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字輸入/校對:鬼鶴
坤下乾上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天地相交,是生萬物,其卦為泰,人於其中,為天地萬物之主。觀之人則天地相交,萬物咸備,故三偶在上,三奇在下,鼻口居天地之中,交泰也。天地當交而否之,匪人道也。聖人位乎兩間,以立人道,否之則人道絕滅矣。故曰否之匪人。泰初、三、四、上得位,二五以正相易,正者眾,君子多也。否初、二、四、上不正,二五獨正,正者少,不正者眾,小人多也。泰多君子,否多小人,豈降之才有殊哉?否時君子消,小人長,自中人以下,化之為不正,雖有君子,寡徒少偶,難乎免於衰世,於是有善人載尸,哲人之愚,括囊无咎无譽。故曰不利君子貞。大者自內而往,小者自外而來,乾坤不交,震反成艮。艮者,萬物之終也,故曰萬物不通也。坤在上為邦,在下為邑,治天下之道,自庶人達於大夫,大夫達於諸侯,諸侯達於天子。上下不交,坤反於下,則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敗而政不修,雖有邦國,內外塞矣,故曰天下无邦也。以氣言之,內陰而外陽,乾闔而坤也。以形言之,內柔而外剛,氣反而死也。一陰自姤,長而為遯、為否,小人之道日長,君子之道日消,其禍至於空國,而无君子。極坤疑乾,君臣相傷,故聖人於此終言之。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天地不交,上下否塞也。泰坤吝嗇儉也,兌澤險難也,震蕃鮮榮也。否反泰乃有君子,當天地不交之時,以儉德避難,不食而遯去,雖有厚祿不可榮之之象。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初六自下引九四以退,有艮巽,九四應初,巽成震,艮為手,拔也,巽為白,震為蕃鮮,上柔下剛而潔白者,茅也。茹,九四之剛也,三陽同類,以其彙也。四應初,正也,能與其類,退而守正,得處否之吉,身雖退伏,其道亨矣。五為君,四近君,志中也。屈伸進退相為用也。君子之退,以小人得志,故安於下,以俟其復。未甞一日忘君也。君子所以屈而能伸,退而能進,此否所以為泰之本歟。故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五包二,二承之,包承也。順以承上,小人之正也。六二在否之時,得位在內,小人也,故曰小人吉。九五中正在外,包小人而容之,雖包小人,而亦不亂於小人之群。坤為亂,三陰,小人羣也。包則和,不亂群則不流,此大人處否而亨歟。不曰君子者,處否而亨,非大人不能,若同流合汙,則否而已,焉得亨?天地相函,陰陽相包,否六二、六三,姤九三皆以陽包陰,大者宜包小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六三得時,進而處上,九四辭尊,退居於下,見六三則包容之,而六三始有處不當位之羞。何以知其羞乎?體巽而自動,是以知其羞也。管仲謂齊侯恭而氣下,言則徐見臣有慙色是也。六二、六三,小人之致否者也,君子與之力爭則否,結而不觧矣。自古君子不忍於小人,以及禍害者常多,故易為君子謀,必包容之,使下者知所承,上者知所愧,庶幾有泰之漸也。三四相易,巽成離,離為目,羞愧之象與。恒九五或承之羞同。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四否道已革,故於此言濟否之道。四為朝廷,五為君,巽為命,疇顛也,祉福也。九四剛而履位,有濟否之才,而近君能下,君命於朝廷,五錫以六二之祉福,則陽德亨矣,否可以濟矣。人誰咎之哉?四應初,三應上,君子之類附麗其祉以進,九四之志行乎下矣。五錫二成離,離,麗也,志者中也。荀諝謂志行乎群陰也。易傳曰:君道方否,據逼近之地,所惡在居功,取忌若動,必出於君命,威福一歸於上,則无咎而其志行矣。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休,息也,九四否道已革,九五息否之時,二五相易,陰息於五,故曰休否,言九五之動也。大人居尊位正也,中正而健,德當乎位也。位者,聖人之大寶,雖有其德,无其位,不可也。有其位,无其時,不可也。息天下之否者,其惟有其位,有其德,又有其時乎?故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言九五之不動也。然未離乎否也,故又戒之。九五不動,不能與二相易,則安其位者也,保其存者也,有其治者也。安其位者必危,保其存者必亡,有其治者必亂,故曰其亡。其亡此又因九五不動,以明戒也。苞桑其葉,叢生者也。巽為木,上玄下黃,三陽積美而根於坤土,其根深固,苞桑也。巽為繩,繫也,維也,慮其危亡且亂,當繫之維之,使其根深固以防否之復。故曰繫於苞桑,如是則大人吉,非位正德,當能无凶乎?易傳曰:漢之王允,唐之李德裕,不知此所以致禍敗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上九否之終,天運極矣,人情厭矣。君子動於上六,三應於下,否毀兌成,如決積水而傾之,莫之能禦也。始也否塞先否也,終也傾否後喜也。兌為說,陰陽得位為喜,巽為長,理極必反,否終則傾,何可長也?易傳曰:反危為安,易亂為治,必有剛陽之才,故否之上九則能傾否,屯之上六則不能變屯。
“於是有善人載,哲人之愚”中缺了“尸”字。
“於是有善人載,哲人之愚”中缺了“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