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卦成列

Jack 發表於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注云:備天下之象也。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注云:夫八卦備天下之理,而未極其變,故因而重之以象其動用,擬諸形容以明治亂之宜,觀其所應以著適時之功,則爻卦之義,所存各異,故爻在其中矣。

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注云:剛柔相推,況八卦相蕩,或否或泰,繫辭焉而斷其吉凶,況之六爻,動以適時者也。立卦之義,則見於《彖》、《象》,適時之功,則存之爻辭。王氏之例詳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注云:有變動而後有吉凶。

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

注云:立本況卦,趣時況爻。

吉凶者,貞勝者也。

注云:貞者,正也,一也。夫有動則未免乎累,殉吉則未離乎凶。盡會通之變,而不累於吉凶者,其唯貞者乎?《老子》曰:「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萬變雖殊,可以執一禦也。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注云:明夫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

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

注云:確,剛貌也。隤,柔貌也。乾坤皆恒一其德,物由以成,故簡易也。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

注云:兆數見於卦也。

吉凶見乎外,

注云:失得驗於事也。

功業見乎變,

注云:功業由變以興,故見乎變也。

聖人之情見乎辭。

注云: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故曰情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

注云:施生而不為,故能常生,故曰大德也。

聖人之大寶曰位。

注云:夫无用則无所寶,有用則有所寶也。无用而常足者,莫妙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曰「聖人之大寶曰位」。

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

注云:財所以資物生也。

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正義曰:此第一章。覆釋上繫第二章象爻剛柔吉凶悔吝之事,更具而詳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者,言八卦各成列位,萬物之象在其八卦之中也。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者,謂因此八卦之象,而更重之,萬物之爻,在其所重之中矣。然象亦有爻,爻亦有象,所以象獨在卦,爻獨在重者,卦則爻少而象多,重則爻多而象少,故在卦舉象,在重論爻也。

○「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者,則上《繫》第二章云「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變化之道,在剛柔相推之中。剛柔即陰陽也。論其氣即謂之陰陽,語其體即謂之剛柔也。

○「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者,謂繫辭於爻卦之下,而呼命其卦爻得失吉凶,則適時變動好惡,故在其繫辭之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上既云動在繫辭之中,動則有吉凶悔吝,所以悔吝生在乎无所動之中也。

○「剛柔者,立本者也」,言剛柔之象,立在其卦之根本者也。言卦之根本,皆由剛柔陰陽而來。

「變通者,趣時者也」,其剛柔之氣,所以改變會通,趣向於時也。若乾之初九,趣向勿用之時,乾之上九,趣向亢極之時。是諸爻之變,皆臻趣於時也。其剛柔立本者,若剛定體為乾,若柔定體為坤,陽卦兩陰而一陽,陰卦兩陽而一陰,是立其卦本而不易也。則上「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卦既與爻為本,又是總主其時,故《略例》云「卦者,時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則上「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是也。卦既總主一時,爻則就一時之中,各趣其所宜之時,故《略例》云「爻者,趣時者也」。

○「吉凶者,貞勝者也」,貞,正也。言吉之與凶,皆由所動不能守一而生吉凶,唯守一貞正,而能克勝此吉凶。謂但能貞正,則免此吉凶之累也。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謂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

○「日月之道,貞明者也」,言日月照臨之道,以貞正得一而為明也。若天覆地載,不以貞正而有二心,則天不能普覆,地不能兼載,則不可以觀。由貞乃得觀見也。日月照臨,若不以貞正,有二之心,則照不普及,不為明也,故以貞而為明也。

「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言天地日月之外,天下萬事之動,皆正乎純一也。若得於純一,則所動遂其性;若失於純一,則所動乖其理。是天下之動,得正在一也。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者,此明天之得一之道,剛質確然,示人以和易,由其得一无為,物由以生,是示人易也。

「夫坤,隤然示人簡矣」者,此明地之得一,以其得一,故坤隤然而柔,自然无為,以成萬物,是示人簡矣。若乾不得一,或有隤然,則不能示人易矣。若坤不隤然,或有確然,則不能示人簡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此釋爻之名也。言爻者,效此物之變動也。

