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書雜感

Jack 發表於

這裡雜七雜八談的是近日讀書心得,不成系統,毫無連貫與章法,也請大家隨便讀讀就好。

暑假前原本已開始要專心於寫作,結果前些日子與出版社的洽談、暑假陪家人休假等等雜事,一直打斷了寫作。

心很虛

另一個更嚴重的障礙是,目前「寫作」多數還是整理及增刪先前寫過的文章,真正的創作是零。但是在整理舊作時,算是經過一些時間沉殿之後跳離自己的思考慣性與框架,以「非己」的「讀者」模式閱讀自己的文章,也讓自己越發心虛,因此又撥了更多時間在讀書上。

《易經》這本書很糟糕,當你覺得有些獲得而知道什麼時,卻反而讓你越覺不知道的更多。解決了一個問題,往往又引生出十個百個問題。

這種處境有點類似於我們常說的,當你說一個謊時,你就得再用十個謊來圓一個謊。只不過現在的情況並不是要圓謊,而是要去解釋事實上大家都還是一無所知卻又要裝作知道的事物。

這讓我想起朱熹這個人,從古到今,朱熹是我最敬佩的一個學者,因為他既是一個考證用功最深,學問最博大精深的學者,也是最虛心的一位。沒有人在注解易經時能像他那樣誠實而虛心,直接表明這個我不懂。《周易本義》中最常見的注解,應當算是「未詳」兩字了,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我不知道」、「我不懂」。而朱熹也是我在讀易中受到啟發最多的一個人。

反觀古今多數學者,往往用「老王賣瓜」的姿態在闡述自己的易經。別人講的都是錯的,只有我講的是對的,易經所有謎團都已被我解開,讀我的注解解說就對了。

這類符合知識市場行銷法則的知識商品比比皆是,畢竟當你要賣一個商品時總是要往好的方面說,「隱惡揚善」是市場行銷的最基本手段,誠實虛心只會讓消費者對你的商品沒有信心而不敢下手。這類知識商品,當做入門的方便法門無可厚非,但若自己的學問思想以此為滿足,不但無助,還可能會是一種毒害。

讀些什麼書?

總之,近來非常心虛,自覺太多的不懂,捫心自問每一卦義,對於經文的一字一句解釋,雖然都能夠講得頭頭是道,拿來賣弄綽綽有餘了,但其實自己心中是充滿問號的。

這不但讓我動手寫作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也不大敢在網站上幫人解卦。在此也感謝 leeyan0703 還有其他朋友的熱心幫忙,在易學網幫人解惑,讓我比較覺得沒有對不起來到易學網問問題的朋友們。

就如先前說的,這幾年的讀書計畫是朝著兩個大方向,一是關於考古(含甲骨文)等現代的新發現的知識。二是傳統典籍的養份吸取。

甲骨文及現代考古新發現

這方面的閱讀,除了隨時注意相關資訊之外,也系統化把手上已有的書,如帛書及上博楚簡……等等,再重K一或二次,每讀一次總會有先前沒注意到的新發現,或者糾正了自己先前讀過之後的一些錯誤記憶或認知。

例如原本沒特別注意到的一個重大問題,是上博楚簡中今本的「元亨利貞」作「元卿利貞」,「王用享於西山」作「王用亯于西山」。

由於近期正在自學甲骨文中,剛好了解到鄉、饗、卿字皆同源,畫的圖像是兩個人對坐在食器邊一起用餐,這也是這些字的原始意思。再加上原本讀古書就知,享、饗兩字可通用作聚餐、饗宴的意思。所以再重讀見到上博楚簡時,就有些若有所得。(請點左邊小圖看大圖。圖引自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

上博楚簡「卿」與「亯」的用法讓我們必需重新思考今本享、亨兩字的意思,因為這樣的用法顯然剛好與我們現今對兩字的解釋是相反的。「元卿利貞」即「元卿利鼎」(古代貞鼎是同一字),鼎的用途,是將烹飪好的熟肉放到鼎裡之後再奉上供給饗宴之用。而把熟肉裝到鼎之前要先「升」鼎。所以這裡又讓人不得不再重新想想六十四卦中的鼎、升兩卦是什麼意思。

