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易之興也最古,其源流不可悉知。三易之名,及畫卦、重卦、名卦之人,諸儒之論亦復不一。
約之,則三易之說可通者有二:
一曰夏連山,殷歸藏,周周易也。
一曰連山炎帝,歸藏黃帝,周易文王也。
畫卦重卦名卦之人,則有三說:
一曰伏羲畫八卦,因自重之而自名之也。
一曰伏羲畫八卦,至文王乃重而名之也。
一曰伏羲畫八卦而重之,文王始名之也。
今按:以三易為夏殷周者,据《記》有夏時、坤乾之文也*。謂為炎帝黃帝文王者,連山炎帝之號,歸藏黃帝之號,而周文王之國號也。鄭康成斷從後說,今始沿之可也。
《周禮》云:三易之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則非文王始重卦可知。然伏羲雖已重卦,名則未備。蓋其時僅有八卦之名而已,故《繫辭傳》曰:「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耶?」言卦之稱名,錯雜事物,周於人用。以其類考之,非中古以後,更歷世變者不能及也。況履虎尾、否之匪人、同人于野、艮其背、中孚豚魚之類,皆辭與名連為義,則是一手所繫,非仍舊名而增加之也。
朱子於乾卦下《本義》云:三奇之卦名之曰乾,是以八卦之名為伏羲所命。至屯卦下,則無說。而於《繫傳》稱名則以為卦名也。是以六十四卦之名為文王所命也。於理近是,今亦從之。
彖辭爻辭何人所繫?夫子未嘗分别,先儒直以箕子明夷、王享岐山之類,事出文王之後,斷爻辭為周公所作。然考夫子贊易,如:所謂易之序也,爻之辭也;是故謂之象,是故謂之爻,每以爻與象對,而反不及彖,似爻之起亦非在彖後者。意者繫爻固文王之意,而周公成之,與惟曰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彖者材也,爻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智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分别卦爻辭先後,其理甚明。先儒之說可循用也。
夫子贊易曰十翼者,《彖上傳》,《彖下傳》,《象上傳》,《象下傳》,《乾坤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序卦》,《雜卦》也。所謂《象傳》者兼二體大象及六爻之小象也。按:《漢書》本為經二卷,傳十卷,經傳離異,不相附屬。自費直始以《彖》、《象》傳綴於每卦經後,如乾坤之例。王弼又自坤卦以下,以《彖傳》、《大象傳》附彖,小象傳附爻,則今現行之易是也。朱子及東萊呂氏,復古經傳之舊,《本義》之作,實据《漢書》。故凡彖曰、象曰、文言曰之類,為王弼所加者,悉已刪去,而别有卷首標題,即《彖傳》,《象傳》,《文言傳》等目,其《彖傳》題下則注云:彖即文王所繫之辭,傳者夫子釋經之辭也。《象傳》題下則注云:象者卦之上下兩象及兩象之六爻,周公所繫之辭也。十二卷古易於是乎各得其所矣。明初律令兼用程朱《傳》《義》,及永樂中修《大全》,書離析《本義》以從《程傳》之序,故後雖《本義》孤行,而其序遂不復。學者讀乾卦彖象傳,標題下注,茫然不省所指,故有以大象為周公作者,誤由兹起也。為宜别刻《本義》原本,以悟初學。
《本義》卷首諸圖,朱子所作也。秦漢以來,伏羲畫卦,根本次第無言及者。邵康節先天之學,源出希夷,程子不信,而朱子始表章之。此諸圖所由作也。然惟八卦方位圓圖,及六十四卦圓圖、方圖,為邵氏之舊。其首之以橫圖,則朱子用邵子之意而摹畫以示人者,見於答袁機仲諸書可見也。間嘗論易之源流,四聖之後,四賢之功為不可掩。蓋自周子標太極之指,邵子定兩儀以下之次,而伏羲之意明。程子歸之於性命道德之要,其學以尚辭為先,而文周之理得。朱子收而兼用之,又特揭卜筮,以存易之本教,分别象占,以盡易之變通,於是乎由孔聖以追羲文,而易之道粲然備矣。自漢以還,非無傳者。然揚雄以玄為宗,則純乎老氏矣。其與周子太極,可若是班乎?其法以三三起,雖與易卦相近,而非自然之理。八十一首之序,猶仍卦氣之謬也。其與邵氏先天之法,亦未可同日語。王弼生於魏晉,祖尚玄虛,即復之一卦,而宗指與程傳迥别。蓋王氏所謂復者,虛靜之室,程傳所謂復者,仁義之心。其餘義準是矣。然當朱子時,太極抑於陸子兄弟,先天毁於袁樞林栗,程學訾者亦眾,苟非朱子一一極辯,則三家之學且熄,而卜筮象占之說又所以佐三家之未逮也。自時厥後,好議論者猶將反之,故黃震攻康節之圖,王禕申河洛之辯,羅欽順滅太極之書,至於以卜筮為朱子詬厲者,又紛然而未已。夫學欲博而不欲雜,眾言淆亂,則折諸聖。易之為書,立說者最多,其雜且亂甚矣。夫苟不折以列聖羣賢,而惟愽之好,則易之賊也。航於斷港,絕潢而望至於海,不亦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