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古占筮法修定版》目前已經定稿,近期將找到印刷廠送印。
但紙本的印刷有很多繁瑣的事要做,預計要等到八月才能夠正式發行。
修定版除了改寫初版很多內容之外,份量也增加:從初版的23萬字增加到 30萬字,內文從549頁增為 639頁。
以下為〈周易古占筮法修定版序〉,新的〈目錄〉可參考這裡。
《周易古占筮法》雖然是在八年前出版,但寫作時間大概是在十年前。當時才剛開始在建立自己的易學方法,嘗試利用考古資料以及甲骨文與金文的古文字在註解《周易》,並以上古史的史實與經文互證。所以有些見解不免生澀而不夠成熟。經過這十年來持續不斷的研究,已逐步深化並確立了這套方法學,對《易經》的許多看法也已經改變,相對較為成熟。因此有必要對這本書加以修改,而有修訂版的誕生。
修訂版基本上保留初版的架構與註解方式,只對既有內容加以增刪修改。有些現在看來已經不正確,或者是不夠好的看法,會直接刪除。不夠精確的,則會修改。有更好的看法或初版有所遺漏的,則會增補。
本書分兩大部份:一是易學的通論,二是六十四卦的註解。
通論部份,在筮法,即算卦法裡新增了〈太極丸〉。另外針對坊間關於〈三錢法〉的一些爭議問題與誤解,也新增了說明回應。占法方面,也就是關於解卦的方法,除了〈常見占辭〉一節有些增補外,初版在〈周易占法〉一節提供了坊間的〈通行占法〉與〈春秋占法〉兩種不同方法,造成了讀者的混淆,因此在修訂版中只保留比較好的〈春秋占法〉。
但對於易學通論,本書只講重點,很多甚至只是點到為止。因本書寫作目的,是要讓初學者具備易學的基礎知識與能力,能夠「開始讀經」即可。所以,關於易學觀念與原理更為詳細的闡釋與探索,建議閱讀《易經真八卦》一書。
在六十四卦註解部分,許多讀者反應,希望能將目前易學網上的《周易全解》內容加進去,很可惜無法滿足這樣的期望。《周易全解》(書名暫定)是目前我對《周易》六十四卦最詳細而深入的註解,然而內容過於龐大,而且考證資料過於繁瑣,並不適於一般的閱讀。我將《周易古占筮法》定位為學習《易經》的入門讀本,也是易學網提供給習易者的標準讀本,因此不宜寫得太艱深與繁瑣。但是這次改寫,也增補了《周易全解》中一些重要的看法。