若依上博簡,那麼「元亨利貞」(元卿利鼎)的解釋其實應該是很簡單而樸素的,元為大,卿為饗宴,鼎是饗晏中裝有熟肉的器具,就是我們現代「美食」的意思,所以這四字其實就是開趴大吃大喝,用力狂歡慶祝的意思,跟四種高貴的道德有什麼關係?

不過這種解釋,是否已經能夠放到書中,取代先前的傳統解釋?這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特別是你要面對的不只是要推翻已經深植人心兩千多年的見解,還有近現代一大群學者新提出的解釋:元亨是指大祭祀,利貞為有利的卜問。

無怪乎研究這些出土資料的學者,往往努力證明「卿」就是「亨」,採行向今本看齊靠攏的策略,然後對易經的解釋只要回到傳統的就好,而不願把「卿」當做「卿」來解釋,也就是依新出土資料本身來解讀,因為這麼解釋的挑戰實在太大了。

學甲骨文:一團混亂的嘗試錯誤

談到甲骨文的學習,其實是讓人很難下手,不知從何開始的。

這兩三年來,胡亂買了一些書,還有網路上也下載一些,但都不知在讀些什麼,若要我推薦本好的入門書,也完全說不出來。

總之亂七八糟的瞎碰亂讀,錯誤中嘗試,也終於慢慢理出一些頭緒。

其中有一點很確定的:甲骨文雖然已經發現了百年,但還是很新的一門學科。許多字還是無法解讀的,許多問題也沒有公定的標準解答。

所以對於甲骨文字的解釋,直接採用一家之言是很危險的。

最後我則是選擇了最笨也是最簡單的方法,買了兩本厚厚較有權威的字典,一字一字研讀臨摩,然後兩邊解釋相同的再採用,否則則是保留、闕疑,或再找更多資料進一步研究。這也是學甲骨文要相當注意的,因為如前所說,許多字的解讀還沒定論,所以多方參照是相當重要的,有些重要的字義甚至得找到知名學者甚至是大師級的各別深入研究論述才敢採用。像是去年我寫的周易講義中的「坎」卦解釋,是深入閱讀于省吾的專文研究才敢拿來解釋坎卦。

而從甲骨文字典系統性入手的理由是,其實每本字典的作者,對於每一字的解釋都會參照許多大師的見解或研究成果,然後再做綜合的判斷,所以對於每一字都可以一次看到許多大師的見解了,不需從頭再去找零散的資料。若能兩本參照,那麼可能遺漏什麼寶貴見解的機會應該就不大。

由於文字不只是工具而已,而是一個文化內容的載體,因此對於甲骨文字的研究,也可以了解到許多關於商周時代的宗教儀式及生活習性。例如,與宗教儀式相關的字之多,真的讓人嘆為觀止,坎卦可能就與古代坑殺人牲的儀式有關。

甲骨文又是和易經大致同一時代的文字,在語義內涵上照理說也更接近。而且易經中有許多我們現在已經極少使用的單字,唯一的最後出處可能就是易經,大概只能求諸甲骨文才能夠得到解答。

我很誠心的說,我覺得在研究易經的過程當中,受到啟發與獲得最多的時候,就是我開始在甲古文上有些基礎之後。所以建議有心在易學上深入研究的朋友,甲骨文是非常有用的一條道路。

