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坤卦

kelly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坤卦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龍,變化而自用者也。馬,馴服而用於人者也。為人用而又牝焉,順之至也。至順而不貞,則陷於邪,故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坤之為道,可以為人用,而不可以自用;可以為和,而不可以為倡,故君子利有攸往。往,求用也。先則迷而失道,後則順而得主,此所以為利也。西與南,則兌也,離也,以及於巽,吾朋也。東與北,則震也,坎也,以及於乾與艮,非吾朋也。兩陰不能相用,故必離類絕朋而求主於東北。夫所以離朋而求主者,非為邪也,故曰安貞吉。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未必无君德,其所居之勢,宜為臣者也。《書》曰: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

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始於微而終於著者,陰陽均也。而獨於此戒之者,陰之為物,弱而易入,故易以陷人。鄭子產曰:水弱,民狎而翫之,故多死。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以六居二,可謂柔矣。夫直方大者,何從而得之?曰:六二,順之至也。君子之順,豈有他哉。循理无私而已。故其動也為直,居中而推其直為方。既直且方,非大而何?夫順生直,直生方,方生大,君子非有意為之也,循理无私,而三者自生焉。故曰「不習无不利」。夫有所習而利,則利止於所習者矣。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三有陽德。茍用其陽,則非所以為坤也,故有章而含之。坤之患,弱而不可以正也,有章則可以為正矣。然以其可正,而遂專之,則亦非所以為坤也。故從事而不造事,无成而代有終。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夫處上下之交者,皆非安地也。乾安於上,以未至於上為危,故九三有夕惕之憂。坤安於下,以始至於上為難,故六四有括囊之慎。陰之進而至於三,猶可貞也;至於四,則殆矣。故自括結,以求无咎无譽。咎與譽,人之所不能免也,出乎咎,必入於譽;脫乎譽,必罹乎咎。咎所以致罪,而譽所以致疑也。甚矣,无咎无譽之難也!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黃,中之色也。裳,下之飾也。黃而非裳,則君也。裳而非黃,則臣爾,非賢臣也。六五陰之盛,而有陽德焉,故稱裳以明其臣,稱黃以明其德。夫文生於相錯,若陰陽之專一,豈有文哉?六五以陰而有陽德,故曰文在中也。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至於此,則非陰之所以安矣。陰雖欲不戰而不可得,故曰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易》以大小言陰陽。坤之順,進以小也;其貞,終以大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

夫物非剛者能剛,惟柔者能剛耳。畜而不發,及其極也,發之必決。故曰沈潛剛克。

至靜而德方。

夫物圓則好動,故至靜所以為方也。

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惟其順也,故能濟其剛;如其不順,則辨之久矣。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小人惟多愧也,故居則畏,動則疑。君子必自敬也,故內直,推其直於物,故外方。直在其內,方在其外,隱然如名師良友之在吾側也,是以獨立而不孤,夫何疑之有?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蓋言謹也。

方其變化,雖草木猶蕃。及其閉也,雖賢人亦隱。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黃,中之色也;通是理,然後有是色也。君子之得位,如人之有四體為己用也。有手而不能執,有足而不能馳,神不宅其體也。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嫌也,疑也,皆似之謂也。陰盛似陽必戰。方其盛也,似无陽焉,故雖陰而稱龍。然猶未離其陰陽之類也,故稱血,以明其雜。若陰已變而為陽,則无復玄黃之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