「象也者,像此者也」,言象此物之形狀也。

「爻象動乎內」者,言爻之與象,發動於卦之內也。

○「吉凶見乎外」者,其爻象吉凶見於卦外,在事物之上也。

○「功業見乎變」者,言功勞事業,由變乃興,故功業見於變也。

○「聖人之情見乎辭」者,辭則言其聖人所用之情,故觀其辭而知其情也。是聖人之情見乎爻象之辭也。若《乾》之初九,其辭云「潛龍勿用」,則聖人勿用之情見於初九爻辭也。他皆倣此。

○「天地之大德曰生」者,自此己下,欲明聖人同天地之德,廣生萬物之意也。言天地之盛德,在乎常生,故言曰生。若不常生,則德之不大。以其常生萬物,故云大德也。

○「聖人之大寶曰位」者,言聖人大可寶愛者在於位耳,位是有用之地,寶是有用之物。若以居盛位,能廣用无疆,故稱大寶也。 

「何以守位曰仁」者,言聖人何以保守其位,必須仁愛,故言「曰仁」也。

「何以聚人曰財」者,言何以聚集人眾,必須財物,故言「曰財」也。

○「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者,言聖人治理其財,用之有節,正定號令之辭,出之以理,禁約其民為非僻之事,勿使行惡,是謂之義。義,宜也。言以此行之,而得其宜也。 

○注「夫八卦」至「其中矣」。 ○正義曰:「夫八卦備天下理」者,前注云「備天下之象」,據其體;此云「備天下之理」,據其用也。言八卦大略有八,以備天下大象大理,大者既備,則小者亦備矣。直是不變之備,未是變之備也,故云「未極其變,故因而重之,以象其動用」也。云「則爻卦之義,所存各異」者,謂爻之所存,存乎已變之義,「因而重之,爻在其中」是也。卦之所存,存於未變之義,「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是也。

○注「剛柔」至「例詳矣」。 ○正義曰:云「立卦之義,則見於《彖》、《象》」者,《彖》、《象》,謂卦下之辭,說其卦之義也。「適時之功,則存於爻辭」者,卦者時也,六爻在一卦之中,各以適當時之所宜以立功也。欲知適時之功用,觀於爻辭也。云「王氏之例詳矣」者,案《略例.論彖》云:「《彖》者何也?統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者也。夫眾不能治眾,治眾者,至寡者也。論卦體皆以一為主,是卦之大略也。」又《論爻》云:「爻者何也?言乎其變者也。變者何也?情偽之所為也。夫情偽之動,非數之所求也。故合散屈伸,與體相乖。形躁好靜,質柔愛剛。體與情反,質與願違。是故情偽相感,遠近相追,愛惡相攻,屈伸相推。見情者獲,直往則違。此是爻之大略也。」其義既廣,不能備載,是王氏之例詳矣。

○注「貞者正也」至「執一御也」。 ○正義曰:「貞者,正也,一也」者,言貞之為訓,訓正訓一,正者體无傾邪,一者情无差二,寂然无慮,任運而行者也。凡吉凶者,由動而來,若守貞靜寂,何吉何凶之有?是貞正能勝其吉凶也。云「夫有動則未能免乎累」者,寂然不動,則无所可累。若動有營求,則恥累將來,故云動則未免於累也。云「殉吉則未離乎凶」者,殉,求也。若不求其吉,无慮无思,凶禍何因而至?由其求吉,有所貪欲,則凶亦將來,故云殉吉未離乎凶也。云「盡會通之變,而不累於吉凶者,其唯貞者乎」,言若能窮盡萬物會通改變之理,而不繫累於吉凶之事者,唯貞一者乃能然也。猶若少必有老,老必有死,能知此理,是盡會通之變。既知老必將死,是運之自然,何須憂累於死,是不累乎吉凶。唯守貞一,任其自然,故云「其唯貞者乎」。云「《老子》曰,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者,王侯若不得一,二三其德,則不能治正天下。若得純粹无二无邪,則能為天下貞也。謂可以貞正天下也。云「萬變雖殊,可以執一御也」者,猶若寒變為暑,暑變為寒,少變為壯,壯變為老,老變為死,禍變為福,盛變為衰,變改不同,是萬變殊也。其變雖異,皆自然而有,若能知其自然,不造不為,无喜无感,而乘御於此,是可以執一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