而已,而是要能夠幫忙做些喪禮的事,例如扶棺,還有下棺填土等事。四十歲以下的青壯人等,要幫忙拉抬棺的繩索。鄉人五十歲以上者,跟隨喪家回家哭喪,但四十歲以內的,年輕力盛,要留著等下好棺木,墓穴填滿之後才可以離去。孔穎達疏:「四十者待盈坎者,謂窆竟以土盈滿其坎,四十強壯,不得即反,故醋芰滿坎而反也。若非鄉人,則無問長少,皆從主人歸,優饒遠者。」傳統解釋為流水不盈,即《彖傳》講的「水流而不盈」。虞翻:「謂水流而不盈。」

 

祗既平:祗或作祇,音義解釋相當岐異,王弼認為是語助辭,程頤認為音義都與「抵」同,達到的意思。虞翻認為是平安的意思:「祇,安也。艮止坤安,故祇既平。得位正中,故无咎。」《說文》引作「禔旣平」,也是解釋為平安:「禔,安福也,从示是聲。《易》曰:禔旣平。」此依鄭玄注:「祗,當為坻,小邱也。」平安的意思應該來自「既平」。《釋文》:「祗,音支,又祈支反,京作視,古文同,音支,又上支反,安也。」依段玉裁說法,孟氏易皆作「禔既平」,並將禔解釋為安。段玉裁注《說文》「易曰禔旣平」:「《周易》坎九五祇旣平,《釋文》曰:祇、京作禔。按:許自序所偁易孟氏,京房受易焦延壽,延壽嘗從孟喜問易。虞翻自言臣高祖光、曾祖成、祖鳳、父歆、皆治孟氏易。至臣五世。翻注此爻云:祇,安也。然則孟易作禔訓安甚明。翻本作祇,謂祇卽禔之假借。與何人斯鄭箋正同。」

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歲也。

【今解】

用繩子將人綑綁起來,囚禁在荊棘圍牆裡面。三年都無法出去,凶。

此近於困卦初六爻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講的是古代圜土之事。圜土即古代的監獄,三歲不得即三年不得出。

【字義】

係用徽纆:用繩子綑綁起來。係,綑綁。徽纆,繩子。虞翻:「徽纆,黑索也。」徽解作「黑」,徽纆為黑色的繩子。劉表:「 徽纆索名,所以囚。」依《說文》,徽為三糾繩,纆為繩索。《說文》纆字段注:「劉表曰:三股曰徽,兩股曰纆。《字林》曰:兩合曰糾,三合曰纆。」徽是用三股所編成的繩子,而纆則是二股所編成。徽纆也就是兩種不同規格的繩子。這種繩子專門用來綁要囚禁的犯人。

寘于叢棘:把人囚禁起來。寘,音義同「置」,這裡引申為囚禁的意思。「寘于叢棘」就是把人囚禁在叢棘裡。叢棘,上古囚禁人犯的地方,外圍會種植一叢叢的荊棘當做圍牆,以避免犯人逃跑。虞翻:「坎多心,故叢棘。獄外種九棘,故稱叢棘。二變則五體剝,剝傷坤殺,故寘于叢棘也。不得,謂不得出獄。」李鼎祚引《周禮》〈朝士〉外朝:「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司寇公卿議獄其下。害人者,加明刑。任之以事。上罪三年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也。」

三歲不得:三歲而無法被釋放出去。不得,即不得出,無法出去。鄭玄:「上六乘陽,有邪惡之罪,故縛以徽纆,置於叢棘,而使公卿以下議之,其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職事焉。以明刑恥之能復者。上罪三年而赦,中罪二年而赦,下罪一年而赦。不得者,不自思以得正道,終不自改而出諸圜土者殺。故凶。」《周禮》司圜:「掌收教罷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飾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雖出,三年不齒。」圜土即古代專門管收「罷民」的地方。罷民即作惡多端,為害百姓者,罪刑嚴重者管收三年,其次為兩年,最輕者一年。如果能夠改過遷善,期滿就放出。如果無法教化,則殺。三歲不得,謂三年而無法教化而改過遷善,因此為凶。

【彖傳注】

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習坎,重險也:解釋卦名。習者鳥數飛,此處藉以描繪重坎之象,坎為險,因此說是重險。習又有習慣之義,因處於重坎而仍能心亨。

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以上下二體卦象解釋卦義。重坎即是水流而不盈滿之象。《易經》八純卦的上下二體都一樣,這樣的卦象都有「不止」的運行之義。所以乾卦《大象傳》說「天行健」,天行即描繪天體運行不止。坤卦《大象傳》說「地勢坤」,大地之綿延不絕。習坎乃水流不盈,行險而不止之義。陸績:「水性趨下,不盈溢崖岸也。月者水精,月在天,滿則虧,不盈溢之義也。」朱熹:「言內實而行有常也。」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解釋經文「維心亨」,因為坎卦兩個陽爻都得中。

行有尚,往有功也:指九五。坎在外乃往有功之象,因九五中正而不陷,五多功。陽在坎中本是坎陷之象,但坎之險位在下,因此在下卦則九二為坎陷。若在上卦成九五,就不陷。如需《彖傳》:「利涉大川,往有功也。」蹇:「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天險不可升也:上坎卦為天險,天險不可攀登踰越。升,登也。孔穎達:「言天之為險,懸邈高遠,不可升上,此天之險也。若其可升,不得保其威尊,故以不可升為險也。」

地險山川丘陵也:下坎卦為地險,地險則是山川丘陵之屬。

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此言坎險之時用,王公設置天險地險以守護他的國家。孔穎達:「言王公法象天地,固其城池,嚴其法令,以保守其國也。」

關於坎離兩卦如何由乾坤而來,李挺之卦變圖以陰陽上交下交而來。個人竊疑,這是乾坤兩卦的二五交易而來,乾二之坤五,乾五之坤二,成離與坎。虞翻:「乾二五之坤,與離旁通。」「坎為心。乾二五旁行流坤,陰陽會合,故亨也。」

給三組數字,問卦

第一組➗8的餘數,是當上卦,還是下卦?

南懷瑾的書,傅佩榮的書,還有一些網站上的說法不一。

那位先進指點一下,否則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