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下艮上
損,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虚,與時偕行。
損,損下也。夫上也者,下之庇也,可无奉乎。故分下之剛,而上益於柔,下不敢多,而奉其上也。損者,益之本,能損而當,則民成矣。大吉而无咎。雖損也,其道存焉,可以正也,有正而能損已,何往而不可哉。損而得於時,雖至約可也。竭剛以奉,其道不存,不可正也已矣,故損益盈虚而與時偕行也。剛者,君子之道也,故處於下以奉其上,居其上以益於下,君子之道也。下者上之本也。不可以失其所也,故損益之辭繫焉,為人上者不可不慮下也。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山下有澤,山止其上,損澤而上,潤也。君子之可損者,忿慾也。縱之而咎生也,故戒之。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損之。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損貴其合時,初以結之,合其志也。故止其事而遄往,則終无咎矣。酌者,損之薄也。損以奉上,冝乎夙也,初猶遄也,其可後乎。當其時,雖酌之當也。
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
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
初遄往而酌損之,貴其初合其志也。於事中可以守,務利其正也。損非其時,徒失其正,征之凶也。志守中正,而從其事,不損己以奉上,而上來益已,得其中道者也。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一與一則志專而相應也。一以待而二以應之則惑矣。而況於三乎。於男女則不生化矣,於所求則累其徳矣,於建策則多勞而寡功矣,可以不愼乎?故三陰行則損六,三之應六,三獨往則獲上矣。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遠於陽而處兩陰之間,待初之來而為勤望之,初遄來使已疾損而有喜也,亦有何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損而益之,天之道也,人之理也。居尊以柔,能損諸已也,則天祐之,民歸之,莫不感説以奉益也,或也者非意之而自外至也。雖十朋之龜,莫違其大吉也。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損,損下奉其君也。上非受益之地,亦臣於主也。而剛正以處之,五柔以奉之,故不損己以奉主,而為主所益也,復何咎哉。得正之吉也。尚徳而往,何不利乎。高而无位,賛五之功,雖應得臣,无自有也。上賢之徳,得損之終,反受其益,大得志者也。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