除了《周易全解》,其實在雲端讀經班的簡報講義裡,有更豐富的解經觀點,這些觀點有些還來不及寫到《周易全解》,但已先寫到這次的修定版裡了。所以,讀者偶可讀到目前尚未增補到《周易全解》的觀點。
在此也要談一下如何閱讀《易經》的問題,因為這也關係到我如何撰寫與重修此書。
通常,一本書的撰寫,語意表達清晰明確是最基本的。所以,我們在閱讀一本書時,也是以此為前題。對於書中內容,往往都有一個標準而清楚的說法或解釋。但《易經》不是這樣一本書。
《易經》本是占筮之書,史巫溝通鬼神所用。所以,其一開始的創作,語意原本就是隱晦的。語意表達不清,盡其所能地保有最多的解釋可能,才是它的本質,讓史巫可任意地事後諸葛。所以,就算我們能夠取得最原始而正確的古經文,《易經》經文的本質還是隱晦而不明的:一語多關,怎樣解釋都可以,包括彼此相互矛盾的解釋。這也是註解《易經》經文最困難的地方。
接著還要面對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易經》的成書通說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雖然這只是一種神話式的說明,不足為信。但也描繪出《易經》的一個本質:它是經過歷史的演進積累而成。不只如此,三千年之後的我們,也只是拿著已非原貌的文本,透過歷代的不同註解與後出的理論在理解《易經》。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經典,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的承載平台,承載了三千年的天人之學。再加上本身文字的隱晦,要為《易經》找到一個標準,而語義明確的註解,恐怕與《易經》的本質背道而馳。
所以,這與我們一般在著作寫書的思維方式是完全相反的思路。這些年來註解與講授《易經》也不斷嘗試如何解決這個衝突。
我所找到的方法是,以易學史的觀點來看經文,找到不同朝代的不同理解方式與特色,而讓經文呈現出歷史發展的層次。而不是拿著一個自認為絕對正確的觀點,然後否認其他不同的註解,甚至說:「全世界都錯,只有我對。三千年來都沒人懂,只有我懂。」這不是詮釋《易經》的正確態度。
