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賁卦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賁卦 離下艮上

賁卦,下離上艮,山下有火。山者,草木百物所聚,照之其上,百物皆被光彩,有賁飾之象。又卦綜剛柔交錯,卦德文明以止,皆有賁飾之義,故為賁。賁次噬嗑,按《序卦》: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人物合聚,必有次序行列,威儀上下,而文飾生焉,賁所以次噬嗑也。賁雖尚文,必以質為本。凡事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故全彖以賁有可亨之道。然本大而文小,故不過小利于所往。六爻初四以相應為賁,而二與三,五與上則以相比為賁。三爻在內者離體,則以文明為賁,故賁趾、賁須、濡如,皆有所設飾。三爻在外者艮體,則又以篤實為賁,故皤如、丘園、白賁皆取于質素。然內三爻雖以文明為賁,二之賁須既出于自然,初之舍車則取其高隱,三之濡如即戒其永貞。于賁飾之時,皆以不賁為賁。此又聖人返樸還淳之妙用,維持世道之深意。此六爻之大略也。

賁,亨,小利有攸往。

賁,飾也。凡事无文不行。有賁之文,文以輔質,此賁所以亨。然文勝又恐滅質。內文明而艮止于外,收斂其文,不欲盡發,故小利有攸往。蓋凡事以本為大,而文則小也。又按:小利有攸往,固所利者小之意,亦有唯小則利之意。蓋陰小陽大,小利往而大不宜往矣。故以下六爻,陰爻皆宜動而陽爻多有戒辭。此又賁而剝之漸也。

《彖》曰:賁,亨。

亨字疑衍。

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

柔來二句以卦綜言。蓋噬嗑以初五兩爻為主爻,此二上兩爻為主爻。噬嗑五柔來為賁二,居初三兩剛之中。所謂黃離,元吉得中道者也。文在其中,是以謂之賁亨。噬嗑初上而為賁上,居四五兩爻之終。所謂敦良之吉以厚終者也。文成其終,是以小利有攸往。柔來不言分,離反為離,中偶不動也。剛上言分者,震反為艮,下畫移居上畫也。天文也,上有剛柔交錯四字。日月五星之運行,不過剛柔一往一來而已,故曰天文。

文明以止,人文也。

此以卦德言之。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燦然有禮以相接,文之明也。截然有分以相守,文之止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聖人觀日月之次,昏旦之星,以察四時寒暑之變。觀于君臣父子之間,有禮有分,而導之以禮樂詩書,列之以采章服物,化舊為新而風俗成于天下。占此卦者,雖小利于所往,而賁之為用又大如此。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山下有火,明不及遠。明庶政,事之小者,離明在內之象。折獄,事之大者,艮止于外之象。又山在上,法有所必守。火居下,明有所不矜。君子體此,于錢穀簿書之小,必精審之,以成文明之治。至折獄則无敢。无敢非不折也,蓋獄貴詳審得情。若自恃明察,深文緣飾,沒其實,是之謂敢。敢則民命不可問矣。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初在下為趾象。二三四互為坎為車象。初雖與四應,而在最下,艮止于上,故以剛德明體自賁于下,為舍非道之車而安于徒步之象。蓋君子以義為榮,不以徒行為辱故也。初四相應。四求初為貴德,初求四則為趨勢,故以徒行為賁。壯初剛居剛而健體,故壯于趾。賁初剛居剛而明體,故賁其趾。車馬幣帛主于文飾,故賁六爻取象及之。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君子之取舍決于義,每于在下之時,發足之初觀之。徒義而車非義,故弗乘,非惡寶貴而逃之也。

六二,賁其須。

須鬚同。在頤曰須,在口曰髭,在頰曰髯。三至上有頤體。二在頤下,須之象。須亦人身之有文飾者,故以須言之。二以陰柔居中正,三以陽剛而得正,皆无應與。然須附頤以成其文,二爻相比以為賁者。故二附三而動,有賁須之象。蓋須生而美,非外飾者。六二柔麗乎中正,固有其美須之賁,非待于外也。然陰柔不能自動,必附麗于陽,如須雖美必附于頤。占者宜資人共濟,從上之陽剛而動,則可有為也。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不能自興,隨上而動也。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三互坎,一陽居二陰之間,得其賁而潤澤者也,故有濡如之象。然坎體有濡象,亦有陷溺之象。九三非不貞也。能永其貞而不溺于所安,則二陰于我有潤澤之濡,而我无陷溺之悔矣,故吉。此爻與二以相比為賁。然小利往,故二隨上而三則宜永貞也。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陵生于狎。以正自持,顰笑不假,誰能陵之。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皤,髪之白者。四變,互二三為巽為白。不變,互為坎為馬。四與初以相應為賁。乃為三所隔,心雖合而迹睽,不得所賁,為皤如之象。然本正應,不肯他從,往求之心如飛翰之疾,有白馬翰如之象。九三剛正,非為寇者也,乃求婚媾耳。此與屯六二相似。屯剛柔始交,賁剛柔相襍,皆有婚媾象。然屯之乘馬班如意甚緩,賁白馬翰如意獨急者。屯二以下求上,難進易退。賁四以上求下,虛己求助也。此爻與初以相應為賁。然小利往,故初賁趾而四則翰如也。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无尤也。

四與初遠,為三所隔,所當之位有可疑也。然位雖近三,心實在初。守正不與,理直義勝,三不得而尤之也。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六五柔中為賁之主。離之文明至艮而有所止,漸近敦本而尚實。上九艮體有丘象。五互三四震木,有園象。五比上以成賁者,人君虛己以求山林隱逸之賢,故有不賁于朝市而賁于丘園之象。陰性吝嗇,淺小薄物,可以自將,故有束帛戔戔之象。如此雖可羞吝,然禮奢寧儉,禮賢貴質實,不事虛文,故得終吉。蓋賁以文飾成卦,過則流于靡矣。自五與上,皆有敦本返始之象。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方逐末之時,人君崇儉反本,人心世道之幸也。

上九,白賁,无咎。

居賁之極,反本復于无色,有白賁之象。如此則善補過矣,故占為无咎。此爻與五相比以成賁。五君以束帛相加,上則遂其高隱之志。唯以朴質為本,唯小利往,故五可賁于丘園,而上但宜守其白賁也。

《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居卦之上,在事之外。不假文飾而有自然之文,可謂優游自得矣。以人事言,則六五以束帛聘,而上高尚自守以成其志,亦得志也。全卦以賁飾為義。華美外飾,世趨所必至也。然无所止,則奢而至于偽。故文明而有所止,乃可以為賁也。內卦文明漸盛,故由趾而須。至于濡如則極矣,故戒以貞。文明而知永貞,則返本之漸也。故四之皤如猶求相應以成賁也,五之丘園則返朴,上之白賁則无色矣。由文返質,所謂有所止也。六爻以三陰三陽剛柔交錯而為賁,如錦繍藻繪,間雜成章。凡物有以相應而成賁者,則初四是也。有相比而成賁者,則二三是也。有相比而漸歸淡樸以為賁者,則五上是也。蓋文質相須者,天地自然之數。賁之所以成卦,而質為本,文為末,質為主,文為輔。務使返朴還淳,則聖人所以繫之辭,而維持世道之心也。至于初應四而四翰如,二比三而二與上興,五比上而五賁丘園,三陰爻多利于往。此又陰盛之漸,所以賁之後為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