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坤卦

Jack 發表於

 

  閱讀古書 2, 3, 4


 坤卦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牝,頻忍反。喪,去聲。- -者,耦也,陰之數也。坤者,順也,陰之性也。註中者,三畫卦之名也;經中者,六畫卦之名也。陰之成形,莫大於地。此卦三畫皆耦,故名坤而象地。重之又得坤焉,則是陰之純,順之至,故其名與象皆不易也。

牝馬,順而健行者,陽先陰後,陽主義,陰主利。西南,陰方,東北,陽方。安,順之為也。貞,健之守也。遇此卦者,其占為大亨,而利以順健為正。如有所往,則先迷後得而主於利。往西南則得朋,往東北則喪朋,大抵能安於正則吉也。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此以地道明坤之義,而首言元也。至,極也,比大義差緩。始者,氣之始;生者,形之始。順承天施,地之道也。

 

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疆,居良反。下同。言亨也。德合无疆,謂配乾也。

 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言利貞也。馬,乾之象,而以為地類者。牝,陰物,而馬又行地之物也。行地无疆,則順而健矣。柔順利貞,坤之德也。君子攸行,人之所行如坤之德也。所行如是,則其占如下文所云也。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陽大陰小,陽得兼陰,陰不得兼陽。故坤之德,常減於乾之半也。東北雖喪朋,然反之西南,則終有慶矣。

 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安而且貞,地之德也。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地,坤之象。亦一而已,故不言重,而言其勢之順,則見其高下相因之无窮,至順極厚而无所不載也。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陰爻之名。陰數,六老而八少,故謂陰爻為六也。霜,陰氣所結,盛則水凍而為冰。此爻陰始生於下,其端甚微,而其勢必盛,故其象如履霜,則知堅冰之將至也。

夫陰陽者,造化之本,不能相无,而消長有常,亦非人所能損益也。然陽主生,陰主殺,則其類有淑慝之分焉。故聖人作易,於其不能相无者,既以健順仁義之屬明之,而无所偏主。至其消長之際,淑慝之分,則未嘗不致其扶陽抑陰之意焉。蓋所以贊化育而參天地者,其旨深矣。不言其占者,謹微之意,已可見於象中矣。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凝,魚陵反。馴,似遵反。按,《魏志》作「初六,履霜」,今當從之。馴,順習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柔順正固,坤之直也。賦形有定,坤之方也。德合无疆,坤之大也。六二柔順而中正,又得坤道之純者。故其德內直外方而又盛大,不待學習而无不利。占者有其德,則其占如是也。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六陰三陽,內含章美,可貞以守。然居下之上,不終含藏,故或時出而從上之事,則始雖无成,而後必有終。爻有此象,故戒占者有此德,則如此占也。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知,音智。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括,古活反。譽,音餘,又音預。括囊,言結囊口而不出也。譽者,過實之名。謹密如是,則无咎而亦无譽矣。六四重陰不中,故其象占如此。蓋或事當謹密,或時當隱遯也。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 

黃,中色。裳,下飾。六五,以陰居尊,中順之德,充諸內而見於外,故其象如此。而其占為大善之吉也。占者德必如是,則其占亦如是矣。《春秋傳》:南蒯將叛,筮得此爻,以為大吉。子服惠伯曰:「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外彊內溫,忠也,和以率貞,信也。故曰:黃裳,元吉。黃,中之色也。裳,下之飾也。元,善之長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飾,事不善,不得其極。且夫易不可以占險,三者有闕,筮雖當,未也。」後蒯果敗。此可以見占法矣。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在中而見於外也。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陰盛之極,至與陽爭,兩敗俱傷。其象如此,占者如是,其凶可知。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用六,言凡筮得陰爻者,皆用六而不用八。亦通例也。以此卦純陰而居首,故發之。遇此卦而六爻俱變者,其占如此辭。蓋陰柔而不能固守,變而為陽,則能永貞矣。故戒占者以利永貞,即乾之利貞也。自坤而變,故不足於元亨云。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初陰後陽,故曰大終。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 

剛、方,釋牝馬之貞也。方,謂生物有常。

 後得主而有常, 

《程傳》曰:主下當有利字。 

含萬物而化光。 

復明亨義。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復明順承天之義。此以上,申《彖傳》之意。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古字順、慎通用,按此當作慎,言當辯之於微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此以學而言之也。正,謂本體。義,謂裁制。敬,則本體之守也。直內方外,《程傳》備矣。不孤,言大也。疑故習而後利,不疑則何假於習。傳曰:「直,言其正也;方,言其義也。君子主敬以直其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內直,義形而外方。義形於外,非在外也。敬義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无所用而不周,无所施而不利,孰為疑乎?」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 

黃中,言中德在內。釋黃字之義也。

正位居體, 

雖在尊位,而居下體。釋裳字之義也。

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美在其中,復釋黃中。暢於四支,復釋居體。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為,于偽反。離,力智反。夫,音扶。疑,謂鈞敵而无小大之差也。坤雖无陽,然陽未嘗无也。血,陰屬,蓋氣陽而血陰也。玄黃,天地之正色,言陰陽皆傷也。此以上,申《象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