具體而言,讀易的第一個層次是要找到原始的字義,也就是要能夠說出周朝時究竟發生什麼事而產生了這段經文,這要透過古文字與上古史的研究來摸索,這也是最困難的,而且我們還缺乏一個可靠的《易經》文本。第二層是《十翼》,這大概是先秦至漢朝的儒學易精華,也是「易為君子謀」的重要觀點。第三層是漢易,漢代雖然去古不遠,保留很多古義,但也開始加入了一些諸如五行、卦氣,有別於原始易學的象數觀點,文字的理解方式也開始比較接近現代。到宋朝是易學的一大變革,宋易多創新,但不重訓詁。與其說他們在註解易經,不如說是以《易經》在註解他們的想法。但宋易也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易經》,像河圖洛書、先天之學這些宋朝突然冒出來的東西,經常被誤會為是上古易學。再就文字的理解方式來說,宋朝已經和現代很像,許多已非古義。但若因此否認宋易,沒有意義。所有的學問都有其價值,更何況這是易學最大的一股潮流。只要把這個層次分清楚,不要和漢易和原始易學混淆即可。
在每段經文的註解上,會盡量考慮到以上的理解層次,並揣測史巫「一語多關」的表達方式。另外也會找到一或兩個最適於當「標準答案」的註解,寫在第一段,以免讀者迷失在繁複多變的不同解釋裡。
《周易古占筮法修訂版》目錄
修訂版序 ⸱⸱⸱⸱⸱⸱⸱⸱⸱⸱⸱⸱⸱⸱⸱⸱⸱⸱ 1
六十四卦表 ⸱⸱⸱⸱⸱⸱⸱⸱⸱⸱⸱⸱ 5
筮法 ⸱⸱⸱⸱⸱⸱⸱⸱⸱⸱⸱⸱⸱⸱⸱⸱⸱⸱⸱⸱⸱⸱⸱⸱ 7
關於周易 ⸱⸱⸱⸱⸱⸱⸱⸱⸱⸱⸱⸱ 7
揲蓍法 ⸱⸱⸱⸱⸱⸱⸱⸱⸱⸱⸱⸱⸱⸱⸱⸱⸱⸱ 15
太極丸 ⸱⸱⸱⸱⸱⸱⸱⸱⸱⸱⸱⸱⸱⸱⸱⸱⸱⸱ 18
三錢法 ⸱⸱⸱⸱⸱⸱⸱⸱⸱⸱⸱⸱⸱⸱⸱⸱⸱⸱ 20
朱熹筮儀 ⸱⸱⸱⸱⸱⸱⸱⸱⸱⸱⸱⸱ 23
周易占法 ⸱⸱⸱⸱⸱⸱⸱⸱⸱⸱⸱⸱ 37
春秋卦例 ⸱⸱⸱⸱⸱⸱⸱⸱⸱⸱⸱⸱ 39
占法總則 ⸱⸱⸱⸱⸱⸱⸱⸱⸱⸱⸱⸱ 42
常見占辭 ⸱⸱⸱⸱⸱⸱⸱⸱⸱⸱⸱⸱ 45
元亨利貞 ⸱⸱⸱⸱⸱⸱⸱⸱⸱⸱⸱⸱ 45
吉凶 ⸱⸱⸱⸱⸱⸱⸱⸱⸱⸱⸱⸱⸱⸱⸱⸱⸱⸱ 52
悔吝 ⸱⸱⸱⸱⸱⸱⸱⸱⸱⸱⸱⸱⸱⸱⸱⸱⸱⸱⸱⸱⸱⸱⸱⸱⸱⸱⸱⸱⸱⸱⸱⸱⸱ 54
