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晉卦 坤下離上
晉卦下坤上離,日出地上,進而益明。以綜卦言之,明夷之離在下。今則進而上行,故為晉。不言進而言晉者,進但有前進之義,无明之義。晉則進而光明故也。晉次大壯,按《序卦》:「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既壯无止,理必進,以至于極,晉所以次大壯也。全彖取方盛明之時,以坤順之臣,上接離明之君。而君復以柔進居尊,是以有功臣受寵之象。六爻以五為主,專取柔進之義。五自下而升,已進者也,故往吉无不利。下三爻皆欲進者,九四以剛間之,故有鼫鼠之象。三與五近,下接二柔,志在上行,眾莫能間,故悔亡。二去五漸遠,憂不得進,故愁。初最遠于五,應四反為所抑,故摧。上居卦之窮,无可進矣,故有吉而不免于吝。此全卦六爻之大略也。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晉,進也。康侯,能致一世于康寧之侯也。錫馬蕃庶,言受賜之多。畫日三接,言親禮之至也。坤有土有民,有康侯象。坤為牝馬為眾,有錫馬蕃庶象。離為日為中虛,坤為眾為文,有畫日三接之象。全卦明出地上,為盛明之時。坤順附於離明,則君臣道合。六五柔中虛己之君。當明盛之時,臣以功進,君以恩接,故禮遇之隆如此。占者得之,有是德者,宜受是寵也。
《彖》曰:晉,進也。
釋卦名義。
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以卦象言之,以離乘坤,明出地上。此賞罰清明之時也。以卦德言之,坤順麗乎離明。順德之臣附於大明之君也。以卦綜言之,明夷下卦之離,進而為上卦之離,柔中虛己之君也。康侯遇是時,有是德,遇是君,是以有用錫馬蕃庶畫日三接之象也。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日本明也。然入地則晦,出地則明矣。人之德性本明也。物欲蔽之則昏,自強不息則昭矣。至健莫如天,君子以之自強。至明莫如日,君子以之自昭。《程傳》專就去蔽致知言之,然兼力行言亦可。蓋此即大學所謂明明德也。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
居初應四,欲進者也。但所居既不中正,所應又不中正。四互二三為艮為止,有在下始進而見摧抑之象。與四正應,貞吉之象。互坎為狐疑,罔孚之象。坤土寬廣,初在下,有寬裕无咎之象。蓋當卑下之位,使以人之未信而戚戚不能自安,則有咎矣。故摧如在彼,吾不可以不貞。罔孚在彼,而吾不可以不裕。蓋初以陰居陽非正,故戒以唯貞則吉。才柔志剛非裕,故戒以唯裕則无咎。此君子之受抑而守正,以俟時者也。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獨行正,言雖摧不可失其正也。寬裕以處,何以无咎。以未受君命,无官守言責故也。若已受命而不見信,則一日不可居矣,安得寬裕以曠其官乎。初居最下,應四不應五,有未受命之象。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二與五非正應,三四五互為坎為加憂,故有欲進而愁之象。然二居中得正,故許以貞吉。又五以陰居尊,有王母之象。上下同德,亦有受福之象。二不以應之有无為吉凶,而以在我不失其正為吉,故始雖若愁如,而終乃受福也。初與二,進身之始,皆言貞吉。初未有貞,言貞,勉之也。二本貞,因其貞而欲其固守之也。聖人欲人始進之必以正也如此。
《象》曰:受之介福,以中正也。
二本中正,與初不同,故得言受福也。
六三,眾允,悔亡。
三不中正,宜有悔。然居坤體之上,與下二陰皆欲上進,是以為眾所允而悔亡也。坤為眾,有眾象。順之極,有允象。居下之上,眾陰之長,康侯之謂也。從此上進,則麗乎大明矣。故无摧愁之象,而不中正之悔可无也。
《象》曰:眾允之志,上行也。
上附於大明之君也。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九四互二三為艮,有鼠象。不中不正而居高位,三陰上進而己間之,貪位而忌能者。鼫鼠,田間食粟豆者,貪而畏人者也。其象如此,雖正亦危,況不正乎。
《象》曰: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不中不正,以間柔進之三陰,皆不當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以陰居陽宜有悔矣。然以大明在上,下皆順從,故悔可亡也。當進之時,易生得失之心。大明之中而才柔,易有得失之累,故戒以勿恤。言但當用其明于所當明,去其一切計功謀利之心。持此以往,自吉而无不利也。三陰為四所間,有失象。終與五合,有得象。離火无定體,或得或失之象。互坎加憂,恤之象。五變不成坎,勿恤之象。變乾健行,往吉之象。五柔疑于進,故勉以往吉。失得勿恤者,立心宜然。吉无不利,又理勢之必然也。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心惟无私,乃自有慶。有純王之心,乃有純王之化也。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
角,剛而居上者也。上九剛進之極,有晉其角之象。應三坤為土,有邑象。離為戈兵,有伐之之象。剛躁之極,他无可用,惟以伐其私邑。過剛雖不无危厲,然以陽制陰,有必勝之勢,故吉而无咎。但離明在上,所照不遠。僅治小邑,則雖正亦吝矣。他卦皆取扶陽抑陰,此獨不足于剛。四有鼫鼠之厲。上有貞吝之戒。所以然者,卦取柔進上行,離明以柔為主故也。
《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離體光明,今不能光被天下,而僅治一邑故也。全彖當明盛之時,有功德之臣,以柔順受寵於離明之君,晉道之盛者也。君子難進易退,故六爻宜柔而不宜剛,遯尾厲,惡其後也。晉其角厲,惡其先也。晉角之躁,鼫鼠之貪,皆以剛而失者也。四陰爻。則在上者宜有得失勿恤之心,人自進附于我。在下者宜有寬裕貞正之守,我乃可進而受寵于君。故未受命則以裕而无咎,已受命者則以貞而受福。而居下之上者,亦必由信友而獲上。凡以柔進上行,道宜如此也。又按:需卦九五一陽在位,三陽在下卦反為需。晉則以陰居五,三陰在下卦乃為晉。則君子宜以剛德自強,而進退之際,宜柔順不宜剛躁。以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