字典

當然的,兩本甲骨文字典還有個很大的用途,就是真的把它們當「字典」。說到「字典」,這裡順便閒聊一下個人讀古書的幾本重要工具書。

首先第一本一定要有的就是遠流的《辭源》,這裡露天拍賣有很多人在賣,手上沒有,有需要的或許可去買一本。

這本字典是閱讀古書的神器,考證相當完整而全面,讀任何古書,幾乎都可以直接採用這本的解釋,不見得是最好,但至少也是最通行而可靠的解釋。

其次則是《說文解字》,這是中國最古老而最完整的一本字書。《爾雅》雖然更為古老,但是規模與整備度完全無法相比擬。說文對於許多文字的解釋保留了許多古義,事實上許多甲骨文及金文等古文字的研究上,說文也是連接古今相當重要的橋接系統,特別是它的小篆字形更近於金文與甲骨文字而又能為今人所辨識。甚至甲骨文字典通常都是會依說文的編排與索引方式。

《說文解字》對於許多字源的說明,雖然已被甲骨文研究所否決,但還是有相當重要的研究意義,至少可以為文字的演進過程提供寶貴的證據。

像是「貞」字,說文說是「卜問也。从卜,貝以爲贄。一曰鼎省聲,京房所說」,這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甲骨文研究發現,下方的「貝」其實是「鼎」簡化而來。反而後面「一曰」(有此一說)的「鼎省聲」是比較正確的字源說明。

但說文的解釋又讓我們得以更清楚「貞」字的字義,「貝以為贄」改為「鼎以為贄」之後,意思就是說,貞就是卜問,帶著鼎當作伴手禮去問事就是「貞」。不過這個「鼎」或許還有著我們不知道的重大的儀式涵義。

按:「贄」就是去見尊敬的人所帶的伴手禮,以表達厚意。《儀禮》注就說:「所執以至者,君子見於所尊敬,必執贄以將其厚意也。」

另外則還有一些網路字典可用,如說文可以查找這個網站

要掌握更完整的文字發展則可參考這個網站:

這類網站相當方便好用,自從有這類工具之後,也變成我在讀古書時最常用的工具。不過有幾個問題,一是這些網站都是個人架設,或許有些版權問題,所以有可能過陣子就消失不見,那就得再重新搜尋試用找到其他合用的(事實上再早一年的話我可能就不是提供這兩個連結)。二是,由於許多古文字在電腦難以呈現,所以手上還是得有實體的字典,否則經常在重要的地方缺了什麼字。

古籍閱讀

系統性的閱讀古代經典幫助不是很大,但有時卻是很關鍵的。

對於周邊古籍的閱讀,我想用個比喻。

植物生長的養份所需有所謂的「三要素」,就是需求最多的氮、磷、鉀三種主要元素。另外就是需求量很少,但若缺乏就會造成重大疾病或生長不良,若吸收過多就會中毒的「微量元素」。

動物,還有人體生長所需的養份也是如此,有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當我們閱讀易經時,一些重要的注本或直接的研究是屬於「主要元素」,這些書可以給我們知識生長上重要而必要的養份,讓我們的易經知識長得高,長得快,頭好壯壯。

而這些周邊的古籍,則是微量元素,你需要的量很少,很稀薄,但若不適量的吸收,那麼在知識的成長上恐怕會疾病叢生,健康不良。但若吸收過多,又恐怕會中毒,像焦循就是中毒很深的一個例子。

以下亂談我近期在這方面閱讀時吸收到的一些微量元素。

例如重讀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才突然發現,二十幾年來繞了那麼一大圈,讀了那麼多注解,對於「明夷」卦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注解了—諷刺的是,這是早在二十幾年前我就已經熟悉到不行倒背如流的一段文字,但一直把它冷凍在找不到也看不到的地方。

夷就是「視之而不見」,所以「明夷」就是光明讓你看不到,或可解釋為在你眼前消失了。所以「明夷」就字義來說的確講的是有個發光物體掠過天空消失不見,描述的最可能的就是大型的流星,這呼應了「明夷于飛」的經文,因為古人把會飛的東西都當做鳥,所以這又連貫到十日、金烏(太陽神鳥)的古代傳說。