厲 ⸱⸱⸱⸱⸱⸱⸱⸱⸱⸱⸱⸱⸱⸱⸱⸱⸱⸱⸱⸱⸱⸱⸱⸱⸱⸱⸱⸱⸱⸱⸱⸱⸱ 56
无咎、災、眚、無眚 ⸱⸱⸱⸱⸱⸱⸱⸱⸱⸱⸱⸱ 57
利涉大川、利有攸往、征吉征凶 59
無不利、利、利用、用、或、勿用 61
利見大人 ⸱⸱⸱⸱⸱⸱⸱⸱⸱⸱⸱⸱⸱⸱⸱⸱⸱⸱⸱⸱⸱⸱⸱⸱⸱⸱⸱⸱⸱⸱ 62
雨、不雨 ⸱⸱⸱⸱⸱⸱⸱⸱⸱⸱⸱⸱⸱⸱⸱⸱⸱⸱⸱⸱⸱⸱⸱⸱⸱⸱⸱⸱⸱⸱ 63
三日、七日、三年、十年 ⸱⸱⸱⸱⸱⸱⸱ 64
有言、譽、無譽 ⸱⸱⸱⸱⸱⸱⸱⸱⸱⸱⸱⸱⸱⸱⸱⸱⸱⸱ 66
利西南,不利東北 ⸱⸱⸱⸱⸱⸱⸱⸱⸱⸱⸱⸱⸱⸱⸱⸱⸱⸱ 66
有孚 ⸱⸱⸱⸱⸱⸱⸱⸱⸱⸱⸱⸱⸱⸱⸱⸱⸱⸱⸱⸱⸱⸱⸱⸱⸱⸱⸱⸱⸱⸱⸱⸱⸱⸱⸱⸱ 68
八卦定吉凶 ⸱⸱⸱⸱⸱⸱⸱⸱⸱⸱⸱⸱⸱⸱⸱⸱⸱⸱⸱⸱⸱⸱⸱⸱ 69
先天八卦 ⸱⸱⸱⸱⸱⸱⸱⸱⸱⸱⸱⸱⸱⸱⸱⸱⸱⸱⸱⸱⸱⸱⸱⸱⸱⸱⸱⸱⸱⸱ 71
後天八卦方位圖 ⸱⸱⸱⸱⸱⸱⸱⸱⸱⸱⸱⸱⸱⸱⸱⸱⸱⸱ 73
乾坤六子:後天八卦次序圖 75
八卦解卦基礎:上下二體 78
互體 ⸱⸱⸱⸱⸱⸱⸱⸱⸱⸱⸱⸱⸱⸱⸱⸱⸱⸱⸱⸱⸱⸱⸱⸱ 84
爻變 ⸱⸱⸱⸱⸱⸱⸱⸱⸱⸱⸱⸱⸱⸱⸱⸱⸱⸱⸱⸱⸱⸱⸱⸱ 86
大象 ⸱⸱⸱⸱⸱⸱⸱⸱⸱⸱⸱⸱⸱⸱⸱⸱⸱⸱⸱⸱⸱⸱⸱⸱ 88
變覆與錯綜 ⸱⸱⸱⸱⸱⸱⸱⸱⸱⸱⸱⸱⸱⸱ 89
消息 ⸱⸱⸱⸱⸱⸱⸱⸱⸱⸱⸱⸱⸱⸱⸱⸱⸱⸱⸱⸱⸱⸱⸱⸱ 94
飛伏 ⸱⸱⸱⸱⸱⸱⸱⸱⸱⸱⸱⸱⸱⸱⸱⸱⸱⸱⸱⸱⸱⸱⸱⸱ 98
半象 ⸱⸱⸱⸱⸱⸱⸱⸱⸱⸱⸱⸱⸱⸱⸱⸱⸱⸱⸱⸱⸱⸱⸱⸱ 100
爻象 ⸱⸱⸱⸱⸱⸱⸱⸱⸱⸱⸱⸱⸱⸱⸱⸱⸱⸱⸱⸱⸱⸱⸱⸱ 103
為何有六爻? ⸱⸱⸱⸱⸱⸱⸱⸱⸱⸱⸱⸱ 103
六位吉凶:中爻為吉 105
六位的時空關係 ⸱⸱⸱⸱⸱⸱ 107
當位與失位 ⸱⸱⸱⸱⸱⸱⸱⸱⸱⸱⸱⸱ 109
上下相應 ⸱⸱⸱⸱⸱⸱⸱⸱⸱⸱⸱⸱⸱⸱⸱⸱⸱⸱ 112
承乘順逆 ⸱⸱⸱⸱⸱⸱⸱⸱⸱⸱⸱⸱⸱⸱⸱⸱⸱⸱ 114
趨時 ⸱⸱⸱⸱⸱⸱⸱⸱⸱⸱⸱⸱⸱⸱⸱⸱⸱⸱⸱⸱⸱⸱⸱⸱ 116
主爻 ⸱⸱⸱⸱⸱⸱⸱⸱⸱⸱⸱⸱⸱⸱⸱⸱⸱⸱⸱⸱⸱⸱⸱⸱ 118
來往 ⸱⸱⸱⸱⸱⸱⸱⸱⸱⸱⸱⸱⸱⸱⸱⸱⸱⸱⸱⸱⸱⸱⸱⸱ 121
卦變 ⸱⸱⸱⸱⸱⸱⸱⸱⸱⸱⸱⸱⸱⸱⸱⸱⸱⸱⸱⸱⸱⸱⸱⸱ 122