細節可再參考:明夷卦與后羿射日、日中烏見的神話故事

所以,我認為「明夷」的夷不宜再解釋作「傷」,在下一次重寫六十四卦時,已確定明夷的夷將改以「視之不見」為主要的解釋。

另外最近也在讀三禮:禮記、周禮、儀禮

猶記得讀研究所時第一次讀禮記就有一種震撼:發現到我們是與古人那麼的接近。

許多古禮或許已經在我們現代生活中消失了,但是另一方面你會發現到我們現今許多的一些生活習性或是婚喪喜慶的儀軌都還有古代習俗的殘留,甚至就「框架」的角度來看,是一致的。

三禮不只記載了許多古代生活禮儀,還有官職威儀等。像是周禮中可以了解到筮人與占人這些與周易筮法相關的官職執掌。

再來,最有名的就是朱熹筮法是如何重建起來的?其實諸多重要環節是依照《儀禮》記載而來。第一篇《士冠禮》開宗明義就說「筮於廟門」,接著讀下去再把朱熹筮儀拿出來比對,就一清二楚了。

其他雜七雜八吸收到的「微量元素」則不勝細數,在此就不再詳列了;希望這些微量元素能夠在下一階段的求學中起著均衡健康的作用。

我自上年開始接觸易經,起初是好奇,後來是好玩,有些時間還有點著迷。我會易經的事在朋友間傳開後,沒料到原來有這麼多朋友私下都挺迷信的,很多朋友找我問卦。在與他們一起筮卦、占卦的過程,聽了很多故事,也一起作了很多反思,算是很好的體驗。

最近開始觀察到些狀況,對經常占卦解卦的我來說,時準時不準是非常平常。但對問卦者,可能遇到問題才占一個卦的頻率來看,他們大多看不出。如果第一次占卦很準,他們就很相信;然後只要一次不準,就不再占了。我開始思考易經對他們是否真的起到正面作用,我幫他們解卦是否正確。然後懷疑易經是否真的有重要價值,值得大家學習;還是只是古舊的文本,留待歷史學家研究就好了。

看到老師的雜感,第一個思考是為什麼老師要花這麼多時間研究,甚至深入至原始的甲骨文字,易經真的值得花重大心力去研究嗎?但讀到最後,醒悟到一個關於人生的學問,不是讀一本經典,而是發掘很多很多的問題,再從很多很多不同的經典中互相回應連結而成的。這一年從易經入手,之後還可以遍讀禮經、老子等,再重新處理易經引申的問題。若然把任何一本經典分割出去,與其他經典缺乏連接,那不論多麼有價值的經典都隨之失色。

我也希望像老師一樣,多讀不同經典,感謝老師。

廖名春先生是現代對簡帛(竹簡和帛書)資料研究相當深入而廣博的知名學者。

先前在網路上找到很多他的文章來閱讀,也受益良深。

只不過一直沒想到去買他的書來閱讀,經你一提醒,方才立馬去找了他幾本著作(含這本)下單了。

我對廖老師的書有信心,感謝你的推薦。雖然還沒收到書,但是就以前閱讀他的文章的經驗,也敢在此推薦給所有易學網的朋友。

再次感謝你的推薦。

我斷斷續續的讀易經,也看了傅佩榮、張其成、金景芳、廖名春等老師的書,發現廖明春先生的易經著作比較有考究,值得一讀。

近期我讀易經,會揣摩想象周朝的環境,不能以我們當下的環境來看。例如:當時教育絕對是不普及,會識字、寫字,有些文明的或許就是屬於君子了;反之,就是小人。不能以現代君子、小人定義視之。“德”字就不會當做“品德”來解釋,因為這個是孔子儒家的看法。有些書會解釋“德”為“能力”,我暫時接受這個解釋。

再說,古代寫書,或許是一人口述、另一人寫,難免會有同音異字的失誤。這個部分就透過廖明春先生的書(比對帛書易經、楚簡)或許可以排除一些。

因為看過許多易經書,標點符號各異,因此解讀就有不同。與其如此,就想利用工作之餘,想整理一份沒有標點符號的易經。完成了再分享大家。