升降 ⸱⸱⸱⸱⸱⸱⸱⸱⸱⸱⸱⸱⸱⸱⸱⸱⸱⸱⸱⸱⸱⸱⸱⸱ 125
既濟定 ⸱⸱⸱⸱⸱⸱⸱⸱⸱⸱⸱⸱⸱⸱⸱⸱⸱⸱ 126
六十四卦注解
上經
1 乾卦 ⸱⸱⸱⸱⸱⸱⸱⸱⸱⸱⸱⸱⸱⸱⸱⸱⸱⸱ 129
2 坤卦 ⸱⸱⸱⸱⸱⸱⸱⸱⸱⸱⸱⸱⸱⸱⸱⸱⸱⸱ 139
3 屯卦 ⸱⸱⸱⸱⸱⸱⸱⸱⸱⸱⸱⸱⸱⸱⸱⸱⸱⸱ 146
4 蒙卦 ⸱⸱⸱⸱⸱⸱⸱⸱⸱⸱⸱⸱⸱⸱⸱⸱⸱⸱ 154
5 需卦 ⸱⸱⸱⸱⸱⸱⸱⸱⸱⸱⸱⸱⸱⸱⸱⸱⸱⸱ 160
6 訟卦 ⸱⸱⸱⸱⸱⸱⸱⸱⸱⸱⸱⸱⸱⸱⸱⸱⸱⸱ 166
7 師卦 ⸱⸱⸱⸱⸱⸱⸱⸱⸱⸱⸱⸱⸱⸱⸱⸱⸱⸱ 173
8 比卦 ⸱⸱⸱⸱⸱⸱⸱⸱⸱⸱⸱⸱⸱⸱⸱⸱⸱⸱ 181
9 小畜卦 ⸱⸱⸱⸱⸱⸱⸱⸱⸱⸱⸱⸱⸱ 188
10 履卦 ⸱⸱⸱⸱⸱⸱⸱⸱⸱⸱⸱⸱⸱⸱⸱⸱⸱⸱ 196
11 泰卦 ⸱⸱⸱⸱⸱⸱⸱⸱⸱⸱⸱⸱⸱⸱⸱⸱⸱⸱ 202
12 否卦 ⸱⸱⸱⸱⸱⸱⸱⸱⸱⸱⸱⸱⸱ 212
13 同人卦 ⸱⸱⸱⸱⸱⸱⸱⸱ 221
14 大有卦 ⸱⸱⸱⸱⸱⸱⸱⸱⸱⸱⸱⸱⸱ 229
15 謙卦 ⸱⸱⸱⸱⸱⸱⸱⸱⸱⸱⸱⸱⸱⸱⸱⸱⸱⸱ 236
16 豫卦 ⸱⸱⸱⸱⸱⸱⸱⸱⸱⸱⸱⸱⸱⸱⸱⸱⸱⸱ 244
17 隨卦 ⸱⸱⸱⸱⸱⸱⸱⸱⸱⸱⸱⸱⸱⸱⸱⸱⸱⸱ 252
18 蠱卦 ⸱⸱⸱⸱⸱⸱⸱⸱⸱⸱⸱⸱⸱⸱⸱⸱⸱⸱ 260
19 臨卦 ⸱⸱⸱⸱⸱⸱⸱⸱⸱⸱⸱⸱⸱⸱⸱⸱⸱⸱ 267
20 觀卦 ⸱⸱⸱⸱⸱⸱⸱⸱⸱⸱⸱⸱⸱ 273
21 噬嗑卦 ⸱⸱⸱⸱⸱⸱⸱⸱⸱⸱⸱⸱⸱ 281
22 賁卦 ⸱⸱⸱⸱⸱⸱⸱⸱⸱⸱⸱⸱⸱⸱⸱⸱⸱⸱ 289
23 剝卦 ⸱⸱⸱⸱⸱⸱⸱⸱⸱⸱⸱⸱⸱⸱⸱⸱⸱⸱ 296
24 復卦 ⸱⸱⸱⸱⸱⸱⸱⸱⸱⸱⸱⸱⸱⸱⸱⸱⸱⸱ 303
25 无妄卦 ⸱⸱⸱⸱⸱⸱⸱⸱⸱⸱⸱⸱⸱ 311
26 大畜卦 ⸱⸱⸱⸱⸱⸱⸱⸱⸱⸱⸱⸱⸱ 319
27 頤卦 ⸱⸱⸱⸱⸱⸱⸱⸱⸱⸱⸱⸱⸱⸱⸱⸱⸱⸱ 325
28 大過卦 ⸱⸱⸱⸱⸱⸱⸱⸱⸱⸱⸱⸱⸱ 331
29 習坎卦 ⸱⸱⸱⸱⸱⸱⸱⸱⸱⸱⸱⸱⸱ 338
30 離卦 ⸱⸱⸱⸱⸱⸱⸱⸱⸱⸱⸱⸱⸱⸱⸱⸱⸱⸱ 347
下經
31 咸卦 ⸱⸱⸱⸱⸱⸱⸱⸱⸱⸱⸱⸱⸱⸱⸱⸱⸱⸱ 355
32 恒卦 ⸱⸱⸱⸱⸱⸱⸱⸱⸱⸱⸱⸱⸱⸱⸱⸱⸱⸱ 363
33 遯卦 ⸱⸱⸱⸱⸱⸱⸱⸱⸱⸱⸱⸱⸱⸱⸱⸱⸱⸱ 369
34 大壯卦 ⸱⸱⸱⸱⸱⸱⸱⸱⸱⸱⸱⸱⸱ 378
35 晉卦 ⸱⸱⸱⸱⸱⸱⸱⸱⸱⸱⸱⸱⸱⸱⸱⸱⸱⸱ 386
36 明夷卦 ⸱⸱⸱⸱⸱⸱⸱⸱⸱⸱⸱⸱⸱ 394
37 家人卦 ⸱⸱⸱⸱⸱⸱⸱⸱⸱⸱⸱⸱⸱ 403
38 睽卦 ⸱⸱⸱⸱⸱⸱⸱⸱⸱⸱⸱⸱⸱⸱⸱⸱⸱⸱ 410
39 蹇卦 ⸱⸱⸱⸱⸱⸱⸱⸱⸱⸱⸱⸱⸱⸱⸱⸱⸱⸱ 419
40 解卦 ⸱⸱⸱⸱⸱⸱⸱⸱⸱⸱⸱⸱⸱⸱⸱⸱⸱⸱ 427
41 損卦 ⸱⸱⸱⸱⸱⸱⸱⸱⸱⸱⸱⸱⸱⸱⸱⸱⸱⸱ 434
42 益卦 ⸱⸱⸱⸱⸱⸱⸱⸱⸱⸱⸱⸱⸱⸱⸱⸱⸱⸱ 443
43 夬卦 ⸱⸱⸱⸱⸱⸱⸱⸱⸱⸱⸱⸱⸱⸱⸱⸱⸱⸱ 451
44 姤卦 ⸱⸱⸱⸱⸱⸱⸱⸱⸱⸱⸱⸱⸱⸱⸱⸱⸱⸱ 460
45 萃卦 ⸱⸱⸱⸱⸱⸱⸱⸱⸱⸱⸱⸱⸱⸱⸱⸱⸱⸱ 470
46 升卦 ⸱⸱⸱⸱⸱⸱⸱⸱⸱⸱⸱⸱⸱⸱⸱⸱⸱⸱ 479
47 困卦 ⸱⸱⸱⸱⸱⸱⸱⸱⸱⸱⸱⸱⸱⸱⸱⸱⸱⸱ 486
48 井卦 ⸱⸱⸱⸱⸱⸱⸱⸱⸱⸱⸱⸱⸱⸱⸱⸱⸱⸱ 496
49 革卦 ⸱⸱⸱⸱⸱⸱⸱⸱⸱⸱⸱⸱⸱⸱⸱⸱⸱⸱ 504
50 鼎卦 ⸱⸱⸱⸱⸱⸱⸱⸱⸱⸱⸱⸱⸱⸱⸱⸱⸱⸱ 511
51 震卦 ⸱⸱⸱⸱⸱⸱⸱⸱⸱⸱⸱⸱⸱⸱⸱⸱⸱⸱ 519
52 艮卦 ⸱⸱⸱⸱⸱⸱⸱⸱⸱⸱⸱⸱⸱⸱⸱⸱⸱⸱ 528
53 漸卦 ⸱⸱⸱⸱⸱⸱⸱⸱⸱⸱⸱⸱⸱⸱⸱⸱⸱⸱ 537
54 歸妹卦 ⸱⸱⸱⸱⸱⸱⸱⸱⸱⸱⸱⸱⸱ 545
55 豐卦 ⸱⸱⸱⸱⸱⸱⸱⸱⸱⸱⸱⸱⸱⸱⸱⸱⸱⸱ 554
56 旅卦 ⸱⸱⸱⸱⸱⸱⸱⸱⸱⸱⸱⸱⸱⸱⸱⸱⸱⸱ 563
57 巽卦 ⸱⸱⸱⸱⸱⸱⸱⸱⸱⸱⸱⸱⸱⸱⸱⸱⸱⸱ 573
58 兌卦 ⸱⸱⸱⸱⸱⸱⸱⸱⸱⸱⸱⸱⸱⸱⸱⸱⸱⸱ 581
59 渙卦 ⸱⸱⸱⸱⸱⸱⸱⸱⸱⸱⸱⸱⸱⸱⸱⸱⸱⸱ 588
60 節卦 ⸱⸱⸱⸱⸱⸱⸱⸱⸱⸱⸱⸱⸱⸱⸱⸱⸱⸱ 598
61 中孚卦 ⸱⸱⸱⸱⸱⸱⸱⸱⸱⸱⸱⸱⸱ 605
62 小過卦 ⸱⸱⸱⸱⸱⸱⸱⸱⸱⸱⸱⸱⸱ 614
63 既濟卦 ⸱⸱⸱⸱⸱⸱⸱⸱⸱⸱⸱⸱⸱ 623
64 未濟卦 ⸱⸱⸱⸱⸱⸱⸱⸱⸱⸱⸱⸱⸱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